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1.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等),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之比是 A. 3:2:1 B. 1:2:1 C. 3:5:1 D. 4:4:1‎ ‎2.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25%,Aa的比例占50%,aa的比例占25%。已知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 1/61 B. 1/4 C. 1/8 D. 1/9‎ ‎3.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 TT B. Tt C. Tt D. TT或Tt ‎4.香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 A. 1/9 B. 1/4 C. 1/2 D. 3/4‎ ‎5.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 的双亲生了一个正常的男性,该正常男性与一个视觉障碍的女性(基因型为aabb )结婚, 后代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Aa与 Bb独立遗传) ‎ A. 3/4 B. 3/9 C. 5/9 D. 7/16‎ ‎6.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图可知亲本中高秆抗瘟病个体的基因型是(   )‎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7.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为 ( )‎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 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8.下图为描述多种生物学现象或过程的模型,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 若该图表示胰岛B细胞的基因表达的过程,则d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B. 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中能量形式的转换过程,则过程e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 若该图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则e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b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四分体形成发生在d过程 ‎9.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 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0.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1.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 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 图③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为8条 D. 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的形成过程中 ‎12.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13.某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的基因型是AaBb,下图为该动物的某一细胞在进行某次分裂时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示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B. 图示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 C. 一个图示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两种精细胞或一种卵细胞 D. 此动物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 ‎1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 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C.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D. 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15.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一家族成员的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B.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C. 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在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规律的是Ⅲ1、Ⅲ3、Ⅲ4‎ D. 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Ⅲ2可能是杂合子 ‎16.如图是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3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 Ⅲ﹣3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Ⅰ﹣3 D. Ⅲ﹣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 ‎17.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Ⅱ4为患者。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该病可能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C. 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该病的致病的基因 D. 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18.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成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的染色体组成(ZW)并没有改变,所以其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WW致死),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 1∶0 B. 1∶1 C. 2∶1 D. 3∶1‎ ‎1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的患儿,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 A. 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 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 与父母亲都有关,减Ⅰ或减Ⅱ D. 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20.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据下图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和有关基因型分别是( )‎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为纯合子 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为杂合子 C.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为纯合子 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1为杂合子 ‎2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分离 C. 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 ‎2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普通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内含有( )‎ A. 32P、31P和32S B. 35S C. 32P 和35S D. 二者都没有 ‎23.下列属于物理模型的是 A. 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 B.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C.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D. 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 ‎ ‎③两条链A+T的数量为2n     ‎ ‎④G的数量为m-n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25.下图为噬菌体DNA片段,且两条链均被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被15N标记的细菌,在其中增殖4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④可表示两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B. 噬菌体被标记的是图中的①结构 C. 子代噬菌体的DNA大部分含15N,少部分含32P D.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均含15N ‎26.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中,A≠C的情况下,下列式子会随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的是(  )‎ A. C/G B. (A+T)/(C+G)‎ C. (A+C)/(G+T) D. (G+A)/(T+C)‎ ‎27.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 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 解旋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②部位 D. 将该基因置于14N 培养液中复制4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28.某DNA分子中有脱氧核苷酸4000个,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所需要的游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 A. 800个 B. 1600个 C. 2400个 D. 3200个 ‎29.下列对中心法则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毒的增殖可通过④①②③过程,且在细胞中进行 B. ③过程中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C. ①过程以DNA两条链为模板,②过程以DNA—条链中的某些片段为模板 D. 图中①②③④⑤过程一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30.