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学校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生长繁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哪个水平 A. 个体水平 B. 生态系统 C. 种群水平 D. 分子水平 ‎【答案】C ‎【解析】种群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一个池塘中的青蛙为同种生物,为种群水平。C正确。‎ ‎2. 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A. 心肌内多是结合水 B. 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 心肌内多是自由水 D. 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答案】A ‎【解析】心肌与血液都既含有结合水也含有自由水,心肌与血液的含水量差别不大,但是形态却具有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心肌内结合水含量较多,血液中自由水含量较多。‎ 答案选A。‎ ‎3. 有人长跑后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排出了过量的 A. 水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运动中大量出汗,会有大量的电解质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钠盐,流失过多的盐会使肌肉兴奋造成抽筋。正确的应该是C。‎ 考点:无机盐的功能。‎ 点评:无机盐在人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对于细胞渗透压和神经兴奋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答案】A ‎【解析】蛋白质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种类的氨基酸、不同数目的氨基酸、不同排列顺序的氨基酸以及不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肽键相同,都为—NH—CO—,组成元素相同,A错误。‎ ‎5. 下列属于蛋白质的是 A. 纤维素 B. 性激素 C. 结晶牛胰岛素 D. 胆固醇 ‎【答案】C ‎【解析】纤维素属于多糖,A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类,B错误。结晶牛胰岛素属于蛋白质,C正确。胆固醇为脂质类,D错误。‎ ‎6. 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 基因 B. 氨基酸 C. 脱氧核糖 D. 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A错误;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脱氧核糖是构成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之一,C错误;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共4种,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 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 145和144 B. 145和145 C. 145和146 D. 146和145‎ ‎【答案】D ‎【解析】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水解需水数,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则氨基酸个数为145+1=146个,肽键的数目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145.故选:D.‎ ‎8.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A. 核苷酸 B. 核酸 C. DNA D. R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苷酸是其组成单位。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的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考点:核酸 点评:核酸、核苷酸看似简单区分明显的两种物质,如果不能认真研究二者的关系,还是很容易答错的。‎ ‎9.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A. 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 分子量很大 C. 具有双螺旋结构 D. 碱基对序列千变万化 ‎【答案】D ‎【解析】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A错误;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都很大,不能体现分子的多样性,B错误;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体现了DNA分子的稳定性,C错误;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名师点睛】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这也是DNA指纹的主要依据。‎ ‎10. 组成糖元和核酸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 C、H、O和C、H、O、N、P B. C、H、O、P和C、H、O、N、S C. C、H、O、N和C、H、O、N、P、S D. C、H、O、S和C、H、O、N、P、S ‎【答案】A ‎【解析】糖原为多糖,组成元素为C、H、O,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A正确。‎ ‎11. 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A. 纤维素和叶绿素 B. 蔗糖和磷脂 C. 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 磷脂和血红蛋白 ‎【答案】C ‎【解析】纤维素为多糖,组成元素为C、H、O,叶绿素含有特殊元素Mg,A错误。蔗糖为二糖,组成元素为C、H、O,磷脂属于脂质,组成元素为C、H、O、N、P,B 错误。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均为核酸类,组成元素为C、H、O、N、P,C正确。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血红蛋白含有特殊元素Fe,D错误。‎ ‎【点睛】学生对于组成化合物的元素混淆不清 几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化合物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ATP 叶绿素 血红 蛋白 脂肪、固醇 磷脂 组成元素 C、H、O C、H、O C、H、O、N、P C、H、O、N(P、S 等)‎ C、H、O、N、P C、H 、O、N、‎ P C、H、O、N、Mg C、H、O、N、‎ Fe ‎12. 动物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A. 糖元、胆固醇 B. 纤维素、淀粉 C. 糖元、脂肪 D. 淀粉、脂肪 ‎【答案】C ‎【解析】糖元为多糖,属于储能物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淀粉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错误。脂肪为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淀粉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错误。‎ ‎13. 植物和动物体内都具有的糖是 A. 葡萄糖 B. 蔗糖 C. 麦芽糖 D. 乳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是动植物体内都有的单糖,A正确;蔗糖是植物体内特有的二糖,B错误;麦芽糖是植物体内特有的二糖,C错误;乳糖是动物体内特有的二糖,D错误。‎ 考点: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只要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14. 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碳是最基本元素,以碳链为基础可以形成生物大分子,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碳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5.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水 D. 脂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细胞的物质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在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无机物中的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80%﹣﹣90%,但细胞中最大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解:A、糖类和核酸占1%﹣﹣1.5%,A错误;‎ B、蛋白质占7%﹣﹣10%,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B正确;‎ C、水占80%﹣﹣90%,但是水是无机物,C错误;‎ D、脂质占1%﹣﹣2%,D错误.