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复习知识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上地理复习知识点

七上地理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占(71﹪),陆地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西半球)‎ ‎3、 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5、 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最小的大洲(大洋洲)‎ ‎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6、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7、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8、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9、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0、 赤道穿过的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11、 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非洲、南美洲)‎ ‎12、 全部位于北半球且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北美洲)‎ ‎13、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14、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15、 北冰洋周围三个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欧洲、亚洲、北美洲)或(亚洲、北美洲、欧洲)或(北美洲、欧洲、亚洲)‎ ‎16、 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也在其分界线上)‎ ‎17、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18、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19、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20、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21、 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 ‎22、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23、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24、 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 ‎25、 南极洲周围三个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或(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或(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6、 课本p33图,填注七大洲、四大洋、洲界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 海陆变迁的实例:①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 ‎ ② 我国东部海底古河道遗迹 ‎ ③荷兰的围海大坝 ‎3、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4、 大陆漂移说证据:①南美洲和非洲轮廓相吻合 ‎ ②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 ③南美洲和非洲古老生物具有相似性 ‎5、 板块构造学说内容:①地球表层由板块拼合而成 ‎ ②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6、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7、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8、 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块(太平洋板块)‎ ‎9、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10、板块碰撞挤压运动时(形成山脉)、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裂谷和海洋)‎ ‎1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2、阿尔卑斯山的形成(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3、落基山脉的形成(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4、安第斯山脉的形成(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5、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6、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大洋)原因(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之中)‎ ‎17、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原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运动之中)‎ ‎18、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 ‎19、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0、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1、中国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原因:(东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西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2、图:p42,六大板块 ‎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 ‎1. 气温的分布用(气温曲线图)表示,气温的变化用(等温线图)表示 ‎2.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或(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4.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1月),海洋最高(8月)最低(2月);南半球最高(1月),最低(7月)‎ ‎5.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气温 ‎6.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中心气温高为(高温中心)‎ ‎7.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8. 气温分布规律:(1)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 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 (3)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影响因素:地形 ‎1. 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海拔高,气温低),‎ 影响因素(地形)‎ ‎10、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大,同纬度气温差异小)‎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1、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雾、霜、露不属于降水)‎ ‎2、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 降水量测量仪器(雨量器),单位(毫米)‎ ‎4、 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 ‎5、 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 ‎6、 降水类型有(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 和(常年湿润型)‎ ‎7、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1)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 ‎(2)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 中纬度地区(或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为主)‎ ‎(4) 山地迎风破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原因:位于山地迎风破 ‎9、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10、 降雨类型:(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 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及气候特征 类别 气候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两个方面)‎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主要在非洲大陆。‎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 终年炎热干燥/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区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温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特别是中国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特别是地中海沿岸。‎ 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大陆内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部。‎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稀少 寒带 寒带(极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少 高山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的高原山地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带。‎ 随海拔高度变化,气温、降水有明显变化 ‎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1、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2、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非洲),增长最慢的洲(欧洲)‎ ‎3、 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最少的大洲(大洋洲),南极洲除外 ‎4、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平衡)‎ ‎5、 世界人口的分布用(人口密度)表示,表示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6、 人口分布四个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相同点: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7、 人口分布四个稀疏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8、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迁移)‎ ‎9、 人口迁移主要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迁移),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10、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问题:(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饥饿贫困 )‎ ‎11、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 ‎12、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3、 人种:(白种人)、(黄种人)、(白种人)‎ ‎14、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是(白种人)‎ ‎15、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16、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1、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2、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主要语言(阿拉伯语)‎ ‎3、 印度、澳大利亚主要语言(英语)‎ ‎4、 巴西主要语言(葡萄牙语)、人种(白种人)‎ ‎5、 拉丁美洲语言(西班牙语)、人种(混血种人)‎ ‎6、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7、 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 ‎8、 基督教发源于(亚洲西部),现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宗教建筑(教堂)‎ ‎9、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现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宗教建筑(清真寺)‎ ‎10、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现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宗教建筑(佛塔或寺庙)‎ ‎11、 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西天取经”中“西天”指(古印度),“经”指(佛教的经书)‎ ‎ 第三节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1、 聚落的两种形式(乡村和城市),先有(乡村)后有(城市 )‎ ‎2、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3、 聚落两种形态(团块状)、(条带状)‎ ‎4、 西亚民居特点(墙厚、床小),与自然环境关系:(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防热)‎ ‎5、 东南亚民居特点(双层木楼或竹楼),与自然环境关系(东南亚属于热带气候,高温多雨,防潮、通风散热)‎ ‎6、 北极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7、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8、 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 ‎9、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10、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1、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