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1. 细胞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核酸 D. 脂质 ‎【答案】B ‎【解析】‎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还起催化作用,运输作用、信息传递作用和免疫作用等,但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 B、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B正确 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 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只能、中有重要作用,C错误;‎ D、脂类物质分为脂肪、类脂和固醇,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类脂中的磷脂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固醇也可以参与细胞膜的组成、促进脂质在血液中运输和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但不提供能量,D错误;‎ ‎【考点定位】糖类的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是对糖类、脂类、核酸、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的考查,梳理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对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2.脂质是组成细胞结构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胆固醇 C. 脱氧核苷酸 D. 丙酮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详解】血红蛋白属于一种蛋白质,A错误;胆固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B正确;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之一,C错误;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产物,D错误。‎ ‎3.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下列关于自由水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良好的溶剂 B. 主要能源物质 C. 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D.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A ‎【解析】‎ 作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自由水的功能之一,A 正确;水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B错误;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不是以自由水为骨架,C错误;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对于不同形式的水的功能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 在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下列各项正确表示肽键的是( )‎ A. —NH—CO— B. —NO—CH—‎ C. —NH2—CH— D. —NH—CH2—‎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键(—NH—CO—或—CO—NH—),从而将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多肽,故选A。‎ ‎【考点定位】肽键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肽键的写法,对于肽键的来源的理解和对肽键结构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5.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分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1分子的核苷酸是由1分子磷酸(a)、1分子五碳糖(b)和1分子含氮碱基(c)组成,三者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A、B、C均错误,D正确。‎ ‎ ‎ ‎6.所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一定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线粒体 D. 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A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B正确;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7.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A. 细胞膜 B. 核膜 C. 液泡膜 D. 核糖体 ‎【答案】D ‎【解析】‎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液泡膜属于细胞器膜,A、B、C三项均错误;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细胞器的结构 ‎8.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A. 细胞的统一性 B. 细胞的多样性 C.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D.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A ‎【解析】‎ 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A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B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动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C错误;细胞学说没有对细胞分化进行解释,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的要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细胞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9.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既含叶绿体又含线粒体 B. 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C. 都由单层膜构成 D. 只有线粒体具有增大膜面积的结构 ‎【答案】B ‎【解析】‎ 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A项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B项正确;二者均有双层膜构成,C项错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薄膜增大膜面积,D项错误。‎ ‎10.细胞核中染色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 DNA和RNA B. 蛋白质和DNA C. 蛋白质和RNA D. 多糖和DNA ‎【答案】B ‎【解析】‎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故选B。‎ ‎11.下图是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以方式①进入细胞的物质可能是( )‎ A. K+ B. 甘油 C. CO2 D. 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图分析,图中①需要载体的协助,也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的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水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错误。‎ ‎12.细胞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酶。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B.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 C. 酶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 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 离开活细胞的酶,若所处的环境条件适宜,仍然具有催化能力,A错误;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B正确;酶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酶是生物催化剂,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D正确。‎ ‎13.2018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获得金牌。比赛过程中,为运动员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 A. ATP B. 蛋白质 C. 胆固醇 D. DNA ‎【答案】A ‎【解析】‎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含有能量,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B错误;胆固醇是脂质的一种,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不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C错误;DNA是人的遗传物质,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ATP的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和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14.