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A. 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 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 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 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31.下图表示在某蛋白质的基因指导下的多肽合成过程, 除图中密码子外,已知 GAC(天冬氨酸) 、GGU(甘氨酸)、GGG(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密码子)。A—D位点发生的突变将导致肽链延长停止的是 A. D点:丢失T/A B. B点:T/A→G/C C. C点:T/A→G/C D. A点:G/C→A/T ‎3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分离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B. 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R 型菌转变为 S 型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33.基因发生了突变也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下列哪项支持该观点?(  )‎ A.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B. 有的生物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 C.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 D. 隐性纯合子中一个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 ‎34.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部分基因组成 B. 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部分基因组成 C. 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部分基因组成 D. 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部分基因组成 ‎35.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B. D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 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D. 该细胞产生的配子含三条染色体,称为三倍体 ‎36.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⑤和⑦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⑦的目的性更强 B. 图中的AAaaBBbb是四倍体,将它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是二倍体 C.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④过程得到的都是纯合子 D. ①→②过程操作更简便,但育种周期长,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37.如图表示某植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下列各选项中,可能是该植物染色体组成的是(  ) ‎ A. ABCd B. Aaaa C. AaBbCcDd D. AaaBbb ‎3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物种的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 共同进化发生于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则该种群中的个体均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 ‎39.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为拯救瀕临灭绝的藏羚羊,国家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种群基因库 B. 保护区内藏羚羊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 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相同 D. 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40.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一个1000人组成的人群里(男:女=1:1,女性患者4人,携带者32人,男性患者58人,则该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 5% B. 6.2% C. 7% D. 9.8%‎ ‎ 第II卷 二、填空题(共四大题,40分)‎ ‎41.(每空1分,共8分)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42.(每空2分,共16分)某生物实验小组对基因型为EeXFXf的某动物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然后绘制了甲、乙、丙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丁表示细胞中该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乙、丙是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的三个时期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填序号)。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图丙中绘制了________条染色单体。图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丁中b阶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阶段。a过程与c过程的子细胞核DNA数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43.(每空1分,共8分)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 ‎(1)若该病为白化病(A对a为显性):‎ ‎①白化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②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他不是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B对b为显性):①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②Ⅰ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1不是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若Ⅲ2同时患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则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A-a和B-b这两对基因一起传递时___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在生产中,若要选育雄蚕,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雄蚕杂交培育,可以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适当的遗传图解简要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豌豆种子基因型为:1/3AA和2/3A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所以只能进行自交。1/3AA自交后代是1/3AA,而2/3Aa自交后代1/6AA、1/3Aa、1/6aa,所以AA为1/2、Aa为1/3、aa为1/6,即AA、Aa、aa之比是3:2:1,故选A。‎ ‎2.D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所以能繁殖后代的基因型是AA和Aa,AA的基因型频率是25%÷(25%+50%)=1/3,Aa的基因型频率是50%÷(25%+50%)=2/3,子代基因型为aa,其亲本的基因型一定是Aa,Aa×Aa→AA:Aa:aa=1:2: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各是2/3,所以aa=2/3×2/3×1/4=1/9,D正确,A、B、C错误。‎ ‎【点睛】本题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先根据题意判断出能繁殖后代的基因型频率,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3.A ‎【解析】根据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即后代正常尾:短尾=1:1可知第一代是测交,则短尾亲本的基因型为Tt,子代正常尾基因型为tt,短尾基因型为Tt.又因为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如果亲本有纯合子,则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中亲本短尾基因型全为Tt,他们之间杂交的后代基因型比例为TT:Tt:tt=1:2:1,又因为第二代杂交结果是短尾比正常是2:1,可以推出不能存活的基因型为TT.故选A.‎ ‎4.A ‎【解析】一株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推算3/8=3/4*1/2‎ 故该株红花豌豆的基因型为CcRr。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CCRR)占1/3×1/3=1/9。故本题选A。‎ ‎5.C ‎【解析】依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生了一个正常的男性,该男性的基因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产生的配子为4/9AB、2/9aB、2/9Ab、1/9ab。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视觉障碍的女性产生的配子为ab。该正常男性与该视觉障碍的女性结婚,后代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2/9aB×1ab+2/9Ab×1ab+1/9ab×1ab=5/9, C正确,A、B、D均错误。‎ ‎6.C ‎【解析】根据柱状图分析,子代高杆抗瘟病:高杆易染病:矮杆抗瘟病:矮杆易染病=1:3:1:3,单独考虑两对基因,其中子代高杆:矮秆=1:1,说明子一代是测交类型,即基因型为Dd、dd;抗瘟病:易染病=1:3,说明子一代是杂合子自交类型,则亲本都是Rr,所以子一代基因型为DdRr、ddrr;而DdRr是高秆抗瘟病(D_R_)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ddrr)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所以本中高秆抗瘟病个体的基因型是DDRR,故选C。‎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7.B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B。