湖北省麻城思源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麻城思源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湖北省麻城思源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 ‎ ‎1.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 ‎ ‎ ‎2.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 ) ‎ A.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B.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 C.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D.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 ‎ ‎ ‎3.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或记录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A. B. C. D. ‎ ‎ ‎ ‎4.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 ‎ ‎5.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社会趋于稳定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 ‎6. 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争为历史背景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陨石上面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这表明秦朝末年,有人主张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完全恢复西周制度 C.回到诸侯并立的局面 D.取代秦始皇称帝 ‎ ‎ ‎ ‎7.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引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 A.刘邦项羽起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 ‎ ‎8. 西汉前期,皇帝提倡节俭的根本目的是 ‎ A.体谅民间疾苦 B.显示品德高尚 C.恢复社会秩序 D.巩固封建统治 二、综合题 ‎ ‎ ‎ 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又是哪一条?‎ ‎ ‎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 ‎ ‎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有何看法?‎ ‎ ‎ ‎ 阅读下列材料: ‎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一百七十余国,经过二百余年的兼并,小国已被消失殆尽;到战国时期,只剩二十个左右国家。它们仍是日以杀伐兼并为事,战国中期以后,开始形成了七个大国争雄的局面……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七个大国”请任举两例?‎ ‎ ‎ ‎(2)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根据材料对其进行评价。‎ ‎ ‎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国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 ‎ ‎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 ‎——《凤凰网》‎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的制度叫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 ‎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诸侯国的什么情况?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威胁的?‎ ‎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 ‎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湖北省麻城思源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北京人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当时的生产力非常的低下,原始人抵御大自然侵害的能力相当有限,他们必须联合起来,过群居生活 ,这样才能勉强维持生存,所以当时社会是“天下为公”的局面,答案选择B。‎ ‎2.‎ ‎【答案】‎ A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的知识点,应把握黄帝的历史功绩.‎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结合所学知识: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 ‎3.‎ ‎【答案】‎ C ‎【考点】‎ 文字的演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戴刑具陶俑,属于陪葬品,物品陪葬代替了人的陪葬;铁犁牛耕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甲骨文中体现的是井田制,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协作生产。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 C.‎ ‎4.‎ ‎【答案】‎ B ‎【考点】‎ 青铜器及青铜文明 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青铜器。‎ ‎【解答】‎ 由上面四幅图可以看出,青铜器主要为礼器和兵器,不涉及农业工具,故ACD可排除,B正确。 故选B。‎ ‎5.‎ ‎【答案】‎ D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A项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BC项是在 百家争鸣出现前的历史。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6.‎ ‎【答案】‎ C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最终导致了诸侯并立局面,出现了春秋战国的纷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 封制,实行了郡县制。所以材料中“始皇帝死而地分”指的是回到诸侯并立的局面。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7.‎ ‎【答案】‎ C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本题考查了陈胜吴广起义。‎ ‎【解答】‎ 根据题干给出的“将相本无种和秦末农民战争”可知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时陈胜曾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 ‎【答案】‎ D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考点】‎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由于楚汉之间的战争民生凋敝,生产低下,当时皇帝提倡节俭的直接原因是体谅民间疾苦,其根本 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二、综合题 ‎【答案】‎ ‎(1)作用:使齐国成为了春秋首霸;有利于中原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 ‎(2)措施: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深远影响:推行县制 ‎(3)原因: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改革都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与反对;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非常曲折;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春秋争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材料可知,“霸诸侯,一匡天下”指的是在管仲的辅佐下,使齐国成为了春秋首霸;“民到于今受其赐”说明的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通过改革促进了中原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是“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这些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第二小问,影响深远指的是“推行县制”,即建立县制,对后世地方管理制度带来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可知,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的原因是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从改革的作用看,改革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从商鞅被处死角度看,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即改革都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与反对;改革的艰难曲折;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 ‎【答案】‎ ‎(1)兼并战争,齐、楚。‎ ‎(2)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分裂局面,建立秦朝,使中国统一,出现“大一统”局面。‎ ‎(3)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考点】‎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材料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二十个左右国家。它们仍是日以杀伐兼并为事”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是兼并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七个大国”指的是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2)依据材料二“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3)根据材料二“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的信息可知,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答案】‎ ‎(1)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 ‎(2)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新疆地区;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推恩令与王国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秦始皇首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 ‎(2)本题考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及背景.‎ ‎(3)本题考查西域与西域都护的设置.‎ ‎(4)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答】‎ ‎(1)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2)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反映了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3)两汉时期西域是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表明自秦朝开始设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