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强化训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强化训练解析版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3,9‎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5,6,7,8,10,11‎ ‎3.综合考查 ‎2,12,13,14,15‎ 一、选择题 ‎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B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自养型生物,小球藻为自养型生物。‎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放养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复 杂性 C.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D.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解析:食物网中的生物、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不一定越大。‎ ‎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8‎ 解析:图中1与4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而1与2均指向3,1有3个箭头指出,4有3个箭头指入,可以判断出1、2、3、4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与2所包含的种群不能构成群落,还缺乏分解者3;3(分解者)中既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4可以代表大气中的CO2,那么③过程可为光合作用,②过程代表呼吸作用,而①表示捕食关系。‎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C )‎ A.狼和兔 B.狼和红狐 C.兔和鼠 D.昆虫和青草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因为共用相同的资源而竞争激烈。狼和兔、昆虫和青草均处于不同的营养级;狼和红狐、兔和鼠都处于同一营养级,但狼和红狐还有各自的食物来源,竞争程度小于兔和鼠。‎ ‎5.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A.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朱鹮位于第三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朱鹮与鱼类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C.流入朱鹮的总能量小于鱼类和贝类的总能量之和 D.大量捕捞鱼类将使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藻类和水草,终点是不被其他营养级捕食的生物朱鹮,则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朱鹮位于第三、四营养级;该食物网中,朱鹮与鱼类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由于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流入朱鹮的总能量小于鱼类和贝类的总能量之和;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因此,大量捕捞鱼类将使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下降。‎ ‎6.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苔类和物种C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8‎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物种C和苔类之间无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D.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解析: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分别是白杨树→B→I,白杨树→C→A,白杨树→C→D→A,白杨树→G→D→A,白杨树→G→A,苔类→E→A,苔类→F→A;物种C和苔类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故它们之间有竞争关系;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物种A还可以以物种C、D、F、G为食,则一段时间内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图示为食物网的各种成分,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无机环境和分解者,故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7.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组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灰喜鹊和蜘蛛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灰喜鹊、狐狸 C.大量猎捕灰喜鹊会导致狐狸的数量大幅下降 D.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来估算 解析:狐狸的食物源于灰喜鹊和松鼠,因此大量猎捕灰喜鹊不会导致狐狸的数量大幅下降。‎ ‎8.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 8‎ B.丙种群数量增加,甲、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丁的体型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最多 D.在其他食物链中,乙和丁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丁是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其个体体型不一定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也不一定最多。如在“大树→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这一食物链中,个体体型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最多的个体是大树。‎ ‎9.湿地生态系统在净化水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图表示北京某地区建造的人工湿地(基质层由土壤和各种填料组成),有机物含量高的生活污水通过该湿地可被净化输出。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污水进入湿地经理化作用和分解者的作用得到净化 B.组成该湿地群落的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C.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D.污水进入量过大会破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由于有生活污水流入,补充该湿地群落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和能量,该湿地群落中的碳并不是全部来自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10.下列关于捕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某食物网中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则该食物网中至少有2条食物链 B.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初级消费者 C.食物网越简单的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D.处于捕食食物链起点的不一定是生产者 解析:某食物网中,如果某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则该食物网中至少有2条食物链;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生产者;食物网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强;处于捕食食物链顶端的一定是消费者,而处于捕食食物链起点的一定是生产者。‎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 C )‎ 8‎ A.绿藻、水草吸收的光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C.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和捕食 D.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多 解析:绿藻、水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鲫鱼以螺蛳为食物,二者是捕食关系,同时鲫鱼和螺蛳都以水草为食物,二者又属于竞争关系;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由于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少。‎ ‎12.肝片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椎实螺体内,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附着于大型水草继续发育,成虫主要寄生在牛、羊体内。科研人员进行了农药、化肥等农化品的使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生态系统中的椎实螺和肝片吸虫均属于初级消费者 B.“水草→椎实螺→肝片吸虫→椎实螺天敌→羊”构成了一条食 物链 C.椎实螺天敌的种群数量与肝片吸虫的种群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D.农化品的使用能增加水草有机干物质量,从而增加人、畜感染肝片吸虫的概率 解析:椎实螺以水草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而肝片吸虫寄生于椎实螺体内和牛、羊体内,不属于初级消费者;食物链是以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肝片吸虫与椎实螺、牛羊之间都是寄生关系;椎实螺天敌的种群数量与肝片吸虫的种群数量存在负相关关系;据图分析可知,农化品的使用能增加水草有机干物质量和椎实螺天敌死亡率,从而增加人、畜感染肝片吸虫的概率。‎ 二、非选择题 ‎13.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8‎ ‎(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       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    、    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 ‎       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  ,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解析:(1)根据能量流动和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可以通过减少其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或增加其食物来源来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鳙鱼和竞争者主要是竞争食物和氧气等资源。‎ ‎(2)根据食物链和种间关系分析,鳙鱼数量减少,会使得浮游动物A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浮游植物B的数量减少。‎ ‎(3)施肥过多,会导致池塘内微生物大量繁殖,而造成池塘中溶解氧降低。三个优势种群中,因为缺氧最先死亡的是鳙鱼和浮游动物A,其次是浮游植物B。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属于分解者。‎ 答案:(1)浮游植物B 食物 氧气(或溶解氧)‎ ‎(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 氧气(或溶解氧) 分解者 ‎14.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面积400 km2,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假设在该湖泊中存在食物链:浮游植物→鲢鱼→乌鳢。回答下列问题:‎ ‎(1)经调查发现鲢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 000尾,环境容纳量是指   。 ‎ 当鲢鱼的种群密度为    尾/k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 ‎(2)由于过度围垦、养殖、污水排放等原因,洪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经保护治理后在较短时间内又迅速恢复到原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原因是    。 ‎ ‎(3)鳙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将鳙鱼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洪湖,一年后发现鲢鱼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 ‎           。 ‎ 解析:(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容纳量即K值,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若面积为400 km2,鲢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20 000尾,则当鲢鱼的种群密度为20 000÷400×1/2=25(尾/k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8‎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食物网简单),则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3)由食物链:浮游植物→鲢鱼→乌鳢可知,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因此鲢鱼和鳙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故将鳙鱼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洪湖,一年后鲢鱼的种群密度会明显 下降。‎ 答案:(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5‎ ‎(2)该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食物网简单),则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3)鲢鱼和鳙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15.宁夏某地原是煤矿矿区,多年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如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公园生态系统中,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除了图中已知的成分以外,还必须有              。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 ‎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 ‎ ‎(3)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 ‎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已知的成分以外,还必须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 8‎ ‎(2)杂食性鱼类以昆虫为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昆虫、杂食性鱼类同时以水草为食,又存在竞争关系。‎ ‎(3)水草腐烂后,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浮游生物数量首先增加。‎ 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2)捕食和竞争 ‎(3)浮游生物类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