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17页)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设计简说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是其对精神苦难的温暖慰藉。生命哲学最好的邂逅方式是无言之中的打动,对于处在内心成长起步阶段的学生,作品言说的深层命题是无法读解的,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品味鲁迅“心灵怀乡”的情结,即对儿童拥有健康童年的期盼。语言是思想的外显,以品读简练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抓手”,提升学生语言的感悟力、表现力是教学的重点;创设情景,了解叙事结构,感悟作者的赤子情怀是教学的难点。 ‎ 教学目标: ‎ ‎1、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 ‎4、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要求内容充实,增进记叙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方法。 ‎ 教学难点: ‎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 教学课时:三课时 ‎ 教学方法: ‎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鲁迅图片,解题导入 ‎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 ‎(投影)鲁迅简介 (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 从文章题目可看出它有二个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那么二部分的过渡段在哪里呢?(我不知道┉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二、快速阅读,感受情感 ‎ ‎1、快速阅读课文,回想课文内容,限时7分钟(大约3500字) ‎ ‎⑴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 ‎⑵文中传递了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情感? ‎ 百草园:依恋,留恋;三味书屋:害怕 ‎ ‎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 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 三、合作探究,揣摩乐趣 ‎ ‎1、提供话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请文中找出你以为作者最为留恋的内容。(朗读、分析) ‎ ‎2、班级交流。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 四、品读赏析,景物描写 ‎ ‎1、百草园的景物很美,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又是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 ‎ “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 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 ‎ ‎“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鸣蝉、叫天子、黄蜂。----长吟、伏在菜花上、直窜向云霄里去。写的都是动物。) ‎ ‎2、品味词语 ‎ A、()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 鸣蝉()、()叫天子()向云霄里去、()黄蜂()在菜花上 ‎ B、()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支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 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 ‎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 ‎ 五、合作探究,蛇的故事 ‎ ‎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 ‎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 ‎ ‎2、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 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 六、课文小结,巩固延伸 ‎ ‎1、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不必说数学12道题要做,也不必说英语20个单词得默,单是语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您想,我得什么时候睡觉呀!”此句是说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由此看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之多。) ‎ ‎2、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教师可找几位同学看谁说得好;也可以做为书面作业。还可以边说边表演。)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回顾,图片导入 ‎ 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领略了作者在百草园的一段生活经历, ‎ 这节课让我们同作者一起走进三味书屋。 ‎ 二、快速阅读,感知“三味” ‎ 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否满意? ‎ 不满意?(①拘束人的礼节:拜鹿——拜孔子,拜先生;②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③读的内容大多不懂。) ‎ 三、研读赏析,读书生活 ‎ ‎1、课文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通过第九段巧妙地过渡的,这一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对三味书屋读书的不情愿、不满意。 ‎ ‎2、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 ‎ 学习三味书屋的生活 ‎ ‎1)学习环境: 呆板 (黑油竹门,匾,画) ‎ ‎2)学习生活: 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 ‎{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 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 ‎ ‎——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 写人:客观、带有感情。 ‎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 讨论明确: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 ‎4、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 四、互动释疑,拓展延伸 ‎ ‎(一) 互动释疑:“似乎”和“确凿”矛盾吗? ‎ ‎——“教参”答案:这句话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 ‎——“似乎”表示“从表面看是这样,而实际上不是”。这一句的意思是:从表面看确实只有一些野草,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但实际上有许多有趣的事物,是“我的乐园”。所以不但不矛盾,还表现了鲁迅的语言艺术。 ‎ ‎(二)拓展延伸: ‎ ‎1、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 ‎ ‎2、你怎样认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无味?(①儿童少年与大自然接触,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无拘无束;②三味书屋生活被封建礼教束缚,学的东西似懂非懂,枯燥无味。) ‎ ‎3、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 ‎ ‎(①方正、质朴、博学;②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③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 ‎4、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否存在对比 ‎ 三味书屋并不像人们分析的那么坏,那么可怕,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无意持批判态度,因此,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也就不存在什么对比的问题。 ‎ A、可从六个细节看: ‎ ‎1.据寿先生之子寿洙邻在《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一文中写道:“三味书屋坐东朝西,前临小河,架石桥以渡,后有竹园,修竹千竿,门前有小院,簇种花草,后有‘自怡’亭一间,前后还有高大的古木,名贵的花草。可见三味书屋的环境十分幽静,是一个读书的好所在。屋内正中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这说明陈设并不算古旧,气氛也谈不上沉闷。至于说学生要两次行礼,这也完全正常,如今学生上学不也要向国旗行礼,向老师行礼吗?何况“第二次行礼,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这是必要的礼貌教育,谈不上礼仪陈腐。 ‎ ‎2.先生不回答“怪哉”是怎么回事也无可挑剔。 ‎ ‎3.关于戒尺和罚跪的问题,文中说得很清楚:“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周作人曾经指出,寿先生“不打人,不骂人”,“罚跪我就没有见过” 。很明确,先生虽然严厉,然而不失开明。 ‎ ‎4.至于鼎沸的读书声,读的尽是一些艰涩难懂的 内容,鲁迅对此也只是一种绘声绘色的回忆,并无批判之意。当时没有白话文,只能读那些古书。我们要历史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不能苛求于古人。 ‎ ‎5.关于寿先生读书的声调、姿态,那是进入了文章氛围、激起内心视象的非常投入的一种好的朗读,真可谓是声情并茂。 ‎ ‎6.最后谈谈学生在读书时的小动作问题,小动作过去的学生有,当今的学生也不少。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是非常用功的。寿洙邻说鲁迅“风度矜贵,从不违犯学规”,“虽不注意正课,但未尝欠课,一见了了,不劳记诵,间出余技,为同学捉刀”。鲁迅写这个细节,并不是为了说明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像“牢笼”,他只不过认为有趣,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罢了。 ‎ B、还可以从“百草园”的描写不全是好的、乐的,也有阴暗的,可怕的一面看;“三味书屋”的描写不仅不坏,还有特别值得津津乐道、特别值得自豪、得意的事情: ‎ 如对百草园里的赤练蛇的描写,有恐怖色彩,说明“乐园”也有“不乐”(只是有趣)。 ‎ 再如在三味书屋,“我”能够看到上学前请长妈妈都难得找到的各种小说,并描摹了成本成本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后来还卖了钱,这对于少年鲁迅来说,不知道是如何得意,如何自豪的美事,由此说来,三味书屋不但不可怕,而且是一个值得“我”回味一生的好地方。从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鲁迅原本就没有把前后两部分对比起来写的意思。 ‎ 五、总结存储,作业延伸 ‎ ‎1、 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 ‎ ‎2、 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 第三课时 ‎ 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学习生活的认识。 ‎ ‎⑴你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 ‎⑵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 ‎⑶你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是矛盾的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 ‎⑷鲁迅写三味书屋是为了批判封建教育吗? ‎ 从新的视角来研究作者的意图: ‎ 如果我们认为鲁迅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合起来写是为了达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目的,实际上这种评判已经忽视了作家的某些本意。从根本上说,这篇文章传达的是一种作者感受到的人生况味,是人生不是社会,是况味而不是思想,用“时代感”去硬套,或用“深刻”去度量,都不尽其然。只有那些能体味到作者人生况味的研究者、读者,才会深切地感受到作品的内在气韵。而鲁迅正是通过对人生经验通感的把握,找到了一条通往读者心灵的最佳通道道而我们仅仅把它理解为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即使不是曲解,也是对作品审美意义的削弱。 ‎ ‎2、搜集资料,交流认识,走近鲁迅。 ‎ 在我们学过的《风筝》一课中,在我们看到的鲁迅的照片中,他却是一个很严肃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感觉。那么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作业就是搜集关于鲁迅的文章、作品与资料,然后写一篇《我眼中的鲁迅》,时间是两周。 ‎ ‎2.爸爸的花儿落了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 ‎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 ‎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 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 教学重点: ‎ ‎1、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 ‎ ‎2、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 教学难点: ‎ ‎1、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 ‎2、感知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结构特色。 ‎ 课时安排:2课时 ‎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及理解标题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 教与学互动步骤: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先播放影片《城南旧事》的几个片段,从而让学生回答有谁看过这部电影 ,再播放音乐《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这首李叔同1908年谱词的《骊歌》,由林海音《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而广为人知,这首歌含有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这部影片曾获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在这里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她的童年也该结束了,十三岁的她在经历了许多多人生世事后,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的成长历程。 ‎ 二、走近作家作品,检查预习: ‎ ‎1、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作品有:处女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 ‎ ‎2、《城南旧事》简介: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它的最后一部分 ‎ ‎3、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 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窘迫 ‎ 从以上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意境优美的话,至少要用上一种修辞。 ‎ 三、初读课文,理解标题美: ‎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相互讨论标题的含义。 ‎ 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 四、再读课文,领悟文章的结构美: ‎ 学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文章的结构。 ‎ ‎(1)第一部分:毕业典礼前(1—34段):由夹竹桃花——(想起)病床叮嘱;由迟到——(想起)赖床被打;由钟声响了——(想起)爸爸爱花 ‎ ‎(2)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 ‎ ‎(3)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 ‎2、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 ‎(1)别致生动的插叙。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又由礼堂的钟声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又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可见,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有现实又有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 ‎ ‎(2)、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 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使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 ‎ ‎(3)文章写得含蓄,处处有伏笔。文中没有正面写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多处作了暗示。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 ‎ ‎(4)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校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探讨心得。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揣摩文章的情感美;探究语言美;整体把握延伸 。 ‎ 教与学互动步骤:(接上一节课的步骤) ‎ 五、默读课文 ,揣摩人物美: ‎ ‎(一)爸爸 ‎ ‎1、我认为这是一个( ) 的爸爸,并说说理由。 ‎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 ‎2、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 ‎3、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 ‎ ‎(二)、英子 ‎ ‎ 1、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 ‎ 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 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 ‎ ‎ 2、爸爸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 ‎ 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历练中培养不怕困难,敢闯敢练的坚强性格、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 ‎3、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打头,说一句(段)话。 ‎ 六、跳读课文,品味情感美: ‎ ‎1.《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最打动你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 本文是作者回忆童年之作,字里行间真情洋溢,这是文章最动人的地方。 ‎ ‎2.细细品读,文中写到的感情具体讲有哪几种?结合精彩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 文中表现的感情具体涉及这几种:父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手足情 、主仆情。 ‎ ‎(选择两个精彩语段全班齐读,教师辅导朗读,体会感悟其间蕴涵的真挚情谊。) ‎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读后确能引发切身之感,心有所动。学生谈感要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经的学校、老师、同学,能谈出真情实感。 ‎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如此丰富、真挚的感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 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比如:爸爸先打英子后送夹袄一事表现出爸爸对女儿那份独特的爱:既严厉又慈祥。 ‎ 借助“花儿”来表现。如:毕业典礼上英子胸前的夹竹桃花儿无声地诉说着爸爸的爱和期待。 ‎ 通过人物对话、人物动作来表现。比如写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爸爸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妈妈为此深切悲痛。 ‎ 通过抒情语段来表现。 ‎ 正因为借助上述种种手段来表现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真情,感情表露含蓄深沉,分外动人。 ‎ 七、回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 让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风格特色,探讨后明确:语言质朴淡雅,蕴含真情;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包含深情或含义深刻的语句。 ‎ 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 ‎,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 八、拓展延伸,表述看法: ‎ ‎1.“严师出高徒”“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与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一致,对文中父亲“打我”这些从严的教育方法,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看法。 ‎ ‎2.以“爸爸,我想对您说……”为题,对文中的爸爸或对自己的爸爸说几句话。‎ ‎3.丑小鸭 ‎ 教学目标: ‎ ‎1、了解安徒生的生平,进而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 ‎2、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进行深层鉴赏,领悟丑小鸭的现实意义。 ‎ 教学重点: ‎ 通过复述课文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深刻的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 教学过程: ‎ 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故事里有一只苯苯的鸭子我们应该都很熟悉,谁能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个有名的故事呢? 是的,就是丑小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丑小鸭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利用圈点法复述课文大意。 ‎ 学生明确: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的被遗忘的天鹅蛋,一只鸭子把他当做一只鸭蛋孵了出来,丑小鸭长得太丑了,所有的鸡、 鸭都嘲笑他,排挤他,连他的兄弟姐妹也欺负他,看不起他,最后连自己的妈妈也不得不劝他走远些。在巨大的压力下,他被迫离家流浪,几经风险。处处受到大家的排挤,最后他不堪忍受,来到他心驰神往的大自然。秋天到了,丑小鸭看到一群南飞的幸福的天鹅,从此他再也无法忘记这些美丽的鸟儿。冬天到了,天是那么的冷丑小鸭几乎被冻死在冰冷的湖边。又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他又看到了那些美丽的鸟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丑小鸭抑制丑小鸭不住内心的向往,决定不顾生死飞向美丽的天鹅,然而,这时水中映出的不再是丑陋的灰鸭子,而是一只美丽洁白的天鹅。 ‎ 信息交流:同学和老师互相交流我们对安徒生的了解。 ‎ 媒体展示:安徒生是个穷苦 鞋匠的儿子,母亲靠为人洗衣勉强度日,安徒生从小不仅经常与饥饿相伴,同时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就是这样他却有一个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理想,就是当一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的,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他在一般俗人的眼里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也不气馁,安徒生14岁就离家,只身去当时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去追求理想。饥饿与精神上的打击与他接了不解之缘,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却成为了全世界亿万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作家,他在童话作品中所创造出的美和诗,成为人类永远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宝藏。 ‎ 丑小鸭的遭遇和安徒生有类似之处,他们处境艰难,屡遭歧视和侮辱,都有坚强的意志,正视生活,向往美,追求美。丑小鸭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安徒生也一样,他终于成了一个伟大的童话作家 。 ‎ 学生互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丑小鸭的形象意义和现实意义。 ‎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同学做补充,老师做指导。 ‎ 教师引导:同学们,丑小鸭是一篇童话,他的思想内容我们似乎一目了然很容易就掌握了,可是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这一点,俗话说,学习贵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因此对这样一篇看似易懂的童话,老师想同同学门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看我们从中还会得到那些启发和认识。 ‎ 教师设计问题供同学们讨论并适时的进行指导。 ‎ ‎1、丑小鸭是靠自己的努力而变成白天鹅的吗? ‎ ‎{是,他克服了种种困难,顽强的坚持到最后} {不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天鹅蛋,不努力到时候仍然会 变成天鹅} ‎ ‎2、你认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吗? ‎ ‎{不会,鸭子就是鸭子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为 白天鹅 } ‎ ‎{会,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多被一般人认为是“ 丑 小鸭”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变成了“百天鹅”邓 亚萍,海伦,爱迪生} ‎ ‎3、你觉得只要是天鹅蛋就一定能变成白天鹅吗? ‎ ‎{是的,只要是天鹅蛋就可以变成天鹅的} ‎ ‎{不一定,仲永小时后才华出众,可最后却泯然众人 本来是一个天鹅却成了普通的鸭子,成功还来源与 自己的努力} ‎ ‎4、如果丑小鸭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也没有变成白天鹅,那他还值得我们学习么? ‎ ‎{只要为自己的理想 尽了最大的力,我们也就无怨无悔} ‎ ‎5、鸭子和天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么?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做什么? ‎ ‎{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 鸭子,天鹅,可能更多的时候他们也只是一个代码,也许 人的外在有鸭子还是天鹅之分但内在的精神气 质是不能以它而论的} ‎ 只要你本来就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意志,那些庸人的讪笑和奚落又怎能阻止你前进的脚步?怎能阻止你攀上你所向往的高峰?