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习题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习题课件

作家作品《木兰诗》又作《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木兰,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这首诗写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的感人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中心意旨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结构思路纯朴、勇敢、刚毅的女英雄 表达技巧1.浓郁的民歌特色本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以悬念“叹息”起笔,接着一问一答,这是民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全诗用口语写成,生动质朴,生活气息极浓。如“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这些口语化的称呼,都具有通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琢,自然流畅。 2.大量铺陈排比,感染力强如文中的“东市买骏马……”“爷娘闻女来……”“开我东阁门……”,这些排比句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整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重点难点1.“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叹息声、织机声、虫鸣声。(1)叹息声。有学者认为,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一个“唧唧”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唧唧”,作者还觉得不够,最后又“唯闻女叹息”,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忧愁苦闷的木兰形象。(2)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织机声,人未出场先闻声。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 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也是合情合理的。(3)虫鸣声。如果将“唧唧”理解为虫鸣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夜深人静,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长吁短叹。四野的虫鸣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 2.本诗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来刻画木兰这一形象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军营的苦寒生活,从侧面表现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夸张手法写勋级之高、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木兰战斗之英勇与战功之卓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通过木兰的军中同伴的“惊忙”“不知”,从侧面表现木兰的非凡智慧和才能。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该如何理解?第一,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前两句写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一眼就可以判别出雄雌;而当两兔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第二,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产生的疑问进行的解答。其次,可以将这几句话看作是木兰对“火伴”们的回答。从这几句风趣、巧妙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机智聪慧而又自豪的神态。最后,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艺术的特点。 此外,这几句诗也被人们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火伴”们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古今对译唧(jī)唧①复②唧唧,木兰当户织③。一声又一声地叹息着,木兰对着门在织布。不闻机杼(zhù)声④,唯⑤闻女叹息。听不见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姑娘在叹息。【①唧唧:叹息声。②复:又,再。③当户织:对着门织布。④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⑤唯:只。】【点评】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感到奇怪——制造悬念,引起下面的情节。 问女何所思①,问女何所忆②。女亦无所思,问姑娘想什么,问姑娘思念什么。姑娘也没想什么,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③,可汗(kèhán)大点兵④,姑娘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军书十二卷⑤,卷卷有爷⑥名。阿爷无大儿,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已成年的儿子,木兰无长兄⑦,愿为市鞍马⑧,从此替爷征⑨。木兰没有哥哥,(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代替父亲出征。【①何所思:想什么。②忆:思念。③军帖:军中的文告。④可汗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⑤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⑥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⑦长兄:大哥。⑧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 去买鞍马。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⑨征:出征。】【点评】 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叹息,是因为可汗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但父亲已年老,家中又无长子。于是木兰决定代父从军。从中可以看出木兰通情达理、重孝道又不拘泥于世俗眼光以及不避艰险、坚毅勇敢的精神。东市①买骏(jùn)马,西市买鞍鞯②(jiān),南市买到东市买了一匹好马,去西市买了马鞍和鞍垫,往南市买了辔(pèi)头③,北市买长鞭。旦④辞⑤爷娘去⑥,嚼子和缰绳,从北市买了一条长鞭。早晨辞别离开了爹娘出征,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⑦闻晚上住在黄河边,(再也)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了,只听见黄河流水鸣溅溅⑧(jiān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⑨黑山头,黄河的水流声。早晨离开黄河向前进发,傍晚到了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再也)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了,只听见燕山下胡人的战马鸣啾啾(jiūjiū)。的嘶叫声。【①市:集市。②鞯:马鞍下的垫子。③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④旦:早晨。⑤辞:辞别。⑥去:离开。⑦但:只。⑧溅溅:水流声。⑨至:到达。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啾啾:马叫的声音。】 【点评】 写木兰做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及出征途中的情景,既表现出木兰的勇武,又烘托了木兰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细腻感情。前四句紧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描写木兰积极备装的紧张忙碌的景象。后八句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急速、军情的紧急和木兰思念亲人的情感。万里赴戎机①,关山度若飞②。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朔(shuò)气传金柝③(tuò),寒光照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铁衣④。将军百战死,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不少人都牺牲了, 壮士十年⑤归⑥。