‎ ‎8.A ‎【解析】若该图表示胰岛B细胞的基因表达的过程,则d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错误;若a、b、c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因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a>b+c,B正确;若该图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则e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正确;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b为次级精母细胞,则d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形成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D正确。 ‎ ‎9.A ‎【解析】试题分析: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分裂均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而丙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分裂均等,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A正确,C错误;精巢和卵巢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乙、丙两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错误;甲细胞是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分析 点睛:解决此题需要熟练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并能准备判断各分裂时期的图像。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后期图像区分技巧如下:‎ ‎10.A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只有很小部分颜色有区别.所以,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①②。选择A。‎ ‎11.D ‎【解析】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共8条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条,C错误;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由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所以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故选:D.‎ ‎12.C ‎【解析】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如以人为例,男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而女性一次一般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形成的配子中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而雌性个体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没有Y,B错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XX)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雄性个体(XY)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X和Y,这两种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所以产生的两种性别的个体比例为1:1,C正确;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D错误.‎ ‎【考点定位】 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XY型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雌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如哺乳动物、果蝇等.‎ ‎13.B ‎【解析】本题结合图像考查细胞分裂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能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判断出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其细胞中基因a可能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产生的,可据此分析回答。‎ 结合题意分析图像可知,图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此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正确;由于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图示细胞中基因a可能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产生的,B错误;一个图示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两种精细胞(AB和aB)或一种卵细胞(AB或aB),C正确;由于该动物体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因此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D正确。‎ ‎14.B ‎【解析】孟德尔利用的是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定律,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而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A、C、D错误。‎ 点睛:假说—演绎法因为经过了实验验证结论一定正确,而类比推理法不一定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15.B ‎【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1、Ⅱ-2不患病,生有患病的后代,因此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A、根据试题分析: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正确;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C、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男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是患者,只传男,不传女,所以在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是Ⅲ1、Ⅲ3、Ⅲ4,C正确;D、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Ⅲ1患病,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XAXa,因此Ⅲ2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系谱图中Ⅲ2可能是杂合子,D正确。故选:B.‎ ‎16.D ‎【解析】假设A、a控制甲病,B、b控制乙病,由于I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而III-2患有乙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也不再Y染色体上,应该在X染色体上,A错误;判断甲病为隐性致病基因所致,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II-3应该患有甲病,故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II-2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均为杂合子,B错误;III-3的X染色体来自于II-2,C错误;由于I-4基因型为aa,则II-3基因型为AaXBY,则III-1 1/2XBXb ,1/2XBXB,2/5AA,3/5Aa,III-1携带致病基因(AAXBXb AaXBXB AaXBXb)的概率=1/2x2/5+1/2x3/5+1/2x3/5=4/5,D正确。‎ ‎17.B ‎【解析】II4为患者,但其父母均正常,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3‎ 是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若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II3是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B错误;若I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I1是杂合子,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已经经过间期的复制,含2个致病基因,C正确;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I2均为杂合子,他们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18.C ‎【解析】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同型的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异型的ZW,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性染色体组成并不改变,仍是ZW型,所以ZW×ZW,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Z:ZW:WW(致死)=1:2:0,即母鸡︰公鸡=2︰1,C正确,A、B、D错误。‎ ‎19.A ‎【解析】依题意,红绿色盲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由此可推出该患儿是由母亲产生的卵细胞XbXb与父亲产生的精子Y受精后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该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两条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正常情况下,母亲的卵原细胞中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携带有致病基因b,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中也只含有一条Xb染色体,若出现两条Xb染色体,说明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两条Xb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综上所述,A项正确, B、C、D三项均错误。‎ ‎【点睛】①快速阅读,抓关键词:“正常的夫妇”、“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患者”、“前者(红绿色盲)的病因”、“后者(多出一条X染色体)的病因”。②准确定位知识点:由“关键词”展开联想,做到“准确定位知识点”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题的知识点有:a.人类的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 b. 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c. 在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的卵细胞。