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气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2、CO2、H2O、N2、甘油、乙醇、苯、尿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Na+、K+、Ca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详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如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氧气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选A。‎ ‎15. 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事实说明( )‎ A. 酶具有专一性 B. 酶具有多样性 C. 酶具有高效性 D. 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不能说明BCD,选A。‎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6.雾霾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强度减弱 B. 土壤肥力下降 C. 吸收CO2过多 D. 吸收水分过多 ‎【答案】A ‎【解析】‎ 雾霾会遮挡阳光,导致光照强度减弱,进而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均错误。‎ ‎17.慢跑是一种健康的有氧运动。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消耗氧气的是 A. 第一阶段 B. 第二阶段 C. 第三阶段 D. 第一和第二阶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详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反应物是葡萄糖,不消耗氧气,A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不消耗氧气,B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因此氧气消耗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正确;第一和第二阶段都不消耗氧气,D错误。‎ ‎18.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是 A. 水 B. [H] C. ATP D. 五碳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详解】水是光反应阶段发生光解,而二氧化碳在暗反应中被固定,A错误;[H]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错误;五碳化合物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D正确。‎ ‎1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在做有氧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 B. 种子和水果都需要低温干操的储存环境 C. 米酒制作初始保留空气可促进酵母菌的繁殖 D. 农田松土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根部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人体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乳酸,无氧呼吸才会产生乳酸,A错误;种子贮存的条件是低温、低氧和干燥,水果保鲜的条件是零上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B错误;米酒制作初始保留空气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正确;农田松土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根部有氧呼吸,D错误。‎ ‎【点睛】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相关应用,并能结合生产实践,解释自然界或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20.大棚种植可以创造适宜蔬菜生长的微生态环境,并提高产晕。下列有关大棚种植蔬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02的浓度 B. 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 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 用绿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答案】A ‎【解析】‎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农家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CO2等无机物,因此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02的浓度,A正确;合理密植才能提高蔬菜的产量,B错误;阴雨天光照不足,光合作用较弱,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减少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错误;绿色塑料薄膜只能透过绿光,而光合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因此用绿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不能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D错误。‎ ‎21.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用“化疗”的办法来治疗,其实质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那么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 A. 分裂前期 B. 分裂中期 C. 分裂后期 D. 分裂间期 ‎【答案】D ‎【解析】‎ 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所以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 ‎【考点】DNA复制的时间 ‎22. 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是 A. 4 B. 8 C. 16 D. 3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两条姐妹染色单体,8条染色体有16条染色单体,所以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察有丝分裂知识,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3.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是(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答案】C ‎【解析】‎ 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清晰,最适合观察。‎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 ‎24.在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中,导致蝌蚪尾消失的生理过程是 A. 细胞分化 B. 细胞凋亡 C. 细胞坏死 D. 细胞癌变 ‎【答案】B ‎【解析】‎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属于细胞凋亡过程。‎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凋亡的含义及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 ‎25.下列与癌变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癌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B. 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C. 亚硝酸盐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D. X射线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无限增殖、形态改变和容易转移;细胞癌变的机理则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导致的。‎ ‎【详解】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A错误;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了,粘着性降低,所以容易扩散和转移,B正确;亚硝酸盐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错误;X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D错误。‎ ‎26.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逐渐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细胞癌变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故选:B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 ‎【名师点睛】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 ‎27. 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细胞衰老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下列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A. 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B. 细胞内色素逐渐减少 C. 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D. 