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答谢中书书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6答谢中书书教案2

答谢中书书 学习目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资料链接 ‎1、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3、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自主预习 1、 自读课文,解释加点词。‎ ‎⑴五色交辉    辉:交相辉映 ⑵四时俱备。  俱:都 ‎ ‎⑶晓雾将歇    歇:歇:消散。 ⑷夕日欲颓   颓:坠落 ‎⑸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6)‎ 2、 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结合注释,翻译语句。‎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4、《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上传至美,古来共谈”   。写四时“山川之美”的句子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早、晚“山川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四、合作探究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3、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写法的摹写景物的?‎ 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4、语句赏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作者选择了两个极具画面感的镜头“晓雾”、“夕日”来描摹、渲染。早晨,群山叠翠、清雾朦胧:山,似出浴的西子,亭亭玉立、超凡脱俗;雾,似斜披的轻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是一天最美的开始。山,阳光相拥,雾,紧紧依偎。漫步崎岖的山间小路,看舒缓的溪水流淌,品轻巧的小鸟婉鸣,听通灵的猿猴长啸,乐趣无限。山是质朴的、独特的,水是自然的、灵动的。多么清净的山水啊!一如梵音自天际间飘来,顿时让人耳聪目明,如悟禅机。黄昏、夕阳,又是另一幅山水佳景。落日余辉铺就大地、淙淙溪流碧波荡漾;光和影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光下的水、哪是水中的光,波光一起粼粼生辉;调皮的锦鳞,时而在水底觅食、嬉戏,时而跳出水面,搅动阵阵涟漪,圈圈荡漾到远远的岸边。独处如此美景之中,自觉不自觉的融入了自然,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间仙境莫非在此?不然的话,为何这般清幽、脱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语言简明、质朴、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 ‎5、有人将《答谢中书书》的优美意境概括为“四美”,即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称之美。你若同意这一观点,请补充理由。你若不同意这一观点,请自己概括其意境之美,并说说理由。‎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 ‎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达标测评 3‎ ‎1、翻译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 ‎2、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   。点名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 ‎3、“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______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 ‎5、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请收集描写山水的诗句:‎ 山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 水 :‎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