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三单元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东汉的兴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 2.“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3.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王莽篡位建立起哪一朝代的统治( )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4.以下都是两汉时期的皇帝,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③④①② 5.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 A.释放奴婢 B.实行三十税一 C.严惩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 6.光武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刑罚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 7.“一进为过厅,内院有双鹤对舞……二进为堂屋,堂上置蹲酒,主客对酌……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帚清扫。”东汉画像砖中这一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反映了( ) 第10页(共10页) A.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 B.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 C.外戚专权,政治腐败不堪 D.“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发展 8.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哪一历史现象( ) A.合并州县裁减官员 B.减轻刑罚休养生息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时局动荡农民起义 9.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10.《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天下响应”原因的有( ) ①朝政腐败②自然灾害频发③大批贫民流离失所④封国势力强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导致东汉政权走向衰亡的因素有( ) ①诸侯王的叛乱 ②宦官和外戚的交替专权 ③农民起义的爆发 ④少数民族的叛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0页(共10页) 材料一 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1)这段话是谁说的?“大汉”是谁开创的? 材料二 (2)结合图示,说说外戚宦官是如何交替专权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系? 第10页(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3.5 东汉的兴衰》2020年同步练习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 【分析】本题以“公元前202年”“公元25年”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和东汉的建立。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史称光武中兴。故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226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汉和东汉的建立。 2.“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汉。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解答】“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东汉。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秀建立东汉开创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3.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王莽篡位建立起哪一朝代的统治( )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 第10页(共10页) 【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灭亡,知道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解答】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故王莽篡位结束了西汉的统治。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灭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以下都是两汉时期的皇帝,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③④①② 【分析】本题以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两汉时期的皇帝为切入点,考查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东汉建立。 【解答】汉高祖刘邦是西汉的建立者,开国皇帝;汉文帝是西汉的第二代皇帝,汉武帝是西汉的第四代皇帝;光武帝是东汉的建立者,开国皇帝。因此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④②③①。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东汉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 A.释放奴婢 B.实行三十税一 C.严惩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 【分析】本题考查光武中兴. 【解答】依据所学,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还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C符合题意。 第10页(共10页)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光武中兴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知识能力. 6.光武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刑罚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解答】光武帝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②减轻刑罚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秀建立东汉开创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的相关史实。 7.“一进为过厅,内院有双鹤对舞……二进为堂屋,堂上置蹲酒,主客对酌……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帚清扫。”东汉画像砖中这一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反映了( ) A.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 B.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 C.外戚专权,政治腐败不堪 D.“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解答】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一进为过厅,内院有双鹤对舞……二进为堂屋,堂上置蹲酒,主客对酌……楼下系一猛犬,有仆役执帚清扫”这一画面反映了光武中兴时期人民生活安乐的场景。 故选:A。 第10页(共10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 8.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哪一历史现象( ) A.合并州县裁减官员 B.减轻刑罚休养生息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时局动荡农民起义 【分析】本题以“东汉时期”为切入点,考查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解答】东汉后期,外戚、宦官的权力的起伏消长,成为了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皇帝年幼登基后,一般由皇太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戚专权。皇帝成年后,又结纳身边的宦官开始争夺大权,又导致了宦官专权。故图片“宦官”“皇帝”“太后”“外戚”与外戚和宦官专权有关。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的认识。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9.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分析】本题考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解答】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实质上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第10页(共10页) 10.《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天下响应”原因的有( ) ①朝政腐败②自然灾害频发③大批贫民流离失所④封国势力强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巾起义的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农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11.导致东汉政权走向衰亡的因素有( ) ①诸侯王的叛乱 ②宦官和外戚的交替专权 ③农民起义的爆发 ④少数民族的叛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汉的衰亡。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解答】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走向衰亡的原因是②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和③农民起义的爆发。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0页(共10页) 材料一 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 (1)这段话是谁说的?“大汉”是谁开创的? 材料二 (2)结合图示,说说外戚宦官是如何交替专权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它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系?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西汉的建立、东汉的建立、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以及影响、张角与黄巾大起义以及影响等知识,明确东汉后期朝政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最终黄巾起义的爆发。 【解答】(1)根据材料一“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我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再次观望呢?大汉有我,必定中兴!”可知,这段话是光武帝刘秀说的的。“大汉”是刘邦开创的。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图示反映的是东汉后期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摆布,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 (3)根据材料“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这一史实。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第10页(共10页) 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关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材料二的东汉后期朝政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最终导致材料三的黄巾起义的爆发。 故答案为: (1)光武帝刘秀;刘邦。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摆布,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走向衰亡。 (3)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由于材料二的东汉后期朝政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最终导致材料三的黄巾起义的爆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汉的建立、东汉的建立、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以及影响、张角与黄巾大起义以及影响等知识。 第10页(共10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