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上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解: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是癌细胞的特征,A错误;‎ B、衰老细胞内色素逐渐增加,B错误;‎ C、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减慢,C正确;‎ D、衰老细胞有些酶的活性降低,D错误.‎ 故选:C.‎ 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28.下列事实中,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 花药离体培养成植株 B. 种子发育成幼苗 C. 蝌蚪发育成蛙 D. 将烧伤者皮肤培养后移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细胞全能性大小不同,一般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大于动物细胞,所以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更容易发育成完整个体。‎ ‎【详解】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种子的胚是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和分化,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蝌蚪发育成蛙,属于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将烧伤者皮肤培养后移植,没有发育为完整新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29.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 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 D. 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遗传信息执行的情况不同。‎ ‎【详解】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A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遗传信息执行的情况不同,B正确;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器官,C正确;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正确。‎ ‎30.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洋葱根尖染色时,可选用的试剂是 A. 双缩脲试剂 B. 龙胆紫溶液 C. 碘酒 D. 苏丹Ⅲ染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为:解离(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对根尖进行解离,使组织细胞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着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观察。‎ ‎【详解】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主要观察的是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情况,所以要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使其着色,便于观察,故选B。‎ ‎31.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实验自变量的是 ‎ A. 过氧化氢加入量 B.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C. 催化剂的种类 D. 气泡产生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单一变量)应是催化剂的种类,一个是无机催化剂氯化铁,一个是有机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即产生气泡的量,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是无关变量。‎ ‎【详解】过氧化氢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A错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属于因变量,B错误;催化剂的种类属于因变量,C正确;单位时间内气泡产生量属于因变量,D错误。‎ ‎32.在2mL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脉试剂后,溶液会出现的 A. 蓝色 B. 紫色 C. 砖红色 D. 橘黄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稀释的蛋清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产生的颜色是紫色,故选B。‎ ‎33.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了进一步观察其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A.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B. 清水 C.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D. 质量浓度为0.3 mg/L的蔗糖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会使细胞死亡,A错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再滴加清水,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最终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B正确;酒精能使细胞死亡,C错误;质量浓度为0.3mg/L的蔗糖溶液可以是正常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原因,明确要使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复原必须将之放到浓度较低的溶液如清水中。‎ ‎3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95%乙醇提取③研磨中加入了CaCO3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应选取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石英砂和碳酸钙,其中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是溶解色素,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详解】未加石英砂,导致研磨不充分,使色素的提取量减少,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①正确;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②正确;研磨中加入了CaCO3,保护了叶绿素,不会使得提取的滤液绿色过浅,③错误;放置数天的菠菜叶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减少,提取量也会减少,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④正确。因此,能够使得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是①②④,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特别是色素提取实验中各种化学药剂的作用的理解,进而合理分析各选项。‎ ‎35. 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 ①③④⑤ B. ④③②⑤‎ C. ⑤④③② D. ①④⑤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要将图1转化成图2,是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 ‎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④ 转动转换器,低倍镜换用高倍镜;③调节光圈,使得视野明亮;②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得物像清晰;选C。 ‎ 考点:高倍镜的使用。‎ 点评:本题源于课本中实验,又高于课本,启发学生联想,学习分析实验。‎ ‎36.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④是细胞核。请分析回答: ‎ ‎(1)图中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________和蛋白质。‎ ‎(2)在动、植物细胞都存在,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____(填图中标号)。 ‎ ‎(3)在浆细胞中,合成抗体蛋白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图中标号)。‎ ‎(4)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和______的中心,它不断与细胞质进行着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通道是______。 ‎ ‎(5)该细胞无增殖能力,是因为其己经是______细胞。‎ ‎【答案】 (1). 磷脂 (2). ③ (3). ⑥ (4). 遗传 (5). 核孔 (6). 高度分化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线粒体,③是高尔基体,④是细胞核,⑤是中心体,⑥是核糖体,⑦是内质网,⑧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是细胞膜,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2)图中③是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⑥核糖体中合成的。‎ ‎(4)④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RNA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 ‎(5)图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的能力。