‎ 故选:B.‎ 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16. 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 构成生物膜 B. 调节生理代谢 C. 携带遗传信息 D. 储存能量 ‎【答案】C ‎【解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磷脂和胆固醇可构成生物膜,A正确。性激素可调节生理代谢,B正确。携带遗传信息的为核酸,C错误。脂肪可储存能量,D正确。‎ ‎【点睛】学生对于脂质的分类及作用混淆不清 种类 分布 作用 脂肪 动物的皮下、大网膜、肠系膜,植物种子 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 磷脂 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种子 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动物内脏、蛋黄 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性激素 动物细胞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 D 动物细胞 促进Ca 和 P的吸收 ‎17. 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A.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 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 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 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动植物由细胞组成,而不包括微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胞学说说明动植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B正确;‎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C正确;‎ D、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即具有统一性,D正确.‎ 故选:A.‎ ‎18.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答案】D ‎【解析】高倍显微镜下视野更暗,放大倍数更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更少,D正确。‎ ‎【点睛】学生对于高倍镜与低倍镜的区别混淆不清。‎ 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 玻片的距离 视野 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19. 下列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A. 双缩脲试剂,紫色 B. 斐林试剂,砖红色 C. 碘液,蓝色 D. 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答案】A ‎【解析】鉴定蛋白质的试剂为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A正确。‎ ‎【点睛】‎ 学生易混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尤其是对应的试剂和呈现的颜色。‎ 实验原理 ‎(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脂肪+‎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0.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 液泡 B. 高尔基体 C. 细胞核 D. 叶绿体 ‎【答案】D ‎【解析】具有双层膜结构的为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为细胞器,D正确。‎ ‎21. 对能量转移和释放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叶绿体 B. 内质网、叶绿体 C. 高尔基体、核糖体 D. 高尔基体、叶绿体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氧化释放出来;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转移到有机物中储存。答案A。其它细胞器的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考点:细胞器的功能。‎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细胞器的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线粒体、叶绿体更要重视,因为有了它们,生物的活力显得更加旺盛。‎ ‎22. 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并能够作为细胞内蛋白质通道的细胞器是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中心体 D. 内质网 ‎【答案】D ‎【解析】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其上附着有核糖体,能够对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然后通过囊泡输送到高尔基体,因此可以作为细胞内蛋白质的通道,D正确。‎ ‎23. 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A. 基粒 B. 基质 C. 膜结构 D. 少量DN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基粒、基质、少量DNA和RNA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有特征,所以C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 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 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 C. 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 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答案】C ‎【解析】因为细胞胞质基质是不断流动的,因此叶绿体是会移动的,A错误;在叶片内,叶绿体分布是不均匀的,光线强的一侧较多,B错误;由于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而使叶片显现绿色,C正确;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 ‎【考点定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名师点睛】1、制作藓叶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要保持叶片有水状态,若叶绿体失水,就会缩成一团,将无法观察。‎ ‎2、制作观察线粒体的临时装片时,是滴一滴健那绿染液于载玻片中央用于染色,而不是滴一滴生理盐水。‎ ‎3、观察线粒体一般选用动物或人体细胞,而不选取植物细胞,其原因是经健那绿染色的线粒体颜色为蓝绿色,与叶绿体颜色相近,会影响对线粒体的观察。‎ ‎4、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对于植物叶片,上表皮叶绿体分布较多,便于吸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代谢旺盛的部位,线粒体较多。‎ ‎5、叶绿体在细胞内可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同时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最大面积朝向光源;强光下则以侧面或顶面朝向光源。实验观察时可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方向以便于观察。‎ ‎25. 枫叶叶肉细胞中存在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叶绿体和液泡 C. 高尔基体和液泡 D. 内质网和叶绿体 ‎【答案】B ‎【解析】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液泡含有花青素,其它细胞器不含色素,B正确。‎ ‎26.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 DNA和RNA B. 蛋白质和DNA C. 蛋白质和RNA D. DNA和脂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和DNA。B正确。‎ 考点:染色体的结构。‎ 点评:本题需要认识到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而非两种物质。‎ ‎27. 贮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染色体 D. 细胞核 ‎【答案】D ‎【解析】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D正确。‎ ‎28.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 小麦、大豆 B. 