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高二生物试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淋巴因子③DNA聚合酶④神经递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①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符合题意;‎ ‎②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发挥功能的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②不符合题意;‎ ‎③DNA聚合酶细胞内发挥功能的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符合题意;‎ ‎④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成分,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归纳。规律总结: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植物细胞特有的物质不是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 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 D. 小部分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据此答题。‎ ‎【详解】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C错误;小部分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B.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内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C.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D. 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都容易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内可能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C正确;血浆渗透压增大,血浆会从组织液中吸收水分,组织液减少,不会造成组织水肿,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某止痛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阻断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下列对其机理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药物阻断了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 B.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前被分解 C. 药物作用导致神经递质不能正常释放 D. 药物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止痛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阻断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神经递质的作用可通过再回收抑制,即通过突触前膜上载体的作用将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回收至突触前神经元并贮存于囊泡,回收的方式是胞吞;A错误;还可以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前被分解;药物作用导致神经递质不能正常释放;药物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等方式实现,故BC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B. 兴奋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必然引起下一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A正确;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即由兴奋部位向非兴奋部位传导,B错误;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型和抑制型,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氧会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 一个神经元就能够完成某种刺激引起的反射 C. 内环境中Na+、 K+的浓度变化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D. 体内不少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方式是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缺氧时释放的能量减少,因而会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A正确;最简单的反射是膝跳反射,其都是由两个神经元组成,故一个神经元不能够完成某种刺激引起的反射,B错误;内环境中Na+、 K+的浓度变化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C正确;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故选B。‎ ‎7.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 脑和脊髓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C. 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D.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A正确;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低级中枢的调节受高级中枢的调控,B正确;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位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属于高级神经活动,C正确;大脑皮层没有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它们都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要求考生识记人脑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掌握大脑的高级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下列有关血糖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可抑制糖类的消化吸收 B.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 C. 胰高血糖素增加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但不能抑制糖类的消化吸收,A错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多时,身体血糖浓度已经升高,所以不但不抑制,反而会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调节血糖平衡,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意在加深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的作用等的理解与记忆。‎ ‎9.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使血糖浓度 降低,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①一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图中②③④的结构均不相同 B. 与注射相比,口服葡萄糖会使体内胰岛素水平更高 C. GIP能促进葡萄糖进人脂肪细胞并转化为脂肪 D. 通过注射胰岛素可治疗因结构②受损导致的糖尿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运至细胞膜,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分析题图: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使该细胞分泌胰岛素;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①、②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图中结构 ①~④ 是细胞膜上和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据此答题。‎ ‎【详解】图中②③④ 是细胞膜上和不同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故②③④的结构均不相同,A正确;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原因是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K 细胞分泌的GIP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B正确;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①、②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C正确;结构②受损,注射的胰岛素不能与②受体结合,不能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0.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C.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 ‎【详解】激素只能调节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不能直接参与代谢活动,A正确;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机体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B正确;激素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C正确;激素在体内的运输随体液运输,并不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及激素的作用特点,对选择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A选项,要求考生明确激素不能参与新陈代谢,只能对新陈代谢活动进行调节。‎ ‎11.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长跑过程中体温相对稳定说明机体产热与散热是平衡的 B. 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下丘脑后形成冷觉 C. 体温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起着协同作用 D.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正常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长跑过程中体温相对稳定,产热和散热量相等,使得体温维持恒定,A正确;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大脑皮层后,形成冷觉,B错误;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起着协同作用,都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C正确;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即能维持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相对简单,问题常规,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12.下图表示寒冷刺激时人体内的部分调节过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表示神经递质,c、d表示激素 B. c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C. 与c相比,a参与的调节反应更加迅速 D. abcd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甲状腺激素。‎ 寒冷调节下的体温调节过程:‎ ‎【详解】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甲状腺激素,故a表示神经递质,b、c、d表示激素,A错误;c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B错误;c参与激素调节,a参与神级调节,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加迅速,C正确; bcd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但是a不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输起作用,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寒冷调节下的体温调节过程,考生要能够通过图解的分析确定图中bcd表示的激素种类;明确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识记体温调节过程等,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 ‎13.