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一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1)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 临北冰洋;3)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 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 3、亚洲的世界之最: 1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 世界上最高的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4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里海 6 世界最深河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7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8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9 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4、亚洲地势的特点——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很大。 5、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6、亚洲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7、亚洲的季风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新 课 标第一 网 xk b1.c om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 年,在世界 60.55 亿人口中,约有 36.8 亿是亚洲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61%; 2、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其中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 加拉国、日本这 6 个国家的人口超过 1 亿。 3、亚洲的民族——共有民族 1000 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4、亚洲的文化:1)黄河—长江流域——华夏文化;2)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印度河文化和恒河 文化;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阿拉伯文化。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隔日本海和朝鲜海峡与中国、韩国、朝鲜相望。是太平 洋西北部的岛国。 2、领土组成:日本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等 4 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面积 37.7 万平方千米,人口 1.27 亿(2000 年)。是一个人多地狭的岛国。 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日本最高峰——富士山(3776 米),它是一座活火 山。日本最大平原——关东平原。 4、气候: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的特点。 5、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3 万多美元,是世界上最高收入国家之一。外 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2、日本经济的特点:1)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进口原材料,然后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2) 由于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依靠大量进口,所以对外依赖严重;3)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 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3、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1)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 消费地;2)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3)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4)沿海平原 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1)京滨工业区;2)名古屋工业区;3)阪神工业区;4)濑户内工业区;5) 北九州工业区。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日本民族构成——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2、日本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3、日本的国花——樱花。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因为在中国以南而得 名。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 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位于马六甲海峡咽喉处 的国家是新加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 2、东南亚是世界上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叶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 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3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4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5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三、地形与城市分布 1、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四、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五、东南亚的旅游业:1)缅甸仰光大金塔;2)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3)柬埔寨的吴哥窟;4) 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5)越南的下龙湾;6)花园城市——新加坡。 第三节 印度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目前人口已超过 10 亿。仅次于中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3、地形——主要地形区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印度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是——恒河,被誉为印度的“圣河”。 4、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 5、印度最有名的景点——泰姬陵 二、水旱灾害频繁 1、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印度的年降水量极不稳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 2、印度旱季和雨季比较: 三、印度的粮食生产——能够自给自足 1、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通过“绿色革命”改进粮食生产技术; 2、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3、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 和 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四、印度的工业——处于发展中 1、主要城市: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棉纺织 中心——孟买;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班加罗尔。 2、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棉纺织工业(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麻纺织工业(加尔各答 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钢铁工业(印度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 3、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业大国,另外在核技术、航天航空等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第四节 俄罗斯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地跨亚、欧两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的美国相 望,西面和欧洲的国家接壤,南面和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朝鲜接壤。 2、面积及人口——面积超过 17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由 1.47 亿,居世 界 7 位,通用语言是俄语。 3、地形及河流:(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西 俄罗斯 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 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鄂毕河 叶尼 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 4、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纬度位置高,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二、工业及交通 1、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2、俄罗斯的四大工业区——1)圣彼得堡工业区;2)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3)乌拉尔工业区;4)西伯利亚工业区。 3、俄罗斯的主要矿产地及矿产种类:1)库尔斯克铁矿;2)第二巴库油田;3)秋明油田(俄罗斯 最大的油田);4)库兹巴斯煤矿。 4、俄罗斯的交通——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 但有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北成为亚欧大陆桥。 航运方面——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全长 3600 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通 过运河,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被称为“五海通航”。 三、城市及文化 1、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海港。 2、主要的建筑和艺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总统府——克里姆林宫;著名的芭蕾舞、交 响乐。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 原因之一: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中东的范围:包含了除阿富汗之外的西亚各国及非洲的埃及。 2、中东与西亚的区别:1)西亚由阿富汗,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的埃及,西亚不 包括;3)中东包含整个土耳其国家,而西亚只包含土耳其的亚洲部分,不包含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3、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 大西洋→地中海 ↑ 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 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三洲:亚洲、欧洲和非洲 五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不是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红河 越南 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 万象 湄公河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 缅甸 季风 风向 西南季风的变化 灾害 旱季(10 月—次年 5 月) 东北季风(陆地→海洋)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 干旱 雨季(6 月—9 月) 西南季风(海洋→陆地)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 洪灾 原因之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中东石油的主要分布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4、中东石油主要输出路线和国家地区: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A 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各国、美国 B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各国、美国 C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日本 原因之三:匮乏的水资源 1、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类型控制下,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特征——终 年高温干燥少雨。 2、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河流湖泊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约旦河、尼罗河、利 塔尼河、太巴列湖等,主要分布国家——土耳其、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等。 3、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途径:节水农业、海水淡化等。 原因之四:文化差异 1、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2、在中东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伊斯兰教把沙塔阿拉伯的麦加尊 为圣城。 