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以下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 B.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和脂肪酸都含有氮元素 C. 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 D. 人体衰老的特征之一是身体细胞的含水量明显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鲜重中元素含量排名:O、C、H、N;干重元素排名:C、O、N、H。 脂肪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 ‎【详解】A、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A正确; B、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B错误; C、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C正确; D、细胞含水量下降,新陈代谢减慢等都是人体衰老的特征,D正确。 故选B。 ‎ ‎2.下列关于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中不会出现ATP的水解 B.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的CO2量比消耗的O2量多 C. 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必须经过两层生物膜 D. 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除磷脂和蛋白质外,还含有胆固醇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此外动物细胞膜中还有少量的胆固醇。‎ ‎2、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 ‎3、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氧气与前两阶段产生的[H]反应,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4、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详解】A.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ATP水解,A错误;‎ B.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时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其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的量等于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相等,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反应,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除磷脂和蛋白质外,还含有胆固醇,D正确。‎ 故选D。‎ ‎3.与果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只发生在果蝇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C. 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同时加倍 D.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减数分裂相关知识点。‎ ‎【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 B、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都同时加倍,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即都能发生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D错误。‎ 故选A。‎ ‎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B.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C. 突出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出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D.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严重腹泻会失去大量水分和无机盐,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详解】A、严重腹泻后,需补充水分和盐分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A错误; ‎ B、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因此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也不是非条件反射,B错误; ‎ C、神经递质包括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其中兴奋型递质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而抑制型递质不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C错误;‎ D、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因此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正确。‎ 故选D。‎ ‎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标记的喙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并标记噬菌体 B.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离 C. 沉淀物的放射性高表明噬菌体的DNA已注入大肠杆菌 D. 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噬菌体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因此不能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培养,而应该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并标记噬菌体,A错误;‎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错误;‎ 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沉淀物的放射性高,表明噬菌体的DNA已注入大肠杆菌,C正确;‎ D、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C。‎ ‎6.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所差异 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会影响其性别比例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 ‎3、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 ‎4、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会影响其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详解】A.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B错误;‎ C.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C正确;‎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会影响其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导致种群密度下降,D 正确。‎ 故选B。‎ ‎7.A、B两种高等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的是______,将它们分离的原理是_____。‎ ‎(2)相同条件下,两者的呼吸强度较小的是________植物,理由是___________。‎ ‎(3)A、B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台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A、B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__。‎ ‎(4)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3: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填“O2”或“CO2”)不足。‎ ‎【答案】 (1). 胡萝卜素 (2).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3). A (4). 当光照强度为零时,A的呼吸强度为2μmol•m-2•s-1,小于B植物的5μmol•m-2•s-1 (5). B (6). A (7). CO2‎ ‎【解析】‎ ‎【分析】‎ ‎1、高等植物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知,色素的种类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胡萝卜素的含量最少。‎ ‎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纵坐标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图中当光照强度为零时,纵坐标的值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植物A 的呼吸速率为2μmol·m-2·s-1,植物B的5μ mol·m-2·s-1。‎ ‎【详解】(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的是胡萝卜素,将不同色素分离的原理依据的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在滤纸条上扩散的越快,反之扩散速度越慢,从而将其分离。‎ ‎(2)从图中曲线知,纵坐标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为零时,纵坐标的值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植物A 的呼吸速率为2μmol·m-2·s-1,小于植物B的5μ mol·m-2·s-1。‎ ‎(3)从曲线分析判断种植密度过大,会因植物叶子相互遮盖,可引起叶片下平均获取光照的不足,影响光反应,从而影响净光合作用速率,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增加幅度比A的大,故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B。相比之下,A植物更适合种植在林下比较耐阴的环境。‎ ‎(4)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3: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因为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植物失水过多,气孔关闭,进入叶肉细胞的CO2减少使光合速率下降。‎ ‎【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情境综合考查考生对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把握曲线走势。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从图示中提收信息,围绕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8.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今全球累计报告感染病例超过800万例,近40万人死亡,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该病毒对人来说属于免疫学中的_____________物质。‎ ‎(2)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_______增多和________不畅造成的,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_________的稳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如果该病毒突破两道非特异免疫防线后,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会发挥作用,第三道免疫防线主要是由_____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_______而组成的。‎ ‎(4)注射从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新冠肺炎有治疗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RNA (2). 抗原 (3). 产热 (4). 散热 (5). 内环境 (6). 免疫器官 (7). 淋巴循环 (8). 