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语文下册 25短文两篇 新人教版

夸父逐日 导入新课 巴金 :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知识与能力: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学习目标 1 、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2 、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学习重难点 山海经 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 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 等方面的内容。全书 18 卷。 《 五藏山经 》5 卷、 《 海外经 》4 卷、 《 海内经 》4 卷、 《 大荒经 》 及 《 大荒海内经 》5 卷 。 《 山海经 》 简介 神话 反映古代人们对 世界起源 , 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 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 资料链接 《 山海经 》 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 山海经 》 为述图之书。 ② 《 山海经 》 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③ 《 山海经 》 与东方夷族有关。 ④ 《 山海经 》 中 《 山经 》 和 《 海经 》 各成一体。 《 海经 》 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 《 海外四经 》 与 《 海内四经 》 ;一组为 《 大荒四经 》 与 《 海内经 》 。 逐走: 竞跑,赛跑。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河、渭: 黄河和渭水。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邓林: 桃林。 大泽: 大湖。 词语解释 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拼命追赶太阳。追至太阳身边,因炎热而口渴,喝干了江河仍嫌不足,于是,欲饮沼泽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手杖弃于路边,竟然长成一片桃林。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整体感知 夸父与日 逐走 , 入日 ; 渴,欲得饮,饮于 河、渭 ; 河、渭不足,北饮 大泽 。 未至, 道渴而死 。 弃其杖,化为 邓林 。 竞跑,赛跑。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黄河和渭水。 大湖。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桃林。 课文讲解 化为邓林 1 、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夸父逐日 》 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 疑难解析 1 、全文仅 37 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逐走,入日 —— 渴, 饮于河渭 —— 北饮大泽 —— 道渴而死 —— 弃杖化邓林 。 2 、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 《 山海经 》 故事,流传千古。 能力拓展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 刑天舞干戚 嫦娥奔月 《 大荒北经 》 :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戴天,极高)。有人珥(挂耳上)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光),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拓展阅读 唐朝柳宗元 《 行路难 》 诗曰: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晋朝邓璞有诗赞曰: “神哉夸父,难以理寻。 倾沙逐日,遁形邓林。” 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 《 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 》 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 夸父 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余光中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 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 读山海经 》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 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为改变现状不惜牺牲的奋斗精神 为心中的坚持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 我们应该学习夸父什么样的精神? 讨论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晋代陶渊明在 《 读山海经 》 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夸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小结 1 、解释词语。 ( 1 )与日逐 走 ( ) ( 2 ) 河 渭不足( ) ( 3 ) 北 饮大泽( ) ( 4 )弃 其 杖( ) 竞跑、赛跑 黄河 向北 他的,指夸父的 课堂练习 2 、翻译下列句子。 ( 1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2 )未至,道渴而死。 ( 3 )弃其杖,化为邓林 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神话中的世界 导入新课 天威难犯,用灾难惩罚人类 知识与能力: 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多角度解读故事蕴涵的寓意。 3 、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 《 淮南子 》 又名 《 淮南鸿烈 》 ,是西汉宗室淮南王 刘安招致宾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 据 《 汉书 · 艺文志 》 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 《 淮南子 》 简介 刘安: (前 179— 前 121 年)西汉文学家。他学术修养较为深厚,后密谋叛乱,被汉王朝平定。刘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谋反罪”,自杀。淮南国被废除。汉武帝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郡。 《 淮南子 》 又名 《 淮南鸿烈 》 ,“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 《 汉书 · 艺文志 》 则将它列入杂家。 神话: 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 资料链接 触: 碰,撞。 水潦: 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 焉: 代词兼语气词。 尘埃: 尘土,这里指泥沙。 归: 归向,这里指流向。 词语解释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的音频朗读 本文通过叙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日、月、星辰移位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文章行文简洁,全文虽然不足一百字,但是情节完整,层次分明,想象丰富,气魄宏大。   整体感知 共工: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是人首蛇身,满头赤发,坐骑是两条龙。 课文讲解 颛顼: 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昔者 ,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 触 不周山, 天柱折,地 维 绝。 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 焉 ; 地不满东南, 故 水潦尘埃归 焉。 从前 碰,撞。 水潦: 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 绳子 代词兼语气词。 尘埃: 尘土,这里指泥沙。 归: 归向,这里指流向。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发怒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参考译文 1 、“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3 、如何理解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中结尾的两句话? 水潦尘埃归焉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1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②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疑难解析 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以颛顼胜利而告终,是中国传说时代最早的战争。此时的战争已超出氏族部落间的械斗,而主要是发生在两个部族集团或部落联盟之间,战争已带有氏族酋长争夺统治权(联盟首领地位)的性质。从各部落联盟不断交往,发生冲突,而又不断融合的传说中,表明各民族祖先在共同缔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 2 、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结果: 经过: 共工怒触不周山 原因: 二雄相斗争帝 日月星辰移位 败后怒触不周 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讨论 本课两则神话故事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可贵的认识自然的探索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发掘未知世界的秘密。即使是幼稚的,也是新的发现的开端。 课堂小结 1 、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 共 工 与 颛 顼 争 为 帝;   ②怒 而 触 不 周 之 山;   ③故 日 月 星 辰 移 焉;   ④故 水 潦 尘 埃 归 焉;   课堂练习 ∕ ∕ ∕ ∕ ∕ ∕ 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斩断鳌足以作天柱。 女娲补天 拓展阅读 《 山海经 . 海内经 》 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传说女娲补天。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 共工、颛顼大战 《 淮南子 ·   天文训 》 :“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无论如何,这个天柱本身就有缺陷。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它本身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