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2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女娲造人课件新人教版
盘古开天 人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古代有哪些神话呢?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21* 女娲造人 1. 积累生字词,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体会 神话的魅力。(重点) 2.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 的运用,品味文中质朴清新的语言。(难点) 3. 感受女娲朴实、勤劳、富有创造力的形象,激 发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重点) 学习目标 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 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 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论 文集》《古神话选释》等。其中,《中国 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 古代神话专著。 作者名片 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3年版)。原题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课本 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 “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进一步就女娲为 什么要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 人类自己繁衍生息做了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 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 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背景链接 神话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 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提高自身能力 的渴望。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神 话 文体知识 是远古人民根据自身形象、当时的生产状况和对自 然力的理解以及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 我国《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 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的片段,如黄帝擒蚩尤、鲧 禹治水、后羿射日等。 ◆生难字 字词学习 女娲( ) 开辟( ) 荒凉( ) 寂寞( ) 神通广大( ) 莽莽榛榛( ) 蓬勃( ) 澄澈( ) 灵机一动( ) 掘起( ) 掺和( ) 揉( ) wā pì huānɡ mò tōnɡ zhēn pénɡ chénɡ chè línɡ jué chān róu 眉开眼笑( ) 非凡( ) 气概( ) 幽光( ) 灵敏( ) 疲倦不堪( ) 泥潭( ) 搅混( ) 溅落( ) 踪迹( ) 绵延( ) méi fán ɡài yōu mǐn kān tán jiǎo jiàn zōnɡ yán ◆多音字 ( )开辟 ( )复辟 ( )创造 ( )创伤 ( )省心 ( )反省 辟 创 pì bì chuànɡ chuānɡ 省 shěnɡ xǐnɡ ◆词语集注 开辟:开创;创立。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手段高明巧妙。 莽莽榛榛:莽莽和榛榛两个词均用来形容草 木丛生的样子。 生气蓬勃:生命力旺盛。 澄澈:清澈透明。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掘起:挖起。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非凡:超过一般;不寻常。 气概: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 势(专指正直、豪迈的)。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绵延:延续不断。 第一部分 (1—4) 第二部分 (5—16) 第三部分 (17、18) 写女娲决定在天 地间创造一种像 自己一样的生物。 写女娲造人的具 体过程和方法。 写女娲想出使人 类繁衍生息的办 法——男女配合。 阅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 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原野广阔,草木丛生,眼前的景象必然会增加 女娲的孤独感。利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引出 下文女娲要在世间添点东西的想法。 课文解读 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过渡:既是女娲的心理,又引出下文 女娲造人一事,承上启下。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 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 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 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这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女娲的什么特点? 动作描写——“走”“蹲” 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富有思想、 充满活力的女神。 神态描写——“笑”“假装生气”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 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 娃娃样的小东西。 “黄泥”强调“黄”这一颜色,是为与我们 的肤色相符合,使故事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掘”“掺”“揉”等动词用得极其准确, 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表 现了女娲造人时的慎重和认真。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 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 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人类落地后,第一句是喊“妈妈”,这有着怎 样的丰富意蕴? “妈妈”的呼声,使天地获得了生机, 更使世间充满了温情。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 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兴高采烈”“跳跃”“欢呼”等词语 准确地表现了第一个人获得生命后的喜悦。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 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 眉开眼笑。 神态描写:“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等 词表现了女娲成功创造生物后的喜悦之情。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 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工作着,工作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强调了女娲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劳动,一位勤 劳、智慧、伟大的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 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 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 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女娲挥 藤洒泥造人的具体过程,体现了女娲的智慧,与 “绝妙”一词相照应。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 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 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 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如何理解这一段? “终于”一词体现了女娲思索之苦、思索 时间之长。“绵延”一词写出了人类繁衍的延 续不断。为解决人类的延续问题,女娲让男女 配合,繁衍生息。这一想象非常奇特,体现了 女娲既有神的威力和智慧,又有人的思想,使 故事自然而真实。 1.结合今天的现实,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女娲造人这个神话。 深入探究 “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故事,是 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 人们无法对人的起源做出科学解释,所 以只好借助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所 以它大胆奇特的想象成为最吸引读者的 地方,也恰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强烈 的求知欲望。 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我们:现今科学 技术高度发达了,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 域等待我们去探寻,所以想象力和创新 意识仍然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 2.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形象的化身?结合本 文谈谈你对她的认识。 女娲是一个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的化 身。女娲是本文的核心人物,她虽是神通广大的 “神”,但也有人的情感、心态、智慧和人的生活 体验,使得女娲造人的神话情节虽然是想象的,但 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揉泥捏人 挥藤洒泥 具体过程 绵延方法——男女配合 造人原因——寂寞荒凉 添点生气 女 娲 造 人 勤劳、智 慧、伟大 结构梳理 1.想象丰富,贴近生活。 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 的人们无法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 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些秘密,求得一种说法, 所以只好借助于天真的想象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 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艺术特色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在叙述多件事情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人来到世间的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作者对女娲 造人的过程和方法详写,对造人之前的世界的景象则 略写。两种造人方法,作者详写了第一种,写后一种 只用了两段,十分简略。这是因为前者更能体现女娲 造人的精神,是第二种方法的基础,这样安排突出了 重点。 女娲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 民族人文先始,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也是 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 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 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 拓展迁移 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 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 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 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 大地之母。 阅读《淮南子·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姮娥窃以奔月。” 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 象,进行人性化的改写。 课后作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