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1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四单元 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名、乱、劳、妖、蔓、枝”等文言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2.理解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语文要素【考点】分析托物言志手法托物言志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本课两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6短文两篇 语文要素《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来写莲的高洁,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品格的思想感情。【方法技巧】1.了解具体概念。托物言志通常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2.明确分析思路。解答这类题,首先应了解常见事物的含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准确把握作者借“物”所寄托的“志”。 名师导学1.背景解读刘禹锡生活于唐王朝衰弱之时。在宫中,宦官专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之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为相似。其特点是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陋 室 铭 2.整体感知环境优美交友高雅生活情趣 名师导练【基础训练】一、字词解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名,有名神异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博学的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6)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加装饰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乱,扰乱使……劳,劳累 2.文言词汇选择。(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逝者如斯夫B.无案牍之劳形/自惭形秽C.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D.可以调素琴/我行我素(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卷卷有爷名B.无案牍之劳形/劳民伤财C.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D.斯是陋室/实事求是AB 二、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平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内容理解1.内容理解默写。(1)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5)《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云何陋之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内容理解简答。(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3)文章开头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最后却又说“何陋之有”。这是前后矛盾,还是另有深意?类比。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类比。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这是另有深意。从房屋建筑和室内布置来看,客观条件是简陋的;但由于居室主人品德高尚,交往高雅,因而就不觉得小屋简陋了。 诫兄子严、敦书马 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②,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③,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④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课外延伸 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节选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有删改)【注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②正法:正当的法制。③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衿,佩带。缡,佩巾。④谨敕:谨慎。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通轻侠客/可望而不可即B.此吾所大恶也/深恶痛绝C.陷为天下轻薄子/执子之手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自以为大有所益B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3.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杜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杜季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最主要的原因是杜季良不择友而交。从中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 1.背景解读《爱莲说》是周敦颐于北宋熙宁元年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周敦颐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厅,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事或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名师导学爱 莲 说 2.整体感知富贵者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名师导练一、字词解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洗艳丽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竖立亲近而不庄重应当 2.文言词汇选择。(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鲜艳夺目B.香远益清/斟酌损益C.中通外直/随君直到夜郎西D.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B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宜乎众矣/不宜偏私B.自李唐来/有朋自远方来C.亭亭净植/清净无为D.香远益清/多多益善C 二、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我只喜爱莲,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三、内容理解1.内容理解默写。(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园里,观赏牡丹的人特别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爱莲说》中表现主人公不受世俗羁绊,厌弃世俗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内容理解简答。(1)本文是写莲花的,那写菊花、牡丹花的作用是什么?(2)文中莲、菊、牡丹各象征什么人?衬托莲花,其中菊花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人;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点:都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退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4)作者称“莲,花之君子者也”,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格。在作者心目中,君子有很多可贵的品格: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刚正不阿。 3.综合分析选择。(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做了淋漓尽致地渲染。B.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进行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之又少啊!C.作者以牡丹为正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君子洁身自爱的美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D.作者通过表达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和对庸劣世态的憎恶。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与“花之隐逸者”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前者是主谓间的助词,可不译;后者是结构助词,译为“的”。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中的“蔓”和“枝”属于名词活用作形容词。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翻译为“我爱好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其中“莲之爱”为宾语前置句。D.朗读是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朗读节奏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B 习 惯 说刘 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若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顾谓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④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⑤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节选自《养晦堂文集》,有删改)课外延伸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扩展。③踬:绊倒。④蹶然:猛然。⑤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C.每履之,足若踬焉(踩)D.父来室中坐,语之(告诉)A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3.请用两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推荐阅读:陆游《陆游筑书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