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卜算子 咏梅》 (11)_苏教版(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卜算子 咏梅》 (11)_苏教版(2016)

卜算子·咏梅 学习目标:了解梅花的特点。 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情陆游词背景: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毛泽东词背景:次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写梅花为了表现什么? 背景:这是毛泽东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题目。词前的两句话,是“小序”。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了:“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字务观,号放翁,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他的这首词就表现了这一情绪。毛泽东的这首词,和陆游的咏梅词一样,都是咏物词,也都是通过咏梅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寄托在词中的感情却和陆游不同,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梅花凌寒开放。 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春夏秋冬循环往复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但是词人的叙写却耐人寻味。在作者的心中春天离开,时间是那么地短(“春归”“春到”)。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看,可以理解为这里的“春归”“春到”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发展。在词人看来,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飞雪”也就是严冬之时,“飞雪迎春到”也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已是悬崖百丈冰”,承“飞雪”,将严寒写得更为具体,形象地表现梅花开放的冰雪环境,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梅花在这样百丈坚冰的时节的难能可贵。这样,“犹有花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花不但在这样严寒的季节开放,而且开放得特别俏丽。以冰雪衬托梅花,以梅花象征革命者。“俏”字用得好,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下阕写梅花的品格。“俏也不争春”,承“俏”字写起,“也”字不可忽视。通常人们认为,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因为各种花都在春天竞相开放。可是梅花却不是如此,它开放于严寒冬天之中,等春天到来之时,它已经凋零了。这是梅花的特性。所以,词人说,梅花俏丽开放却并不想争占春光。“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字丛中笑”,描写春天到来时梅花高兴的样子,表现梅花高尚的品格:虽然自己谢了,但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山花烂漫”也是衬托的手法。这里没有被梅花所固有的特性所拘泥,而是词人根据梅花冬开春谢的特点加以引申。这一引申加上烂漫春花的衬托,表现了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小结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咏梅》两首之比较共同之处:①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②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③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④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不同之处:①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遭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东笔下的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她象征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表现了革命者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国际国内巨大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②感情基调不一样。毛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陆的词低沉孤高。 根据自己对这两首词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方式如:写作、绘画、背诵、抄录、评价等) 课后学习:阅读下面一首诗,想一想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www.newxue.com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