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寻乌二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寻乌二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墓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南麓 ) 导入 马六甲郑和文物纪念廊 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 , 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 三宝太监 ,是我国明朝 著名的航海家 。 1405 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 (1371 — 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文莱   《 明史 · 外国列传 》 载:“婆罗,又名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 西洋 ” 指哪里? 郑和的宝船 1. 读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 历史条件。 15世纪初,明朝 经济 逐步 繁荣 , 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一、郑和下西洋 2. 郑和下西洋的 目的: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 最大的是宝船, 长 151.8 米 , 宽 61.6 米 ,载重量 800 吨 。 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 郑和下西洋宝船复原模型 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 时间:1405-1433年。 次数: 7 次 郑和的船队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又进行了哪些活动呢? 郑和宝船模型 占 城 今加里曼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 今印度科泽科德 榜葛剌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 红 海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刘家港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 和平的使者” 印度官员陪同郑和乘象游览、 群众载歌载舞 非洲人民 热烈 欢迎 东方的使者 返航时,许多国王、使臣搭乘郑和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据统计,先后 30 多年间,共有 400 多批外国使团来华。 亚非各国 丝绸、瓷器、茶叶等 珠宝、香料、药材等 中 国 郑和船队访问 许多国王、使臣随船回访 中 国 亚非各国 贸易的伙伴 江苏南京的渤泥王墓 浡泥国王墓位于 南京市 ,为 15 世纪初 浡泥 (今 文莱 )国王( 苏丹 )麻那惹加那之墓,浡泥国王墓是中国与文莱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时间 次数 规模 人数 到达范围 1405~1433 年 先后 7 次 最大的海船 44 丈,宽 18 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 200 多艘。 每次出海 2.7~2.8 万人 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3. 郑和下西洋 概况 人物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洲 比较结果 时间 次数 1405—1433 7 次 1492—1504 4 次 人数 27800 1500 船数 大船 62 艘(连小船共有 200 艘) 17 艘 船只大小 长 44 丈( 151.8 米)宽 18 丈( 61.8 米) 长 24.5 米宽 6 米 到达范围 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洲 时间早 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范围广 学习与 探究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郑和 航海活动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 地位: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 ①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③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地理知识的进步和指南针的运用。 客观 主观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明成祖的支持 。 原 因 你认为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大号宝船长 151.8 米,宽 61.6 米 明代罗盘 造船技术发达 指南针的应用 马六甲三宝庙 苏门答腊的三宝钟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 二、戚继光抗倭 (1) 倭寇猖獗: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称为 “ 倭寇 ” 。 (2) 倭患严重: 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日本倭寇 明代杰出的 军事家 ,抗倭的 民族英雄 ,字元敬,登州 ( 今山东蓬莱 ) 人。出身将门, 17 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 “戚家军” ,他本人也与 俞大猷 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戚继光 2. 抗倭经过:(戚家军)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 戚继光 到 东南沿海抗倭 。戚继光临危受命, 南下浙江 抗倭,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 戚家军 目的: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措施: 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 10 000 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结果: 军队 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被人们誉为 “戚家军” 。 二、戚继光抗倭 3. 平定倭寇过程及结果 结果: 使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抗倭取得胜利。 过程: 1561 年, 戚继光率军在 台州九战九捷 , 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 福建、广东 地区, 与其他 抗倭 将领 一起带领广大 军民 与倭寇激战, 先后消灭 了两地的 倭寇。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 高尚的品质 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 的爱国主义精神。 4. 意义 :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反侵略的战争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 和爱国主义者。 小提示:民族英雄 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戚继光抗 倭胜利 原因: 1 、 抗倭的正义性。 2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 、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葡萄牙是南欧 伊比利亚半岛 上的一个小国。 1487 年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迪亚士揭开了新航路开辟的序幕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将非洲、亚洲作为其殖民扩张的主要地区。 背景 从 16 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大三巴牌坊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 年 ,一队葡萄牙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濠镜(即今日澳门) 晾晒“水湿贡物 ”,广东官员接受 贿银 500 两 ,允之。葡萄牙人得以上岸,自此入住、盘踞澳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葡萄牙殖民者诱逼清政府于 1887 年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葡 《 和好通商条约 》 ,将澳门置于葡萄牙的“永居、管理”之下 。 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 澳门 概况: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明朝的对外关系 倭寇:日本的武士和奸商 戚继光抗倭:平息了倭患 目的:宣扬国威,换取奇珍异宝 历史意义:增进了 ... 开创了 ... 戚继光抗倭 交往 国力强盛 冲突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国力日渐衰落 封建制度走向衰败 课堂小结 基础巩固 1. 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 A .蔡伦 B .毕升 C .郑和 D .郑成功 2. 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 A. 郑和 B. 戚继光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3. 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郑和下西洋 C .镇南关大捷 D .戚继光抗击倭寇 4.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邓世昌 C B A C 5.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6. 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8.“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A C A 9.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 A.1402 年 B.1405 年 C.1417 年 D.1421 年 B C 10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11 、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1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B A 13 、结合材料 , 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 :“ 仓廪充积 , 天下太平。”建文帝时 :“ 家给人足 , 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 , 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三 宋元以来 , 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 , 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 , 出身于穆斯林家庭 , 又皈依佛教 , 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明朝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 , 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 , 眼光开始移向海外 , 要求扩大对外关系 , 以远播明朝声威 , 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明成祖的大力支持 造船技术的提高 指南针的运用 地理知识的进步 郑和本人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15.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 1 )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 ( 2 )他带领的 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 3 )与其他爱国军民 团结合作; ( 4 )戚继光卓越的 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14. 为什么 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明朝中期国力 减弱,海防松弛, 倭寇猖獗。 戚家军 抗击倭寇, 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捍卫中华民族的正义利益 。 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 一场反 侵略战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