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只能由浆细胞分泌产生 B. 抗体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C. 抗体可以加强淋巴因子的作用效果 D. 抗体攻击自身组织会引发自身免疫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蛋白质,进行体液免疫,A正确;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B正确;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不可以加强淋巴因子的作用效果,C错误;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组织或器官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平时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14.下列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 A. 吞噬细胞 B. T细胞 C. 淋巴因子 D. 浆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 ‎【详解】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A错误;T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B正确;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和促进B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扣住题干中“特异性”和“识别”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特异性免疫是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的 B. 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 T细胞可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接触使其裂解 D.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T细胞识别和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2、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不需要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A错误;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正确;效应T细胞可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接触使其裂解,C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错误;故选B。‎ ‎16.‎ 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人体接种卡介苗将获得相应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核杆菌入侵后,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B. 结核杆菌再次入侵时,巨噬细胞会吞噬处理结核杆菌 C. 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 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效应 T 细胞裂解 ‎【答案】B ‎【解析】‎ 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A错误;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吞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暴露出结核杆菌特定的抗原,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并迅速增殖分化,B正确;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C错误;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性牛型结核杆菌疫苗,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被结核秆菌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淋巴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是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17.玉米幼苗在横放3min后,中胚轴开始发生某物质的不均匀分布,5min后中胚轴开始表 现向上弯曲生长,以上现象说明该物质 A. 最可能是细胞分裂素 B. 不均匀分布是极性运输的结果 C. 在近地侧起抑制作用 D. 不均匀分布是重力导致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茎的负向重性反应是茎平躺后,生长素和GA 在茎中的不均等分布引起的,即下侧有效浓度高,促进茎细胞伸长,从而使茎向上弯曲。‎ ‎【详解】最可能是IAA,A错误;不均匀分布是重力引起的结果,B错误;在近地侧起促进作用,C错误;不均匀分布是重力导致的,D正确;故选D。‎ ‎1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有关 B. 茎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果实的发育及成熟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但是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其主要作用有:促进植物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等。‎ ‎【详解】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A错误;顶端优势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单侧光下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生长快,因此茎的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B错误;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成熟与乙烯有关,C错误;当豌豆幼苗切段中生长素浓度过高时,促进乙烯的生成,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运输方式、生长素的两重性以及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19.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与③对照,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B. ②与④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C. ②与⑤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 D. ③与⑥对照,说明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①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②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弯向右侧光源生长;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③切去尖端将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切去尖端后,中间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且单侧光对其无刺激作用,因此直立生长;⑤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⑥向光弯曲生长。‎ ‎【详解】‎ ‎①与⑥对照,说明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分是尖端,A错误;④直立生长,B错误;⑤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有关,C错误;③与⑥对照,说明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以及向光性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同时也是感光部位;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能够根据图示处理判断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并结合选项进行相关判断。‎ ‎20.扦插是金银花常见的繁殖方式,科研人员为探究生根粉对金银花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 相关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结果(生根率=生根插条数/插条总数x100%)。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最好从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上剪取插条 B. 实验中插条的处理方法和时间会影响实验结果 C. 4个实验组中生根粉溶液的浓度a最小、c最适宜 D. 实验结果表明生根粉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分析表格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根粉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率逐渐增多,说明促进作用越来越强。‎ ‎【详解】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可以产生生长素,利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因此最好选用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剪取插条,A正确;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插条的处理方法、生根粉处理插条的时间等,都需要相同,不然会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4组实验中生根粉溶液的浓度a是抑制作用,浓度最大,C错误;根据1组对比,2组起抑制作用,345组促进作用,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生根粉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实验以及实验设计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2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一园林中蚜虫的密度 C. 群落的丰富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D. 群落演替总是向着生物多样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2、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种群达到K 值后,由于环境阻力的增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种群数量将在K值上下波动.此时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增长率为零,A正确;可用样方法调查某一园林中蚜虫的密度,B错误;群落中物种数目越多,物质丰富度越大,与某个种群的密度关系不大,C错误;群落演替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生物多样性不一定增加,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群落的特征及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2.下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前后植被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森林在遭受火灾之后发生了初生演替 B. bc段生物的种间关系不断发生调整 C. bd段表明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 D. cd段生物体贮存的能量与ab段相当,说明该演替过程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斑块状镶嵌分布应为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2、根据题图,b~d段,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是草本植物被灌木优势取代,灌木又被乔木优势取代。3、演替过程中,由于植物形成垂直结构,则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但种群数量不一定呈现S型曲线。4、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详解】森林在遭受火灾之后发生了次生演替,A错误;bd段,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是草本植物被灌木优势取代,灌木又被乔木优势取代,故bc段生物的种间关系不断发生调整,B正确;bd段,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是草本植物被灌木优势取代,灌木又被乔木优势取代,故bd段表明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发生变化,C错误;通过曲线图看出cd段生物体贮存的能量与ab 段相当,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的取代,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23.