3、中东主要民族: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国家叫做“阿拉伯国家”; 犹太人——信仰犹太教——集中分布在以色列; 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伊朗。 第二节 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一、欧洲西部概况 1、面积范围:位于欧洲的西颁布,面积约 500 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 2、人口:本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3、地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4、为了加强各国间的联系,成立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员国 使用统一货币——欧元(1999 年 1 月 1 日正式启用),目前 27 个成员国。 二、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1、制造业指的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只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1、本区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 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带。 三、传统的畜牧业 1、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1)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全 年温和湿润,这种气候类型非常适合草的生长; 2)地形——本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草场面积广大; 本区主要的地形区有: 主要平原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 主要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2、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主要的畜牧业国家: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本区 畜牧业的特点——由于劳动力短缺,畜牧生产高度机械化。 四、繁荣的旅游业 英国伦敦——塔桥 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 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 挪威——北欧峡湾风光 西班牙——斗牛 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 荷兰——风车 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不包括非洲的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 哥、西撒哈拉这几个国家。西临大西洋及几内亚湾,东临印度洋,最南端是好望角;本区大部分处 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2、地形:本区主要的地形区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主要是以 高原为主,又有“高原大陆”之称。 3、气候:本区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 分为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分布具有南北对称的特点。(本区气候类型 图在书中第九页) 4、人口:本区有 6 亿多人,其中 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不同的部族有不 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宗教。 二、经济 1、本区经济的特点——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单一商品经济”; 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的统治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 1、本区粮食短缺的原因有:1)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2)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人 口自然增长率居于世界首位;3)在热带草原气候控制下常出现旱灾。 2、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途径及方法: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2)大力发展粮食生 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3)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4)尽快总处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 善的民族经济体系;5)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6)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 术。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有一块完整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 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国土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2、面积: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有 669 万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 3、地形:主要的地形区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 国内最长的河流是墨累河,最大的湖泊是北艾尔湖。 4、气候: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 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主要特征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生物特别多,如:袋鼠、鸸鹋、(这两种是澳大利亚国徽上 有的两种动物)、考拉、鸭嘴兽等;原因——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的: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 6500 万 年前和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上矿产品的 主要出口国之一。 4、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 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一、美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 1、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面和加拿大接壤,南和墨西哥接壤。 二、美国的领土组成:由三部分组成——美国本土(48 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阿拉斯加州、夏威夷 州。首都——华盛顿 三、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 2.78 亿(2000 年),印第安人是土著居民,84%是白种人,13% 的黑种人,华人和华侨约有 160 万。 四、农业地区专业化: 1、美国地形特点: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广大,占了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2、河流和湖泊: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是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中国的长江的世 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苏必利尔湖、米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 水湖群,其中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3、美国农作物产量居于世界首位的有:玉米、大豆、棉花 4、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机械化、专业化 5、美国主要农业带及其分布: 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等 五、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美国工业区: 工业区 主要工业城市 主要工业部门 主 要 资源 运输条件 东北工业区 芝加哥、底特律、纽 约、波士顿、华盛顿 汽车、钢铁、化 学 铁、煤 大西洋沿岸多良港;五大湖 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 西部工业区 西雅图、旧金山、洛 杉矶 电子、飞机制造 森林、 金属 太平洋沿岸多良港;贯穿美 国东西的铁路线 南部工业区 休斯敦 石油、宇航 石油 墨西哥湾的港口;便利的铁 路运输 2、美国工业特点: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 3、美国工业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有:合成橡胶、轮胎、铝、载重汽车、发电量、拖拉机、磷肥等。 4、位于美国西部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以生产微 电子产品为主。 六、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第二节 巴西(“咖啡王国”) 一、巴西概况: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国之一 1、是一个热带面积广大的国家; 2、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3、国土面积有 854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五位; 4、人口有 1.7 亿(2000 年),居世界第五位; 5、本土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化; 6、民族大熔炉: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人种约占 40%,黑种人占 6%,印第安人不到 1%,还 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 7、巴西的文化:桑巴舞、狂欢节、足球 8、巴西主要的地形区及河流: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并且在亚马孙流域覆盖 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度第二的河流 二、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二战前是一个以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国家 2、二战后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发展经济的优越和不利条件: 优越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不利条件——缺少煤、石油等能源矿产;解决途径:利用本国水能资源发电——伊泰普水电站。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1、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 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1992 年 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 心的《21 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于实践。 四、巴西城市化问题 1、巴西总人口 1.7 亿人中,城市人口占 3/4。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上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高度集中会产生一系列 问题,如:交通拥挤堵塞、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等,统称为“城市病”。 3、巴西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地理位置:南极地区——指南纬 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 的海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北极地区——指北纬 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 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二、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1、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2、冰山:巨大的淡水资源宝库水库。 3、气候特征:酷寒、干燥、烈风(有地球上的“寒极”、“白色沙漠”、“风库”之称)。 4、暖季(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考察都选在 1、2 月份。 5、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企鹅(鸟类);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北极熊。 三、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重要性 1、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极地区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煤、有色金属等);地上储存着 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 四、中国的 3 个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 1、长城站——位置:西南极洲乔治王岛(南纬 62 度 13 分、西经 58 度 58 分) 建成时间:1985 年 2 月 20 日 2、中山站——位置:东南极洲拉斯曼丘陵(南纬 69 度 22 分、东经 76 度 27 分) 建成时间:1989 年 2 月 26 日 3、昆仑站——位置: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 A 西南方向约 7.3 公里(南纬 80 度 25 分 01 秒,东经 77 度 06 分 58 秒) 建成时间:2009 年 1 月 27 日 (昆仑站的成功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