可以失败,可以孤单,但谁也不能阻止你前进的心。 ‎ ‎【课堂结语】 ‎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课堂上我们认识了丑小鸭,探讨了丑小鸭,更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和认识,希望这些都能成为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宝贵精神财富。老师还希望通过我们这次的学习同学们能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多角度看问题的学习方法,看似简单的问题只要我们思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后请同学们办一期《我和丑小鸭》的手抄报。请同学们各展风采,尽显才华。 ‎ ‎【板书设计】丑小鸭 白天鹅 抗争 追求 ‎ ‎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 ‎ ‎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 过程与方法:‎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 ‎2、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 情感与德育:、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 教学重点: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 教学方法: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 二、夯实基础 ‎ ‎(一)字词过关 ‎ 参考: ‎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补充: ‎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 延绵:绵延。 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忧伤,愁闷。 ‎ 因是诗歌,牵涉的字词很少,教学时也应从快从简。 ‎ ‎(二)知人论世 ‎ ‎1、作者简介 ‎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 ‎ ‎(由教师介绍,学生适当笔记。详细介绍见《教师教学用书》P30、P31) ‎ ‎2、写作背景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 三、文本学习 ‎ ‎(一)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1、读诗 ‎ 采用的方式:范读或听读,抽读,齐读。 ‎ 教学时注重读诗的节奏和重音。 ‎ ‎2、说诗 ‎ ‎①诗的主题是什么? ‎ 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 ‎②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 ‎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挽回,只是怀念;现在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将来才是永久,我们要面向未来。‎ ‎③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 劝告 希望 ‎ 教师小结: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意象—意境) ‎ ‎3、悟诗 ‎ ‎①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 ‎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 ‎4、品诗 ‎ 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通的感觉。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 ‎(二)学习《未选择的路》 ‎ 方法步骤同上,学生自主学习。 ‎ 练习及参考: ‎ ‎1.作者为何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 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重点不是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点对未来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 ‎2.本诗主要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象征 ‎ ‎3.诗中流露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复杂感情? ‎ 对已选择的路的不满,对未来选择之路的向往。 ‎ ‎4.本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 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自己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 四、课文小结 ‎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也希望同学们的人生之路上走出精彩,走出成就。 ‎ 五、作业练习 ‎ ‎1、课堂作业: 练习题二 ‎ ‎2、课外练习:教辅资料、练习题三 ‎ 学生自我设计: ‎ 诗两首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 过去 历史 不可挽回,怀念 伫立(思索) ‎ 现在 暂时 一切都将过去 决定(选择) ‎ 未来 永久 坚信,面向 选择之后的怅惘 ‎ ‎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 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的 人生之路 ‎ ‎ ‎ ‎5.伤仲永 ‎ 教学目标: ‎ 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 启发学生探讨方仲永由天才变成普通人的原因,懂得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领会详细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 教学难点: ‎ 理解课文借事说理的技巧,明白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探究 解析相结合 ‎ 教学时间:2课时。 ‎ 第一课时 ‎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言句子的意思。 ‎ 教学过程: ‎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 二、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 ‎(一)学生自由诵读。 ‎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以下5点可由老师们灵活进行,不一定太详细。 ‎ ‎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 之 于 ‎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 ‎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 ‎⑤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⑥日扳仲永: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 ‎3、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⑥余闻之|也久 ‎ ‎4、理解几个词语 ‎ ‎①养父母:赡养。 ②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 ‎③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④邑人:同县的人 ‎ ‎⑤从先人还家:跟从。 ⑥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 ‎⑦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⑧如此之贤也:(有)才能。 ‎ ‎⑨且为众人:尚且。 ⑩固众人:本来。 ‎ ‎5、理解下列句式 ‎ ‎①“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 ‎②“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 ‎③“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 教师随机抽查课文中的重点实词。 ‎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 ‎(五)作业: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 第二课时 ‎ 教学内容:分析品味课文内容;领会详细得当的写法;理解课文借事说理的技巧,明白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 教与学的步骤: ‎ 一、学生齐读课文,点同学复述课文内容。 ‎ 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 三个阶段: ‎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 ‎ 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 ‎ ‎“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 ‎3、点学生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 ‎①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 ‎②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 ‎③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讲了两层意思: ‎ 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 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 ‎4、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 ‎5、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 ‎6、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 学生自由谈感想,可以从仲永自身的角度谈,也可以从仲永的父亲的角度谈,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谈。只要观点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即可。 ‎ ‎7、说说你的人才观。 ‎ 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 ‎8、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 ‎①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 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 ‎②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 三、拓展延伸,语言训练。 ‎ ‎1、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 ‎2、请课后注意收集有关“成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 板书设计: ‎ 伤仲永 ‎ 王安石 ‎ 叙述经历:天资聪慧 忽啼求 即书诗立就(利环谒不使学) ‎ 才能衰退:不能称 ‎ 才能丧尽:泯然众 ‎ 议论原因:受于人者不至 ‎ ‎《伤仲永》学案 ‎ 学习目标: ‎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读音、词义。 ‎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 ‎3.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 ‎4.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人的天资并非一成不变,只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造就人才。 ‎ ‎5.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 学习重点 ‎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 ‎2.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 学习难点 ‎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 ‎2.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 学习方法 ‎ ‎1.自主阅读法。2.合作讨论法。3.竞赛法 ‎ 课时安排:3课时 ‎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1、简介作者王安石:北宋 家、 家、 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 ,其中“伤”是 意思,表达作者 之情。 ‎ ‎2、文章首段记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所安排的两条线索是: ‎ ‎① ② ‎ ‎3、父“不使学”的客观原因是(用原文答): ‎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 二、反复熟读课文 ‎ ‎(一)掌握以下字词: ‎ 隶( ) 扳( ) 谒( ) 邑( ) 矣( ) 泯( ) 称( ) 卒( ) 焉( ) 耶( ) ‎ ‎(二)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 ‎1、仲永/生五年 ‎ ‎2、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 ‎3、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6、传/一乡秀才/观之 ‎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9、余闻之也/久 ‎ ‎10、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三、翻译全文: ‎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四、重点词语归纳 ‎ ‎(1)解释带点的字 ‎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并自为其名④指物作诗立就⑤稍稍宾客其父⑥或以钱币求之 ⑦环谒于邑人⑧不能称前时之闻⑨泯然众人矣⑩受之于天⑾贤于材人远矣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 ‎(2)一词多义 ‎ 其其诗以养父母其文理皆可观者父利其然其受之天如此其贤也彼其受之天 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以钱币求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受之天卒之为众人: 于舅家见之: 于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 ‎①邑人奇之:以……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 五、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 齐读1、2段,思考问题: ‎ ‎(1) 第一段哪些表现能看出方仲永天资聪慧? ‎ ‎(2)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3) 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 齐读第3段,思考问题: ‎ ‎(5)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 ‎(6)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 ‎ ‎(7) 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 ‎(8) 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 讲了两层意思: ‎ 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 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 ‎ ‎(9)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10)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 六、悟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 ‎ 教师提问: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 ‎ 七、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 l.本文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 ‎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 ‎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 ‎4.事理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生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 八、延伸拓展 课外文言文语段,学生当堂阅读,并尝试完成文后题目。 ‎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日喻》) ‎ ‎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_________”。 ‎ ‎2.从“涉”到“___________”到“__________”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___________”。 ‎ ‎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  ) ‎ A.找到过水的道理。 ‎ 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 ‎ 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 ‎ 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 ‎ ‎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大意可译成____ ______。 ‎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 ‎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6. 黄河颂 ‎ 教学目标] ‎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 ‎(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教师应设法使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 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故确立第二个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 ‎[教学准备] ‎ 教师:搜集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2-1-c-n-j-y ‎[设计思路] ‎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 ‎(通过导入语将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和爱国情感) ‎ 二、激发情感: ‎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的感情一脉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学生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 三、朗读交流 ‎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 ‎3、全班齐读诗歌。 ‎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先给一点时间小组中交流,可避免刚开始就单独朗读的胆怯。 ‎ ‎ 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以下几点供参考: ‎ ‎① 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 ‎②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 ‎③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 ‎④ 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 四、内容研讨: ‎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见板书设计) ‎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见板书设计) ‎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 ‎(针对教学目标1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将课文的结构、内容、主题进行梳理明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朗读诗歌) ‎ 六、结束语: ‎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 ‎(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向实际行动,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 七、布置作业: ‎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 ‎2、欣赏《黄河大合唱》其它乐章的音乐。 ‎ ‎[板书设计] ‎ ‎  序曲       主体         尾声 ‎ 黄河伟大坚强   绘黄河  颂黄河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 ‎7.最后一课 ‎ ‎[学生分析] ‎ 这是一篇传统的经典篇目,有出色的写作技巧与深刻的主题表现。作者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作品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有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 ‎ 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初一的学生不大容易体会主人公的悲愤与沉痛。同时,因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容易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略了对细节的咀嚼品味和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应注意引导。 ‎ ‎[教学设想] ‎ 一、教学理念: ‎ ‎1、“长文短教”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可学点、可教点较多,教学设计时教师的取舍尤为重要,应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 ‎2、读写相联系,以读促写作。这篇小说在写作技巧上有着许多值得借鉴,值得学习的地方。如:以小男孩为主人公的叙述角度,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诙谐幽默又不乏表现力的语言等等,应力求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 二、学习目标: ‎ ‎1、知识能力目标:①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③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 ‎2、情感目标:领会文章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3、发展目标: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 ‎ 三、教法: ‎ ‎1、文献法:指导学生预习时搜集作品写作背景、了解作家及历史。 ‎ ‎2、诵读法:通过默读、品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并用简要语言复述出来。 ‎ ‎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个性特征及社会意义。 ‎ ‎4、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 ‎[教学设计] ‎ 一、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完成积累 ‎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 ‎ ‎2、作者于1873年写下了这篇文章,你知道这段历史吗?本文体裁是什么? ‎ 师生交流:本文写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故事。(板书:小说) ‎ ‎3、本文作者是谁? ‎ 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板书作者:都德) ‎ ‎4、出示投影仪,检查课前预读情况 ‎ 注音:哽( ) 赚( ) 踱( ) 捂(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 宛转( ) ‎ ‎(二)教学过程 ‎ ‎1、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 ‎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上“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几种: ‎ a、课前、课上和下课 ‎ b、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 ‎ c、上课前,上课时 ‎ 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 ‎2、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体味语言 感悟思想 ‎ ‎(1)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 动作 心理) ‎ ‎ (2)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 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 c、韩麦尔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 ‎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 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 ‎3、第三个教学板块:运用¬--激活思想 创新写作 ‎ ‎(1)激活思想 ‎ ‎①小结全文: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 ‎②提问: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 学生明确: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 ‎2、创新写作 ‎ 续写提示: ‎ ‎①题目设计为《<最后一课>之后》。②紧承文末一句话,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愤怒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人们高呼:“我们要法语,不要德语!”“打倒普鲁士!”“法兰西万岁!”……普鲁士兵凶补恶煞的冲进教室,与人们厮打起来……人们含恨离去……几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韩麦尔先生又给人们上法语课……③结构要完整。 ‎ 二、教学反馈 ‎ ‎1、填空: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故事发生在法国同 王国之间战争后,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 课上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陷时的 心情和强烈的 精神。 ‎ ‎2、选择: ‎ ‎(1)我不上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去得晚,迟到了怕被韩麦尔先生责骂。 ‎ B. 我热爱大自然,想到野外去玩玩,欣赏春天美景。 ‎ C. 韩麦尔先生说还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 ‎(2)上学路上,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鸟在树林边宛转歌唱,还有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物描写队表现主题起到的作用是( ) ‎ A. 反映了小弗朗士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 B. 描写了阿尔萨斯的美丽风光,使文章更为优美,突出了爱国的主题。 ‎ C. 