烟草、大肠杆菌 C. 变形虫、香菇 D. 酵母菌、豌豆 ‎【答案】A ‎【解析】小麦和大豆为真核植物细胞,结构相似,A正确。烟草为植物,真核生物;大肠杆菌为细菌,原核生物,B错误。变形虫为动物,香菇为真菌,C错误。酵母菌为真菌,豌豆为植物,D错误。‎ ‎29.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A. 细胞体积的大小 B.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C.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 细胞器的种类及其结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0. 真核细胞的直径介于10-100微米之间。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①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 ‎③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④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31. 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细胞膜具有识别的功能 D. 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细胞膜的功能,要求考生明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知道细胞膜中糖蛋白的分布和功能,明确包括细胞膜在内的各种生物膜两侧结构都具有不对称性。‎ 细胞膜是生物膜的一种,包括细胞膜在内的各种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的,A错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细胞膜表面含有糖蛋白,具有识别的功能,C正确;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如蛋白质分子的分布就具有不对称性,D正确。‎ ‎32. 人体某些白细胞可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 选择透过性 B. 流动性 C. 保护性 D. 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白细胞是依靠流动性来吞噬病菌,所以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点睛】学生易混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 列表比较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 项目 特点 原因 实例 影响因素 结构特点 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膜的流动性越大)‎ 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①内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②外因:温度、pH、O2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33. a、b、c表示某植物体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是 A. B. C. D.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要求考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实质是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其方向是由溶剂分子多的一侧向溶剂分子少的一侧扩散。‎ 渗透作用进行时,水分子总是从浓度低的溶液中向浓度高的溶液中扩散,分析图形可知,由于细胞液浓度为a>b>c,所以水分子可以由b、c向a扩散,同时还可以由c向b扩散,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解题思路点拨:渗透作用的实质是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其方向是由溶剂分子多的一侧向溶剂分子少的一侧扩散;本题中的溶剂分子是水,因此渗透作用进行时,水分子总是水分子多的一侧向水分子少的一侧扩散,从溶液的角度来说,即水分子从浓度低的溶液中向浓度高的溶液中扩散;同时渗透作用进行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34.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 A. 氨基酸 B. Na+ C. 葡萄糖 D. O2‎ ‎【答案】D ‎ ‎ ‎【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 ‎【名师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名 称 ‎ 运输方向 ‎ 载体 ‎ 能量 ‎ 实 例 ‎ 自由扩散 ‎ 高浓度→低浓度 ‎ 不需 ‎ 不需 ‎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 协助扩散 ‎ 高浓度→低浓度 ‎ 需要 ‎ 不需 ‎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 主动运输 ‎ 低浓度→高浓度 ‎ 需要 ‎ 需要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 ‎35.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这是酶的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多样性 D. 稳定性 ‎【答案】A ‎【解析】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体现的是酶的专一性。‎ ‎36. 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说明酶具有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 稳定性 D. 高效性 ‎【答案】D ‎【解析】酶的特点是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体现的是酶的高效性。‎ ‎37. 能够促使过氧化氢酶水解的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答案】B ‎【解析】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水解过氧化氢酶的酶是蛋白酶。‎ ‎38. 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C. 高温能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 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A项错误。酶具有高效性,B项错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C项正确。酶是催化剂,反应前后不变,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本质和性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9. 三磷酸腺苷的正确简式是 A. A-P-P-P B. A-P~P~P C. A-P-P~P D. A~P~P~P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所以选B。‎ 考点:三磷酸腺苷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三磷酸腺苷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三磷酸腺苷分子简式的理解。‎ ‎40. ADP转变为ATP需要 A. Pi、酶、腺苷和能量 B. Pi、酶 C. 酶、腺苷和能量 D. Pi、酶和能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DP转变为ATP需要Pi作为原料、ATP酶作为催化剂,还需要能量供应,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1. 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 ‎①脱氧核糖 ②核膜 ③ATP ④脂肪 ⑤RNA A. ①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只含C、H、O,不含P元素,不具有放射性,①错误;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组成元素有C、H、O、N、P)和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所以核膜的组成元素有C、H、O、N、P等,具有放射性,②正确;ATP中含有腺嘌呤、核糖和磷酸基团,则元素组成是C、H、O、N、P,具有放射性,③正确;脂肪只含C、H、O,不含P元素,不具有放射性,④错误;R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具有放射性,⑤正确,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要理清细胞中物质的元素组成,总结如下:‎ ‎(1)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 (2)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 (3)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 (4)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5)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 ‎42. 