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孝感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1-30 每小题 1 分,31-40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单侧光导致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从而表现向光弯曲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 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D.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型与激素作用有关 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不消耗 ATP B.赤霉素能够提高植物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细胞分裂 D.植物各部位都能产生促进果实发育的乙烯 3.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B.生长素和乙烯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C.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唯一方式 D.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植物种子萌发方面为协同作用 4.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 量变化如图所示(CK 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 ABA 诱导 C.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 D.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拮抗作用 5.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6.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小于 b 点时促进生长,大于 b 点抑制生长 B.甲图中,若 b 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 c 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C.乙图能够正确表示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D.生产上可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曲线 1 表示单子叶植物 7.步骤Ⅰ中表示有关胚芽鞘尖端的不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步骤Ⅱ中甲、乙、丙、丁 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 NAA 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 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激素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用 NAA 处理得到的无子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甲、乙、丙可在细胞中大量合成 9.植物体中,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外施赤霉素可使基因突变引起的矮生植株明显增高 B.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的原理可能是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 C.生长素一般是由植物从土壤中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获得的 D.通常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0.科学家对豌豆进行了不同处理,如下图所示,然后检测豌豆植株节间的赤霉素(GA) 含量(由柱高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赤霉素通过促进植物细胞伸长,而引起植株增高 B.去除顶端后,节间生长变快 C.外源生长素可代替顶芽的作用,促进赤霉素的合成 D.顶端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1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 A、B、C 的植物群落,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生物种类 草 蕨类 灌木 松树 落叶松 地点 A(山腰) 3 种 7 种 15 种 0 种 20 种 地点 B(山腰) 5 种 5 种 4 种 2 种 5 种 地点 C(山腰) 9 种 8 种 2 种 0 种 0 种 A.若山坡遭遇火灾,则原地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B 处的植物群落 C.地点 A 处植物群落比 C 处分层多,更能充分利用光能 D.地点 C 处可能缺乏水分或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 12.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 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B.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鱼鳞藻的适应性最弱 C.中营养化水体最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 D.用脆杆藻能控制富营养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 13.下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 Nt 与 Nt+1/ Nt 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为 a 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b 和 e 都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为保证该动物最大持续捕获量,种群密度应保持在 c 点 D.种群密度为 d 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14.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 性,其余分别是每 3h、12 h、24 h 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B.K 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C.造成⑤的 K 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 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 值的变化等 D.曲线②表示每 12 h 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 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15.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d 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 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 b 以 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 果适得其反 D.c 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 16.某小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在岛上物种丰富,椰树成荫,景色优美,已发展为旅 游胜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椰树苗与椰树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游人与岛上生物存在竞争、寄生、捕食的关系 C.群落生物数量是区分该岛屿群落与其它群落的重要特征 D.该岛屿形成后进行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 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17.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 D 传到 A 和 F B.D→A→B→E 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图中包含了 7 条食物链 D.B 和 F 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1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 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②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次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 B.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流经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19.下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同化的总能量为 N,方框中 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 B/N B.D 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C.B 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该图解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0.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 C.碳以 CO2 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 CO2 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 D.D 中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 21.图甲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 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丁为一植食性昆虫迁入 某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 B 为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 再利用 B.图乙中,次级消费者获得了初级消费者所得到的能量的 13.3% C.图丙中种群在 c~d 年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图丁中 t1~t2 时期与图丙中 a~b 时期种群都呈衰退型 22.为了保护生态系统,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 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 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3.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 和 t4 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t2 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 和 t3 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t2→t4 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24.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时,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直接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 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磷酸二酯键 B.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C.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D.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相同 26.科学家将含人体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表达载体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雌 羊乳汁中含有α-抗胰蛋白酶。下列有关转基因羊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乳腺细胞的高尔基体参与α-抗胰蛋白酶的分泌 B.胚胎干细胞内α-抗胰蛋白酶基因能进行复制 C.卵细胞中都含有α-抗胰蛋白酶基因 D.浆细胞内不表达α-抗胰蛋白酶基因 27.如图所示为某质粒被 BamHI 切割后得到一个线性载体 DNA,经过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作 用将多个相同的脱氧核苷三磷酸(dATP 或 dTTP 或 dCTP 或 dGTP)连续加到切割后的 两个黏性末端上,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作用时不需要模板链 B.