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12)

邻水实验学校2017年秋高二上第三阶段检测 生 物 试 题 第I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共40小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亲本受精过程中 C.基因工程育种中,需要用DNA聚合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纯合子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 ‎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关于遗传和和变异的研究从性状水平深入到了基因水平 B.生殖隔离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下列现象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 A.一群长颈鹿相互争夺高处的树叶,最终脖子都变得发达 B.捕食活动导致野兔的保护色更逼真,同时鹰的目光更锐利 C.具有细长口器的蛾专门为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授粉 D.光合生物的出现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纤维素、尿素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5.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淋巴管进入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 ‎6.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内的多巴胺、一氧化氮和乙酰胆碱均能作为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特定情況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7.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8.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调节.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剌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械,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 B.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 C.乙酰胆碱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D.心脏是激素调节的靶器官,也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 ‎9.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了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域或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10.如图为高等动物反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动物所吃食物过咸或饮水不足时,可以在图中“蝴蝶图形”处产生渴觉 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C.③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②处,M不能产生反应 ‎11.下列关于人脑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 A.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B.某人听不懂别人讲话,但可以讲话,是大脑皮层S区受损 C.学习过程中要反复复习,是为了让获得的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进而被转入长期记忆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12.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 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1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14.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时,又反过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分泌,说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正反馈调节 C.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催化体内细胞代谢加快,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 D.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15.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17.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 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18.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过敏反应一定是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刺激时才发生 ‎19.2011年5月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的消息传出,将西瓜膨大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2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 C.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抑制细胞分裂 D.用适宜浓度2,4﹣D处理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 ‎2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22.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3.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图中曲线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c点时期 C.c点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K值)‎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24.请预测一段时期内,某食物链a→b→c中,a肯定比b具有(  )‎ A.更大的个体体积 B.更大的有机物干重 C.更广阔的生存区域 D.更多的个体数 ‎2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 ‎26.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捎耗标准 ‎29.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由于生物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故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断递减的 ‎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信息只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C.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 D.行为信息只能向异种生物传递 ‎31.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⑩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B.⑤植株和⑥植株存在生殖隔离 C.由③到⑥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获得④和⑧植株的原理不同 ‎32.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这产生生长激素.己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可能未导入质粒 B.导入大肠杆菌的可能是重组质粒,也可能是质粒 C.可用含靑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 ‎33.在某人群中对血友病进行调査后发现,基因型为XHXH的比例为42.32%,XHXh为7.36%,XhXh为0.32%,XHY为46%,XhY为4%.则在该地区XH和Xh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6%、8% B.8%、92% C.78%、92% D.92%、8%‎ ‎34.如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B.若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 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35.正常人处于O℃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B.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因此a1>a2,b1<b2‎ C.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36.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37.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38.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39.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B.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 ‎40.如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⑤可表示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 B.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使飞船生态系统长期保持稳定 C.分解罐中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遗物分解,为藻类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41.(每空1分,共8分)变异原理在植物育种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是用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几种育种过程,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培育出的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育种方法①称为______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与方法②相比,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育种方法③的原理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_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__________(是/否)发生了进化。‎ ‎42.(每空1分,共6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A~D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________;[ ]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C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______、HPO42-等离子有关。‎ ‎(3)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 ‎43.(每空1分,共 ‎14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各器官、系统之间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的。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 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 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直接作用于此腺体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 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和 ,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乙型流感病毒。图中 “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 细胞和 细胞。‎ ‎(3)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内分泌系统产生的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作用于___________,使水的重吸收增强。‎ ‎(4)正常机体一次性大量摄入糖类,血糖会发生变化,机体可通过___________调节维持血糖动态平衡。此时,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 ‎44.(每空2分,共22分)根据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主要有5个种群甲、乙、丙、丁、戊,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如下表所示(能量单位相同)‎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还缺少 ,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 。‎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甲的种群密度,在一定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则该调查范围内甲的种群数量 只,若标记的甲有部分被捕食,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高”“不变”“偏低”)。‎ Ⅱ.‎ ‎(1)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 形式进行的。图甲中碳元素从草原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的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2.2×l09kJ,粪便中能量为1.0×l09kJ,B中能量为0.8×l09kJ,狼同化能量为2.4×l09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措捕。此事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该草原上有多种牧草开不同颜色鲜艳的花,当地牧民都非常喜欢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017年秋高二生物第三阶段检测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5 ABACA 6-10 BCAAC 11-15 BCBDD 16-20 BDDCC ‎21-25 DCCBC 26-30 CBBDC 31-35 CDBDB 36-40 DCDA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41.(1)ddTT ‎ ‎ (2)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 (3)普遍性、不定向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至少答对两点才得分) ‎ ‎ (4)55% 70% 是 ‎42.(1)D 细胞内液 A 组织液 ‎ ‎ (2)无机盐、蛋白质 HCO3- 、HPO42- ‎ ‎ (3)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写全得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3.(1)传入神经 甲状腺激素 神经递质 反射弧 ‎ (2)免疫 防卫、监控和清除 非特异性 浆 记忆 ‎ ‎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 (4)神经—体液 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 ‎44. Ⅰ.(1)分解者 竞争 ‎ ‎ (2)800 偏高 ‎ ‎ Ⅱ.(1)CO2 d ‎ ‎(2)用于(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20%‎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4)负反馈调节 直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