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5/37/a98387e7538469299bb181739777573b/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20/05/37/a98387e7538469299bb181739777573b/img/2.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生物七下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能力目标: 1.通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 2.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判断是非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正、反两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一组风光秀美、景物宜人的风景资料,如九寨沟、广西桂林、西双版纳等等,让学生感受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学生列举一些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正面影响的实例。如:植树造林、生态农业、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等。 师生共同分析正面影响实例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所引起的积极作用。 教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这般美好吗? 学生:不是的,有的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尤其是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影响。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展示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如荒芜的草原,西北挖掘甘草后的遍地是坑的土地,黑水淤泥的河流,海鸟被石油包裹的惨景等等,重点集中在课本112页的四幅图片:“罪恶的偷伐”、“沙尘暴滚滚袭来”、“小鸟何辜”、“何日重现太湖美”。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1.森林遭到了严重滥伐后 居民的生存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动植物的生活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2.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哪些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这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3.除了用网捕杀外,有些人还用哪些手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交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 措施?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学生交流探究成果,并结合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收集的一些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探究。 教师强调: 1.森林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另外,森林还能吸收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大气污染,驱菌和杀菌,消减噪声。 2.太湖出现的这种现象叫“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主要是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所致。流入湖里的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成含氮、含磷的无机盐,为蓝藻生长提供营养。蓝藻大量发生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并释放出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鱼虾等动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从而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导致水体产生恶臭。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海里,就叫“赤潮”。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1.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实例,假如你是泰安市市长,你将采取什麽措施治理泰安? 2.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投影柔美的“思乡”曲下的泰安风貌片做背景,美丽的泰山风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作为泰安人的自豪感,更加爱我泰安,争做环保小卫士。)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生物圈的行列中去。 阅读课本113页的“生物入侵及其危害”,进行分析讨论: 1.保护野生生物和警惕生物入侵相矛盾吗? 2.野生生物对生态环境以及对人类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吗?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野生生物的价值? 【巩固训练,自我检测】 1.完成巩固训练,进行自我检测。 2.推荐学生代表回答,学生互评。(个别题目说出做题思路) 【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一.分析讨论,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明辨是非,增强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