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卷》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同步课时卷》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第二节

《同步课时卷》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第二节1.人的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消化道是一条长约9m的管道。除 外,还包括 、 、 、 、 和 等;消化腺主要包括 、 、 、 和 等。2. 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牙分为 、 和 三部分。3.口腔内牙齿的咀嚼与舌的搅拌、胃与肠的蠕动等过程,促进食物消化,属于 。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是 。4.我们细嚼馒头有甜味是因为 。5.胃液中含有 , 和 中含有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6.肝分泌的 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 ,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7.在 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 ,淀粉逐步分解成 ,脂肪逐步分解成 和 。8.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 ,这一过程称为 。9.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①小肠在消化道中是最长的一段,约5~6m,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易 。10. 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在小肠内除大部分的 、 被  吸收外,其余的各种营养物质都被 直接吸收进入  。胃能够吸收 ,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 和部分 。11.人体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B.胰液C.胆汁D.肠液12.小李患龋齿,近日非常疼痛,说明细菌已侵入他的(  )A.牙釉质B.牙本质C.牙根D.牙髓13.淀粉进行化学性消化过程中最先开始于(  )A.口腔B.小肠C.大肠D.胃14.下列哪组腺体分泌的消化酶种类最多(  )A.肠腺和胃腺B.胃腺和胰腺C.胰腺和肠腺D.肠腺和唾液腺 15.某同学做“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时,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该实验结果表明(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碘液检验1淀粉糊+清水37℃变蓝色2淀粉糊+唾液37℃不变色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D.唾液具有消化作用16.既含有消化糖类的消化酶,又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的消化液是(  )A.肠液和胆汁B.胃液和胰液C.肠液和胰液D.胃液和胆汁17.细嚼馒头有甜味,主要是因为(  )A.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B.淀粉有甜味C.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D.牙齿的咀嚼18.下列食物的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A.水、脂肪、无机盐B.水、维生素、蛋白质 C.脂肪、淀粉、蛋白质D.水、无机盐、维生素19.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A.豆腐B.米饭C.肥肉D.瘦肉20.下列关于消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理性消化改变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性消化不改变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B.物理性消化不改变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性消化改变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C.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均改变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D.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均不改变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2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每天所吃的食物主要在[  ] 内被消化吸收,在吸收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的供能物质。(2)在消化器官中,[  ] 对淀粉消化不起作用,所以常将一些口服药物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以避免对该器官的刺激。2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 两部分。(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可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  ]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经吸收后进入 系统。(4)[⑧]是 ,它所分泌的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23.现有A、B、C三支试管,其内分别放入淀粉糊、鸡蛋清、植物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滴入碘液后呈 色,再滴入足够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后,试管内颜色变化是 。(2)B试管内加入适量的  ,充分振荡后置于37℃水中,半小时后鸡蛋清不见了。(a)唾液(b)胃液(c)胆汁(d)水(3)C试管内加入适量的小肠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1小时后液体中的植物油不见了。原因是 。参考答案1.消化道和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唾液腺、肝、胰、胃腺和肠腺 2.牙齿牙冠、牙颈牙根3.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4.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5.胃蛋白酶胰液肠液6.胆汁脂肪微粒7.消化酶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8.循环系统吸收9.一吸收各种营养成分10.小肠甘油、脂肪酸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血液水和酒精无机盐维生素11.C12.D13.A14.C15.D16.C17.A18.D19.C20.B21.(1)8小肠葡萄糖(2)6胃 22.(1)消化腺(2)3胃(3)5小肠循环(4)肝23.(1)蓝变为棕色(2)(b)(3)肠液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