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7年级上册同步课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部编版7年级上册同步课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 大交融 317年,司马睿建 立东晋,定都建康。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 裂和混战的状态。 383年 前秦──东晋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 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想一想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 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 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 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 4世纪后期 439年 平城(今山西大同) 鲜卑族 2、北魏统一北方: 494年北魏迁都洛 阳 平城 洛阳 孝文帝为什 么要迁都, 迁都后产生 了什么影响? 原因 影响 北魏都城平城,那里出产的粮食不能满 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孝 文 帝 迁 都 假如你是孝文帝,在迁都后你会 采取哪些措施来学习汉族的先 进文化呢?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找一找: 语言: 服饰: 姓氏: 婚姻: 政治: 你能将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浓缩一下吗? 看谁缩减得最好最妙?(要求用三个字来概括, 中间一个字用“汉”字)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用汉制 孝文帝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 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 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 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黄河流域(中原地区) 民族交融是时代的主流!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成 为农业居民。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北魏骑兵俑 就座方式: “席地而坐”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 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汉人胡食 胡人汉服 汉人胡服 民 族 的 融 合 根据上述图片及其所学,请你谈谈对魏晋时期 民族关系的理解?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 争,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北魏陶俑 在民族心理上,随着 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融汇,思想感情日益 沟通,以往的 “胡”“汉”观念逐 渐淡薄,民族之间的 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 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 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 展奠定了基础。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 立前秦政权的是( ) A.羌族 B. 匈奴 C.氐族 D.羯族 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 A.东晋——前秦 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 D.前秦——北魏 3.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 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草木皆兵 ④ 风声鹤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