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四幅图幅相等的地图,所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 D.泉州市地图 2. 向朋友介绍( )的名胜古迹,应该选择最合适的地图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 D.泉州交通旅游地图 3.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20 000 B. C.1:2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 4. 下列所示图例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是由于( ) A.观察者的位置 B.地球是个球体 C.光的折射现象 D.观察的错觉 6. 读图,人类认识地球过程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7. 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经线的形状为圆 D.沿任何一条纬线西行,均能回到原地 8. 如图示意经纬网,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25°N,10°E B.25°N,10°W C.25°S,10°E D.25°S,10°W (2)关于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9. 与东经3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 A.150°E B.150°W C.30°N D.30°S 10.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11. 如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①山地 ②高原 ③平原 ④丘陵 B.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盆地 C.①高原 ②山地 ③丘陵 ④平原 D.①丘陵 ②山地 ③高原 ④丘陵 12. 下列表示盆地的是(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A. B. C. D. 13. 下列世界之最的组合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B.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C.最大高原—青藏高原 D.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14. 以下地震发生后的处置方法,正确的是( ) A.在家里,马上出门并乘电梯离开 B.在教室,用书包护住头部,听从老师安排逃离 C.在室外,躲在高大的建筑楼下 D.困在废墟中,要不断大声呼叫,直到精疲力竭 15. 读表格,根据表格资料,完成(1)~(2)题。 (1)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M国 6398 2.50 0.65 N国 12687 0.94 0.82 下列关于M国与N国,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N国 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 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M国 6398 2.50 0.65 N国 12687 0.94 0.82 M国人口增长最不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C.粮食短缺,饥饿贫困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16. 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属于( ) A.黄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7. 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造成的是( ) A.太阳和星星每天东升西落 B.四季的变化 C.当北京时间是正午时,美国华盛顿是夜晚 D.昼夜的更替 18.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水运动 C.气候变暖 D.人类活动 19. 读图,完成(1)~(2)题。 (1)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壳最活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 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麦哲伦 C.魏格纳 D.哥伦布 21.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小河河水流速最大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山上乘空中索道下山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二、综合题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纬度是________;B点的经度是________。A点位于B点 的________方向。 (2)C、D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点;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点。 (3)A、B、C、D四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点。A、B、C、D中,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________。 (4)地球仪面向我们的这一面是________(东或西)半球。 如图示意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大洲名称:A________洲;C________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洲。 (2)甲是________运河,是亚洲和B________洲的洲界线,沟通了 ②________洋和③________洋。 (3)乙是________运河,是D________洲和E洲的洲界线,沟通了①大洋和③大洋。 (4)丙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D洲的洲界线,沟通了①________大洋和④洋。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山峰的海拔约为________。 A.340米 B.370米 C.410米 D.450米 (2)丙处地形部位是________,丁处地形部位是________。戊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____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3)沿着虚线①和②攀登乙山峰,登山线路较缓的是________线,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铁路的走向是________,MN段是修建的隧道,MN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①________板块,②________板块,⑥________板块。 (2)几乎多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3)日本地震频繁,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该国传统民居有的特点是________。 A、窗户小 B、墙体高 C、建筑材料轻 D、屋顶坡度大 读如图“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 (2)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 (3)当地球运动到________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____日(节气),大约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4)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重要纬线),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_. (5)泉州地区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6)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现象.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____地区。 (2)据图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南/北)半球的________中低/中高)纬度。 (3)图3中,ABCD地区为世界人口________(稠密/稀疏)区,A地区主要是________人种,而C地区主要是________人种。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4)图3中,①②③④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其中,①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过于________;而④地区是因为该地区气候过于________。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 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福建省地图>泉州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泉州市地图>福建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范围最小的是泉州市地图,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 2. 【答案】 D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如果向朋友介绍泉州的名胜古迹,应该选择最合适的地图是泉州交通旅游地图。 3. 【答案】 C 【考点】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及应用 【解析】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 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20400=2040000=12000;即该图的比例尺为1:2000;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4. 【答案】 C 【考点】 图例和注记 【解析】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解答】 A为长城,B为等高线,C为铁路,D为河流、湖泊。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解答】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种现象是地由于地球是个球体造成的。 故选B。 6. 【答案】 C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体证据 【解析】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①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月食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地球影子;③登高望远;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⑤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卫星照片等。 【解答】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②天圆地方→③地球是球体→①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C。 7. 【答案】 D 【考点】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经纬线的性质。 【解答】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经线的形状为半圆;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且自成圆圈,因此沿任何一条纬线西行,均能回到原地。 故选D。 8.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答案】 B A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图中的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甲的经纬度是25°N,10°W,该点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10°W、25°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9. 