为以后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转变作铺垫。 ‎ D. 突出了文章轻松的基调,同时写出了小弗朗士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 ‎ ‎3、用“惩罚”、“懊悔”、“祈祷”连成一段(或几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 三、教学反思 ‎ 本课是篇教读课文,依据“读写说”综合教学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本教案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发展的本体地位,努力实现积累、运用、实践、创新的实验目标,用三个教学板块强调了读写说的综合教学。第一个教学板块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导地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议,在听读中理清思路,注重了学生的读与说。如其中的“讨论与交流、小结”这两个教学中学生必须要说,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第二个教学板块,注重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课文分析中,使学生轻易掌握了阅读分析的方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而第三个教学板块中“激活思想”这一教学环节,注重了学生情感的引导与培养,使教材的思想性得以充分体现。“创新写作”则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置于实践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开启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真正突出了“写”的重要性。根据本教案教学,发现学生能大胆表述,勇于思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练习题库】 ‎ 一、积累运用: ‎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祈祷(qǐ) 诧异(chà) 和蔼(ǎi) 宁可(nìng) ‎ B、膝头(qī) 督学(dū) 懊悔(ào) 夹缝(jiá) ‎ C、惩罚(chěng) 宛转(wǎn) 郝叟( hǎo) 哽咽(gěng) ‎ D、踱步(duó) 号角(hào) 喧闹(xuān) 钥匙(yào)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1)春回大地,天气渐渐_________ 起来了。 ‎ ‎(2)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_________地说:“快坐好……” ‎ ‎(3)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_________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 ‎ ‎(4)天气那么_________,那么晴朗! ‎ A、柔和 暖和 温和 晴和 B、暖和 柔和 温和 晴和 ‎ C、温和 暖和 晴和 柔和 D、晴和 温和 柔和 暖和 ‎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 D、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好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4、下列事例不能说明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的是( ) ‎ A、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 ‎ B、直率地批评阿尔萨斯人并自责。 ‎ C、听到教学钟声,他脸色惨白,并使出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 ‎ D、看见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 ‎ ‎5、《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是个( ) ‎ A、贪玩,学习不用功,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 B、不关心国家大事,没有爱国意识的学生。 ‎ C、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学生。 ‎ D、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意识得到了升华,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学生。 ‎ ‎6、朗读下面四个含“最后一课 ”一词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1)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_________的语) ‎ ‎(2)他穿上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读出_ ________的语气) ‎ ‎(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 ‎(4)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 二、理解鉴赏 ‎ ‎(一) ‎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 )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 )穿戴。 ( )整个教室有一种平常的严肃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 )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1、在选文的空格中依次填上恰当的关键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A、只要 就 虽然 却 B、只 才 而且 还 ‎ C、只 才 但是 而且 D、只 就 因为 所以 ‎ ‎2、选文描写了镇里的人在教室中的表现,意在说明( ) ‎ A、对韩麦尔先生的留恋 B、镇上的人对学校教育极为关注 ‎ C、预示着将要发生惊心动魄的事件 D、要指责小弗郎士的迟到 ‎ ‎3、从下列哪方面看不出“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 ‎ A、老师穿了礼服 B、“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 C、教室里坐满了镇上的人 D、个个脸上都很忧愁 ‎ ‎4、本段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的作用是( ) ‎ A、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B、与“我”不认真学习形成对比。 ‎ C、烘托气氛,作好铺垫。 D、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 ‎ ‎(二) ‎ ‎①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②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1),我多么懊悔!我这些(2)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3),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 ‎1、“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单句独立成段,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描写,共中有4个感叹句,集中表现了小弗郎士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感情。 ‎ ‎3、“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中的“现在”与本段中的_________一词相照应。 ‎ ‎4、第②段中有3个“这些”,请写出分别指代什么。 ‎ ‎5、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弗郎士是个单纯幼稚的孩子,尽管韩麦尔曾经惩罚过他,用戒尺打过他,但他并没有怀恨在心。 ‎ B、对于韩麦尔先生的惩罚,小弗郎士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 C、小弗郎士是个懂事的孩子,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时,他懊悔极了,心中充满了对学习的留恋,对老师的敬意。 ‎ D、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的天性,使他忘了曾经受的惩罚和挨的戒尺。 ‎ 三、拓展延伸 ‎ 下边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某学校的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 ‎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须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 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缚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齐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 ‎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地,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什么鬼追着似的。 ‎ ‎1、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课时的情景。试与《最后一课》相比较,想一想,为什么两个国度,不同的时代,课堂上的气氛和老师的情绪却如此相同呢? ‎ ‎2、祁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了什么?从《最后一课》里找出韩麦尔先生 一反常态的表现,作个比较。 ‎ ‎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节法语课,“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前全教给我们……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而祁瑞宣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对于这截然相反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想? ‎ ‎4、画线的一段连用了四个问句,请你给它换一种表达方式,看看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 ‎ 5、如何 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变成了木头”这句话?‎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教学目标: ‎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 ‎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 教学重点: ‎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设计: ‎ 一、精心导入 ‎ ‎1、播放《国歌》的音乐。 ‎ ‎2、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向前。 ‎ ‎3、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4、板书课题与作者。 ‎ ‎5、分析课题的朗读方法。 ‎ A如果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 ‎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 B 如果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膛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重读?(“雄健的国民”重读) ‎ 二、简介作者与历史背景。 ‎ ‎1、同学们?读完课题,你们已经知道了本文的作者是李大钊,那么有谁知道关于李大钊的知识呢? ‎ 学生回答后补充:李大钊,李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就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公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 ‎2、简介历史背景。 ‎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图动员更多的人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事业成为全民事业。 ‎ 三、范读课文。 ‎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 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 ‎ 思考: 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以 ‎ ‎2、扫清字词障碍。 ‎ ‎(1)指名给下列字词注音。 ‎ 逼狭 崎岖 阻抑 ‎ ‎(2)出示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 ‎ 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 ‎ ‎3、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 ‎4、“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5、初读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呢? ‎ 五、重点研读。 ‎ ‎1、理解“雄健的精神”。 ‎ ‎(1)导入: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刚才有同学说出了这篇课文较多地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那到底用了哪些比喻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分析。 ‎ 例: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 扬子江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 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 ‎(2)指导:作者在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战胜困难。那谁来说说这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呢?(这雄健精神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 ‎(3)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呢?(豪情壮志) ‎ ‎2、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 D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 ‎3、激发学生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带着崇敬之情朗读课文。 ‎ ‎(1)导入: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同学们,难道像李大钊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崇敬吗?下现,我们一起朗读一则名言。 ‎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 ‎(2)男、女个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 。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齐读。 ‎ 六、拓展延伸。 ‎ ‎1、导入: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 ‎2、小组交流。 ‎ ‎3、全班交流。 ‎ 七、结束新课。 ‎ 同学们,每个国家 ,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让我们记住李大钊的一句名言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板书设计: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李大钊 ‎ 比喻: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 扬子江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 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 ‎ 雄健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 ‎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 ‎9.土地的誓言 ‎ ‎【学生分析】 ‎ 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卓绝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目睹故土沦陷,依然无家可归。作者面对已失去的家园,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应该说,这篇课文的语言富有激情,主题也很有深度。而它要面对的学生,都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由于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就是对教材上记述的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因此,情感领悟能力不强,导致他们对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难以理解,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深度的把握也会有相当的困难。不过,他们有朴素热烈的爱国情感和丰富诚挚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中应加以很好的引导、利用。 ‎ ‎【教学建议】 ‎ 一、教学理念 ‎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 ‎(三)领会新大纲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二、学习目标 ‎ ‎(一)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 ‎(三)揣摩、品味课文中感情丰沛的语言。 ‎ 三、教法 ‎ ‎(一)本文抒写的内容,其时代背景与学生相去甚远,因此教学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二)本文在主题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用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这将直接影响教学实施效果,可考虑播放音乐,历史短片作铺垫、补充。 ‎ ‎(三)语言炽热、感情丰沛,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老师在示范朗读处理教材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语言特点。 ‎ 四、学法 ‎ ‎(一)本文的语言极富激情。学习本文,首先是要认真朗读,并调动自己的历史知识与想象能力,感受文中那一个个镜头般的画面。 ‎ ‎(二)理解作者眷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把握其情感主线,明确不同时代爱国情感的不同内涵,增强自身历史使命。 ‎ ‎【教学设计】 ‎ 一、导入: ‎ 有一部电影叫《红河谷》,主要情节是讲述格桑与雪儿达娃平实而又充满激情的藏民生活。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格桑与雪儿达娃等众多藏民在白皑皑的雪山之间,在广阔辽远的草原上,誓死抵抗西方强盗入侵,用生命和热血捍卫脚下的土地。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离乡背井,远离家园。试想,他们内心深处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 二、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 ‎1、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 ‎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 ‎ 要求:(1)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 、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 ‎(3)感受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 ‎3、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然后教师进行肯定评价。 ‎ ‎(二)研讨赏析: ‎ ‎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了解的东北信息,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借此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产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 ‎ 问题: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 ‎3、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并归纳 :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 ‎4、质疑:P60第二行。作者为什么在这段话中列举了一大串的景色、物产? ‎ 讨论并归纳:列举了一大串富有东北地域特征的景色、物产,作者如数家珍,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展现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表现了对故乡深切的留恋和炽痛的热爱,也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 ‎5、质疑: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 讨论并归纳:具体(略)。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 ‎ ‎6、质疑: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 讨论并归纳:不能删。因为“红玉的脸庞, 黑 玉的眼睛”很容易引发人们想像到东北的父老乡亲像红玉一样的脸庞,像黑玉一样的眼睛,使人想到仍在日寇铁蹄下呻吟的故乡亲人。“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两句虽是不好的事物,但确是东北地区“特产”很容易激发人们思乡之情。 ‎ ‎7、质疑: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 讨论并归纳: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 相称,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等等。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 ‎8、质疑:文中多次出现“当我……当我……当我”“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想起……”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 ‎9、质疑: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 讨论并归纳:“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里表现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一发不可收拾。它比用“澎湃…‘涌动’”等词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表达作者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 ‎ ‎10、质疑:怎样理解P61第二段第四行“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 讨论并归纳:“埋葬”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飘荡、回响在田垄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垄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而今,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这里用“埋葬”比“飘荡”、“回响”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 ‎11、质疑:怎样理解P60倒数第五行“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 讨论并归纳: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从深层看。这是虚写。在作者的心中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 ‎12、质疑: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P61倒数第五行却改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用第二人称来称呼呢? ‎ 讨论并归纳: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于是用第二人称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 ‎(三)小结 ‎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 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念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 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 三、教学反馈 ‎ 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增加了对祖国东北大地这方热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对课文富有激情的语言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与此同时,他们对文章的内在情感领会不深,对主题的理解也缺少厚重与深沉。‎ ‎ ‎ ‎10.木兰诗 ‎ ‎【教学目标】 ‎ ‎1.学习一些朗读技巧。 ‎ ‎2.理清故事情节,当堂背诵。 ‎ ‎3.理解木兰形象。 ‎ ‎【教学重点】 ‎ ‎1.理清故事情节 ‎ ‎2.总结木兰形象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板书),来寻找其中的答案。 ‎ 二、朗读指导 ‎ ‎1.教师带表情范背。让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背诵时节奏的变化。 ‎ ‎2.解决生字词,重点注意几个问题。“十二转”的“转”就读zhuàn。古代指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旧时裳”的“裳”读“cháng”,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要注意理解在这首诗里出现的互文修辞句。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3.学生齐读全诗。 ‎ ‎4.教师逐段指导学生朗读。 ‎ 第1段是对情景的描述,读开头两句语调要柔缓,第3、4句则要带疑虑和关切的语气,声音可以略微提高,读到“叹息”再轻缓下来。 ‎ 第2段开头两句是问句的形式。读“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答句中的两个“无”字应重读表强调,语气要与后面的句子衔接。“见军帖”、“大点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读,以说明战争的规模和紧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木兰所思所虑,该怎么办呢?这里可以略作停顿,然后用坚定的语气读“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从此”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顿息,“此”字拖长一点,把“替爷征”三个字读得沉着有力,以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 第3段前四句节奏要读得比较紧凑,以渲染木兰在匆促地准备行装,“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应突出强调,使听者能想像出木兰整装待发的英姿。以下八句写木兰奔赴前线、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读得委婉,放轻音量,以表现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后四句写木兰已经到了能听到敌人战马嘶鸣的地方了,因此要读得刚毅,音量适当放大,以表现她的战斗豪情。 ‎ 第4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语言凝练而夸张,朗读时抑扬顿挫要鲜明,节奏要慢。“赴”、“度”、“飞”要读得富有动态,语调要昂扬。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语词要相对压抑,节奏放慢,以表现木兰经历了战场艰苦环境的磨炼。读“将军百战死”语词略抑,“壮士十年归”,读时语调要扬起来,以渲染出军队胜利凯旋的气氛。 ‎ 读第5段前四句要强调天子给予木兰很高的奖赏和荣耀。“十二转”、“百千强”要重读。从“木兰不用尚书郎”到段末木兰对天子“问所欲”的回答,读时语调要平稳。“‎ 还故乡”三字中间要顿开,音调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兰不卑不亢,不慕富贵荣华的品质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表现出来。 ‎ 读第6段父母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女儿这一句,语气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绪,读时节奏要与老人颤颤悠悠的节奏相符。读阿姊们忙着梳妆小弟忙着杀猪宰羊两句,音调要提高些,节奏要加快,以生动表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情景。木兰“开”、“坐”、“脱”、“著”、“理”、“帖”时,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会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读的时候节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顺的口吻、娇羞的语气来再现一个健康、美丽、端庄的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语气读“火伴皆惊忙”之后要有一个停顿,以示伙伴们反复打量已换女妆的木兰,然后用惊异的语气读“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读。 ‎ 读最后一段,语调要略缓,“雄”、“扑朔”、“雌”、“迷离”点出了雄雌的特征,要重读,最后一句要慢读,语尾要向上扬,读成反问,给听者以思考与回味。 ‎ 三、理清故事情节 ‎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 ‎2.填空:情节,木兰停机( )——决心( )——从军( )——奔赴( )——十年()——拒赏( )——与亲人( )。 ‎ ‎3.复述木兰故事,背诵课文。 ‎ ‎4.探究理解木兰形象。 ‎ 四、布置作业 ‎ 将《木兰诗》改成现代白话文故事。‎ ‎11.邓稼先 教学目标: ‎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 ‎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 课堂设计: ‎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 任人宰割: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发现“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2.教师: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归纳学生发言: ‎ ‎①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 ‎②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 ‎③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④我发现“——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段话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 ‎3.教师: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发现,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请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 学生发现文中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和细节描写等,并争先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出下列内容: ‎ ‎①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 ‎ ②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 ‎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发现阅读法,它也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一种模式。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它,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 第二课时 ‎ 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 ‎1.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2.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 ‎3.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 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 ‎【教后记】结合美国同伊拉克战争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导入课文。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来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的。让学生了解一些武器的知识。 ‎ 四、信息反馈 ‎ ‎ ‎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 ‎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 教学用时:2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 ‎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革命斗争引出闻一多的事迹。 ‎ 二、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 ‎1.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 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 ‎2.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3)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出处:21教育名师】‎ ‎3.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3)富于感情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 一、教材分析: ‎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法,形象的描写了这位音乐巨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 二、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搜索信息的能力; ‎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 三、学法指导: ‎ ‎1、速阅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不唇读,搜索重要信息; ‎ ‎2、读写结合法: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表达,是创造。 ‎ ‎3、自主探究法: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 ‎ 四、教学过程: ‎ ‎(一)音乐激思,遥看大师: ‎ 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沉思遐想。追问:听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刚才我们与大师贝多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说明:音乐是宇宙通用的语言,通过听,激发学生想象和阅读的兴趣,自然的导入课文,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 ‎(二)整体感知,走近大师 ‎ ‎1、快速阅读课文,读完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主要写了几件事? ‎ ‎2、再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 说明: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环节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 ‎(三)局部品味,触摸、评价大师 ‎ 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现在我们再由外表到内心对贝多芬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 ‎1、 划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这些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个性? ‎ ‎2、 这些描写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的?明确:由整体到局部,局部(由上到下) ‎ ‎3、贝多芬的哪些语言触动了你的灵魂,请谈谈你的感受。 ‎ 在20节、22节、24节、27节等处 ‎ ‎4、再请学生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 让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课文和自己旧有的知识来谈。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说明: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 ‎(四)拓展延伸,摹写“小我” ‎ ‎1、从这篇文章中,你认为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注意那几点? ‎ 明确:要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人物,外貌描写(与众不同之处,以形传神,忌脸谱化)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 ‎ ‎2、写作:《猜猜他是谁》为题,写一个班内人物,重点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该人物独特的个性。交流。 ‎ 说明:读书贵在能入能出,借鉴模仿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写能进一步感悟领会本文描写人物的精妙。 ‎ ‎(5)回顾课文,与大师平等对话 ‎ 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边听边写《贝多芬,我想对你说》,写出一两句有独特见解的话。相互交流。 ‎ 说明:以音乐为背景,加以评论,便于学生创造性的阅读,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 板书设计: ‎ 衣着 整体 ‎ 头发 蓬乱 上 ‎ 形 外貌 头部 眼睛 深邃 局部 ‎ 嘴 紧闭 下 ‎ 神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 说明:此板书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 总体评价:此教案注重学法的培养,使学生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自主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 ‎[教学目的] ‎ ‎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 ‎2 使学生从文章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 ‎[教学重点] ‎ ‎1、掌握作者如何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 ‎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 ‎[教学难点] ‎ ‎1、从四个人物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 ‎2、如何使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 ‎[教学设想] ‎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以学生独立分析、讨论、揣摩、比较作者对文中四个人物的不同写法主导,教师指导学生并通过设计练习使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本文重点的理解运用。 ‎ ‎[教学时间] 1课时 ‎ ‎[教学过程及步骤] ‎ 一、导入新课 ‎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音乐家贝多芬先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他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 ‎1、绍四位作家以及作者。 ‎ ‎(1)提问: 请同学们谈谈他们对这四位作家的了解。(课件) ‎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 ‎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前夜》、《猎人日记》、《父与子》等。 ‎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最后一课》。 ‎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代表作《小酒店》。 ‎ ‎2、介绍莫泊桑(1850—1893)。 ‎ 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代表作《项链》、《羊脂球》,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 ‎ 二、感知课文 ‎ 速度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 ‎(1)请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 ‎(2)该故事的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现的人物是谁?标志性的词语有哪些? ‎ ‎(3)简要概括本文的内容。 ‎ ‎(4)本文在组材方面有什么特点? ‎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也可参与某一小组讨论。教师请交流较好的小组选代表发言。 ‎ 明确:(1)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 ‎(2)核心人物为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标志性的句子有:“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接着来的是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加点的词语为语言标志。 ‎ ‎(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来到这里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人物之间的交流,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 ‎(4)全文好像一出舞台剧,四位作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场,使得文章层次井然,结构清晰。 ‎ 三、品评人物 ‎ ‎1、分析福楼拜特点。 ‎ 现在一起来找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 ‎(1)肖像描写:“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 ‎(2)语言描写:“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 提问: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明确:博学善辩(睿智)。 ‎ ‎(3)动作描写:“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 ‎(4)性格特征:提问: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 明确: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 ‎ ‎2、关于三位拜访者——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三位作家的呢?请仔细读课文,认真填写下面的表格。 ‎ 学生认真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总结。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教师随意指定三个小组的三位成员发言。 ‎ ‎3、教师总结:短短的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而且每一位作家都有血有肉,生动形象,作者在表现人物时能够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地方,兼顾人物各有不同的性格,做到了同中有异,同中显异。在对四位作家进行肖像描写时,最详细最具体的是左拉、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构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其个性差异。动作描写,福楼拜较详细,其次是左拉。这样的人物刻画显得生动、丰富,错落有致,摇曳多姿,人物形象自然令人过目难忘。 ‎ ‎4、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 在对左拉的肖像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 ‎ 提问: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随便看一个人,能不能通过他的头看出他是聪慧还是愚蠢、坚强还是软弱? ‎ 明确:不能。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 ‎ ‎5、了解每个人物描写的不同侧重点。 ‎ 提问:如果一个人的外貌很有特点,而这个人的其他方面比较平常,和其他人差不多,你们觉得应重点描写他的哪个方面? ‎ 明确:外貌。因为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可以举今天所学课文的例子谈一谈吗? ‎ 明确: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 福楼拜 ‎ 肖像——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 语言——他的声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 ‎ 性格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 屠格涅夫 ‎ 肖像——屠格涅夫白皙的脸。 ‎ 语言——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 ‎ 性格——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 都德 ‎ 肖像——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 语言——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 性格——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 左拉 ‎ 肖像——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个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探求的十分尖锐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 ‎ 语言——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 性格——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 四、小结 ‎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同时本文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了一些抒情和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五、拓展练习 ‎ ‎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 ‎15.孙权劝学 ‎ 本文是一篇记事简练、以对话为主的文言文,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要求能当堂背诵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难点。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的对话的内容,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特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 ‎2、准确了解文章的内容,背诵课文。 ‎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读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 教学重、难点: ‎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 ‎(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课前预习指导。 ‎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 吴下阿蒙 :(愿意指的是吴县的阿蒙,后用来形容发生巨大变化前的样子。) ‎ 涉猎:(粗略阅读,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人分别了一段时间,就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待。) ‎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书名的含义是,吸收历史由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借鉴。) ‎ 二、课内学习指导 ‎ ‎(一)、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的提示。 ‎ ‎1、在朗读中,体会对话中的人物心理神态。 ‎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的启示。 ‎ ‎(二)、新课教学 ‎ ‎[朗读指导] 一、 朗读课文。注意恰当的句读停顿。 ‎ 提示: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朗读指导] 二、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调。 ‎ 提示:要注意人物的身份以及对话中出现的语气词。 ‎ 首先,孙权是吴国的君主,而吕蒙则是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两者有上下级的关系。但同时两者的关系又比较朋友化,孙权的语气应是劝说勉励式的语气,而非命令。 ‎ 其次,注意对话中使用的语气词及表语气的标点。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此句可以看出孙权在用吕蒙如今的身份、责任去强调学习的必要性,读时要把重音放在“不可不”上。语气严肃,语调郑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其中“耶”字。读作“Yé”,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其中“耳”,表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而已”。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出鲁肃的惊叹之情。要读出惊奇之态。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字表现出吕蒙自豪得意的心情,放在句末,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要读出自豪感。 ‎ ‎[朗读课文] 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 ‎ 设计理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教学尤其如此,因此,我要求学生按照人物的口吻、神态、心理,去朗读课文,以至当堂成诵,其义自见。为下面的疏通文意奠定基础。 ‎ ‎(三) 疏通文意,教师略加点拨。 ‎ ‎[讨论] 一、 讨论整篇文章的文意,注意疏通难词难句。 ‎ 明确: 难词。 初:当初,用于追述往事时。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辞。 ‎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过 :到 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 二、1、指导学生逐句翻译。 ‎ ‎2、重点语句的翻译。A、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 ‎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 ‎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你不在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望。(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 ‎3、重点语气词的翻译。 ‎ A、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 B、耳:表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 C、乎: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 设计理念 :字词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字词的基本功,,正如俗话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品读课文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 ‎(四)、问题探究。 ‎ ‎1、该短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归纳层意。 ‎ ‎(可分两层:…..蒙乃就学....... 第一层:孙权与其劝学的对象吕蒙的谈话。第二层:鲁肃与吕蒙的谈话。) ‎ ‎2、孙权给吕蒙的读书目标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的爱护、器重和充满希望的一句话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 文章以“鲁肃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吕肃 为吕蒙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的惊人的长进。 ‎ 设计理念:本环节主要让学生按照设定的人物关系,和口吻、神态去品读文章,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 ‎(五)、教学迁移与激励教育 ‎ ‎1、试就本文与《伤仲永》作比较,谈一谈你的看法。 ‎ ‎(提示;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少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 ‎2、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了那些启发?或这一故事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意义? ‎ ‎(虚心受教,刻苦学习,可以增长才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要勤奋,多挤时间学,不能找借口偷懒。) ‎ ‎3、假如现在你是“仲永”或是“吕蒙”,你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迎接时代的挑战。(让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声中结束本课。) ‎ 设计理念:通过激励教学,激发学生对仲永由“天资聪慧”到“泯然众人”的哀伤,再由吕蒙年老而不放弃,终学有所成,通过两相对比,和自身的情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努力学习。 ‎ ‎(六)、作业设计 ‎ ‎1、试用“吴下啊蒙”“刮目相看”各说一句话。 ‎ ‎2、文中的“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 ”说明吕蒙是一位一点就破的人;“ ”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 手法。 ‎ ‎3、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的某一回,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分享。 ‎ 七)、板书设计(一) ‎ 一、 孙权劝学 力陈必要: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善劝) 现身说法:孤常读书,大有所益。 ‎ 先作托词:军中多务 ‎ 吕蒙就学 刮 ‎ ‎(一点就破) 后发奋读书:乃始就学 ‎ 鲁肃赞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 ‎(敬才、爱才)‎ ‎16.社戏 ‎ 知识目标: ‎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 能力目标: 尝试鉴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 德育目标: ‎ 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三个人物的性格,体会农民及孩子们的优秀品质。 ‎ 教学重点 ‎ ‎1、通过阅读和分析《社戏》中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体会景物、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好处,一同分享作者童年与乡村少年玩耍的乐趣; ‎ ‎2、简要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等人的性格特征,归纳文章主旨; ‎ ‎3、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 教学难点:‎ ‎1、(1)看戏时间;(2)平桥乐土、寻船周折等与赵庄看戏的关系(铺垫);(3)有关京剧的常识(例如,老生、小旦、小生、老旦等,学生缺乏积累);(4)由于作品容量大,所以课时紧,任务重:既要培养学生默读、速读、朗读的能力,又要训练思考、理解及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 ‎2、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 教学设想: ‎ 兴趣教学:‎ 教学中紧紧抓住“看戏”这条线索,紧紧扣住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出童心童趣——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初一小学生,讲课一定要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谈话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语言要委婉,调动阅读作品的兴趣。 ‎ 写作设计:‎ 抓住这次学习典范作品的极好机会,安排一次“回忆童年往事”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人生的感情,进行团结、友爱、诚实等品质的自我教育。 ‎ 教具准备: ‎ ‎1、黑色识字板儿(长‎20cm 宽‎10cm)10面 2、竹笛1支 3、彩粉笔若干 4、小黑板 ‎ 课时安排:4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解题 ‎ ‎1、 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吗?好,今天,我带领大家一同去鲁迅的故乡,看一场‘戏’去,好吗?” ‎ ‎2、板书课题:《社戏》 板书作者:鲁迅 ‎ ‎3、回忆鲁迅: ‎ ‎(1)我们想去鲁迅的家乡去看戏,那鲁迅家乡在哪里呢?(浙江 绍兴) ‎ ‎(2)(小黑板填空): ‎ A 1881—1936 ‎ B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C 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叙事散文 —《朝花夕拾》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3)接触《社戏》: ‎ A体裁:小说 这篇小说写得也很精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文中的“我”叫什么名字?(迅哥儿)这个人物是根据童年“鲁迅”的经历而虚构的。 ‎ B 写《社戏》时,作者已经多大年纪了?(结合文后的暑期推算) ‎ ‎1922-1881=41(岁) ‎ C 看戏的往事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 因为“我”当时十一二岁,而写《社戏》时已经41岁了,因此已过去41- 11= 30年了。 ‎ D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而往事却历历在目。从回忆中,作者有着哪些深刻感悟呢? ‎ 二、揭示全课目标 ‎ ‎1、掌握下列词语: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 ‎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 三 明确本节目标 ‎ ‎1、掌握生字、新词; ‎ ‎2、理清故事情节; ‎ ‎3、探讨第一部分——“平桥乐土”的内容和作用。 ‎ 四 课堂达标 ‎ ‎(一)给作品中的生字,在原文的生字旁边注音,重要的词语稍加注释。 ‎ ‎(二)检查预习情况,用黑色识字板展示:(24个) ‎ 惮 踱 颇 撮 楫 棹 伊 归省 行辈 絮叨 撺掇 凫水 潺潺 ‎ 踊跃 自失 弥散 蕴藻 漂渺 宛转 悠扬 喝采 罗汉豆 旺相 桕树 ‎ ‎(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找出段落的起讫: ‎ 教师提供下列情节——平桥乐土  寻船周折 夏夜行船 赵庄看戏 ‎ ‎ (1~4) (5~9) (10~13) (14~21) ‎ ‎ 月下归航 偷豆吃豆 偷豆余波 往事难忘 ‎ ‎(22~23) (24~30) (31~39) (40) ‎ ‎(四) 阅读“平桥乐土”部分 ‎ ‎1、什么是社戏? (“社”中每年所上演的“年规戏”。) ‎ ‎2、看戏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呢? ‎ ‎(浙江省 绍兴城外 鲁镇附近 平桥村的临村——赵庄) ‎ ‎3、陪我看戏的是哪些小朋友?他们待我如何? ‎ ‎(1)双喜、阿发、桂生等一群小朋友 ‎ ‎(2)(A)伴我游戏 (B)钓虾、放牛 (C)陪我看戏 ‎ ‎——友好、亲密 ‎ ‎4、平桥村的老人们是些什么人?待我怎样? ‎ ‎(A)种田、打鱼 (B)不说“犯上” ‎ ‎—— 老人们 勤劳、善良 ‎ ‎5、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看戏) ‎ ‎6、大约是在什么时间(季节)去看戏的?根据是什么? ‎ 春末夏初 根据:(1)扫墓后(2)豆,罗汉豆(夏) ‎ ‎(3)麦(立夏麦呲牙) ‎ ‎7、他们是怎么去看戏的?为什么非要乘船去? ‎ ‎(1) 乘船(2)因为 A鲁迅家乡在江南,江南是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B 桥村“临河”, 乘船方便;C 连六一公公卖罗汉豆都是划船去的。 ‎ ‎8、写“平桥乐土”的目的是什么? ‎ ‎ 交代得以看戏的缘由、时间和平桥村的地理环境,小伙伴们的亲密、友好,乡间农民的勤劳、善良,为后文写看戏及偷豆等内容作铺垫。 ‎ ‎9、平桥村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是我的乐土——“乐”。 ‎ 五、回顾所讲部分 ‎ 六、布置作业 ‎ ‎1、看戏前遇到什么困难?这个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 ‎2、预习课后练习(第95页)的“二”题的第1小题:(请在书本上勾画) ‎ 作者写夏夜行船,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试把表现这些感觉的语句分别摘出来,说说作者是怎样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 第二课时 ‎ 一、明确本课目标 ‎ ‎1学习“寻船周折”和“夏夜行船”部分; ‎ ‎2、体会烘托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 二、 默读5~9段“寻船周折”,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 ‎1、(1)看戏之前遇到什么问题?(2)我的心情如何?(3)老人们关注我的心情吗? ‎ ‎2、(1)船找到了没有?(2)由谁找到的? ‎ ‎(3)找到后又遇到什么问题?(4)这个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 ‎3、作者把“寻船周折”写得一波三折,目的是什么? ‎ 归结:(1)看戏之前,没大船,因为小船不安全;“我”急得要哭。(2)大船是由双喜找到的,找到后,又没大人陪我去;结果双喜提议——由小伙伴们一同陪我去,母亲和外祖母都不放心,没有同意;双喜提出“写包票”等四条理由,看戏才如愿以偿。(3)作品之所以把“看戏周折”写得如此细腻,目的就在于烘托了“我”看戏前的急切心情——“急”。 ‎ 三、欣赏“夏夜行船”部分: ‎ ‎1听读录音带(或教师范读) ‎ 注意(1)景物描写部分,要朗读出诗情画意 (2)速度要轻快些 ‎ ‎2让学生仿照教师的样子,放声朗读、速读。 ‎ ‎3回答问题: ‎ ‎(1)整体感悟:“夏夜行船”中反映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 答:一是急切的心情,原因是怕晚了;二是惬意、舒服、欢快、愉悦的心情,原因是看戏如愿以偿了。 ‎ ‎(2)体会写法:这种急切而愉悦的心情是从哪些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看书体会,并讨论。 A 动作迅速 跳 拔 拔 点 磕 退 上 “飞” ‎ B 景物之动 a 清香……扑面吹来 b 连山……踊跃跑去 (以动写静) ‎ C 心里所感 慢 ‎ D 耳朵所听 a似乎……歌吹 b大概横笛……宛转、悠扬 ‎ E 望眼欲穿 依稀的赵庄……真在眼前了 ‎ ‎(3)、挖掘作用:作者描写“夏夜行船”的种种感受,用意是什么? ‎ ‎ 答:烘托“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再现童年夜出看戏的无限欢乐(这种欢乐,并不完全在于看戏本身)——“切”。 ‎ ‎(4)笛子独奏: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用横笛为学生演奏一段曲子,如《彩云追月》,让学生体会“宛转”“悠扬”的含义,接受音乐美感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 四、课堂训练 ‎ ‎1、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 ‎(1)填写传神的动词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石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 ‎(2)本段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答:动作描写 写出了小伙伴们架船技术的高超、娴熟,烘托了“我”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 ‎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为什么说山“踊跃”? ‎ 答:“踊跃”,跳跃。由于船行之快,自然两岸的连山就有一种向后快速移动的感觉;又因为是夜间行船,所以看到的连山只是大致的轮廓——“铁的兽脊”一样;“兽脊”快速向后移动,便有跳跃之感,即“踊跃”的感觉。把静态的连山写动了,烘托了“我”急迫的心情。 ‎ 五、课下作业 ‎ ‎1、摘抄:在笔记本上摘抄10至13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 ‎2、练习:(课后练习一)通读课文,按时间顺序,理清从望见戏台到离开戏台的情节脉络。 ‎ 第三课时 ‎ 一、明确本节目标 ‎ ‎1、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重点); ‎ ‎2、欣赏“月下归航”的情境; ‎ ‎3、 分享“偷豆吃豆”的乐趣(重点)。 ‎ 二、理清“赵庄看戏”的情节脉络 ‎ ‎1、快速默读第14~21段“赵庄看戏”部分 ‎ ‎2、找出顺次出场的演员 ‎ ‎3、排列次序(出示小黑板) ‎ ‎(1)红衫小丑 (2)老旦 (3)小旦 (4)老的小生 (5)蛇精、老虎 (6)铁头老生 ‎ 答:(6)(3)(5)(4)(1)(2) ‎ ‎4、找一名优生复述一下“看戏”情节 ‎ 铁头老生 小旦 蛇精、老虎 老的小生 红衫小丑 老旦 ‎ ‎5、“我”对赵庄夜戏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请用两个字概括) ‎ A 扫兴 B 遗憾 C晦气 D点背 ‎ 总之,也可用一个字概括为——“憾”。 ‎ 三、欣赏“月下归航”的情境——爽 ‎ ‎1、请找出两处修辞?用意是什么? ‎ ‎(1)“戏台……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隔。” ‎ 比喻 用意:写出了回望中戏台夜景的美,表达出留恋的心情。 ‎ ‎(2)“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 比喻 用意:富有童话色彩,渲染了轻松、愉悦的心情。 ‎ ‎2、“连几个夜渔的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补写这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 用意:侧面衬托,衬托行船之快、架船技术高。 ‎ 四、 分享“偷豆吃豆”的乐趣 ‎ ‎1、快速阅读第24~30段“偷豆吃豆”部分; 2、讨论:你认为在“偷豆吃豆”过程中,哪个孩子最可爱?说说理由。 ‎ ‎(1)桂生——机灵——提议“偷豆呀!” ‎ ‎(2)双喜——心眼多——A “我们偷哪一边的呢?” B 怕挨骂,偷六一家的 ‎ C 考虑八叔油盐之事 ‎ ‎(3)阿发——憨厚——“往来的摸了一回”“偷我们家的吧……” ‎ ‎(4)孩子们——可爱——分工合作:“摇”“火”“剥”“煮”“洗”“抛” 对付八叔:“八癞子” ‎ ‎3、总结:“我”对“偷豆吃豆”的感受是 (一个字)。答:趣。 ‎ 五、课下作业 ‎ ‎1、默读本节所学部分 ‎ ‎2、自己复述“赵庄看戏”和“偷豆吃豆”情节 ‎ ‎3、设置悬念:可以说孩子们闯下了大祸,那么,结局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四课时 ‎ 一、明确本节目标 ‎ ‎1、了解“偷豆余波”; ‎ ‎2、分析六一公公的形象; ‎ ‎3、回味“社戏”给“我”感受。 ‎ 三、了解“偷豆余波” ‎ ‎1、 请大家用红色波浪线,画出六一公公所说的四句话,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老六一说话的内容: ‎ ‎2、(1)嗔怪 (2)询问 (3)送豆 (4)夸奖 ‎ ‎3、 请一名同学朗读31至39自然段,讨论: ‎ 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 总结: 热情、豁达(“请客?—应该的。”)、朴实、善良、厚道(“送豆”)的农民形象。 ‎ ‎4、 踏坏豆田,反得夸奖和馈送,“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 ‎——“怪”(奇怪) ‎ 四、回味“社戏”给“我”感受 ‎ ‎1、 教师范读第40段; ‎ ‎2、讨论:“那夜似的好豆”真有那么好吃吗?“那夜似的好戏” 真有那么好看吗? ‎ 答:那夜的豆可能很好吃;但那夜的戏并非那么好看。 ‎ ‎3、讨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总结:在看戏的过程中,有小伙伴为伴,一起驶船,一起说笑,一起吃喝,乡间午夜的美景令我陶醉,几十年后,这些成为我童年美好、甜蜜的回忆,突出了对乡间少年诚挚情谊的怀恋——“恋”。 ‎ 五、概括主旨 ‎ 小说回忆了“我”童年时期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的难忘经历,展示了“我”‎ 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图景,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刻画了淳朴乡民的形象,盛赞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 六、课堂练习 ‎ ‎1、在下面故事情节后的小括号里,请用一个字概括出“我”的感受: ‎ 寻船周折 (急) 夏夜行船 (切) 往事难忘(恋) 平桥乐土(乐) 赵庄看戏 (憾) ‎ 月下归航 (爽) 偷豆吃豆 (趣) 偷豆余波 (怪) ‎ ‎2、朗读全文 ‎ 七、课下作业 :课后练习“三”的2、4小题。 ‎ 八 课下写作训练 ‎ ‎1、导写提示 童年,给你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粘知了,捉麻雀,下水淘鱼,偷杏儿,爬树捋榆钱儿,折柳枝做柳笛,跟小伙伴过家家,跳房子,折纸船,养小兔子,跟小朋友争吵打架,到外婆家闯祸,生病时妈妈给我百般呵护,与家人一同外出旅游,与小朋友一起下棋、玩游戏……哪些给你带来了乐趣?哪些给你带来了不悦,甚至是忧伤?让我们珍惜它,让我们用童心稚笔串起这一粒粒珍珠吧。 ‎ ‎2、具体要求 ‎ ‎17.安塞腰鼓 ‎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 ‎2.知识目标: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 ‎ ‎3.能力目标:能够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完成简单有一定内涵的场面描写。 ‎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 ‎ ‎【教学步骤】(课前播放背景音乐《黄土高坡》)进入上课时间。 ‎ 一、导入 ‎ 一曲激昂高亢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不是鲁迅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没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也没有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这里只有奔腾的黄河,只有酱色的黄土,只有火红的高粱,只有朴实、剽悍的西北汉子。 ‎ 今天,就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踏上这片曾孕育出横扫六合的秦朝、大一统的汉朝、号称“唐帝国”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镇,去聆听那从2000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鼓声,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 ‎ 二、教师板书课题 ‎ 三、师:请大家把课本打到123页,快速浏览文章,自己解决生字词。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小声读一下。(过程2~3分钟) ‎ 四、结束浏览 ‎ 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张安塞腰鼓表演图片(3~4张),请大家看一下这与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师对图片做简单讲解,图片选用比较有张力、有气势的) ‎ 五、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本文记述了一个 的过程,描述了一个 的场面。注意,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请大家思考一下。 ‎ ‎(明确:安塞腰鼓表演) ‎ 六、既然是过程,那么当然就又先后,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为主体,那么就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后。(板书设计见附录)谁能用课本上一个字来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后的氛围特点? ‎ ‎(生:静。) ‎ 师:那么中间表演的过程可以用哪个字概括? ‎ ‎(生:动或闹。) ‎ 那么这篇文章的整体气氛依次为静、动、静。动静结合,互为衬托。仔细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的“静”和结尾的“静”一样吗?谁可以在“静”字前再加一个字,把这两个“静”区分一下? ‎ ‎(生:前为安静,后为寂静。) ‎ 谁能区分这两个词语的不同? ‎ 明确:安静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静的状态,寂静一般用来形容环境的安静。例句如:学生都在认真地写作业,教室十分安静。2、我在田野中漫步,四周一片寂静。 ‎ 七、文章既然描写了一个场面,那么必然有构成这个场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构成场面的东西有哪些? ‎ ‎(明确:茂腾腾的后生、系着红绸子的腰鼓、黄土高原、起伏的群山、火红的高粱。) ‎ 想象一下,这些东西聚合在一起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 ‎(明确:诸如粗犷、豪放、狂野、大气磅礴、活力等。) ‎ 八、那么想一想,如果我们朗读这篇文章的话,我们该怎么读它? ‎ ‎(明确:开头和结尾应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间部分应激情澎湃,情绪激昂。) ‎ 九、那么一会我给大家时间自由朗读这篇文章,然后大家展示。朗读之前我把个人的一个朗读心得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幻灯片内容:四部朗读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乱;4.稳,稳而有度。) ‎ 简单解释:大,就是读的声音要大,即使读错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读出来,这样别人才可能给你指点。大而不喊,不要扯开喉咙,要让听到的人知道你在读课文。慢而有情,要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感情,是高亢还是低沉,是欢快还是悲伤等等。快而不乱,讲究把文章读熟。稳而有度实际上是前三点之后的总结,是一种效果。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前三步的阅读,根据自己对文章的体会,读出的课文,该高的高,该低的低;该快得快,该慢的慢;该高亢的高亢,该低沉的低沉;该欢快的欢快,该悲伤的悲伤。 好了,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大声自由朗读。 ‎ 十、学生片段朗读展示,老师及同学点评。人数控制在3~4人,如没有学生朗读静态段落,教师可进行提示。如有能力,教师可在学生朗读后进行朗读示范。 ‎ ‎(至此用时不超过25分钟。) ‎ 十一、播放《安塞腰鼓》视频朗读。(互联网上有寒风朗诵并制作的本文配乐配表演朗诵,非常精彩,总长7分36秒,建议使用。) ‎ 十二、通过读课文,看场面,听朗诵,设想一下,假如你现在就是在现场的一名观众,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么,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它? ‎ ‎(明确:文章第12自然段。个人总结的词语有劲、自由等。) ‎ 教师提示:劲也好,自由也好,实际上都是生命的跃动。我认为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诠释了生命,激情与张扬,放纵与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撑着安塞腰鼓,刚劲与活力。 ‎ 十三、设想一下,假如你是表演队中的一员,此时你会想些什么? ‎ ‎(明确:什么也没想,只把它看成是一种激情的宣泄、生命的激荡,他不会在乎周围有没有观众,有没有人关注,他在用“敲起来”和“跳起来”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 十四、展示教师个人感悟(幻灯片形式) ‎ 一场安塞腰鼓,实际上就是人生的完整历程,在起始的安静中积蓄、孕育到人生辉煌时的挥洒与张扬,再到老去时的沉思与宁寂。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慢慢沉寂下来的是鼓声,而久久震撼我们心田的是那近乎疯狂的搏击着的生命。“我们崇尚专注一生的事业,我们更赞赏自由奔放的灵魂”,那千年黄土孕育的奔流黄河滋润的安塞腰鼓啊,你敲击着生命之门,跳动着生命之舞,燃烧着生命之火。 ‎ 当远处那声渺远的鸡啼响起,我感到有另一种生命在涌动。 ‎ 十五、作业 ‎ ‎1.对印象深刻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用上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 ‎2.朗读文章,体会文章的修辞和句式特点。 ‎ ‎18.竹影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 A、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 B、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 C、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课前准备】 ‎ A、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 B、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 C、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 ‎【教学设计】 ‎ 一、展示自己的风采。 ‎ ‎(课外积累"惜时"的名句) ‎ 二、导语: ‎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会有小小的烦恼。那么,我们为这仰慕的名人,他们的童年生活你了解吗? ‎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这样的文章,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例如:----------------) ‎ 三、信息箱: ‎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丰子恺的了解。 ‎ 四、整体感知:(看谁说得棒) ‎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 A、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 B、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 C、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 D、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 ‎ 五、你品味到美了吗? ‎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分组合作,每组选代表发言) ‎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 六、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 七、欣赏延伸: ‎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 你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 八、质疑大挑战: ‎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 ‎(过渡)大家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生答) ‎ 其实,你留心一下,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让我们走进童年 ‎ 九、走进童年: ‎ 叙说一下一段童年的往事 ‎ 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 ‎ ‎(小结)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 祝愿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永远快乐! ‎ ‎19.观舞记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 ‎2、能力目标:(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 教学重、难点: ‎ ‎1、教学重点: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 ‎2、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 教法: ‎ ‎1、诵读法:通过默读、放声朗读等途径深入品课文味。 ‎ ‎2、联想想象法:启发学生在读课文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美丽形象,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 ‎ 学法: ‎ ‎1、充分预习。 2、小组合作学习。 ‎ 教具准备: ‎ ‎1、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2、中国舞蹈的视频资料。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 印度是个传统舞蹈十分丰富的国家,派别繁多,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演员千变万化的手语,传神的面部表情,复杂的脚点技巧,使人目不暇接,屏息凝神. ‎ 请同学们用心欣赏一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 ‎ (利用多媒体播放《印度舞》。) ‎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请同学翻开课文,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 (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卡拉玛姐妹的印度舞蹈) ‎ ‎2.自由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 三. 局部欣赏,发展个性。 ‎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大声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小组讨论交流。 ‎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对16、17、18三个自然段进行小组研讨,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讨论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17自然段。 ‎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 ‎ 朗读指导:轻重、缓急、感情 ‎ 品味积累:优美语言,生动描绘;妙用修辞,景上添花. ‎ 四、小组交流,深入理解。 ‎ ‎1.师: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 (飞动) ‎ ‎2.师: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美的? ‎ ‎ (16、17、18三个自然段。) ‎ 形体、服装、神态 ‎ 心灵之舞 ‎ ‎3.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 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 同学们,欣赏了这精美的描写,我们不由得在钦佩卡拉玛姐妹舞技的同时,也深深钦佩冰心的语言。学会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大收获. ‎ 现在是学以致用的时候了,请同学们仿照作者的语言特色,观看《雀之灵》的片段,用你的妙笔记录下你心灵的火花! ‎ 要求: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恰当的修辞加以扩写,使之成为一段优美的文字。 ‎ 五. 结束语。 ‎ 同学们不仅说的好,写的也很优美。45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从印度到中国,从现代到古典,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杨丽萍,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衷心的祝愿大家每天都如这舞蹈般精彩。 ‎ 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 作业: ‎ 观看《千手观音》,仿照《观舞记》写一篇小文章300—400字 印象最深的舞蹈场景 ‎ 补充: ‎ ‎1、宿的三种读音 ‎ ‎2、描写舞姿的古诗词 ‎ 翩若游龙,婉若惊鸿。 ——曹植《洛神赋》 ‎ 舞底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 ‎ 六、课外知识补充 ‎ 走进世界艺术长廊,挖掘文化瑰宝.增添自身魅力. ‎ 芭蕾舞: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 名画:凡高《向日葵》 达芬奇《蒙娜丽莎》 ‎ 名曲: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欢乐颂》 ‎ 雕塑:亚力山德罗斯《纳纳斯》 罗丹《思想者》 ‎ 名著: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 ‎ 名片:斯皮尔伯格《泰坦尼克号》 ‎ ‎ ‎ ‎20.口技 ‎ ‎【教学目标】‎ 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 二 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 三 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 四 背诵课文 ‎ ‎【教学设想】 ‎ 一 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 ‎ 二 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 指导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讲读第一部分。 ‎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国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 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 ‎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 二.指导预习 ‎ ‎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 吠(狗叫) 叱(大声责骂) ‎ 倾(斜) 顷(短时间) ‎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 ‎3.思考“思考一、二题”。 ‎ 三.研习新课。 ‎ ‎1.教师范读课文。 ‎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 ‎3.齐读课文。 ‎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 ‎5.掌握活用的词 ‎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 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 ‎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 ‎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 ‎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 ‎ ‎6.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们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三”) ‎ ‎“一时”,同时。“忽”,“忽然”突然发生。“既而”两事相继发生。“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 ‎ ‎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 ‎“会”(适逢) “厅事”(大厅、厅堂) “施”(放置)“闻”(听见) “奋”(卷起) “但”(只) “虽”(即使)“走”(跑) ‎ ‎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 ‎ 一(把)扇 一(块)抚尺 两(个)儿 ‎ 百千(个)人 百千(条)犬 百(只)手 ‎ 百(条)舌 百(张)口 ‎ ‎9.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 ‎(1)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长。者:代词,代艺人。 ‎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 ‎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于:介词,在。厅事:厅堂、大厅。 ‎ ‎“一桌……一抚尺而已”。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已”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 ‎ ‎“众宾客团坐……无敢哗者”。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但:副词,只,仅。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喧闹,声大而杂乱。 ‎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 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 ‎ ‎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 第二课时 ‎ 教学要点: ‎ 继续研习课文二、三部分。 ‎ 教学步骤: ‎ 一 讲读第二部分(2—4段) ‎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 ‎2.学生翻译第2段,然后师生订正。 ‎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着有一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 ‎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过了一会儿,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拍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孩子含着奶头还在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哼着哄他睡觉。另一个大儿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一事过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过了一会的意思。啼:放声哭。亦:副词,也。前一个“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后一个“乳”是名词,奶头。絮絮:连续不断地谈话。 ‎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哼着哄他睡觉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的啼哭声,大儿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叱骂大儿子的声音,一齐发出,各种维妙维肖的声响全都有了。当:值,在。是:此,这。叱:大声呵斥。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颈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以为,认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得上。 ‎ ‎3.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 学生口述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 人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先写院外远处深夜犬吠声,这是引起本段后文所写一系列声音的缘由。“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便”是时间副词,写出由于“犬吠”引起的“惊觉欠伸”,以“犬吠”到“其夫呓语”表示出声音由远转近,由院外深巷转室内,由大转小。“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写一会儿后,紧接着发出了儿子醒来的声音,大哭声音和丈夫被儿子的哭声惊醒的声音。接着因为儿啼而发出的“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以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的声音。至此,表演出了一家大小相继醒来,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声音由小转大,由简到繁。“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五种声音一时齐发,出现了口技表演的第一个高潮。而且各种声音有因果关系。因“犬吠”而引起妇人“惊觉欠伸”。不久“儿醒,大啼”,而儿大啼引起“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又引起“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 ‎4.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 ‎5.学生翻译第3段,然后师生订正。 ‎ ‎“未几,夫齁有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没有多久,丈夫的打呼声响起来了,妇人哄拍小孩的声音也逐渐停止了。隐约听到有老鼠(出来活动),悉悉索索作响。有盆碗一类东西被打翻,妇人在睡梦中咳嗽。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几,时间副词,没有多久。倾侧:倾斜歪倒。 ‎ ‎6.提问:这一段,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渐渐进入梦乡的场景。“未几”这一时间副词,承接上段描写表演的声音高潮,表现出这高潮持续了短暂时间,“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表演的响声由繁转简,由大转小,由高潮转入低潮,室内由闹转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进一步表现出室内的静。全家都已入睡,老鼠才敢出穴活动;室内非常安静,才能听到老鼠动作的声音。(这是以动衬静)。 ‎ ‎7.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 ‎ ‎8.学生翻译第4段,然后师生订正。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地呼喊,妇人也起来大声地呼喊,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一会,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间还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燃烧中的爆炸声,还有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拉倒房屋时,人们一齐用力发出的许许的声音,往外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听不到的。即使一个人长有一百只手,每一只手长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况;即使一个人长着一百张嘴,一张嘴长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一个地方。百千:是虚词,极言其多。作:起,这里是响起来的意思。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无”、“不”两个否定词连用,表肯定。 ‎ ‎“于是众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惶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奋”:本义尽全力举起的意思。这里可译成“捋、挽”。“走”:逃跑。 ‎ ‎9.讲析第4段。 ‎ 在这一自然段,作者描绘了“善口技者”摹拟一场突然性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景。 ‎ 这一场景可分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表演用火警而引起的人们的惶急纷杂声音(“忽一人大呼……百千犬吠”)。 ‎ ‎“忽”这一副词表现出大呼“火起”的声音来得突然,出人意料,陡地掀起骇浪险峰,构成了表演的又一巨大波澜。 ‎ ‎“夫起大呼……两儿齐哭”,表现出声音由外到内,由少转多,由街坊大呼“火起”到室内一家人强烈反响。“俄而”表时间短暂,继室内一家大小呼喊啼哭,远近街邻被惊起,大人骇呼,小儿哭叫,狗也惊吠。三个“百千”表现出声音繁多杂乱。 ‎ 第三:火势猛烈的声音(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百千齐作)。 ‎ 房屋倒塌,火声爆响,风助火势,表音表现出火势的蔓廷、猛烈。 ‎ 第三层:紧张救火的声响。(又百千求救声……泼水声)。 ‎ ‎“中间”、“又夹”等词语的运用,表现出上述许多声音同时发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紧急情景,达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接着用“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这一夸张赞叹语句,以失火、救火作结,衬托出“善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 ‎10.指名学生朗读第5段。 ‎ ‎11.学生翻译第5段,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响,各种声响完全没有了。撤掉围幕一看,(里边)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毕:完全。绝:断,停止。之:代指围幕里边。 ‎ ‎12.提问: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 这样既与第一段呼应,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具极为简单,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领是全靠一张嘴,衬托了“善口技者”技艺高超。 ‎ 提问: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精神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 有以下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和动作:(1)写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出听众专注倾听的神态,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2)写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进入梦乡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衬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听众的情绪。(3)写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紧张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表现出听众已完全被带进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紧张场面中去,忘却了自己在听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场,惊骇恐惧。这是随着口技者卓越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应,作者紧密结合口技表演,写出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衬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写听众的反应也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采。 ‎ 四 练习 ‎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 ‎2.熟读课文、自选场景背诵(课后背诵全文)。 ‎ ‎(1) 请以“童年”为话题,自选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 ‎(2)要有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配合一定的景物描写; ‎ ‎(3) 确定主旨:表达或悲、或喜、或辛酸的感情,以及对童年一定的感悟和认识。 ‎ ‎(4) 参考题目: A 说说我的童年 B 啊,童年 C 童年 趣事 D……‎ ‎21、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癫狂、销蚀、毛骨悚然、怏怏不乐、语无伦次”等词语。 ‎ ‎2.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 能力目标:‎ ‎1.快速阅读,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 ‎ ‎2.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3.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 ‎ 德育目标 :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 ‎●教学重点:‎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 ‎●教学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 ‎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是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的节选。文学色彩浓厚,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并有感情地复述故事。 ‎ ‎2.讨论探究法。以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 ‎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 速读感知文意,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 ‎ 设计(一): 同学们,千百 年来,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实现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脊梁上的梦想,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同厄运的搏斗中悲壮覆没,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记录了这一撼人心魄的历史事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这悲壮的一幕。(板书文题、作者) ‎ 设计(二): (多媒体展示人类南极探险的图片资料) 同学们,设立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但隐藏在这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却是那样撼人心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故事,走进历史,去接受心灵的洗礼。(板书文题、作者) ‎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 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威斯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 三、诵读感知,把握文意 ‎ ‎1.学生轻声诵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情节。要求标示段序并结合注释疏解疑难字词。 ‎ 多媒体显示: ‎ ‎(1)注音。 ‎ ‎(2)释义。  吞噬:吞食。 销蚀:消损腐蚀。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2.学生快速默读,理清故事情节。 ‎ 思考:‎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情节最让你激动难忘?坦言你的阅读感受。 ‎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1)本文节选了传记中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梗概: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后,最后悲壮地  死去。 文中令人难忘的细节,如:①历尽艰险到达终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②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③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④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 ‎(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课后结尾处的这段议论可作点题的主旨句。作为伟大作家的茨威格在审视斯科特南极探险悲剧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事件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更多地思考事件所折射出的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倾注了作者全部感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 ‎3.学生分组诵读课文,仔细体味文章撼人心魄的悲壮意蕴,提升阅读感受。 ‎ ‎4.请学生有感情地复述故事。 教师提示: ‎ ‎(1)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把握住以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就梳理清了故事情节,抓住了内容要点。 ‎ ‎(2)文中令人激动难忘的细节是给人震撼和启迪的文笔精华,要关注这些细节,以使复述情辞并茂。 ‎ 四、课堂练习(分发讲义资料) ‎ ‎1.从文中找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 人迹罕至________洋洋得意________精疲力竭________闷闷不乐________ ‎ ‎2.选词填空。 ‎ ‎(1)必需 必须 ‎ 他们________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________的用品——燃料,他们________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 ‎ ‎(2)储存 贮藏 ‎ 在他们事先设置好的________点,在那里________着他们的食物。……‎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________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________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 ‎(3)寂静 寂寞 ‎ 在阴森森的一片________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因为只有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________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 ‎(4)悲惨 悲壮 ‎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________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 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中,他才会________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3.阅读课文第二到第五语段,回答问题。 ‎ ‎(1)第三段中说“这块地方”(南极点)“辜负了他们的雄心壮志”。斯科特他们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 ‎(2)这几段中反复强调斯科特他们的失望和沮丧。你能理解斯科特的情感吗?作者对他们的遭遇和情绪抱着怎样的态度? ‎ ‎(3)细读第四段,概括“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的原因。(用40个左右的字) ‎ ‎【参考答案】‎ ‎1.人迹未至 耀武扬威 疲惫不堪 怏怏不乐 ‎ ‎2.(1)必须 必需 必须 (2)贮存 储存 贮存 储存 (3)寂寞 寂静 (4)悲惨 悲壮 ‎ ‎3.(1)第一个到达南极点,将国旗首先插在那里。不仅完成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愿望,还为祖国赢得荣誉。 ‎ ‎(2)应该能理解。因为他们经历了那样的艰难挫折才到达目的地,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希望得到的一切已被别人夺走了。不仅如此,回程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当然会让他们非常地失望、沮丧。 ‎ 作者并没因斯科特是失败者而看轻他们,而是对他们的遭遇抱着深深的同情和遗憾,对他们失望沮丧的情绪也十分理解。作者还从中发现了宝贵的人类精神并且竭力颂扬,所以称之为“伟大的悲剧”。 ‎ ‎(‎ ‎3)回程必须严格按原来的足迹走,否则会错过物质贮藏点,况且他们精力与精神已远不如来时那么充沛。 ‎ 五、布置作业 ‎ ‎1.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完成一篇阅读笔记。(详见课本P164) ‎ ‎2.假如斯科特探险队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他们会怎么样?有什么样的表现?怎样的语言?请借助想象创设情境,用鲜活的文字表现这一激动兴奋的场面。 ‎ 第二课时 ‎ ‎[教学要点] 体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抓重点片断研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联系实际体验与反思。 ‎ ‎[教学步骤] ‎ 一、检查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改、互查,推举优秀习作在班上交流,师生共同评点。 ‎ 二、研读与赏析 ‎ ‎1.请学生默读质疑,调动生活体验,研讨探究疑难,深入理解课文意旨。 教师搜集整理学生疑难,鼓励合作探究以释疑。学生疑难可能涉及: ‎ ‎(1)课文第2语段中“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 依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 ‎(1)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 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古语说:“成者王侯败者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们接受心理以及社会现实氛围的揭示。对斯科特南极探险悲剧的评判,茨威格显然以作传的事实,在给失败者以应有的历史位置,在启迪人们去深入长久地思考事件的意义。 ‎ ‎(2)句中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挪威国旗的猎猎作响传达出斯科特和伙伴此刻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就是胜利者阿蒙森的得意神色的表白。 ‎ ‎(3)在诚实、守信的文化传统的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这样,他的人格的高尚,才赢得人们的尊敬。 ‎ ‎(4)“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 ‎2.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思考: ‎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文中事例说明。 ‎ ‎(2)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结同学们的意见,明确: ‎ ‎(1)首先斯科特他们身上鲜明地表现出人类不懈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南极探险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坚毅、执著、勇于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归途中与死亡抗争,是何其悲壮、何其豪气冲天。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恶劣环境和生死关头,能够团结协作,甚至不惜为团体、为同伴献出生命,奥茨独自走向茫茫风雪去迎接死神只为减轻队员负担即是撼人心魄的例证。他们身上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心,对祖国民族、同伴亲友的一片挚爱之情正是支撑他们英勇行为的强大动力之一,斯科特最后的遗书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斯科特还具有令人敬佩的诚信风度,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人格的高尚,令人敬佩。 ‎ ‎(2)从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所折射出的人类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和那个时代,成为全人类跨时代、地域的宝贵精神财富。即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 三、体验与反思 :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并引用名言为斯科特实现生命价值的行为佐证。 ‎ 在发言中引导学生学习探险队员团结合作、为事业 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发探索自然的勇气。可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公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段关于生命意义的思索。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这样的生命才最有价值。 ‎ 四、课堂小结 ‎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的确,一向以来,我们把记忆空间留给了那鲜花、掌声相伴的成功者。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并将他的事迹与其他叙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共同收录在一本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集子里,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关于胜利与失败的定义的思考。斯科特南极探险壮丽毁灭,但给人震撼和启迪,那是因为他的无比高尚的心灵。所以,我们能更深刻理解“伟大”的含义,尽管故事是悲剧。 ‎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 ‎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 ‎1.“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这”指的是什么?解释“闻所未闻”“不可思议”在文中的意思。 ‎ ‎2.你同意选文中加 线句子的说法吗?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现象,你能举例说明吗?在学习中,这样的理论也适宜那些历尽辛苦、刻苦努力的人吗? ‎ ‎3.“历尽千辛万苦……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上面这段话在文中为什么要用引号?这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这段话中的“这一切”指的是什么?这些梦想指的又是什么? ‎ ‎4.“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这一句可否改成他们个个热泪盈眶?为什么? ‎ ‎5.“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其原因。 ‎ ‎ 参考答案:1.太古以 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情非常稀罕。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2.学生能够理解斯科特此刻的沮丧、悲哀的心情即可。现实生活这样的事情或现象很多,只要是竞赛就有优胜与失败的评判。 ‎ ‎3.“历尽千辛万苦……全完了”句中的引号表明此段话引自斯科特的日记。引号表示引用。“这一切”指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为早日抵达南极历尽千辛万苦,风餐露宿。这些梦想是指第一个到达南极,为国争光。 ‎ ‎4.“夺眶而出”是失望、难过、伤心的泪。“热泪盈眶”是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泪,不能改动。 ‎ ‎5.因失望,未夺第一而夜不成眠。 ‎ 六、布置作业 ‎ ‎1.学习本文后,写一篇简短的读书笔记。选择切合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文题自拟。 ‎ ‎2.下面是张雪梅写的《登上南极第一天》中的两个片断,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 经过5次转机、6次起落、飞行了两万千米之后,中国第17次南极科考队终于在当地时间‎12月12日上午10时30分抵达南极马尔什国际机场。 ‎ 乘着俄罗斯站的两辆装甲车,沿着机场公路行驶。天空晴朗,丘陵上都是积雪,沿途路边筑起了雪坝。不远的海面上漂浮着几块蓝冰。海水翻着白浪不断向岸边涌来。15分钟后车便到达中国长城站区。以前来过的老队员在车上就介绍说:红房子是发电栋,红白相间的是宿舍,绿房子是文体栋,医务室也设在那里。下了车一个老越冬队员敲鼓,一个敲锣,抬头看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在距离北京17500多千米的南极,我有种到家了的感觉。 ‎ 来南极之前,有一些朋友说那很冷吧,你们住帐篷吗?其实科考队员住宿的生活栋是两层小楼,据说与周围的几个考察站相比,长城站的建设设施是一流的。这里的建筑全部架在半空中,当然用的是现代材料的现代建筑。我住2层,宿舍像宾馆的标准双人间。有桌椅、衣柜、卫生间,用电暖器取暖。电视在餐厅内,但是洗澡要去发电栋。窗外是呜呜的风声,室内暖融融的。在房间内我能观赏到海景,看得见通往企鹅岛的路和远处的纳尔逊冰盖,近处总有几只贼鸥在水边,从事海洋动物研究的王自磐教授说它们就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呆着。 ‎ ‎(1)和斯科特相比,中国南极科考队到南极有什么不同之处? ‎ ‎(2)和斯科特当年抵达南极所见到的景物相比,今天的南极有什么变化? ‎ ‎(3)当年(1912年)斯科特仅比阿蒙森迟到了一个月就显得太晚太晚了,时隔近百年,中国科考队第十七次登上南极,不是更晚了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 ‎(4)为什么在距离北京17500多千米的南极,“我”会有种到家了的感觉。这里的“家”应如何理解? ‎ ‎(5)南极是一个冰雪覆盖荒无人迹的地方,现在为什么会窗外呜呜风声,室内暖融融? ‎ ‎(6)为什么在房间内我能观赏到海景,还看得见通往企鹅岛的路和远处的纳尔逊冰盖? ‎ ‎(7)从事海洋动物研究的王教授说:“它们就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呆着”,“它们”指什么?为什么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呆着?发挥想象力,为王教授的这段话找几个充足的理由。 ‎ ‎【参考答案】‎ ‎1.略 ‎ ‎2.(1)目的不同:一是竞赛,一是考察;条件不同:一是徒步,一是乘飞机、汽车;生活水平不同:一是一切自备且无着落,一是一切吃住条件均很优越。 ‎ ‎(2)有机场有公路,生活条件优越,长城站建筑设施是一流的。 ‎ ‎(3)当年是竞赛,今天是科考。为人类环境的保护和研究作贡献。 ‎ ‎(4)因为抬头看到旗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的“家”指祖国。 ‎ ‎(5)因为这里的建筑设施是一流的,有发电栋,可用电暖气取暖。 ‎ ‎(6)因为这里的建筑全部架在半空中,我又住在二层,可以登高远眺。 ‎ ‎(7)“它们”指贼鸥。(可由学生自由开放回答) ‎ ‎●板书设计 ‎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 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给人以精神鼓舞。 ‎ ‎●活动与探究 ‎ ‎1.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虽以归途覆没演绎了悲壮一幕,但事件折射的人性之光却给人以启迪。请用300字左右的文字叙述你所了解的其他悲剧事件,并加上简要的评价。 ‎ ‎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的登山运动员。 ‎ 问:是什么力量让你去征服一座又一座的山? ‎ 答:因为山在那里。 ‎ 山在那里,这是多么朴实而又意蕴深远的回答啊!其实,除了大自然的山,生活上、学习中不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摆在那里,让我们去面对吗? ‎ 请以“山在那里”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习题。 ‎ 南极冰架 ‎ 甲段: ‎ ‎①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察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 ‎②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千米,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之间,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千米。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 ‎③据目前考察结果,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千米,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克的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我们首次来到南极洲乘坐的“大力神”飞机就是在冰架上降落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造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 乙段: ‎ ‎①‎1990年3月3日,在南极洲苏联和平站,中国五星红旗与苏联、美、法、英、日五国国旗在寒风中飘扬。“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6名成员历时7个多月,跋涉‎5984千米,终于到达了终点。这是本世纪以来,人类在到达地球的两极、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飞上月球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 ‎②在考察队里,只有秦大河和苏联队员带有科学考察任务,因此他们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晚饭后,在其他队员喝咖啡休息的时候,秦大河却扛着冰镐、斧子去进行冰川观测、采样。缺氧、低温、饥饿、冰冻、疲劳……秦大河用冰镐挖几下就得喘半天气。即使在患了流感的时候,他也没停止采样。这次南极之行,秦大河共采了800多瓶雪样,搜集了大量有关南极洲冰川、气候、环境的资料,圆满完成了从南极半岛经南极点至和平站的雪层大剖面的观测任务。 ‎ ‎③‎1989年7月28日,秦大河和其他队员们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由西向东,开始了他们的艰险征途。那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暗沟,都深达数米甚至数十米,考察队员只能用雪杖击冰探路,谨慎行进。一旦遇上南极的暴风雪,能见度只有10多米,队员们一天只能前进两三千米。 ‎ ‎(1)从文体上看甲段属于________,乙段是________文。 ‎ ‎(2)甲文第①段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妥,找出来更正并阐明理由。 ‎ ‎(3)结合第②段,请找出第③语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 ‎ ‎(4)给甲文第②段作内容概括。 ‎ ‎(5)给乙文命一个题目。 ‎ ‎(6)乙文的三个自然段的顺序打乱了,请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 ‎(7)乙文中重点介绍的人物是谁?介绍了他的什么事迹? ‎ ‎(8)甲文中“上面的浮动城市”指的是什么?乙文中有这样的城市吗? ‎ 参考答案:3.(1)说明文 记叙 (2)“观察”,应改为“观赏”。“观察”与后面的景观不搭配。 ‎ ‎(3)这是由于南极冰盖(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造成的。 (4)主要介绍南极冰架形成的过程。 (5)南极考察或南极科考 (6)③②① (7)秦大河。艰苦跋涉,艰辛劳动,圆满完成了雪层大剖面的观测任务。 (8)各国的南极考察。有苏联和平站。 ‎ ‎●备课资料 ‎ 课文补遗 ——南极简介: ‎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但冬季极端气温很少低于‎-40℃‎,现在世界上最低的气温记录是‎-88.3℃‎,它便是‎1960年8月24日由前苏联的东方站测定的。 ‎ 南极洲的风也是独具个性的。冷空气从大陆高原上沿着大陆冰盖的斜坡急剧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风。风向不变的下降风将冰面吹蚀成波状起伏的沟槽,风速超过‎15米/秒时,会形成暴风雪,伸手不见五指。 ‎ 南极洲还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几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极地气旋从大陆以北顺时针旋转,以长弧形进入大陆,除西南极的低海拔地区以外,这些气流很难进入大陆内部。但是,在气旋经过的南极半岛末端(包括乔治王岛),年降水则特别丰富,可达‎900毫米。 ‎ 南极大陆98%的地域终年为冰雪所覆盖。冰盖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2000米~‎2500米,最大厚度为‎4800米,它的淡水储量约占世界总淡水量的90%,在世界总水量中约占2%。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地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60米,我国东部的经济特区将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 南极洲最具特色的是没有土著居民,也没有发现任何古人类活动的痕迹。直到现在,南极洲没有工厂、农田,靠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人类无法在南极生存。 ‎ 南极地理概念简介: ‎ 人们通常所说的南极是一个泛称,或 是一个习惯用语。它有时指南极点,有时指南极大陆、南极区域、南极洲,甚至有时还指南大洋。但从科学意义上解释,应将其区分为点状地理实体概念和面状地理实体概念。点状地理实体仅指南极点,面状地理实体是指地理范围,即南极地区。因此,在具体应用时要严格地加以区别,不能混淆。 ‎ 南极地貌简介: ‎ 南极洲在南极洲形成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地壳运动,一些陆地及岛屿从海中升起,才构成今天的地理状况。它包括多山的南极半岛、罗斯冰架、菲尔希钠冰架和伯德地。主要山系有萨普、埃尔斯沃思等。南极洲的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就位于西南极洲。西南极洲多火山,仅玛丽•伯德地就有30多座。南极半岛东边威德尔海中的两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1983年;半岛顶端附近的欺骗岛也是一座活火山,1971年8月中旬曾经喷发过。该岛呈马蹄形,岛中间有一凹陷的深谷,终年冒着蒸腾的热气,发出一股硫磺气味,水温比较高,是南极洲的一处旅游胜地。南极半岛附近的岛屿多数由黑色火成岩构成,怪石嶙峋,奇峰突兀,气度非凡。西南极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的基岩表面的海平面以下,即冰盖下面的陆地实际比海平面要低,有的地方甚至在海平面以下‎2000米。如果把南极大陆的冰盖揭掉,南极洲的地貌就会和现在截然不同,东、西南极洲的差别将非常明显。西南极洲的面积将大大缩小,南极半岛也不再同南极大陆连在一起,而成为一个长条形换岛弧,在罗斯海与威德尔海之间将出现一条很深的海沟,把南极半岛与南极大陆完全分开。当然,这不过是想象中的情形,实际上,南极冰盖是不会融化的,用人工揭掉它也根本不可能。‎ ‎ ‎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 ‎1.丰富有关珠穆郎玛峰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 ‎2.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 一、导入: ‎ 师:《登上地球之巅》中“巅”是什么意思? ‎ 生:山顶 ‎ 师:那“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 ‎ 生:珠穆朗玛峰 ‎ 二、简介珠穆朗玛峰 ‎ ‎1、珠穆朗玛峰文字介绍 ‎ ‎2、图片欣赏 ‎ ‎3、中国探险队登上珠穆朗玛峰(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 三、作者介绍 ‎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那的喜悦与幸福吧。 ‎ 四、字词 ‎ 缭绕 砭骨 履践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养精蓄锐 ‎ 五、初步感知 ‎ ‎1、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 ‎2、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 六、课文分析 ‎ ‎1、登顶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主要有哪些?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 ‎ ‎(1)山路险峻(2)天气严寒(3)缺乏氧气(4)身体虚弱(5)天色变黑(6)高山反应 ‎ ‎2、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 靠的是坚强的意力、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 ‎3、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 七、小组合作 ‎ ‎1、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2、你觉得他们的冒险是为了自己吗?那是为了什么? ‎ 八、课堂小结 ‎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感受到英雄坚强的意力、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也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会走得更稳健、更远。2·1·c·n·j·y ‎24.真正的英雄 ‎ 教学目标 ‎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 ‎2.通过学生质疑,小组讨论,老师点拨,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 ‎3.学生尽量收集、整理、交流有关背景资料。 ‎ ‎4.学习航天英雄们献身航天事业的精神。 ‎ 重、难点 ‎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 ‎2.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3.学习航天英雄们献身航天事业的精神。 ‎ 教学课时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导语设计 ‎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英雄”一词你怎么理解? ‎ ‎(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 ‎(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 ‎(3)具有英雄品质的。 ‎ 那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英雄”的文章《真正的英雄》。(板书) ‎ 二. 作者及背景介绍(由学生在课前预习收集整理,老师上课提问,总结。) ‎ ‎1. 作者介绍 ‎ 里根,‎1911年2月6日出生与美国伊利诺斯洲的坦皮科镇,中学就读于附近的迪克森镇,然后半工半读完成在尤里卡学院的大学课程。在大学里,他主修经济学和社会学,参加校足球队比赛和校剧社的 演出。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1937年的一次试镜使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 ‎ ‎1966年,他以领先票数当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70年再次当选。1980年被提名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以489票对49票击败吉米•卡特,当选总统,1986年连任总统,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 ‎2.背景介绍 ‎ 在美国,也有这样一群人, ‎‎1986年1月28日 ‎,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秒后发生爆炸,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是这样评价他们的:他们明知道所接受的任务有着巨大的危险性,但他们毅然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牺牲在了发现的征程中,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 同学们,面对他们,你有着怎样的感情? ‎ 学生回答后,有感情齐读课题 ‎ 三.整体感知 ‎ 积累生字词,并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 生默读,圈点,勾画,再发言归纳 ‎ 明确:1至4自然段主要写全美国人民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称颂;5至13自然段是追忆7位英雄,深切缅怀他们;剩下部分是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 ‎ 四、品析语句 ‎ 说说哪些句子让你深受触动?你是怎样理解的?并深情地朗读它 ‎ 例如:‎ ‎1、“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 理解并指导朗读:人类在自己前进的征程中有理想和梦想是美好的,但前进的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要想取得进步,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磨难,只要积极的面对它,我们都可以战胜它,战胜它的过程就是我们进步的过程! ‎ ‎2、“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 ‎ 理解并指导朗读:我们人类必须信心百倍,去战胜面临的一切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才会进步,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才会提高! ‎ ‎3、“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 理解并指导朗读:他们明知道自己接受的任务有巨大的危险性,但他们并不害怕,义无返顾,无怨无悔,大义凛然地踏上了征程,不管他们是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 ‎4、他们的梦想决没有破灭,他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人类将继续向太空进军,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正是我们纪念“挑战者”号上七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 理解并指导朗读:这句话告诉人们,悲痛不能消磨我们的意志,我们要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并且以好的成绩来告慰七位英雄的亡灵! ‎ 五、拓展迁移 ‎ 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 学生自由发言后,重温英雄的形象(我们国家已成功发射了“神五”和“神六”宇宙飞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是我们国家的航天英雄! 我们国家已成功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我们的几位宇航员都胜利地回来了,回到了亲人们中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自豪!结合本课的学习,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 生写话,读给大家听 ‎ 例:你们是真正的英雄,为这伟大而艰险的任务,你们义无返顾,你们明知道这很危险,但你们毅然接受了任务,并且做得那么好,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还想告诉同学们一句话:我们在课堂中应战胜自己,大胆表达,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别人。 ‎ 六、讨论升华 ‎ 宇航员是闪光的英雄,我们的身边还有没有英雄?你认为怎样的人可称为英雄? ‎ ‎(这一环节,意在端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不以成败论英雄”,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用爱诠释“抗震救灾”的人们,很多的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留心身边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 七、小结:同学们,目前我想我们所能做的是: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向往及对逝去的人的哀思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相信经过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 八、作业设计 ‎ ‎1、积累摘抄本文含义丰富的句子 ‎ ‎2、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 板书设计: ‎ 真正的英雄 ‎ 哀痛化为力量 ‎ 平凡里孕育伟大 ‎ 生活中不乏英雄 ‎ ‎2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 ‎(1)了解《山海经》的有关知识。 ‎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 ‎(3)背诵《夸父追日》。 ‎ ‎2、能力目标 ‎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夸父形象分析。 ‎ ‎3、情感目标 ‎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 教学重难点: ‎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 ‎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 教学时间:1课时 ‎ 教学准备: ‎ ‎1、搜集神话故事, ‎ ‎2、预习课文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 导入新课 ‎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二、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 ‎1、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 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 ‎2、《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 三、整体感知: ‎ ‎1、 听录音,掌握读音与停顿。(掌握停顿有利于内容的理解) ‎ ‎2、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 ‎ ‎3、朗读,自读、点名读、齐读。(反复朗读,培养语感) ‎ ‎4、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 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 ‎5 、小组合作解决重要字词,并试着翻译出全文。 ‎ ‎6、 请学生讲一下重点字词及意思,教师适当提点。 ‎ ‎7、 请一生翻译全文,其他人听有无出错,并作相应纠正。 ‎ ‎(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有限,一些与现代汉语用法有出入的字词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解错误,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责任了。) ‎ ‎8、 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 ‎9、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 四、问题探讨 ‎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 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 ‎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 ‎3、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 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 ‎ ‎4、成语“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 ‎5、背诵课文。 ‎ 五、拓展迁移。 ‎ ‎1、找一找生活中的“夸父” ‎ 板书设计 ‎ 夸父逐日————有宏大志向 ‎ 勇于探索(夸父精神) ‎ ‎(古代人民)(追求、探索、征服)(自然)‎ 造福人类 ‎ 课后作业 ‎ ‎1、配套练习 ‎ ‎ ‎26. 猫 ‎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 ‎(1)积累“怅然、怂恿”等字词 ‎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 ‎2、过程与方法 ‎ 学习针对事件观点明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方法 ‎ ‎(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 二、教学重点 ‎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 ‎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 三、教学难点 ‎ ‎(1) 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方法 ‎ ‎(2)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 四、课时安排 ‎ ‎1课时 ‎ 五、课前准备 ‎ 教师:搜集有关猫情态的图片,制作教学幻灯片 ‎ 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 六、教学过程 ‎ ‎1、导入: ‎ ‎①出示猫的图片,问“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猫怎样的动作神态你觉得最可爱?” ‎ ‎②归纳: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把猫作为宠物来养。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猫》,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故事,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 ‎2、整体感知 ‎ ‎(1)了解作者 ‎ ‎(2)检查预习 ‎ ‎(3)文中共写了几只猫? 作者家共养过几只猫?这几只猫中重点写的是哪只猫? ‎ ‎(4)快速浏览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结局相关内容,分组给猫建立小档案。 ‎ 小档案格式可如下: ‎ 第一只猫(昵称) ‎ 来历: ‎ 外形: ‎ 性情: ‎ 结局: ‎ 分组展示建立的小档案 ‎ ‎(4)你喜欢哪只猫?请用这样的句子说话: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其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 师小结:文中写猫的语句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很朴素,但是三只各不相同又活灵活现的猫却能够跃然纸上,这与作者注重细节描写、观察细心的结果。 ‎ ‎(5)我的家人对待三只猫又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 三、重点研读 ‎ 对待猫的亡失态度也不尽相同。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该怎么读?(朗读指导)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作者更难过?(冤枉了第三只猫,充满了负罪感。) ‎ 为什么会造成冤案?(猫处在不平等位置,“我”对这只猫情感上排斥,厌恶。) ‎ 就小猫受冤这件事,你想说些什么?(得到哪些启示?) ‎ 四、拓展延伸 ‎ 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但我们身边却常有这样的一幕幕。(出示图片) ‎ 在第( )张图片中,我看见( )被( ),它(们)看上去很( )。 ‎ 如果我在边上,我会(             )。 ‎ 五、作业 ‎ ‎27.斑羚飞渡 ‎ 教学目的 ‎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 ‎2、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 ‎3、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 ‎4、理解课文的主旨重点难点 ‎ ‎1.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 ‎(2)理解课文主旨。 ‎ ‎2.难点:学习课文详略恰当的写法。 ‎ 教学时数:二课时 ‎ 教学过程 ‎ 任务一:导语 从讲故事《生命的跪拜》导入:(见校刊《晨露》第三期) ‎ 任务二: 字词教学 ‎ ‎○找出生字词,用以下三种办法求助:1、查工具书 2、求助同学 3、求助老师 ‎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 肌腱(jiàn) 逞能(chěng) 恍惚(huǎng hū) 甜枣(zǎo) 娴熟(xián) ‎ 略胜一筹(chóu) 眼花缭乱(1iá0) 炫目(xuàn) 斑斓(1án) 悲怆(chuàng) ‎ 磐石(pán) 对峙(zhì) 参差(cēn cT) 湛蓝(zhàn) 坠落(zhuì) 苍穹(qióng) ‎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 ‎(1)肌腱: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结缔组织,白色,质地坚韧。(2)逞能:显示自己能干。(3)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4)甜腻:为了讨人喜欢而做出的声音、动作。(5)娴熟:熟练。(6)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谷,比喻困难的境地。(7)一尘不染:借指环境非常清洁。(8)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点。筹,筹码,计算的用具。(9)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10)秩序井然: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11)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迥,远。迥然,显然。(12)斑斓:灿烂多彩。 ‎ 任务三 作家作品简介 (略讲即可) ‎ ‎《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出生于上海亭子间。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股长。1980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 任务四 关于斑羚 ‎ 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喉部有一块白斑。斑羚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l仔,有时产2仔。 ‎ 任务五 质疑研讨 ‎ 在神奇的自然界,动物常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做 ‎ 什么样的选择呢?请阅读课文。 ‎ ‎1.速读课文,讲讲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 讨论并归纳:一群斑羚被狩猎队所追杀,被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一片惊慌,胡乱蹿跳。但后来,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 ‎ ‎2.质疑:斑羚群遇到了什么样进退维谷的绝境?讨论并归纳:斑羚群被狩猎队和猎狗追赶,它们被逼上了戛洛山的伤心崖,面前是‎6米宽的山涧,而他们只能跳4—‎5米。前有跳越不过的宽谷,后有追兵,斑羚群就是面对这样的进退维谷的绝境。 ‎ ‎3.质疑:很多群居动物,都有自己的首领。这些首领往往具有健壮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和威严的气势,它能够带领群体维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它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勇于挺身而出保护整个群体的利益。课文中的“镰刀头羊”就是这样一位首领。请分析课文,镰刀头羊在群体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它采取了哪些行动?表现了它哪些美德? ‎ 讨论并归纳: ‎ ‎(1)“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镰刀头羊是斑羚群体的主心骨,当群体面临陷入绝境时,“所有的眼光集中在”它身上。“似乎在等待这只公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它深知自己身上的重任,像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但前有宽谷,后有追兵的绝境使它“无能为力”。 ‎ ‎(2)当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就要 一脚踩进深渊去的时候,突然,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它在提醒那头母斑羚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它在指挥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老幼两拨,决定让老斑羚以自己的身体为跳板协助小斑羚顺利飞渡山涧。 ‎ ‎(3)当它看见两拨队伍中,老斑羚的数量比小斑羚少十来只时,“它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在它的以身作则带领下,“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多么可贵的团队精神,多么震憾人心的自我牺牲精神!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镰刀头羊在危急关头,沉着、镇定、果断、临危不乱,迅速组织这场有序的飞渡,它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同时,它又能以身作则,勇于牺牲,由于它的带头作用,才保证了种群的保存。 ‎ ‎4.指名朗读“就在这时……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请同学们复述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复述时要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然后串起来。 ‎ 讨论并归纳: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笔直坠落山崖。 ‎ ‎5.质疑:P206第一段。“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 ‎ 讨论并归纳: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 ‎6.质疑:P206第一段。“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震惊? ‎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是猎人,参照人类在这种生死关头常常会有临阵脱逃的表现,但是作为一种动物的斑羚却没有。可见动物的品德比人类还要高尚。 ‎ ‎7.质疑:P206最后一段。“它走了上前,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在这句话里,“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 讨论并归纳: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 ‎8.质疑:课文中多次出现“彩虹”,这“彩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 讨论并归纳:彩虹是虚幻、美丽的东西,它容易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而文中用美丽的彩虹与斑羚飞渡这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用美丽的彩虹象征斑羚美好的心灵。9.质疑: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什么角色?怎么评价这种角色? ‎ 讨论并归纳:充当的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是一种不光彩的角色。人类自诩是高等动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则是轻视它们,任意屠杀它们,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 ‎ ‎10.质疑:我们应当在斑羚身上学到什么? ‎ ‎ 讨论并归纳:学习斑羚那种宁死不屈的意志,那种临危不乱的勇气,那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那种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 四、小结《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早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五、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 ‎28. 华南虎 ‎ 教学目标: ‎ ‎ 1、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 ‎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 ‎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 ‎ 4、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 教学重点、难点: ‎ ‎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 ‎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 教学方式:PPT课件结合课堂讲解。 ‎ 教学时间:二课时 ‎ 教学设计: ‎ ‎ 一、猛虎图片,激趣引读 ‎ ‎ 1、出示老虎PPT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 ‎ 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 ‎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 ‎ ‎ 2、激趣引读: ‎ ‎ 3、与虎有关的成语: ‎ ‎4、作者简介: ‎ ‎5、背景介绍: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 ‎6、笼中之虎: 师: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 二、诗歌朗诵,整体感知 ‎ ‎ 1、诗歌诵读: ‎ ‎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 ‎②生字、生词。 ‎ ‎ ③生自读、齐读、比读、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 ‎ 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 ‎ 2、整体感知: ‎ ‎ ①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 ‎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 ‎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    老虎 (写) ‎ ‎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 ‎ 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 ‎ 1、形象探究: ‎ ‎ ①诗 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 ‎ 讨论明确: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 ‎ 诗句如: ‎ ‎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 ‎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 ‎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 ‎②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 ‎ 讨论明确:“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 2、理解象征: ‎ ‎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 ‎ ‎ 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 ‎ 讨论明确: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 ‎ ‎ “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 ‎ 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 ‎ 讨论明确: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 ‎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 ‎ 3、合作探究: ‎ ‎ 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 ‎ 讨论明确: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 ‎ ②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 ‎ 讨论明确:“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 ‎ ③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 ‎ 讨论明确: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 ‎ 四、主旨探讨 ‎ ‎ 1、主旨探讨: ‎ ‎ 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 ‎ 讨论明确: ‎ ‎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 ‎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 ‎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 ‎ 五、诗歌比较,诵读提升 ‎ ‎ 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概括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 ‎ 2、诗歌比较,课文和《老虎》同样写老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 ‎ 3、在从比较中,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写作体会? ‎ ‎ 4、齐读两首诗歌,在朗读中体会。 ‎ ‎ 六、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 ‎ 1、体验反思: ‎ ‎ 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 ‎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 ‎ 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 ‎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 ‎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 ‎ 1、总结存储: ‎ ‎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 ‎“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 ‎ 2、拓展延伸: ‎ ‎ ①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 ‎ ‎ ②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 ‎ ‎ ③收集更多的写虎的成语、诗歌及书画 ‎ ‎29.马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小组合作读、竞读等形式,赏读文章的优美词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梳理文章内容;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倾向,深入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学习对比的写法。 ‎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猜字游戏(展示“马”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图片)通过“马”的字体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马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命运也在发生着变化。同学们熟悉马吗?那么在你与马接触的过程中,你认为马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 同学们都对马谈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布封是怎样来看待马的! ‎ 二、资料助读 ‎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 ‎ 三、赏读 ‎ 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四人一小组互相读、听,分享阅读感受。(推选代表参加比赛) ‎ 选取两名平时朗读最好的同学当评委,将学生自然分成两大组,即红队和蓝队。每组派代表来朗读自己最喜欢的、经过小组成员纠正过的句段进行比赛,其他同学注意听读。 ‎ 读后,其他学生评价,评委进行总结点评,老师再补充评价。 ‎ 四、品读 ‎ ‎(仍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梳理以上要点,然后红、蓝两队各派代表回答。结构图让学生上黑板板书,可以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老师适当补充和点评。) ‎ 五、悟读 ‎ ‎1、“我来问,你来答” ‎ 学生通过梳理文章,找出自己或小组的疑问,提出让对方队员来解答,也可共同解决,以此来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意识。 ‎ ‎2、“我的疑问” ‎ ‎(1)、马是人类高贵而真诚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言之有理即可) ‎ ‎(2)、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对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第五段中与马形成对比的狮子、驴等动物真的如作者所描写的那样丑么?(以此来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事物) ‎ 六、延读 ‎ ‎1、欣赏一段关于马的精美视频片段,再重温一下作者笔下的马的形态、习性和用途等,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100字左右)。 ‎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起来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补充。) ‎ ‎2、请说一些有关马的成语。(念后写在卡片上,由老师贴于黑板,拼成一个“马”的字样) ‎ 七、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兼美之文。 ‎ 布置作业 课外查找周涛的《巩乃斯的马》,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体味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 ‎【板书设计】‎ 家马 勇毅、驯良、奴役 同情 ‎ 野马 自由、奔放、遒劲 赞美 ‎30. 狼 ‎ 一、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险些被狼吃掉了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 ‎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郭沫若先生为他的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 二、明确目标: ‎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 4.熟读、背诵课文。 ‎ 三、自读与点拔 ‎ 自读程序 适时点拔 设计意图 ‎ ‎(一) 预习识记。(注意音形义)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尻kāo 寐mèi ‎(二)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任务:1. 识记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2. 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译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理顺课文情节脉络。‎ ‎(四)熟读课文,回答下列几个问题(能用原句作答的,尽量用原句作答) 1.这则故事的时间、地点和对立的双方各是什么? 2.屠户对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3.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 4.屠户是怎样杀死狼的? 5.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五)口述“遇狼”到“杀狼”四个情节。‎ ‎(六)品读课文。重点落实如下内容:‎ ‎ 1.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 2.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 3.狼狡猾,但最终逃不掉“顷刻两毙”的下场,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课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 4.把握下列文言词语,解释句中带点词的含义:‎ ‎(1) 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隧入以攻其后 (6)屠自后断其股(7)恐前后受其敌 (8)盖以诱敌 (9)而前狼又至 (10)狼不敢前 (11)一狼洞其中 (12)隧入以攻其后 (13)其一犬坐于前 (14)禽兽之变诈几何 ‎ 可采用学生先查字典识记,再同桌互测,教师抽查时以口答或笔答形式进行。教师范读(或录音带范读),领读、学生自读、齐读,借助注释轮流翻译句子,师生共同评说。全文结构为故事、评议两部分:(板书或放投影) 遇 (故事开端)屠 惧 (故事发展) 狼户 御 (故事进一步发展) 杀 (高潮结局)结合课本练习一作答具体表述为: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可以创造性地口述,不只是对课文进行翻译。‎ ‎1.“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其狡诈本性。‎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3.作者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禽兽,既是指狼,又是指狼一样的恶人,作者借题发挥,语意双关,既是对狼的嘲笑,又是对屠户机智勇敢杀狼的赞扬。用的是卒章显志的传统写法。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就是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道理。‎ ‎4. (1)狼(2)麦场(3)柴草堆(4)柴草堆(5)屠户(6)狼(7)攻击、进攻,名作动(8)敌方、对方,名词(9)前面(10)上前,名作动词(11)打洞,名作动(12)钻洞,名作动(13)像狗一样(14)多少 初一学生掌握字词,积累词语,仍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学习文言文切忌教师串讲到底,要通过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特别是用朗读、看注释查字典等手段来解决字词障碍,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理解。通过讨论作答,消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口述”这一环节进一步巩固消化。‎ ‎(六)是全文自学的重难点。设计这一自学程序,‎ 侧重于进一步地让学生认识狼阴险狡诈的本性及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通过讨论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对重要内容具体落实和消化。初步掌握“其”在文中的不同用法;“敌”、“前”等一词多义现象;“洞”“隧”“犬”等词类活用现象。 ‎ 四、小结(略) ‎ 五、作业:背诵全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