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2 发布 |
- 37.5 KB |
- 7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4单元课件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简约实用)
议论文基础知识 1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 、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3 、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4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 道 理论证(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 对 比论证(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 比 喻论证( 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 ) 毛泽东 ( 1893—1976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主要作品有 《 论持久战 》《 为人民服务 》 等。诗词代表作有 《 沁园春 · 雪 》《 卜算子 · 咏梅 》《 七律 · 长征 》 等。著有 《 毛泽东选集 》《 毛泽东诗词全集 》 等。 作家作品 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段 重点句 : “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 第三段重点句: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第四段重点句: 要点: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 各 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 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也就是全文的 分论点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 号召全党学习他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即是 中心论点 )。 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的 ?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极端负责任 对工作 对人民 对技术 极端的热忱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比方法 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1.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 夹叙夹议 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精读文本 “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 …… 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一段 先叙后议。 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二段 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①②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叙议 叙 议 叙 议 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先联系 “ 不少的人 ” 的表现,后分析 “ 不少的人 ” 的实质。 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 …… 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三段 先叙后议。 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 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四段 先叙后议。 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比较下列语句,找出文中原句,说说好处。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他,每个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 ╳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高尚 、 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且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句式,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 √ ╳ 我和白求恩同志 只 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 仅 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这个“只”和“仅”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只”和“仅”表达了作者遗憾的心情,流露出作者面对这个精神高尚者的死亡的沉痛的感情。 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主题归纳 课前预习 1 、 xùn ài chén niān bǐ cuì 2 、拈轻怕重 麻木不 仁 见异思 迁 纯 粹 3 、 A B B B B A 课前预习 4 、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的精神。作者是从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5 、例如文章开头,概括了白求恩的生平经历。作者对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因为在议论性文章中,议论是主体,叙事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的。 课内练习 1 、第 2 自然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 3 自然段写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 4 自然段表示对白求恩的悼念,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 、白求恩 白求恩医生 白求恩同志 3 、把白求恩同志和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进行对比,使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加 突出 ,更显得难能可贵,更令人敬佩。 课内练习 4 、“只”字表达作者因未能与白求恩同志多见面而深感遗憾的心情。 5 、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课外拓展 1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2 、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 白求 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 3 、不可以。第 4 段是白求恩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第 5 段是赞扬白求恩富于实际主义精神,虽然都是说工作,但是侧重点不同。 课外拓展 4 、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 凡 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他工作的人,都为之感动 5 、相同点:都赞扬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 不 同点:本文还赞扬了白求恩同志富于实际主义精神,对同志对人民坦白正直。 植树的男人 让•乔诺 作者简介 让 . 乔诺( 1895 ~ 1970 ) , 生于 法国 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 作家、电影编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 • 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932 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 1953 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写作背景 《 植树的牧羊人 》 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 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这部作品在 1987 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 (1988)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 《 植树的牧羊人 》 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初遇牧羊人 荒地,光秃秃的山 狂风呼啸 游人稀少 高原 干旱无比 外貌描写 细致认真 挑选橡子 动作描写 做事一丝不苟,植树艰难 种橡子 动作描写 橡树存活率低 再遇牧羊人 地毯 薄雾 鲜嫩挺拔 茂盛 高原 溪水 奇迹 最后一次相见 硬朗 一直在种树 飘着香气 生机勃勃 青春活力 高原 幸福舒适富饶 87 岁年事已高 荒漠 绿地 无限敬佩 坚持不懈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依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87 岁 ,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第 ② 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与后文荒漠变成绿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牧羊人的贡献很大。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毁灭 ”指一战二战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灾难,“ 创造 ”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暗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对“牧羊人”植树深切的赞美之情。 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 懈地努 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 运最终会改 变。 课前预习 1 、熏 墟 坍 灌 hé xì tàng chóu tǎng tū 2 、帐篷 蓬勃 裂缝 富 饶 环绕 妖娆 阻挠 侥幸 干 涸 禁锢 痼疾 3 、坍塌 沉默寡言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4 、 C 5 、 1913 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课前预习 5 、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6 、用双手和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 7 、荒凉 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养 蜂 山毛榉、白桦树 生机勃 勃 沃土 课前预习 8 、“毁灭”指一站二战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灾难,“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对牧羊人植树深切的赞美之情。 