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 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 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C. 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 D. 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具题意分析,λ值为相邻两年的种群数量相对比值,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λ<1时,表示种群数量在下降。由图可知:在第1~第5年之间λ>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第9~12年λ<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 ‎【详解】前4年间λ>1,该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第4年到第5年间λ减少,但仍然大于1,则该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B错误;由图可知:在第1~第5年之间λ>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在第5~9年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C正确;从第11年到12年λ<1,该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12年后λ>1,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利用曲线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情况,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4.下图是玉米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 B. 鸟和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 C. 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 D. 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故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鸟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鸟的食物来源有虫子和蜘蛛,蛇的食物来源相对更广,有鸟,鼠,青蛙,故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C正确;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第二营养级,鼠只是第二营养级上的一种生物,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信息传递 B.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C.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 物种的引入增加了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但不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是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个营养级之间传递,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进入无机环境。‎ ‎【详解】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信息传递,A正确;碳元素通过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 B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循环而流动,并且逐级递减,C错误;物种的引入增加了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但不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D正确;故选C。‎ ‎26.有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若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若Ⅰ为突触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C. 若Ⅰ为免疫系统,则ll、Ⅲ、IV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D. 若Ⅰ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则II、Ⅲ、IV表示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 接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 ‎2、营养结构:(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3、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4、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 ‎5、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若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 若Ⅰ为突触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正确;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故Ⅰ为免疫系统,则ll、Ⅲ、IV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故若Ⅰ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则II、Ⅲ、IV表示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A。‎ ‎27.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分解者,乙代表生产者 B. 该湿地中的植物具有分层现象,这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C. 污水流经该湿地的过程中溶氧量先降低后升高 D. 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I、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2、营养结构:(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II、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方面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图中甲所代表的成分是分解者,乙代表生产者,丙所代表的成分是消费者,A正确;人工湿地中的植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这与对光的利用有关,B正确;污水流经该湿地的过程中溶氧量先降低后升高,C正确;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28.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 区称为“不毛之地”。下列说法错误的 A. 冻原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弱 B. 由于温度的限制,冻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简单 C. 同等强度的干扰下,冻原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D. 为保护冻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详解】冻原生态系统中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故冻原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弱,A正确;由于温度的限制,冻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简单,B正确;同等强度干扰下,由于冻原生态系统环境比较恶劣,恢复力比较弱,所以冻原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态系统保持稳态需外界能量的不断输入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体现了抵抗力稳定性 ‎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 ‎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详解】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则生态系统必需依赖于外界能量不断输入,①正确;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力稳定性,②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此限度,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③正确;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弱,④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种类,掌握抵抗力稳定性及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0.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 B. 生态农业的能量利用率比传统农业高 C. 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D. 生态农业的基本设计原理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多,故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不是越多越好,A错误;生态农业的能量通过多级利用,能量的利用率比传统农业高,B正确;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C正确;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1)生态工程实例的模式各具特色,关键是理解其中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2)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该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强大的自我恢复力,节省投资;(3)生态工程的恢复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误认为只要有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31.下图表示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回答问题: ‎ ‎(1)GA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 在解除休眠过程中,GA和ABA表现为____作用。 ‎ ‎(2)GA能促进色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同时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这表明GA可以通过_____促进生长;ABA具有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当土壤干旱缺水,植物体内ABA的含量增多,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中光照属于______信息,图示过程可体现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______。‎ ‎【答案】 (1).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2). 拮抗 (3). 调节 IAA 的含量 (4).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以适应干旱环境 (5). 物理 (6).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解析】‎ ‎【分析】‎ I、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II、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主要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并不一定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信息传递对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详解】(1)赤霉素(GA)在植物体内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通过图示可以看出GA促进生长,ABA诱导休眠,在解除休眠过程中,GA和ABA表现为拮抗作用。