木兰等壮士经历了多年的战斗,胜利归来。【①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②关山度若飞:像飞 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③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 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 打更的器具。④铁衣:铠(kǎi)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⑤十年:泛指 多年,并非确指。⑥归:胜利回来。】【点评】 写木兰的战场生活。作者以凝练的语言、典型的场景,形象 地概括了木兰从出征到凯旋的过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承接 上段,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木兰驰骋战场的英雄气概。“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写出了北方的寒冷,环境的艰辛,表现了木兰坚忍顽强的 性格。“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括了战事的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木兰等壮士胜利归来。归来见天子①,天子坐明堂②。(木兰等人)回来拜见可汗,可汗坐在明堂上接见(他们)。策勋十二转③,赏赐百千强④。可汗问(木兰)记最大的功,(可汗)赏赐很多财物。可汗问(木兰)所欲⑤,木兰不用⑥尚书郎⑦,愿驰千里足⑧,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送儿还故乡。送她回到家乡。【①天子:此处指上文的“可汗”。②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 堂。③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④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⑤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⑥不用:不愿做。⑦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⑧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驰,赶马快跑。】【点评】 写木兰立功受赏,辞官还乡。在这段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多次立功,战功卓著,可汗赏赐丰厚。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出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爷娘闻①女来,出郭②相③扶将④;阿姊⑤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了外城去迎接;姐姐 闻妹来,当户理⑥红妆⑦(zhuānɡ);小弟闻姊来,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把刀磨刀霍霍⑧(huòhuò)向⑨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磨得很锋利去杀猪宰羊。打开我东房的门,坐上我西房的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当窗理云脱下我的战袍,穿上我在家时的衣裙,对着窗户梳理我像云鬓(bìn),对镜帖花黄。出门看那样的鬓发,照着镜子在额头上贴上花黄。出门去看我军中的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同伴,他们个个都很惊讶:并肩作战了这么多年,(竟然)不 是女郎。知道木兰是个姑娘。【①闻:听说。②郭:外城。③相:互相。④扶将:扶持。⑤姊:姐。⑥理: 整理。⑦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⑧霍霍:磨刀的声音。⑨向:对着,朝 着。开:打开。著:穿。裳:古代称下身穿的衣裙。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花黄: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火伴: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点评】 写木兰回到家里的欢乐情景。先通过对家人富有特征的动 作描写,表现亲人欢聚的热烈气氛;然后写木兰回家后的生活细节,如她 的一连串动作(“开”“坐”“脱”“著”“理”“帖”),表现出木兰 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雄兔脚扑朔,雌兔(提着兔子的耳朵悬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迷离①;双兔傍地走,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安能辨我是雄雌②?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①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点评】 以富有情趣的比喻,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机敏;以 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呈现深入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反问,体现了木兰的自豪感。这段文字,充满了对木兰的赞美之情。 素养解读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也是当代中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选了四篇文学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字、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的思想感情。学生应借助对这些美文的深入学习,体会“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素养。 典例剖析例1    (2018河北邢台沙河期中)“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还是中华民族。(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答:(2)请你就材料中孟子的话谈谈我们应当怎样做来实现自己的爱国之情。答: 解析(1)只要是有关爱国的名言或诗句即可,注意避免错别字,同时要注明作者。(2)结合自己的学生身份和生活实际,能给人以启迪,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示例)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2)(示例)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作为自己的使命。 例2(2016重庆中考A卷)综合性学习。初三(1)班拟开展“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 方案先行 作为活动策划人,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写出两个活动目的。活动主题: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活动目的:①②活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现场比赛制作“重庆小面”活动二 开场助兴 作为活动主持人,请你在比赛前扣住活动主题说几句富有感染力的话,以营造活动气氛。答: 活动三 文化助阵 晓雨同学为本小组制作的小面拟写了一则广告语,请对这则广告语加以评析。广告语:麻辣当前,岂能面不改色?香飘万里,安能端坐如山!评析:解析活动一 应紧扣活动的主题“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联系活动的方式来思考活动的目的。活动二 应紧扣活动主题“重庆城·重庆人·重庆面”来谈,注意说话简洁明了,且富有感染力,另外要符合开场白的格式,开头要有称呼,有问候语。活动三 可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评析。答题思路: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答案活动一 (示例)①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②弘扬重庆美食文化;③学习重庆小面制作技艺。(扣住主题,答出两点即可)活动二 (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一场精彩绝伦的“重庆小面”争霸大赛即将在这里上演,手动、眼看、鼻嗅、口尝,色香味样样致命诱惑!来吧,同学们,踊跃参与吧,这里就是我们大展身手的舞台,显露绝技的天地!(有激情、有感染力、语句通顺)活动三 (示例)反问、夸张、比喻、对偶(宽对)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有力地凸显了小面麻辣香的特色及其诱惑不可阻挡。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鞍鞯(jiān)  机杼(zhù)    燕山(yàn)B.戎机(róng)     辔头(pèi)  鸣溅溅(jiān)C.可汗(kèhàn)  云鬓(bìn)     霍霍(huò)D.