③逆向推导,顺向作答:在准确定位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红绿色盲孩子的双亲均正常→推出:母亲是携带者→结论:该患儿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红绿色盲孩子的染色体组成:XbXbY→相关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XbXb→结论:母亲的相关的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两条Xb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20.D ‎【解析】本题考查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及相关基因型的判断,要求考生理解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系谱图,确定图中遗传病类型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分析系谱图可知,图中Ⅱ3和Ⅱ4均表现正常,但其女儿Ⅲ2‎ 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B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Ⅰ2的基因型为aa,则Ⅱ1的基因型一定为Aa,即一定是杂合子,D正确;由于Ⅲ2患病(基因型一定是aa),故Ⅱ4基因型一定是Aa,即一定是杂合子,C错误。‎ ‎【点睛】解题方法指导——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这类试题是考试的热点,也是学生易出错的题型,以下面典型的伴性遗传系谱图,我们可以找出解决这类试题的方法:‎ 分析上图可以得出个图对应的遗传病类型及其判断依据:‎ ‎(1)甲。‎ ‎(2)乙。‎ ‎(3)丙。‎ 由上述分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21.C ‎【解析】离心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会进入到沉淀物中,不会出现上述实验现象,故A错误;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存在于沉淀物中,因此上清液中不会出现较多的放射性,B错误;侵染大肠杆菌后,如果保温时间稍长,就会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使上清液中也出现放射性,故C正确;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的含有P、S,而且P元素的含量很少,因此不用P元素标记蛋白质,D错误。‎ ‎【点睛】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S是蛋白质的标记性元素,P是DNA的标记性元素,因此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由于32P标记噬菌体的是DNA,因此保温一段时间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22.A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不含有35S;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少数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32P和31P,大量子代噬菌体仅仅含有31P,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明确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没有进入。‎ ‎23.D ‎【解析】照片是实物的真实反映,不属于模型,A错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是概念模型,B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是数学模型,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材料制作而成,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 ‎24.D ‎【解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①正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2n+3×(m-2n)/2=(3m-2n)/2=(3m/2)-n,②正确;双链DNA中,A=T=n,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链中A+T的数量为2n,③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A=T=n,则C=G=(m-2n)/2,④错误。故选D。‎ ‎25.C ‎【解析】根据氢键的数量可知,图中④可表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者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正确;根据提供信息已知,噬菌体DNA被32P标记,即图中①磷酸被标记,B正确;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含15N,少部分含32P,C 错误;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均含15N,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并能够根据氢键的数量判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26.B ‎【解析】A、双链DNA分子中A=T、G=C,G/C=A/T=1=1,错误;B、双链DNA分子中A=T、G=C,由于A≠C,对于不同的DNA分子的A+T/G+C比值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B正确;C、双链DNA分子中A=T、G=C,A+C/T+C=1,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中A=T、G=C,G+A/T+C=1,D错误。故选:B.‎ ‎27.D ‎【解析】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A错误;已知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0%,则C=G=30%,所以该基因的每一条核苷酸链中及整个双链中(C+G):(A+T)的比例均为3:2,B正确;图中①部位是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的作用部位,②部位是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C错误;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得到8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8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一半含14N,一半含15N,其余6个DNA分子只含的14N,所以含15N的 DNA分子占2:8=1/4,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28.C ‎【解析】(1)某DNA分子中A+T占60%,则A=T占30%,C=G占50%-30%=20%.该DNA分子中有脱氧核苷酸4000个,则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4000×20%=800个.‎ ‎(2)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所需要的游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22-1)×800=2400个.‎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后,形成子代DNA分子需游离的胸腺嘧啶为(2n-1)×m个.‎ ‎29.B ‎【解析】分析题图,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的复制过程。艾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只能寄生于活细胞进行逆转录、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mRNA上的终止密码不能决定氨基酸,没有与之对应tRNA,B错误;DNA复制以DNA的两条单链分别为模板,转录只以DNA的一条特定的链为模板,C正确;图中五个遗传学过程都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30.C ‎【解析】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即密码子一定发生改变,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严格的互补配对,故tRNA一定改变,但不同的密码子可能会编码相同的氨基酸,故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 ‎31.D ‎【解析】由图可知,mRNA上的密码子分别为GAU、CUA、UGG。若D点丢失T/A,则对应的密码子分别变成GAC、UAU、GGU,无终止密码子,不会导致肽链停止延长,A错误;若B点T/A变成G/C,则对应的密码子由UGG变成GGG,不是终止密码子,不会导致肽链停止延长,B错误;若D点T/A变成G/C,则对应的密码子由GAU变成GAG,不是终止密码子,不会导致肽链停止延长,C错误;若A点G/C变成A/T,则对应的密码子由UGG变成UAG,UAG为终止密码子,会导致肽链停止延长,D正确。‎ ‎32.D ‎【解析】如果一对相对性状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则杂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A项错误;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项错误;S型菌的DNA能进入R型菌,并与R型菌的DNA 重新组合,进而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项错误;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D项正确。‎ ‎33.A ‎【解析】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突变前的密码子虽然和突变后的密码子不同,但是这两种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如果突变的部位不编码蛋白质,则碱基序列改变后可能并不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所以A正确。生物的性状都是受基因和环境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突变频率的高低与性状改变没有直接联系,C错误;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都表现显性性状,D错误。‎ ‎34.C ‎【解析】②细胞中含有两对基因,可表示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所以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A正确;21三体综合征患者多出1条第21号染色体,③可以表示其基因组成,B正确;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结果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基因数目也加倍,而且基因至少两两相同,而图①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不能表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的基因组成,C错误;雄性蜜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明确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35.