‎ ‎(2)GA能促进色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同时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阻止IAA的分解,从而延长生长素作用的时间,这表明GA可以通过调节 IAA 的含量促进生长;ABA具有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当土壤干旱缺水,植物体内ABA 的含量增多,其意义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以适应干旱环境。‎ ‎(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主要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图示过程中生长和休眠是植物的生命活动,故图示过程中可体现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掌握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分析各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2.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分别参与不同的稳态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 ‎(1)②过程产生的激素是____,①②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____调节,③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 ‎(2)由图可知,腺垂体细胞上具有____的特异性受体。激素ADH的受体存在于_____的细胞上。 ‎ ‎(3)激素ADH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调节;引起尿量减少的内环境变化是_______。‎ ‎【答案】 (1). 促性腺激素 (2). 分级 (3). (负)反馈 (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 (5). 肾小管、集合管 (6). 神经调节 (7).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解析】‎ ‎【分析】‎ 从图可知,下丘脑合成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合成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分泌多,反过来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运送到垂体后叶,由垂体后叶释放出来 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感受器是下丘脑,神经中枢是下丘脑,效应器是下丘脑。‎ ‎【详解】(1)由图可知,②过程是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①②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③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 ‎(2‎ ‎)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都可以作用于腺垂体细胞,说明腺垂体细胞上具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抗利尿激素(ADH)可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故抗利尿激素(ADH)的受体存在于肾小管、集合管的细胞上。 ‎ ‎(3)ADH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垂体后叶释放,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引起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性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掌握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及作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分析,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3.引发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引起的动 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因此动作电位的产生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 ‎(1)阈刺激引起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产生该电位变化的原因是____。 ‎ ‎(2)在上图中的X点给予阈刺激,电流表 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上图所示反射弧设计实验,证明动作电位的产生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写出 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电流表用于测定动作电位)。 ‎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 Na+ 内流 (3). 不发生 (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元传至传出神经元 (5). 对结构 B 分别进行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观察不同刺激时电流表的偏转情况 (6). 对结构 B 进行阈下刺激时电流表不偏转,阈刺激和阈上刺激时电流表均发生偏转且偏转幅度相同 ‎【解析】‎ ‎【分析】‎ I、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II、动作电位的产生为“全或无”式,达到阈刺激,引起兴奋,一旦产生就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否则不引起兴奋。‎ III、分析图示:B是感受器,C是神经中枢,A是效应器。‎ ‎【详解】(1)阈刺激引起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2)在上图中的X点给予阈刺激,电流表不发生偏转,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元传至传出神经元。‎ ‎(3)动作电位的产生为“全或无”式,达到阈刺激,引起兴奋,一旦产生就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否则不引起兴奋。证明动作电位的产生具有这种“全或无”的特点,可通过对结构 B 分别进行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三种处理方式,观察不同刺激时电流表的偏转情况。实验结果:对结构 B 进行阈下刺激时电流表不偏转,阈刺激和阈上刺激时电流表均发生偏转且偏转幅度相同。‎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4.盛夏季节,某草原爆发蝗灾,当地牧民引入鸭子来防治蝗虫并取得较好效果。回答问题: ‎ ‎(1)根据种群数量特征分析,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预测蝗 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_____。在调查蝗虫幼虫(跳蛹)的种群密度时要做到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2)在蝗灾爆发初期,蝗虫的数量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有N0只,则15 天后蝗虫的数量N15=_____只(只写出表达式)。引入鸭子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蝗虫的数量大幅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该事例说明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_____ 的基础。 ‎ ‎(3)引入鸭子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防治,具有长效、环保无污染的特点。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将鸭子引入草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2). 年龄结构(组成) (3). 随机取样(或多次取样) (4). N 0 ×1.0315 (5). 自我调节能力 (6). 生物 (7).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 ‎【分析】‎ I、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 II、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1)决定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发展趋势,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故根据种群数量特征分析,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在调查蝗虫幼虫(跳蛹)的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2)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15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15只。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此调节机制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引入鸭子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具有长效、环保无污染的特点。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将鸭子引入草原的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35.生态学家对某一生态系统开展物种入侵研究,结果如图甲所示;对轻度入侵区某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结果如图乙所示((a-f表示能量)。回答问题: ‎ ‎(1)丰富度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入侵区发生了群落的_____演替,调查结果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 ‎ ‎(2)与轻度入侵区相比,重度入侵区的抵抗力稳定性 ‎ 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兔子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兔子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狼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 _____营养级的能量。‎ ‎【答案】 (1). 减小 (2). 次生 (3). 速度和方向 (4). 低 (5). 重度入侵区比轻度入侵区的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更简单 (6).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调节种间关系 (7). h+e (或 g-b ) (8). 二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轻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中度和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大,原因是中度和重度入侵区已形成以入侵生物为优势种的生物群落,其他植物在与入侵生物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死亡。‎ ‎【详解】(1)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多少。根据题图可知,群落丰富度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该群落的形成是次生演替的结果,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与轻度入侵区相比,重度入侵区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原因是重度入侵区比轻度入侵区的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更简单。‎ ‎(3)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如兔子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调节种间关系。兔子的同化总量是g,b是兔子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h是兔子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e是兔子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故兔子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可表示为g-b或者用h+e表示;狼是第三营养级,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点睛】本题考查外来物种入侵及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