朔气(shuò)  金柝(tuò)  胡骑(qí)答案B A.燕yān。C.汗hán。D.骑jì。············· 2.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渐渐。B.万里赴戒机,关山度若飞。C.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D.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答案C A.渐渐→溅溅。B.戒→戎。D.辩→辨。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买)      唯闻女叹息(只)B.问女何所思(想什么)     旦辞爷娘去(早晨)C.万里赴戎机(战场)     朔气传金柝(北方)D.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答案C “戎机”在诗句中是“战事”的意思。············ 4.默写“木兰征战沙场的十年生活”的诗句。答:答案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型默写,默写的诗句必须和原句完全一致。注意“戎”“度”“朔”“柝”等字不要写错。 5.文学常识填空。《木兰诗》又作《》,是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答案木兰辞 南北朝 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璧 北朝解析注意积累重要的文学常识。另外,“辞”不要误写为“词”,“璧”不要误写为“壁”。 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B.C.D.答案D A.买;集市。B.看见;拜见。C.大规模;排行第一。D.对着。 2.找出下列句子中属于词类活用的词语,并写出它的意思。(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答:(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答:答案(1)“市”,原指集市、市场,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买”的意思。(2)“策”,原指记事的册子,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记下”的意思。解析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分析其活用后的意思。 3.填空。(1)课文的最后一段可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意思是。(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是:。答案(1)扑朔迷离 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解析理解诗歌的意思,根据要求作答。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C.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答案D 正确的停顿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下列对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的女儿情态,与她在战场上的英姿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木兰对生活的热爱。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十二转”“百千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突出了木兰的功劳之大。答案C 突出了北方天气的严寒,表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苦,衬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1.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木兰的紧急准备,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答案B 该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谨慎、机敏。 2.请结合课文,根据下列图片的提示,分别写出《木兰诗》中与图片内容相符的诗句。(1)(2)(1)(2) 答案(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解析(1)由图中咆哮的河流联想到“黄河”。(2)图中带有雪的树枝,使人想起“朔气”。 3.学校文学社举办“读名著,品经典”诗文朗诵会,请你为《木兰诗》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主持词。要求:①介绍并评价木兰的性格或诗歌内容;②至少引用诗歌中的一句名言,或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语言生动。答:答案(示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她是驰骋沙场的战士;“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她是楚楚动人的姑娘。这二者在木兰身上的统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女性的坚强与温情。解析诗歌朗诵会的主持词要紧扣诗歌的内容或人物的性格,语言要生动且有亲和力。 1.(2018山东日照五莲期中,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独坐幽篁里,。(《竹里馆》)(2),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3),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4),明月来相照。(《竹里馆》)(5)不闻机杼声,。(《木兰诗》)(6)当窗理云鬓,。(《木兰诗》)(7)《木兰诗》中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诗句是:,。(8)请写出一句带“柳”的诗句:,。 答案(1)弹琴复长啸 (2)谁家玉笛暗飞声 (3)故园东望路漫漫 (4)深林人不知 (5)唯闻女叹息 (6)对镜帖花黄 (7)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8)(示例1)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示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示例3)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解析根据平日的积累按题中要求填写恰当的诗句。注意“帖”不要误写为“贴”,“朔”不要误写为“溯”。 2.(2018山东菏泽郓城期中,20—2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4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中间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边塞夜景,有何作用?(2分)答:(2)(★★★)最后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从哪些角度写木兰的征战经历?(2分)答: 答案(1)形象地描写了战地生活的艰苦,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2)战斗多,时间长,战况烈。解析(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和坚强。(2)“百战”说明战斗多,“十年”表明时间长,“死”“归”说明战况惨烈。 3.(2018河北唐山滦南期中,7—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5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赏析诗中的画线句。(3分)答:(2)(★★☆)“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2分)答: 答案(1)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也表明行军迅速,军情紧急。(2)不图富贵,孝顺父母。解析(1)赏析句子要选准角度,结合句子的内容分析出表达效果。(2)木兰的选择表现了她眷念双亲、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1.(2018甘肃白银期中,6,★☆☆)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答案B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C.都德是法国作家。D.“主要是为了歌颂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的说法不当。 2.(2018广西柳州柳江期中,7,★★☆)下列句子所用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排比)C.(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比喻)D.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拟人)答案C 句中的“好像”表示猜测,而非比喻。 3.