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第四次月考)考试(2018-01)
大庆一中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试 卷 命题时间:2018.1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色氨酸可在发育的种子中转变为生长素 B.促进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C.外界刺激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 D.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受高浓度乙烯的抑制 2.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进而产生更多的乙烯,属于反馈调节 B. 小明利用玉米胚芽鞘重现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发现向光面生长素少于背光面,长的慢些 C.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喷施赤霉素溶液也能促进水稻生长 D. 采用流水浸泡种子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有利于种子萌发 3.下图是荷兰植物学家温特(Fritz Went)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放琼脂块和放置空白琼脂块的都是对照 B.该实验可以证明引起幼苗弯曲生长的是某种化学物质 C.该实验可以证明引起幼苗弯曲生长与某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有关 D.该实验揭示了植物向光性现象的原理 4.下左图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右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 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 5.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下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 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顶芽位置,丙处放置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数字 1-4 代表侧芽,四 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 1 和 4 B.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 C.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与向光侧一样多 D.若此实验改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乙和丙 6.脱落酸(ABA)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了探究 ABA 对不同品系(704、710)番茄幼苗 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注明: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 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脱落酸是一种能为抗冷提供能量的有机物 B.寒冷刺激会导致番茄叶片脱落酸含量下降 C.番茄 704 对脱落酸的反应敏感性高于 710 D.ABA 对番茄叶片的抗冷作用不具有两重性 组别 清水 浓度 a 浓度 b 浓度 c 平均生根数 15 29 38 7 7.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 B.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浓度中浓度 b 大于浓度 a C.该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方法可以是沾蘸法也可以是浸泡法 D.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8.某病原体能够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侵染竹子后,会使其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激素 B.未被侵染竹子的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低而表现为生长受抑制 C.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该部位生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变大导致的 D.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够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9.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 2 hm2 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 100 个捕鼠笼,一夜间捕 获了 50 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 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 笼,捕获了 42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 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 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 81 只 B.大于 81 只 C.小于 161 只 D.大于 161 只 1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 K 值 B. 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 C. 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D. 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11.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J 型和 S 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J 型所示增长仅决定于种群的内在因素 t 0 C. 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种群“J”型增长的公式为 N =N λt 中的λ是指增长率 12.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则稻田生态系统中( )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 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 D 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约占甲种群个体数量的 10%~20% C.在图中 C 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 14.某区域中有 a、b、c、d 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 A(以“ ”表示)逐渐变为 B(以 “ ”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 [] A.a、d 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 B.d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 C.a 种群的某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 D.d 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 B 环境 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 B.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 息传递 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6.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 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 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结构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食物共有 5 条食物链,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 B. 该食物中蛇和鹰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C. 草与蛇比较,草数量的变化对该食物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影响程度较小 D. 即使兔流向鹰和兔流向狐的能量传递效率相同,鹰和狐从兔体内同化的能量也不一定相同 18.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称为资源补贴,如淡水生态系统的资源补贴包括落入水体 的树叶凋落物、陆地昆虫、生殖洄游的海洋鱼类、污染物等。下列有关资源补贴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增加群落物种丰富度 B.可改变消费者营养级 C.可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 D.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19.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①②③④表 示各营养级的同化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2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工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构建基因文库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都需要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B. DNA 连接酶对所连接的 DNA 两端碱基序列有专一性要求[] C. Ti 质粒的 T-DNA 能将目的基因插入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DNA 上并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 稳定维持和表达 D.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21.下面是 3 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 DNA 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箭头表示切点)。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 限制酶 2 和 3 识别的序列都包含 6 个碱基对 C. 限制性酶 1 和酶 3 剪出的粘性末端相同 D. 能够识别和切割 RNA 分子内一小段核苷酸序列的酶只有限制酶 2 22.科学家培养的转基因奶牛乳腺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人的凝血因子,这是动物乳房作为生物反应 器研究的重大进展。下列叙述正确是( ) A. 在该转基因牛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B. “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的凝血因子基因 C. 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 聚合酶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 D. 转基因奶牛需要进入泌乳期才能批量生产人的凝血因子 23.PCR 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 PCR 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24.基因治疗是指( ) A.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基因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5.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三种途径,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入受体细胞 C 需要用 Ca2+处理使大肠杆菌处于感受态 B.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A 即乳腺细胞 C.受体细胞 B 通常为莴苣的体细胞,经脱分化、再分化形成个体 D.三种方法得到的胰岛素结构不完全相同 26.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对蛋白质工程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 mRNA 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27.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B.原生质体仍具有再生细胞壁,连续分裂并生长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不同种植物之间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28.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 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 高产、抗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到甲植物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 F1 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29. 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脱分化发生在 b 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 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b 过程中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30.从基因型为 Aa 的绿色植物某器官中获取组织,显微观察如下图。下列对该图所示细胞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若将 X 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此过程要涉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若将 Y 细胞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目的是使其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C.X 与 Y 两个细胞进行杂交,形成杂种细胞,发育成基因型为 AAaa 的杂种植株是不可育的 D.如果 X 与 Y 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有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信使 RNA 的不同 二、 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31.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 A 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 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 ,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 。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 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 能力。 (3)根据图示推测,A 处 1~2 月份无机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 月份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4)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 法采集、调查;将土样 带回实验室后,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开装置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 (填“偏 大”、“偏小”、“不变”)。 (5)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不长 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 。 32.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1)马铃薯是双子叶植物,常用 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的体细胞中.构建好的基 因表达载体基本结构有:目的基因、 、 、 、复制 原点五部分. (2)科学家还培育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马铃薯,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①修饰除草剂作用的靶蛋白,使其对除草剂 ,或使靶蛋白过量表达,植物 吸收除草剂后仍能正常代谢. ②引入酶或酶系统,在除草剂发生作用前 .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还需对转基因植物进行 [] 生物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CDDBC 6-10DBDCA 11-15DCAAD 16-20DCDCB 21-25DDCDB 26-30BCCBD 二、解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31.(每空2分,共16分) (1)物种组成 太阳能和工厂、村庄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答全给分) (2)自我调节 (3)浮游植物大量消耗了无机盐 温度和光照强度 (4)取样器取样法 偏小 (5)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2. (每空2分,共14分) (1) 农杆菌转化 启动子 终止子 标记基因(顺序可变) (2)不敏感(抵抗) 被降解(分解) (3)检测和鉴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