‎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别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形态,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再结合细胞的细胞结构的成分、功能等分析答题。‎ ‎37.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A、B、C代表有关生理活动过程,请据图回答: ‎ ‎(1)A、 B、 C三个过程必须在光下进行的是______。‎ ‎(2)图中进行A过程的场所是______,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如果在某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那么短时间 内C3的含量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3)图中C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C过程的第______阶段产生CO2。‎ ‎【答案】 (1). A (2). 类囊体(基粒) (3). 暗反应 (4). 减少 (5). 线粒体 (6). 二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A过程中,叶绿体色素吸收和利用了光能,并合成了ATP,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B过程发生了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过程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为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 B、 C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应和有氧呼吸,其中光反应必须在光下进行。‎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暗反应;A过程为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如果在某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导致三碳化合物还原加快,因此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减少。‎ ‎(3)图中C过程为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H]和二氧化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详细过程,能够根据图示物质变化情况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代谢的类型,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答题。‎ ‎38.如图表示生物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物质名称, ①②③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 ‎(1)C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 ‎(2)在①②③④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填序号)。 ‎ ‎(3)在①②③④过程中,可在人体内进行的是______(填序号),可在乳酸菌体内进 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 ‎(4)小麦长期被水淹会死亡,其主要原因是根无氧呼吸产生______,会导致小麦烂根。‎ ‎【答案】 (1). 丙酮酸 (2). 细胞质基质 (3). ② (4). ①②④ (5). ①④ (6). 酒精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③、①④是2种无氧呼吸方式,①②是有氧呼吸方式,其中①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A、B都是二氧化碳,C是丙酮酸,D是乳酸。‎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图中C表示的是丙酮酸;③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2)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即图中的②过程。‎ ‎(3)人体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因此图中可以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即图中的①④。‎ ‎(4)小麦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进而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 ‎39.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时期,它们是随机排列的,分析这些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2)表示细胞核膜正在逐渐消失的时期是__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 ‎(3)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中完成的主要物质变化是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和______。‎ ‎(4)在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根尖进行解离,目的是使根尖组 织细胞______,然后要进行______,才能染色、制片。‎ ‎【答案】 (1). BCADE (2). C (3). D (4). DNA复制 (5). 相互分离 (6). 漂洗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中有完整的核膜和核仁,也没有出现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间期;C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和纺锤体,且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D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E细胞出现了细胞板、核膜,且染色体变成了染色质,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细胞处于中期,B细胞处于间期,C细胞处于前期,D细胞处于后期,E细胞处于末期,因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BCADE。‎ ‎(2)C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核膜正在逐渐消失;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重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制作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40.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按下表中序号1至序号5的要求操作:‎ ‎(1)上表中A处应填入______。‎ ‎(2)将上述3支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将1号、2号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在上述两试管中各加入2mL______,混合均匀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放进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m,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3)分析上述两支试管内将会出现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有______色沉淀产生;2号试管内为______色。‎ ‎(4)实验过程中,有实验组先将1、2号两试管放在100℃的沸水中保温5mm,然后再继续做颜色鉴定,结果试管中都不变色,原因是______。‎ ‎(5)经检测3号试管的pH为2,若其他条件不变,向3号试管中加入碱性物质中和至中性,试管3中______(会/不会)出现和1号试管一样的实验现象。‎ ‎【答案】 (1). lmL (2). 斐林试剂 (3). 砖红色 (4). 蓝色(淡蓝色) (5). 高温导致淀粉酶失去活性 (6). 不会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分析表格,1号试管是对照实验,2号、3号试管分别是碱性和酸性条件,因此A处应该是加入1mL5%的氢氧化钠溶液。‎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格中A处应填入1mL。‎ ‎(2)该实验的反应物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还原糖,还原糖可以斐林试剂碱性检测,因此题中两试管中应该各加入2mL斐林试剂。‎ ‎(3)1号试管中加的蒸馏水,淀粉酶具有生物活性,可以将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后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加的是氢氧化钠,使得淀粉酶丧失活性,不能催化淀粉水解,而淀粉属于非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2号试管呈现斐林试剂的蓝色。‎ ‎(4)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有实验组先将1、2号两试管放在100℃的沸水中保温5mm,则高温使得淀粉酶丧失了活性,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两支试管的鉴定结果都不会呈现砖红色沉淀。‎ ‎(5)根据题意分析,3号试管的pH为2,在该强酸条件下淀粉酶已经失去了活性,因此再加入碱性物质中和也不能使得淀粉酶恢复活性,因此3号试管中的淀粉不能被水解产生还原糖,所以3号试管的鉴定结果是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而1号试管的鉴定结果是出现砖红色沉淀。‎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能够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判断A处的内容并分析3支试管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