课内练习 1 、 D 2 、 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生机勃勃、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课内练习 3 、“这”指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原来很差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树木茂盛、溪水奔流、充满生机的地方。 4 、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课内练习 4 、( 2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盖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地表达了“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课内练习 5 、课文从正面直接地刻画了牧羊人的性格,如他一点一点地把破旧房子修整好,收拾整齐,餐具干净,地板没灰尘,猎枪上过油,炉子上煮着汤,刚刮过的胡子,衣服扣子缝得很细 ……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极其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 课外拓展 1 、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 2 、梅格安将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捐出来 布兰 德捐出他最喜欢的圣斗士 布雷 特捐出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 我将破旧夹克衫换成了新夹克衫捐出去 3 、梅格安的举动让他们意想不到,他们也被梅格安的无私和爱心深深地触动 课外拓展 3 、“ 我 ”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感动,“我”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幸福美好。 4 、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精彩。也许我们的奉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真诚的,世界也能为之精彩。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 · 亨特 莫顿 · 亨特, 美国 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作者简介 冒险 犹豫 母亲警告 动作描写 遇险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 吓坏 脱险 父亲鼓励指导 崩溃 平静 巨大成就感 朋友的嘲笑 惊喜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是什么意思 ?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父亲对“我” 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更是“我”的人生感悟。 它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要看得太远,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灰心丧气,只管迈出第一步,站稳脚跟之后,再迈另一步,直到达到预期目标。 以此为题目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主题思想 本文讲述了“我”童年时爬崖遇险与及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战胜困难、脱离险境的经历,从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并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从当下做起,就能各个击破,最终成功地战胜它。 同步练习 1 、 zhuó cháo sǒng xuàn chuò wānyán jī zhān 2 、头晕目眩 炫耀 玄虚 啜 泣 辍学 点缀 瞻 仰 赡养 谵语 逾 越 瑕不掩瑜 比喻 矢志不渝 3 、绝 — 决 竣 — 峻 缀 — 啜 毫 — 豪 4 、 D 同步练习 5 、 C 6 、环境描写。在文中衬托“我”绝望恐惧的心情 挪 动 移动 感觉 迈出 踩到 表现“我”下山时内心的恐惧和动作的小心谨慎。 同步练习 我认为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踩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是这位父亲最值得赞赏的地方。因为他不是责备儿子,而是教给儿子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儿子战胜困难的信心,使儿子能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 同步练习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父亲对“我” 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更是“我”的人生感悟。它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要看得太远,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灰心丧气,只管迈出第一步,站稳脚跟之后,再迈另一步,直到达到预期目标。以此为题目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同步练习 7 、( 1 )“我”挑柴火遇到了风雨。在绝望中得到父亲的帮助 ( 2 )原句突出了父亲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的榜样,若换成后者,父亲的形象则由“力量的化身”变成了“慈爱的父亲”。所以前者更符合父亲的形象,表现出父亲刚毅的性格和更深沉理智的爱。 同步练习 ( 3 )从“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可见“我”年少稚嫩,但“我”执着奋进有勇气能拼搏。从“我”的最终成长可以看出。 ( 4 )这两篇文章的主题不同。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侧重于阐述将困难化整为零,一步一步克服的道理; 《 男孩别哭 》 则主要告诉人们应该鼓足勇气,不断前行的道理。 导入新课 《 诫子书 》 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但读来发人深省。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诸葛亮( 181—234 ),复姓诸葛,名亮,字 孔明 , 三国 时期蜀汉著名的 政治家、军事家 。号卧龙先生 。 作者简介 朗读课文 诫子 / 书 诸葛 / 亮 夫 / 君子 / 之行 , 静 / 以修身 , 俭 / 以养德 ; 非 / 澹泊 / 无以 / 明志 , 非 / 宁静 / 无以 / 致远。夫 / 学 / 须静也,才 / 须学也。非学 / 无以 / 广才,非志 / 无以 / 成学。淫慢 / 则 / 不能 / 励精,险躁 / 则 / 不能 / 治性。年与时 / 驰,意与日 / 去,遂成 / 枯落,多不 / 接世,悲守 / 穷庐,将 / 复何及! 重点字词解释补充 君子之 行 静以 修 身 非 宁静 无以致 远 遂 成枯 落 操守,品德,品行 个人品德修养 就 安静,集中精神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明 志,宁静致远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 不能励精,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 将复何及 中心论点 静 修身 求学 躁 惜时 有所作为 正面 反面 对比论证 主题(写信目的) 作 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刻苦学习。 积累四字美词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学以广才 励精治性 课前预习 1 、 fú dàn yín zào suì l ú 2 、( 1 )告诫,劝勉( 2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3 )屏 除杂念和干 扰,宁静转移( 4 )内 心恬 淡,不慕名利( 5 )达到 远大 目标( 6 )增长才干( 7 )放 纵懈 怠( 8 )轻薄浮躁( 9 )疾行,飞速逝去( 10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课前预习 3 、( 1 )品质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 2 )不内心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 3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 4 )年龄随同时光而飞速逝去,意志也随同岁月而消失。 课内练习 1 、 D 2 、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刻苦学习。 3 、本文从“修身”和“学习”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都是一个“静”字:修身需要静,学习需要静,获得成就也需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和“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课内练习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的问题,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 5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 ( 有了国土 ) 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 ,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 译文 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谦卑来保有显赫的官职,就能得到高贵;用警备之心来统御众多的人口、庞大的军队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是天子,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课外拓展 1 、( 1 )达到( 2 )振奋( 3 )怠慢,轻视( 4 )辅佐 2 、 D 3 、年龄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同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地年老志衰,大多无益于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这六 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课外拓展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 、要修身、立德 不 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小测 夫 君子之行 , 1 、 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 , 2 、 非 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3 、 非 学无以 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 。 4 、 淫 慢 则不能 励精 , 险躁 则不能 治性 。 5 、 年 与时 驰 ,意与日去, 遂 成 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