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为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因为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dd,所以D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因为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A正确;因为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dd,所以图中D基因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但要遗传给后代,还必须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后代才叫遗传给后代,B错误;该细胞中因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因为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D的配子和一个基因型为aBd的极体,都只含1个染色体组,它们都不是三倍体,因为三倍体是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D错误。‎ ‎36.B ‎【解析】⑤为诱变育种,⑦‎ 为基因工程育种,二者育种原理不相同,前者为基因突变,后者为基因重组;⑦为基因工程育种,目的性更强,A正确;图中的AAaaBBbb是四倍体,将它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B错误;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④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过程得到的都是纯合子,C正确;①→②为杂交育种过程,原理是基因重组,虽然简便但培育周期长,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图中各种育种方法的名称,了解各种育种方法遵循的原理以及过程和结果。‎ ‎37.B ‎【解析】从图形分析,该植物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4条,故含有4个染色体组。ABCd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1次,故为1个染色体组,A错误;Aaaa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4次,故为4个染色体组,B正确;AaBbCcDd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2次,故为2个染色体组,C错误;AaaBbb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3次,故为3个染色体组,D错误。‎ ‎【点睛】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 ‎38.D ‎【解析】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了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正确;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的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的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故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该种群中的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即基因库,并不是所有个体都含该物种的全部基因,D错误。‎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9.A ‎【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A项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因自然选择而定向改变,不会因种群数量增加而定向改变,B项错误;由于环境不同,通过自然选择,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不相同,C项错误;不能确定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逐渐产生生殖隔离,D项错误。‎ ‎40.C ‎【解析】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根据题意可知,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每个女性个体中含有2个相关基因,每个男性个体中含有1个相关基因,所以该人群中1000个个体共有1000×1/2+1000×1/2×2=1500个基因。其中色盲基因的数量是4×2+32+58=98个,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98÷1500×100%≈7%,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基因频率的定义,然后根据定义再结合具体题意作答。‎ ‎41. BbTt 雌雄同株异花 雌雄同株异花、雌株、雄株 9:4:3 bbTT bbtt bbTt bbtt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据表格分析可知,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 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BbTt自交后代基因型有BT(9)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bbT(3)表现为雄株,Btt或bbtt(4)表现为雌株,所以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分离比为:9:3:4.‎ ‎(2)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若想后代全为雄株,则双亲必须都是bb,且有一个亲本是TT(bbTT应该是雄性做父本),则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若想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应该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基因没有分离现象,则父本应该是bbTt,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雌株,且分离比为1:1.‎ 故答案是:‎ ‎(1)BbTt 雌雄同株异花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9:3:4.‎ ‎(2)bbTT bbtt ‎ ‎(3)bbTt bbtt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42. 丙→乙→甲 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数目相等、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等 ‎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12 EXF或eXF或EXf或eXf 受精作用 ① a过程核DNA复制一次分裂两次,c过程核DNA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解析】试题分析:由其基因型可知,该生物为雌性二倍体,甲细胞中染色体成奇数,有染色单体,着丝点排列整齐,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图;乙有四分体,中心体正移向细胞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丙着丝点排列整齐,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为有丝分裂中期。丁图中涉及减数分裂过程,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a阶段是减数分裂过程,b阶段发生了受精作用,c阶段是有丝分裂过程。‎ ‎(1)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丙为有丝分裂中期,先经过有丝分裂使性原细胞增殖,再进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数目相等、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2)该动物的基因型为EeXFXf,其为雌性个体,而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故其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丙图中每条染色体都有染色单体,共有12条。图乙细胞并没有发生自由组合,不能确定其染色体的走向,根据自由组合定律,EXF、eXF、EXf、eXf都有可能。‎ ‎(3)图丁中b阶段染色体数目增倍后进行了有丝分裂,故其发生了受精作用,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故在①阶段,减数分裂过程子细胞DNA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只复制一次而连续分裂了两次 。‎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曲线 ‎4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或Aa 1/3 伴X隐性遗传 XBXb 1/2 AaXBY 遵循 ‎【解析】试题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图中Ⅱ1、Ⅱ2正常,Ⅲ2有病可知,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患病的是男孩,所以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 ‎(1)若该病为白化病(A对a为显性):‎ ‎①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由于Ⅲ2有病,则其父母都是Aa,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他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B对b为显性):‎ ‎①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②由于Ⅲ2有病,则Ⅰ4、Ⅱ2的基因型都是XBXb,因此Ⅲ1不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3)若Ⅲ2同时患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基因型为aaXbY,则Ⅱ1的基因型为AaXBY。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无中生有的特点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并根据题干具体信息判断该病确切的遗传方式和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44. 28 (易位) 杂交育种 aaZWA 无斑纹 后代中有斑纹的均为雌蚕,应淘汰;无斑纹的为雄蚕,应保留 ‎【解析】(1)家蚕含56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含有28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由于A基因移接到W染色体上,所以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aaZWA ‎(3)在生产中,只要含A基因斑纹,则含W染色体为雌。因此应选择无斑纹雄与其杂交,保留无斑纹,则为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