【答案】 B 【考点】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解析】 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一条是西经度数,另一条是东经度数)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解答】 与东经3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西经150°即150°W。 10. 【答案】 A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 全球分布着七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另外,亚洲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故选A。 11. 【答案】 C 【考点】 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解析】 陆地地表形态主要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形态。 【解答】 从图中看出,①处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较小,为高原地形;②处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崎岖,为山地地形;③处海拔在500以下,坡度和缓,为丘陵地形;④处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为平原地形。 故选C。 12. 【答案】 B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数值向中间变大的为山峰,向中间变小的为盆地,向大数凸出的为山谷,向小数凸出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山峰之间较低部分是鞍部。 【解答】 A.等高线数值向中间逐渐变大为山峰,故不符合题意; B.等高线数值向中间逐渐变小为盆地,故符合题意; C.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不符合题意; 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答案】 C 【考点】 世界之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之最。 【解答】 世界最大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最大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故选C。 14. 【答案】 B 【考点】 板块的运动 【解析】 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有: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掌握正确的防震知识,具备正确的自我保护常识,有助于减轻伤害。 【解答】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就近暂时躲避,躲在卫生间的墙角下,或躲在床铺底下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不能使用电梯,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在教室,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在房间里要及时关闭电源,熄灭炉火等,在室外要到比较开阔的平地处躲避,千万不要到高大建筑物、水坝、高压电线旁躲避;远离山脚、陡崖,遇到山崩、滑坡时,向山崩、滑坡、泥石流物质流向垂直的方向跑。 故选B。 15. 【答案】 C B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解析】 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M国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N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过慢。 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M国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N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 【解答】 阅读表格资料可知,M国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故①正确。 N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故②错误。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M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属于发展中国家,故③错误。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N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属于发达国家,故④正确。选项①④符合题意。 表格中信息显示,M国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16. 【答案】 A 【考点】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解析】 拉丁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最早是在北美大陆和亚洲大陆在白令海峡处没分开时,早期亚洲居民从西伯利亚通过白令海峡到美洲大陆;他们之所以被成为印第安人,主要是因为当年哥伦布,以为他们到达的新陆地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解答】 拉丁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蒙古人种),最早是在北美大陆和亚洲大陆在白令海峡处没分开时,早期亚洲居民从西伯利亚通过白令海峡到美洲大陆;他们之所以被成为印第安人,主要是因为当年哥伦布,以为他们到达的新陆地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故选A。 17. 【答案】 B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我国的北京是正午时,美国华盛顿是夜晚(指的是时间差异)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结合选项B符合题意。 18. 【答案】 A 【考点】 海陆变迁的证据 【解析】 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解答】 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选项中A符合题意。 19. 【答案】 A C 【考点】 六大板块及其分布示意图 板块的运动 【解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因此丙地位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20. 【答案】 C 【考点】 海陆变迁的证据 【解析】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解答】 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故选C。 21. 【答案】 C 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方向。 【解答】 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得,图中③段等高线最密集,该处坡度最陡,河流的流速最快。 河流分布在山谷部位,山谷是指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所以B点的海拔高于A点的海拔。图中从山上乘索道下山的方向即从B到A,其方向是向正南,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与之相对的方向是南方。 二、综合题 【答案】 30°N,90°E,西北 C,D D,B 东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纬度是30°N;B点的经度是90°E.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C、D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C点;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D点。 A、B、C、D四点中,D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B位于赤道上,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地球仪面向我们的这一面是东半球。 【答案】 欧,大洋,南极 苏伊士,非,印度,大西 巴拿马,北美 太平洋 【考点】 洲界线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答】 依据位置,大洲名称:A是欧洲,C是大洋洲,是七大洲中最小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依据位置,甲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B非洲的洲界线,沟通了②印度洋和③大西洋。 依据位置,乙是巴拿马运河,是D北美洲和E南美洲的洲界线,沟通了①太平洋和③大西洋。 依据位置,丙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D北美洲的洲界线,沟通了①太平洋和④北冰洋。 【答案】 B 鞍部,陡崖,山谷 ①,①线等高线稀疏山坡较缓 南北走向,0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甲山峰的海拔在350米以上400米以下。 丙处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丁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戊所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沿着虚线①和②攀登乙山峰,登山线路较缓的是①线,原因 ①线等高线稀疏山坡较缓。 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中铁路的走向是南北走向,MN段是修建的隧道,MN的相对高度为0米,MN的海拔一样高。 【答案】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亚欧,美洲,南极洲 太平洋 亚欧,太平洋,C 【考点】 六大板块及其分布示意图 【解析】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 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该国传统民居建筑材料较轻,是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亚欧;美洲;南极洲;(1)太平洋;(2)亚欧;太平洋;C。 【答案】 公转,1年 ; B,夏至,6,22 C,赤道,相反 D 昼夜交替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解答】 此图所示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如图: 结合图示: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6月22前后),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C位置,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泉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时间是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1)平原 (2)北,中低 (3)稠密,黄色,白色 (4)干旱,湿热 【考点】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解析】 (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2)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3)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种的分布。 (4)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稀少的原因。 【解答】 (1)依据图1信息,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依据图2信息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 (3)图3中,A为亚洲的东部,B为亚洲的南部,C为欧洲西部,D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为世界人口稠密区;其中,A亚洲的东部主要是黄色人种,C欧洲西部主要是白色人种。 (4)图3中,①为撒哈拉沙漠,②为亚洲北部,③为青藏高原,④为亚马孙平原,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其中,①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过于干旱;④地区是因为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