康复者血清中含有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抗体 ‎【解析】‎ ‎【分析】‎ ‎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 ‎2、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3、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4、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通常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 ‎【详解】(1)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由分析可知,该病毒对人来说属于免疫学中的抗原。‎ ‎(2)人体体温的恒定是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动态平衡,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产热增加和散热不畅造成的。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由分析可知,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通常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 ‎(4)康复者通过自身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血清中含有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抗体,给患者注射后对新冠肺炎有治疗作用。‎ ‎【点睛】本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考查人体的体温调节和免疫调节,要求识记体温调节的原理,识记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的组成、免疫治疗等。‎ ‎9.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A、a控制,则Ⅲ2的基因型为______,Ⅱ5和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 ‎(2)该遗传病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和______遗传病,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Aa (2). 100% (3).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所生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4). 伴X隐性 (5). 家系中有女性患者 (6). 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有不患病的情况 ‎【解析】‎ ‎【分析】‎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隐性遗传病和显性遗传病,根据基因的位置又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有隔代遗传现象;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还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以及交叉遗传。显性遗传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伴X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具有世代连续性;伴X显性遗传病还具有女性患者多于女性及父亲患病后代中女儿必患病的特点。除外还有伴Y遗传病,其特点是:只传男不传女,即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儿子均为患者。‎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系谱图中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均为患者,故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详解】(1)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基因A、a控制,由于Ⅲ2的父亲正常,则Ⅲ2的基因型为Aa,Ⅱ5和Ⅲ4基因型都是Aa,相同的概率为100%。 ‎ ‎(2)由于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所生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所以该遗传病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 ‎(3)由于家系中有女性患者,所以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由于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有不患病的情况,所以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特点的知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特点是突破该题的关键。识记伴X遗传病和伴Y遗传的特点并能够结合图谱分析解决问题是该题的重点。‎ ‎10.某地由于过度开采矿石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保护环境当地决定将废弃采矿区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随后的若干年中各种生物陆续迁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该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构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如今,该湿地公园被称为当地的“绿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3)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来评估水质情况,而用____________(填调查方法)调查鲤鱼的种群数量。若该生态系统中没有鲤鱼的天敌,则流入鲤鱼种群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_____________。‎ ‎(4)在繁殖季节,该生态系统中的雄黑斑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信息求偶,体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次生 (2).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3). 水平 (4). 间接 (5). 标志重捕法 (6). 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7). 物理 (8). 维持生物种群正常的繁衍 ‎【解析】‎ ‎【分析】‎ ‎1、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1)该公园有一定的土壤条件,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该湿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该湿地公园被称为当地的“绿肺”,这体现了该湿地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鲤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鲤鱼的种群数量。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故流入鲤鱼种群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另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雄黑斑蛙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求偶体现的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物种群正常的繁衍的作用。‎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接种工具涂布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4)该小组将得到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__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答案】 (1).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2). 3.8×10 (3). 灼烧; (4).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5). B (6). 灼烧灭菌法 (7). 溶解氧 (8). 营养物质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图中细菌的分离的方法为①表示平板划线法,②表示稀释涂布平板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1)微生物培养过程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配制的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将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以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3.8×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 ‎(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涂布器通常先沾有少量的酒精,然后采用酒精引燃灼烧灭菌。‎ ‎(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氧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以及计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平板画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过程,把握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的计数和计算方法,识记灭菌的方法和适用对象,理解微生物振荡培养的目的,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为了加快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 ‎(2)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__________,E牛的性别是__________。‎ ‎(3)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子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填时期)才能和获能的精子结合完成受精。‎ ‎(4)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其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5)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__________。‎ ‎【答案】 (1). 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 促性腺激素 (3). 雌性或雄性 (4).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5). 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6). 无性生殖 (7). 受精卵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加快优良种牛繁殖速度的两种方法,方法Ⅰ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产生的试管牛E属于有性生殖的产物;方法Ⅱ采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产生的克隆牛F属于无性生殖的产物。‎ ‎【详解】(1)从图可知,方法Ⅰ是试管牛技术是在体外受精形成的,属于有性繁殖,用到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方法Ⅱ是核移植技术,应用了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故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2)用来促进B牛多排卵的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E牛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E牛的性别是雌性或雄性。‎ ‎(3)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4)F牛是通过细胞核移植产生的,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核的全能性;在此过程中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所以此种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5)培育转基因动物时,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 ‎【点睛】本题考查胚胎移植和克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的知识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