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淀粉碘液,蓝色 B.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C. 脂肪苏丹III染液,红色 D.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答案】C ‎【解析】碘遇淀粉变蓝,A正确。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呈现砖红色沉淀,B正确。苏丹III染液使脂肪呈现橘黄色,苏丹Ⅳ染液使脂肪呈现红色,C错误。双缩脲试剂使蛋白质呈现紫色,D正确。‎ ‎43.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霉菌②酵母菌③蓝藻(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细胞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如蓝藻(蓝细菌)、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C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生物 ‎【名师点睛】学生对原核生物理解不清 关注原、真核细胞的8个“不一定”‎ ‎(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2)带“菌”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原核生物),如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3)带“藻”的不一定都是蓝藻(原核生物),如绿藻是真核生物。‎ ‎(4)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一定都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藻无叶绿体。‎ ‎(6)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 ‎(7)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都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8)细胞不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如受精卵是通过受精作用产生的。‎ ‎44. 变形虫、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核糖体 ‎【答案】D ‎【解析】变形虫是动物,属于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变形虫没有细胞壁,蓝藻没有染色体和线粒体,故选D。‎ ‎45.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基质 C. 液泡 D. 叶绿体 ‎【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不含色素,A错误;细胞质基质中不含色素,B错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C正确;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46.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指的是 A. 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形成的统一膜系统 B.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膜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C. 全部的细胞膜 D. 细胞膜和核膜 ‎【答案】A ‎【解析】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形成的统一膜系统,其组成是由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故选A。‎ ‎47.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 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 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而且较大,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正确。脂肪要与苏丹III染液反应才呈现橘黄色,B错。线粒体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错。细胞核要染色如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染色才能观察到,D错。‎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 ‎48. 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 氨基酸和Na+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 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 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答案】C ‎【解析】膜载体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需要消耗ATP,A错误;氨基酸和Na+‎ 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线粒体外膜主要是与细胞质隔开,而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因此它们的主要功能不同,C正确;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相同,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D错误。‎ ‎49. 下列生理活动中可以使细胞内“ATP/ADP”比值下降的是 A. 分泌小泡的定向移动 B. 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分解 C. 植物根毛细胞吸收水分 D. 氧分子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答案】A ‎【解析】分泌小泡的定向移动需要消耗ATP,产生ADP,ATP/ADP比值下降,A正确;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会消耗ADP,合成ATP,因此ATP/ADP比值升高,B错误;植物根毛细胞吸收水分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TP/ADP比值不变,C错误;氧分子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需要能量,ATP/ADP比值不变,D错误。‎ ‎50. 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的步骤是 A. 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 B. 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 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 D. 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解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分别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故A正确;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分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故B正确;应将灭菌的土壤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对照组,故C错误;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51. 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氨基酸的四种主要元素是________,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 ‎(2)脑啡肽是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的方式形成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间连接的化学键叫____________。‎ ‎【答案】 (1). C、H、O、N (2). (3). 5 (4). 脱水缩合 (5). 肽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氨基酸的结构及多肽链的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及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1)氨基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其结构通式为,需要满足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据图推出脑啡肽有4个肽键,因此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的,‎ 氨基酸分子间连接的化学键叫肽键(—NH—CO—)‎ ‎52. 