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生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生物

运城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必修3)‎ ‎2020.1‎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表述,符合现代生命观念的一项是 A.本质上是一种有机溶液,类似于湖水 B.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含有湿气、阳气、阴气、邪气等气体 D.含有金、木、水、火、土等基本物质 ‎2.对“稳态”这一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分子水平,有体内环境的稳态 B.在细胞水平,有基因表达的稳态 C.在个体水平,有性别比例的稳态 D.在群落水平,有种群消长的稳态 ‎3.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马铃薯匀浆的pH为7.35-7.45,90%来自和Na+和Cl-‎ B.滴定时,要戴手套;有酸或碱溅出,立即用水冲洗 C.一般以滴数为纵轴,pH变化为横轴,绘制实验结果 D.生物材料的缓冲结果接近自来水组、背离缓冲液组 ‎4.关于神经调节中的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功能基础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反射弧中某个环节受损,反射也能完成 C.效应器对刺激做出分析、综合和应答 D.感受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等组成 ‎5.在人体的口腔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香草酸受体,能被辣椒素或髙温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香草酸受体位于突触后膜,有特异性 B.辣椒素可与该受体结合,导致Na+内流 C.感觉辛辣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吃辣椒时喝热水会加重疼痛的感觉 ‎6.关于兴奋的传导,正确的是 A.兴奋是以神经递质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 B.静息电位是Na+进入神经纤维引起的 C.受刺激时,细胞膜对K+内流的通透性增强 D.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7.突触的结构主要包括 A.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轴突末端、突触后膜 C.突触前膜、突触间隙、轴突末端 D.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8.食入高糖、高盐食品后,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斯他林和贝利斯为了验证假设,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沙子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关于对照组的处理,他们不可能采取 A.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狗 B.剪去同样的一段小肠 C.静脉注射等量的等浓度的盐酸 D.注射等量的胰高血糖素 ‎10.下列实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口增长 B.渗透压下降-主动饮水-渗透压回升 C.恐惧-肾上腺素增多-消除恐惧 D.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气温下降 ‎11.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A.微量和高效 B.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通过体液运输 D.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12.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通过激素来调整产热和散热平衡 B.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主要通过反射来调整产热和散热平衡 ‎13.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管和淋巴管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体 ‎14.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注射抗体治疗某些疾病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B.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异物攻击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吞噬细胞可参与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 D.免疫活性物质可能由非免疫细胞合成释放 ‎15.下列物质或结构,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一组是 A.胸腺、溶菌酶、浆细胞 B.靶细胞、溶菌酶、抗体 C.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 D.T细胞、B细胞、淋巴因子 ‎16.下图为人体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的糖被参与 B.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C.图中仅有浆细胞含有合成抗体的基因 D.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17.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右侧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 ‎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水浸泡种子能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有利于种子萌发 B.去掉顶芽能抑制侧芽部位生长素的合成,以解除顶端优势 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进而产生更多的乙烯,属于正反馈调节 D.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能促进水稻生长 ‎19.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浸泡法比沾蘸法处理,要求溶液的浓度高 B.用药液处理形态学上端,生根效果更好 C.埋头实验,无需关注其他小组的结果和结论 D.预实验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价值 ‎20.研究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和b点时对应的田鼠种群数量相同 B.田鼠种群数量在b~c时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 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D.从图中可知0~d时期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21.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讨论、确定分工 B.培养时,采用固体培养并保证氧气的供应 C.制片时,让培养液从盖玻片边缘渗入 D.计数时,可以对细胞先染色再计数 ‎22.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中种群密度的大小称为物种多样性 B.玉米长势差异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均匀性 D.沙丘、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3.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 B.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C.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D.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4.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的优势逐渐被灌木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能获得更多阳光 ‎25.关于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血细胞计数板法和土壤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均属于抽样调查的方法 B.均属于目测估计法的调查方法 C.均为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D.均采用了五点取样的方法 ‎26.下列说法中没有体现捕食关系的是 A.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27.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少农田害虫,就会增加能量在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B.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都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 C.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未利用”指的是未被自身呼吸,也未被后一营养级或者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2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阳光和土壤属于生态系统以外的成分 B.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性 C.信息传递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征 ‎29.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B.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猾而不易被重捕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30.对“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理解错误的是 A.其他生物不是为了人类的需要才生存的 B.要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立法和宣传 C.任何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尊重和保护 D.生态伦理道德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道试题,共40分)‎ ‎31.(12分,每个问题2分)运用术语简答以下问题。‎ ‎(1)多细胞动物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 。‎ ‎(2)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 。‎ ‎(4)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更好的理解自然界事物之间的 。‎ ‎(5)和非生命系统比,生命系统能够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也能不断地排出物质、散失热能;细胞、个体能都能形成新的细胞、个体。以上事实说明生命系统具有的功能是: 。‎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 ‎32.(8分,每空1分)观察下列概念图,完成图片下方的填空。‎ ‎(1)内环境稳态 (2)种群密度 ‎① 、② ③ 、④ ‎ ‎(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4)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 ‎⑤ 、⑥ ⑦ 、⑧ ‎ ‎33.(5分,每空1分)运城市辖区内黄河湿地保护区包括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8县沿黄河滩涂、水域和运城硝池、盐池及永济的伍姓湖,是山西省目前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河岸投放玉米等措施,来此越冬的鸟类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请回答:‎ ‎(1)该湿地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 演替。人类的活动会使其按照不同于 。‎ ‎(2)湖滨生活的凤头䴙䴘(pì tī)在求偶时,相互凝视,然后一起扎入水中再浮出水面,面面相觑,摇头晃脑,并各自向对方送上一小撮水草为礼物。这是向对方传递生态系统的 信息。‎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基础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 。‎ ‎34.(10分,每空2分)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的缠绕茎的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图1培养液中无菌培养(滤膜封口是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体内产生,能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 ‎,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 性;在细胞水平,赤霉素主要的生理作用是 ;‎ ‎(3)从图2中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 倍,是IAA单独处理的60倍。‎ ‎(4)该试验的结论:‎ ‎①前期培养的时间越长,无论是激素的单独处理还是联合处理,促进作用都越弱;‎ ‎②前期培养时间相同的组内, 。‎ ‎35.(5分,每空1分)银杏原产中国,为中生代孑遗植物,是裸子植物中唯一一种阔叶落叶乔木。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校园中的银杏叶为材料,探究“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银杏叶被分解导致的重量减小,不是氧气直接引起的,而是好氧的纤维素分解菌引起的”这一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 ;‎ ‎(2)湿度、温度属于该实验的 ,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一致。‎ ‎(3)请以银杏叶为材料,完善该实验的思路和预期结果:‎ ‎①取一批银杏叶,除去各种生物,分等量的A、B两组;A组放在有氧气的恒温箱中,B组放在去除了氧气的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称取各组重量。‎ 预期结果: ;‎ ‎②将上述的A组银杏叶分为等重量的A1、A2两组,继续放在有氧恒温箱中; ,A2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相同的一段时间后, 。‎ 预期结果:A1组的重量小于A2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