(2018辽宁辽河油田兴隆台一中期中,6,★★☆)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A.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 ④复沓B.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比喻  ④对偶C.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  ④对偶D.①互文、对偶  ②顶真  ③拟人  ④复沓答案D 理解各诗句的内容,结合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恰当判定。注意修辞手法兼用的情况,如①句内容上互文、形式上对偶。 1.(2018山东德州中考,5,★★☆)默写。(8分)(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燕子来时新社,。(晏殊《破阵子》)(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4)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答: 答案(1)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2)梨花落后清明(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示例)落日故人情 白云千载空悠悠解析解答此类题,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朔、柝、梨、奉”等字容易写错。第(4)题,诗中主要的意象有“落日”“孤舟”“鸟”“流水”“白云”“明月”“芳草”等,选择含有这些意象的诗句默写即可。 2.(2018湖南邵阳中考,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答案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3.(2017山东泰安中考,5,★☆☆)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B.醉能同其乐,醒能叙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木兰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笑着,走着。(朱自清《春》)答案A B.叙→述。C.辩→辨。D.“花枝招展着”的“着”应为“的”。 4.(2016甘肃兰州中考A卷,7,★☆☆)默写。(7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2)?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3)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曹刿论战》)(5)《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答案(1)却话巴山夜雨时 (2)何处望神州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5)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解析(1)—(4)题是直接型默写,易错字有“州”“萍”“鄙”等。(5)题是理解型默写,“百战”“十年”两词写出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5.(2016山西中考,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粘”,粘住。(《木兰诗》)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三峡》)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答案A “帖”通“贴”,粘贴。···· 1.(2017天津中考,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表达了久居边塞,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C.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气”。···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中“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它明丽而充满生机,诗人对其饱含向往之情。答案B 从本诗的题目及写作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当时是被排挤出朝廷,奉命出使边塞,而不是“久居边塞”。本诗抒发了诗人内心难言的抑郁和激愤之情。 2.(2016浙江衢州中考,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2)愿为市鞍马(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5)辍耕之垄上(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答案(1)约定 (2)买 (3)顺,沿 (4)处所(5)到……去,往 (6)置身其中,参与解析答题时,一方面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另一方面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第(1)题中的“期”在这里是“约定”的意思。第(2)题中的“市”名词用作动词,是“买”的意思。第(5)题中的“之”一词多义,在这里是“到……去,往”的意思。 3.(2016浙江舟山中考,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    时人莫之许也B.及鲁肃过寻阳  人恒过,然后能改C.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D.苟富贵,无相忘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答案A A.赞成,赞同,同意。B.经过;犯错误。C.鞭子;登记。D.如果;苟且。········ 综合性学习。共和国万紫千红的群英谱中,有一个不凡的名字——郭俊卿。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的特等女战斗英雄。机智聪慧的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性倔强的郭俊卿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后来她参加了八路军。战争使郭俊卿很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她为锦州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一次疾病暴露了她的真实情况,这在全军上下引起了轰动。军长贺晋年得知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1)请你给这则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答: (2)假设你作为一个记者去采访郭俊卿,请你设计两个采访的问题。答:答案(1)(示例)当代花木兰——我军唯一特等女战斗英雄。(2)(示例)①请问您在前线打仗的时候,面对血腥的场面,您害怕过吗?②在管理属下的时候,您是温柔的时候多呢,还是严厉的时候多呢?③请问您在您的军旅生涯中哭过吗?(写出两个即可)解析(1)读懂材料,提取主要信息,结合关键词概括材料内容,并用精练的语言拟写出标题。(2)设计采访的问题要紧扣材料内容和人物的生平经历,语言要合理、得体。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古人就有这样的慨叹;豫剧《花木兰》中也有“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的唱词。这样看来,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可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苏省妇联曾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下发了1300份调查问卷,在收回的1100多份答卷中,有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被调查者指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材料二    小郑是一名优秀的毕业生,相貌出众的她想应聘一家旅游公司的导游工作。该工作有五个人竞争,包括三名男生。旅游公司最终录用了一名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小郑的男生。“我落选的根本原因是我是女生。”小郑很委屈。(1)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存在着什么问题?答:(2)如果你是小郑的朋友,请你发一条短信,安慰求职失败的小郑。答: 答案(1)歧视女性。(2)(示例)小郑,你这次求职虽然失败了,但我知道错不在你。你这么优秀,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的,加油!解析(1)这两则材料都说明了女生找工作难的问题,材料一是通过数据说明的,材料二是通过小郑求职的亲身经历来说明的。(2)从材料可知,小郑的能力很强,却因为是女生而被拒绝,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安慰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