下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能调节细胞渗透压的主要结构是[B]___________。‎ ‎(3)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C]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F]___________。‎ ‎【答案】 (1). 纤维素 (2). 果胶 (3). 液泡 (4). 线粒体 (5). 叶绿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尤其是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需要学生熟知细胞中8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 ‎(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2)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含有细胞液,可以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 ‎53. 图示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图,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层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__,原生质层的弹性______________(请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壁的弹性。‎ ‎【答案】 (1). 2细胞膜 (2). 3细胞质 (3). 5液泡膜 (4). 高 (5). 大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原生质层的结构、质壁分离的原因。学生的难点在于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可围绕渗透装置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加以理解。‎ ‎(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54.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向题 ‎(1)图中1表示__________,它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________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线粒体双层膜的结构及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类似,但在线粒体内膜上,图中3的含量远远高于细胞膜,因为线粒体是细胞________的主要场所,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膜上的多种酶的参与。‎ ‎ (4)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这种方式需要图中_________作为载体。‎ ‎【答案】 (1). 脂双层(磷脂双分子层) (2). 糖蛋白 (3). 有氧呼吸 (4). 主动运输 (5). 膜蛋白 ‎【解析】本题主要围绕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考查生物膜上各种成分的作用,重点考查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作用。对于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融会贯通,能够进行知识迁移。‎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1磷脂双分子层 ‎(2)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中,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 ‎(3)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远远多于细胞膜,因为线粒体内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4)离子进入细胞,一般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TP供能。‎ ‎55. 为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向A~E5支试管中加入适宜浓度的唾液淀粉酶2mL,调节各试管的pH如下表,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液2mL。37℃保温10min后,加入斐林试剂显色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A B C D E pH ‎5.60‎ ‎6.20‎ ‎6.80‎ ‎7.40‎ ‎8.00‎ 砖红色深浅 ‎+‎ ‎++‎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1)在本实验中,斐林试剂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的最适pH是_________,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_________。‎ ‎(3)如果将实验中的淀粉液换成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其他条件不变,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淀粉酶不能催化___________的水解反应,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 ‎【答案】 (1). 还原性糖 (2). 6.80 (3). 下降 (4). 蔗糖 (5). 专一性 ‎【解析】本题围绕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主要考查影响酶的因素、酶的特性等。学生需要熟知酶的三种特性,尤其对于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这一特性,需要针对图像加以重点理解。‎ ‎(1)斐林试剂检测的物质为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后,可呈现砖红色沉淀 ‎(2)据表分析,C组所对应的砖红色最深,说明其对应的pH=6.8为最适pH。当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3)如将淀粉液换成蔗糖溶液,则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因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56.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的24Na+。实验方法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1‎ 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2‎ 同上 加入甲药物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 ‎3‎ 同上 同上 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4‎ 同上 加入乙药物 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 ‎(1)由实验1及其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 来源于________。‎ ‎(2)由实验2、3及其现象可知,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_________,据此可判断24Na+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 ‎(3)由实验2和3可知甲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加入乙药物后,除了表中现象外,细胞其他生命活动没有受到影响,乙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1). 神经细胞内 (2). 消耗ATP (3). 主动运输 (4). 抑制细胞呼吸(或抑制ATP合成) (5). Na+载体蛋白 ‎【解析】(1)由实验1可知原本带放射性标记的钠离子是在细胞内,随后在细胞外液中观察到,说明这些钠离子来自神经细胞内。‎ ‎(2)由实验2和3可知钠离子穿过神经细胞需要ATP,需要ATP的肯定是主动运输。‎ ‎(3)由实验2加入甲药物钠离子不能进行运输,加入ATP后能进行跨膜运输,说明药物甲能抑制神经细胞产生能量,即抑制神经细胞的细胞呼吸。‎ ‎(4)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在第4组实验中虽然有ATP,但加入药物乙后钠离子不能进行跨膜运输,说明乙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钠离子载体。‎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三步法”速判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