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作业

‎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作业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红细胞失水皱缩 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涨破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相同 ‎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应选择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第一次观察时中央大液泡把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挤到四周,紧贴着细胞壁 C.吸水纸的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出的多余液体 D.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以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3.[2018·四川自贡模拟]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有关 B.通过核孔实现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性 C.某些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运出 D.呼吸抑制剂会影响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吸收甘油、脂肪酸可促进水分渗出 B.膜蛋白减少不影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速率 C.缺氧不影响细胞的胞吞和胞吐的速率 D.神经纤维兴奋时,Na+流入细胞不消耗ATP ‎5.图K7-1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图K7-1‎ A.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与a过程有关 B.胰岛素通过a过程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b过程分泌到细胞外 D.经b过程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物质 ‎6.如图K7-2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①~④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K7-2‎ A.糖醋蒜腌制过程中,蔗糖和醋进入细胞的过程与①③有关 B.④方式可以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③方式的转运速率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D.①②③④均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属于被动运输 B.细胞液与细胞质基质之间可发生渗透作用 C.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时,有水分子进入液泡中 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渗透作用逐渐加强 ‎8.[2018·湖北十堰调研] 图K7-3是在不同情况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图K7-3‎ A.图甲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低 B.图乙中A~B时间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图丙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可能与细胞壁有关 D.图丁中c点时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体积最小、吸水能力最强 ‎9.[2018·甘肃兰州一中模拟]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的原生质体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K7-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原生质体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  )‎ 图K7-4‎ 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10.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细胞利用ATP酶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上两个过程如图K7-5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 图K7-5‎ A.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质子泵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 C.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11.K+、Mg2+、Ca2+三种离子在丽藻细胞液和丽藻生活的池水中的浓度关系如下表所示。‎ 离子 K+‎ Mg2+‎ Ca2+‎ 细胞液中的浓度/池水中的浓度 ‎1065‎ ‎10‎ ‎13‎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表中三种离子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丽藻细胞 B.离子相应比值的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离子进入细胞时均有相应蛋白质发生形状改变 D.离子的吸收不会影响丽藻细胞对水的渗透吸收 ‎12.[2018·湖南衡阳模拟] 健康人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而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原尿中的葡萄糖是借助于Na+的转运被肾小管主动重吸收的,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不消耗ATP,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B.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和Na+的吸收量会限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C.驱动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 D.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转运少于正常人 ‎13.[2018·山东泰安模拟] 某同学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图K7-6‎ ‎(1)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    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细胞膜和    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 ‎(2)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小于其细胞液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逐渐发生        。 ‎ ‎(3)如图(1)为探究活动过程中观察到某一时期的细胞状态,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2)所示。则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    ;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    。 ‎ 综合拓展 ‎14.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到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K7-7中甲所示:‎ 图K7-7‎ ‎(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    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到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 ‎(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    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 ‎ ‎(3)比较图乙和图丙,当Na+和K+    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将ADP合成为ATP,说明ATP的合成与分解反应是    反应,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         。 ‎ ‎(4)生物膜系统的    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    (填编号)的过程。 ‎ ‎1.A [解析] 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质)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质)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2.D [解析] 本实验采用的是紫色洋葱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第一次观察时可看到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同时还能观察到细胞膜及其以内部分紧紧贴着细胞壁,A、B项错误。吸水纸的作用是引流,C项错误。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也可能小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项正确。