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 封开县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 七年级历史 说明:1.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阅读下表,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2.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他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A.轻徭薄赋 B.简法轻刑 C.选能任贤 D.恩威并施 ‎3.如图史料所描述的内容可用于研究的对象是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 ‎ A.唐玄宗 B.武则天 C.唐高宗 D.隋炀帝 ‎4.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A.唐太宗时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唐玄宗册封过回鹘、粟末棘弱的首领 D.“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 ‎5.“两邦世代称盲圣,六犯风涛誓舍身。同天风月启诗情,招提境,神往奈良城。”这是当代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的一首词,词中反映的是 A.马可·波罗来华 B.遣唐使来华 C.鉴真东渡 D.唐和新罗关系 ‎6.“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一场动乱造成的惨状。“一场动乱”是指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李自成起义 ‎7.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流冕。披施冤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秦王赢政 B.宋太祖赵匡胤 C.唐太宗李世民 D.汉高祖刘邦 ‎8.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下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 B.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C.在边境重地设立潘镇节度使 D.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以及绢帛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 ‎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吐蕃、女真 C.匈奴、女真 D.吐蕃、契丹 ‎1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1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期市场上通行“会子”和“关子”。这一现象说明宋朝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科技进步 C.海外贸易扩大 D.商品经济发展 ‎13.“两宋时期……南方圩田大量开垦。丝、棉纺织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于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人增加到2900多万。”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A.南方农田增加 B.南方手工业发达 C.南方人口众多 D.经济重心南移 ‎14.“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 ‎ ‎15.“(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中央政府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16.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期 史实 西汉 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 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17.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在“宛圃”里赏花、品茶 ‎④去“夜市”吃夜宵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8.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围攻汴梁城,宋兵于夜间向攻城金军发射霹雳炮,他们被炮火烧乱阵脚,无奈北撤而去。可见,当时北宋火药武器的应用 A.阻止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B.打消了金军继续南下的念头 C.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D.发挥了在攻防作战中的优势 ‎19.“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C.文字狱的兴起 D.东厂的设置 ‎20.“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 A.文天祥南宋后期 B.郑成功明末清初 C.戚继光明朝前期 D.戚继光明朝中期 ‎21.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2.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高意。图中的长城应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清长城 ‎23.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4.某位同学看到一幅历史漫画(如图),发出这一严正声明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忽必烈 D.康熙帝 ‎25.下列史实与图片史料(见下图)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一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 A.设置宣政院 B.推行改土归流 C.实行金瓶掣签 D.设立伊犁将军 ‎26.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表 清朝年号 年代 人均耕地数(亩)‎ 康熙二十年 ‎1673‎ ‎27.92‎ 乾隆十八年 ‎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3.56‎ 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表中人均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人口快速增长 C.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D.土地兼并严重 ‎27.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28.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囚笼。材料中的“思想的囚笼”是指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大兴文字狱 D.科举制度 ‎ ‎ ‎29.成语“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草船借箭”都出自于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志通俗演义》‎ ‎30.2019年1月7日,“记忆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摄影展览”在北京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在北京地方戏的基础上形成 C.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31小题14分,32小题14分,33小题12分,共40分。)‎ ‎3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口:“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三: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重大举措。(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初出现这种现象是受哪一政策的影响?(2分)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表现?(4分)‎ ‎ ‎ ‎(4)综上所述,科举制从产生、完善、发展直至僵化,有一个根本目的没有改变,这个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32.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 ‎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宋朝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两个历史事件?(2分)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二可知,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1分)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技术原因有哪些?(2分)‎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清朝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4)综上所述,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1分)‎ ‎33.材料一:‎ 周轮排短筒,俯吸仰而沛。夹岸饶农田,接竹引其内。——《筒车》‎ ‎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越器》‎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登观音台望城》‎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后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随着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材料三: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唐朝时期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至少两例)(2分)材料一中三首唐朝的诗句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古代三次人口迁移的共同原因。(2分)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古代人口迁移对南方经济的影响。(2分)‎ ‎(3)请说出材料三所示绘画作品的名称,(2分)进而说明风俗画的出现适应了哪个阶层的需要。(2分)‎ ‎ ‎ 封开县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B C B B D A C A D D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A D D C C A C B A C D D 二、综合题(40分)‎ ‎31.14分)‎ ‎(1)标志:进士科的创立。(1分)举措: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创立殿试制度。(2分)‎ ‎(2)政策:重文轻武。(2分)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3分)‎ ‎(3)表现: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分)实行八股取士。(2分)‎ ‎(4)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32.(14分)‎ ‎(1)图一:玄奘西行。(1分)图二:郑和下西洋。(1分)意义: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2分)‎ ‎(2)政策:“江海求利、以资国用”。(2分)名称:市舶司。(1分)原因:指南针的应用;造船业领先世界(2分)‎ ‎(3)变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2分)影响: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分)‎ ‎(4)启示: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要加强对外开放。(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分)‎ ‎33.(12分)‎ ‎(1)生产工具:筒车、曲辕犁。(2分)主题:经济的繁荣发展。(2分)‎ ‎ ‎ ‎(2)原因:北方战乱不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2分)影响: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分)‎ ‎(3)名称:《清明上河图》。(2分)阶层:市民阶层。(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