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思想品德七上发现自己的潜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思想品德七上发现自己的潜能

‎《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一、 教材分析 ‎《发现自己的潜能》选自《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自我新期待》。第5课是第二单元的重点,该课由“日新又新我常新”、“发现自己的潜能”、“自我新形象”三框组成,本课内容属于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其中第二框共两目,第一目:认识自我的潜能,第二目:发掘潜能的方法。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从而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知识结构来看,本框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使学生对潜在的自我树立更多的信心,也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规划未来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本课中将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些发掘潜能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二、学生分析 进入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对自我的认识逐步加深,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将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作为落脚点。本框题针对初中生虽然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并且存在部分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还缺乏一定的自信这一突出问题而设计,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发现自我潜能,积极乐观面对新生活,而且为学生今后取得成功作了积极的铺垫,所以学习本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潜能的特点,潜能与特长的关系。‎ ‎(2)掌握开发自我潜能的方法,积极地开发自我潜能。‎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多方面发掘自我潜能,增强学生自我超越的能力 ‎(2)感受自身存在的潜能,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品质,更加正确认识自我。‎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 难点:潜能与特长的关系,如何有效发掘自己潜能 三、教学方式 ‎(1)讲授法,(2),多媒体教学法,(3)读书指导法,(4)问题探究法,(5)练习法 四、教学构思 教学 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教师以教材开头提供的材料作为导入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一个农民为了救被压在轻型卡车底下的儿子,情急之中竟然能够抬起卡车使自己的儿子获救。事后再去尝试抬起卡车却无论如何抬不动了。‎ 提问:为什么这位农民能够突然间抬起卡车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原因并点明学习主题)‎ 教师小结:因为这个农民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在情急之中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人本身所拥有的潜能之一。这说明人具有尚待开发的巨大潜能,让我们一起走进对人的潜能的探究学习,一起感受人的巨大潜能。‎ 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较快地切入学习主题 整 体 认 认 识 潜 能 环节一:‎ 出示课件材料:人脑的信息储存密度比电子计算机的容量高100倍,人类目前只发挥了大脑功能的10%,还有90%的潜能没有发挥要是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一点也不夸张。那么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现实中的真人真事:‎ ‎ 1.爱迪生一生做出了2000多项发明 ‎ 2.恩格斯能说20种语言 ‎3茅盾能熟背整本《红楼梦》。‎ ‎4南京一名女孩能背圆周率小数点1000多位(资料来源:《思想品德(七年级)教师用书》)‎ ‎1、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 从以上材料中你们发现人类的潜能是怎样的?‎ ‎2、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潜能是巨大的、普遍存在的、多样的。‎ ‎3、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人的七方面智能,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1相关链接内容,让学生了解潜能的具体定义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他人的经历中来认识潜能,增强自身也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知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是别人的潜能,那我们自己的潜能状况又怎样呢?‎ 自然过渡 环节二:‎ ‎1、完成练习:(1)、我现在的特长表现在…………………….。‎ ‎(2)、我可能有……………..方面的潜能。‎ ‎2、在学生完成上述练习的基础上,出示下列问题让小组讨论:‎ ‎(1)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不如别人,那是否意味着你不具备这方面的潜能?‎ ‎(2)人的特长与潜能有何关系?人的特长一定等于潜能吗?‎ ‎3、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 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不如别人并不能说明自己不具这方面的潜能,而很可能自己尚未主动去开发这方面的潜能。‎ 人的潜能往往就是以特长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想了解自己的潜能状况如何,不妨去看看自己有何特长。但特长并不等于潜能,因为我们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所以,我们大家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把他们发掘出来。‎ ‎4、教师点明发现自我潜能的重要意义:发现自我潜能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今后的发展方向。‎ 引导学生从了解自身某一方面潜能出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特长与潜能的关系,并初步发现自我的优点,从而达到培养自信的教学目的。‎ 发 掘 潜 能 环节三:‎ ‎1、教师讲述故事并利用多媒体投射材料:一个经营很成功的企业家,这了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励自己的潜能,他录下自己的一段话:“我感觉一天比一天好,我身体很健康,工作很顺利。我很走运。”几乎每天都放给自己听,经激励、鼓舞自己。‎ ‎(1)问:从这位日本企业家的成功,你得到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并进行探究)‎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积极暗示法。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发掘出自身的潜能 用生动的故事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发掘潜能的方法之一。‎ 发 掘 潜 能 环节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3页沙滩边小男孩的故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插图 ‎(1)思考:小男孩的回答对他日后成为建筑设计师有影响吗?你怎样理解他的话?‎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小结:目标想象法。即在心中想象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从他人的经历中去归纳出发掘潜能的方法二,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整 体 过渡:再美好的想象也需要实践的支撑。挖掘潜能还需要在生活中多锻炼、多实践,即参与实践法。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要大胆去尝试。如果你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何谈潜能开发呢?‎ 教师介绍发掘潜能的方法三并为学生参与下一教学环节作好铺垫。‎ 认 知 环节五:‎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发挥潜能的四大配合因素,并投射相关材料告诉学生关于科学家所做的一项实验结果:科学家认为,任何人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和努力,都可以拥有长期工作记忆的功能和由此产生的天才表现。为证实这一观点,他们开始了试验,对只能记住7位数字的普通人训练一年,结果他们可以记住长达80至100位的数字。 ‎ 通过以上的材料印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并由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希望开发自己哪方面的潜能以及如何开发?然后选代表回答。‎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达到学以致用。‎ 过 渡 师:通过今天学习我们知道自己具备巨大的潜能,迈出了开发潜能的第一步。开发潜能的方法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为自己多创造开发潜能的机会。‎ 自然过渡 巩 固 升 华 环节六:‎ ‎(1)结合这节课所学知识布置相关作业思考题供课后学生思考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2)播放《隐形的翅膀》‎ 巩固知识,升华情感,播放音乐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开发自身潜能的信心。 ‎ 结 束 语 师: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梦想,但要把梦想变为现实,需要我们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能,我们自身的潜能就像是一对隐形的翅膀能够带我们飞向广阔的蓝天,带领我们自由飞翔,但我们也要清楚开发潜能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让我们现在就采取行动吧!‎ 再次点明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教学设计说明】‎ ‎ 《发现自己的潜能》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本课件由文本和图片组成,整个教学过程采用PowerPoint方式放映,较为直观,生动的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操作性较强,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顺利突破重点和难点,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实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