‎ ‎3.D [解析]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其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等有关,A正确;通过核孔实现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正确;某些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运出,如神经递质,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4.D [解析] 甘油和脂肪酸进入细胞会增大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促进水分的吸收;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被吸收,离子能以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两种方式均需要载体协助,载体是膜蛋白,故膜蛋白减少可能会影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速率;胞吞、胞吐过程需要消耗ATP,缺氧影响ATP的生成;Na+内流和K+外流都是通道蛋白介导的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5.B [解析] a、b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过程,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与胞吞有关,A项正确;胰岛素不进入靶细胞,而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进而引起靶细胞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B项错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分泌蛋白,抗体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C项正确;一般情况下,经胞吐分泌出细胞的物质是大分子物质,但也有例外,如神经递质(有些为小分子物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也是胞吐,D项正确。‎ ‎6.A [解析] 糖醋蒜腌制过程中,醋酸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②自由扩散;蔗糖分子不能通过①主动运输进入细胞,醋酸杀死了细胞,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进而使蔗糖分子进入细胞,A错误。④方式为协助扩散,可以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B正确。③方式的转运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其转运速率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正确。①主动运输、②自由扩散、③④协助扩散均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7.D [解析]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渗透作用属于自由扩散,A项正确;细胞液与细胞质基质之间可存在浓度差,又有液泡膜,故可发生渗透作用,B项正确;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时,运出液泡的水多于进入液泡的水,C项正确;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减小,渗透作用逐渐减弱,D项错误。‎ ‎8.B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低,A正确;图乙中A~B时间段,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错误;图丙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最终不变,可能是由于有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不能继续吸水了,C正确;图丁中c点时,细胞液浓度最高,说明细胞失水最多,此时原生质体体积最小,吸水能力最强,D正确。‎ ‎9.D [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曲线可知,c点后原生质体大小相对值变大,说明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b~c 段细胞仍是活细胞,A错误;图中c~d段水分子既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也有从细胞内出去细胞外的,但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离开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d~e段,原生质体大小相对值大于1,由于有细胞壁的存在,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由于e时原生质体大小相对值大于1,故e时液泡内细胞液浓度低于a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D正确。‎ ‎10.B [解析] 由图可知,植物细胞利用ATP酶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该过程为主动运输,“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则该植物细胞可吸收外界溶液中的蔗糖,其在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A错误;质子泵是氢离子跨膜运输的载体,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为主动运输过程,C错误;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依赖于细胞内外H+浓度差,而H+浓度差的维持和能量供应有关,故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D错误。‎ ‎11.D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三种离子在细胞液中的浓度均高于池水中的浓度,则三种离子进入细胞均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即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丽藻细胞,A正确;离子相应比值不同是因为细胞吸收三种离子的量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动运输时,载体蛋白会发生形变,C正确;离子的吸收会影响细胞液的浓度,进而影响丽藻细胞对水的渗透吸收,D错误。‎ ‎12.D [解析] 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过程,逆浓度梯度进行,A正确;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限制因素是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和Na+的吸收量,B正确;“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不消耗ATP”,说明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是协助扩散过程,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C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过高,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转运多于正常人,D错误。‎ ‎13.(1)原生质层 液泡膜 ‎(2)质壁分离复原 ‎(3)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4)高 降低 ‎[解析]‎ ‎ (1)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小于其细胞液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吸水,会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3)根据题意和题图分析可知,图(1)中的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处于动态平衡,或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所以此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浓度。(4)由于在丙条件下红心萝卜A的重量变化大于红心萝卜B,说明红心萝卜A细胞吸水能力强,所以红心萝卜A细胞液浓度大于红心萝卜B细胞液浓度。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红心萝卜A的细胞吸水,一段时间后其细胞液浓度会降低。‎ ‎14.(1)选择透过 主动运输 ‎(2)空间结构 ‎(3)顺 可逆 离子流动方向 ‎(4)分隔 乙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这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到膜外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且需要ATP提供能量,是主动运输。(2)分析图甲运输Na+和K+的过程可知,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3)分析题图乙和图丙可知,当Na+和K+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时,伴随着ATP的合成,当Na+和K+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时,伴随着ATP的水解,说明ATP的合成与分解反应是可逆的;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离子流动方向。(4)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可以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因此生物膜系统的分隔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还原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能量,该过程伴随ATP的合成,类似于图乙的过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