末端核苷酸转移酶的作用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C.末端核苷酸转移酶的作用特点与 DNA 连接酶相同 D.该技术的重要意义是防止线性载体 DNA 自身环化 28.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 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逆转录 B.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RNA 连接酶 C.步骤③可用 CaCl2 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D.检验 H 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 H 蛋白与甲型 H1N1 流感康复病人的血清进行抗 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29.下列对基因工程有关检测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只要检测到受体细胞中含有标记基因,则表明目的基因导入了受体细胞 B.只要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则表明基因工程的任务就完成了 C.只要检测到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则表明基因工程的目标实现 D.只要检测到受体细胞中含有所需要的蛋白质产品,则表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30.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要的逆转录酶来自于抗农药马拉硫磷小菜蛾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 PCR 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 NaCl 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31.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 A 所示。切 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 脂块,保持在黑暗中 12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 B 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 长素浓度如图 C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A 的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C.图 B 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 32.下图表示施用 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 IAA 溶液,有的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 IAA 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 IAA 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 10-4mol/L 的 IAA 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33.某兴趣小组将某生长状态相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处理,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 B. D 和 E 实验说明生长素抑制剂和细胞分裂素作用的原理相同 C. 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可以进行 A、B、C 实验 D. 此实验可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 34.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 A 代表下丘脑,a 为血糖浓度下降,则 b、c 分别代表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若A 代表棉铃虫种群,a 为诱捕雄虫,则b、c 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若 A 代表草原,a 为过度放牧,则b、c 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D.若 A 代表人体 B 淋巴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 b、c 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 35.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 得出结果如下,下列关于此过程的推理中正确的是 A.在 C 期间两个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是因为害虫对蜘蛛产生了抗性 B.与生物防治法相比,化学防治法虽见效快,但会降低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在 B 期间蜘蛛数量较快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D.在 A 期间,如果在农田中喷洒针对害虫的农药,蜘蛛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36.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 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 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最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37.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①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 ②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 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 ③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 ④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⑤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 芽率,获得高产 ⑥利用装有性外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 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 38.图甲表示某城市利用河流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图乙表示污水从 A 处流入河流后不同 地方几种相对数值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藻类等植物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若排放的是化肥厂的污水(含大量无机 N、P),则首先增加的是藻类 C.图乙 AB 段水体浑浊,但 CD 段清澈见底,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D.图乙 BC 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增多 39.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利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处理,能避免含抗虫基因的 DNA 片段自身环化 B.②→③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有助于促进重组 Ti 质粒转化到农杆菌细胞中 C.③→④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重组 Ti 质粒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④→⑤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具有抗虫性状的植株产生了可遗传变异 40.如图为 Ti 质粒简图,已知目的基因在两侧分别有 1 个 BamHⅠ和 1 个 Hind Ⅲ识别序列, 而中间有 1 个 EcoRⅠ的识别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构建重组质粒应选择 BamHⅠ和 HindⅢ,不能选择 EcoRⅠ B.在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会产生 4 个水分子 C.把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混合时会产生 4 种不同连接 方式的重组质粒 D.一般地,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仅为 10-7 左右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41.(10 分)下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 请分析回答: (1)结合图中的信息,结构 A 的作用是 。 ( 2 ) 图 中 表 明 , 当 生 长 素 浓 度 由 低 升 至 最 适 时 , 酶 X 所 处 环 境 溶 液 pH 的 变 化 是 ,被激活的酶 X 的直接作用是 ,从而使细胞壁松散,最 终使细胞伸长。 (3)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图中现象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侧更明显。 若要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验证,可取弯曲处作 (横切/纵切) 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 观察并测量相应细胞长度。 42.(8 分)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 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 a~e 代表过程,A~C 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 落的途径是 (填图中字母)。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 法;某时期调查发现, 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是 ,该变动 将直接导致 ,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 明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的 A 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 的含义为 ;B 的能量除图中所 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 43.(12 分)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如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 式图;图乙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甲生态系统中,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 与 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归入 (填 序号)来计算。 (4)图乙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 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鱼类与 螺的种间关系为 。 44.(10 分)基因打靶技术是建立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以及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基础上而发展 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注:neor 是新霉素抗性基因;tk 基因的表达可以使无毒的丙氧鸟苷代谢为毒性物质,导致细胞死亡。 (1)将目的基因和与细胞内靶基因同源的 DNA 片段都重组到 上,构建打靶载体(基 因表达载体)。 (2)打靶载体测序验证正确后,利用 酶,将之线性化,以提高重组率。 (3)为了筛选发生同源重组的细胞,可在培养液中加入 ,理由 。 (4)打靶技术是否成功,最后还需要通过 技术鉴定同源重组的细胞(去 除靶基因)。 孝感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1-40. CCBAC BADCB BDBAD BBBCD CCDCC CCBDD CCBBC DAACC 41.答案:(每空 2 分) (1)将 H+从细胞膜内运送到细胞壁(将 H+运出细胞/运输 H+) (2)下降 水解连接纤维素分子的多糖链 (3)背光 纵切 42.答案:(每空 1 分) (1)d、e a (2)标志重捕法 逐渐升高 牧草被大量捕食 (3)调节种间关系 (4)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未被利用 43.答案:(每空 2 分) (1)A、B、C、E (2)① ④⑤⑥⑦ (3)⑨ (4)水平 竞争与捕食 44.答案:(每空 2 分) (1)载体(质粒) (2)限制 (3)新霉素和丙氧鸟苷 在同源重组时,tk 基因被切除而丢失,而新霉素抗性基因得以保留且结构完整 (4)DNA 分子杂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