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 ‎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 B.道尔顿发现并证明了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 C.萨顿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2.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XY性别决定)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B.该细胞下一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为1 ‎ C.该细胞的DNA分子数不止8个 D.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3.下列关于基因、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 B.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或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C.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 ‎4.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5.某植物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突变使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下列叙述 ‎ 正确的是 ‎ A.该基因发生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一定会发生改变 ‎ B.该突变基因进行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 ‎ D.若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定无法遗传 ‎6.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 ‎ 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基因R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若箭头处的碱基替换为G,则对应密码子变为GUC D.若基因M缺失,则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7.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①处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便于合成RNA ‎ C.翻译结束后合成的多肽需进入内质网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 D.边转录边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 ‎8.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 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 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 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 ‎ 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9.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一定引起DNA分子的改变 C.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导致Aa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10.番茄红素(C40H56)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目前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番茄红素。据此有关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大肠杆菌细胞内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B.番茄红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加工分泌到细胞外 C.该大肠杆菌可遗传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11.下列选项中能判断出性状显隐性的是 A.一红色茉莉花与白色茉莉花杂交,子代全部为粉红色茉莉花 B.果蝇的眼色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遗传,一白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中雌 果蝇中白眼和红眼各占一半 C.患某遗传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子结婚,生育一患病的儿子 D.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1 : 1‎ ‎12.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体内有部分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其中细胞①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刚断裂的;细胞②同源染色体正要分离;细胞③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④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刚断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有①②④‎ B.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初级精母细胞有②④‎ C.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③‎ D.能在该动物精巢中找到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13.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2n=4)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B.该细胞中的每一极的三条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D.若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参与受精,形成的后代为三体 ‎14.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 B.F1相互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 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野生型与白眼的比例均为1:1‎ 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 ‎15.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现用无斑雌蝇与有斑雄蝇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雌蝇、②无斑雄蝇、③无斑雌蝇、④有斑雄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Aa aa 雄性 有斑 有斑 无斑 雌性 有斑 无斑 无斑 A.②的精巢中可能存在两条含Y染色体的细胞 B.亲本无斑雌蝇的基因型为Aa C.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 D.①与有斑果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 ‎16.番茄抗青枯病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青枯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番茄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有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C.F2的弱抗病植株中没有纯合子 D.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由交配,后代抗病植株占5/6‎ ‎17.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④‎ 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同 ‎ B.②链中的G和③链中的G都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 C.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③链传递到⑤需要RNA参与 ‎ D.一个核糖体通常可结合多条③链以提高⑤的合成速率 ‎18.下列关于“一对多”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决定 ②一种表现型可对应多种基因型 ‎ ③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调控 ④一个真核细胞可有多个细胞核 ‎ ⑤一种酶可催化多种反应 ⑥一个mRNA可以控制合成多种多肽链 ‎ A.②③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9.许多基因的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内富含CG重复序列,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C.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D.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20.正常情况下,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DNA结合蛋白( 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防止解旋的单链重新配对,而使DNA呈伸展状态,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下列有关推理合理的是 A.SSB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 ‎ B.SSB与单链的结合将不利于DNA复制 C.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以分开 ‎ D.SSB与单链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1.真核细胞中的Z蛋白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 (一种双链RNA)可以导 ‎ ‎ 致合成Z蛋白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Z蛋白在有丝分裂前期大量合成 ‎ B.siRNA影响Z蛋白的合成中的转录过程 C.siRNA会缩短细胞周期,可用于肿瘤的治疗 ‎ D.siRNA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 ‎22.下列是对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图h,该个体是单倍体 ‎ 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图e、g,该个体是二倍体 ‎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图a、b,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 ‎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c、f,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 ‎23.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 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 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 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 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 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为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 C.图中①处采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 ‎ D.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36‎ ‎24.某随机交配植物有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花色,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 验,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亲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1‎ 浅红色×浅红色 浅红色 : 白色= 3 : 1‎ ‎2‎ 红色×深红色 深红色 : 红色 : 白色= 2 : 1 : 1‎ ‎3‎ 浅红色×红色 红色 : 粉色= 1 : 1‎ ‎ A.五种花色的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粉色>浅红色>白色 ‎ B.三组实验的六个亲本都为杂合子 ‎ C.让F1中浅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浅红色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等 ‎ D.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实验结果与上表不符 ‎25.检测发现基因型为XbYD的的某男性睾丸中有三种细胞:甲细胞既有b基因又有D基因,乙 ‎ 细胞只有b基因,丙细胞只有D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人的b基因只能来自于外祖母,D基因只能来自祖父 ‎ B.甲细胞可能含有92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C.甲细胞既有b基因又有D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D.乙、丙细胞不可能含有染色单体 ‎2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 ‎ ②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③若不考虑变异,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 ‎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 : 1 ‎ ‎ ⑤近亲结婚将会导致各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⑥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27.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A.M表示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M表示碱基配对T-A,N表示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DNA→RNA C.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基因结构的改变 D.M表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母亲患病,N表示女儿一定患病 ‎28.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 ‎ 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不发生的变化有 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 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 D.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29.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 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⑥过程是新物种形成的途径之一 B.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是三倍体 ‎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30.比特尔等在1941 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在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或分子是经过 一系列代谢步骤合成的,每一步都受特定的酶所催化。现假设已分离到某微生物的5‎ ‎ 种突 变体(1-5),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但是该微生物在合成途径中,物质A、B、‎ C、D、E 都是必需的,但不知它们的合成顺序;于是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 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示加入相应物质,微生物能正常生长)‎ 加入物质 A B C D E G 突变体1‎ ‎+‎ ‎+‎ 突变体2‎ ‎+‎ ‎+‎ ‎+‎ 突变体3‎ ‎+‎ 突变体4‎ ‎+‎ ‎+‎ ‎+‎ ‎+‎ 突变体5‎ ‎+‎ ‎+‎ ‎+‎ ‎+‎ ‎+‎ 请分析突变体4在哪两种物质之间合成被阻断 A.B和D B.D和A C.A和E D.E和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9分)下图I、图Ⅱ是一个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Ⅲ是同一个体内有关细胞中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Ⅱ 表示的细胞名称是 。‎ ‎(2)图Ⅱ 细胞中有关数量关系可用图 Ⅲ 中的 表示。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 Ⅲ 为该生物依次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则对应的甲、乙、丙、丁4个细胞中,除 细胞外,‎ 其余细胞都可仅含1条Y染色体。‎ ‎(3)假设该生物一个精原细胞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全部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可能为 。‎ ‎(4)假设该生物是子二代,那么它的雄性亲本通过子一代雌性个体传递到该生物的染色体数 ‎ 目可能为 。 ‎ ‎32.(10分)已知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研究人员发现酵母 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②需要 等物质或结构的参与(至少写出3种物质或结构)。‎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 导入 和 基因。‎ ‎(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 ‎33.(10分)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染色体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表现型 正常眼 棒眼 棒眼 ‎“ ”代表 X染色体上的某区段 ‎ 表1 图1 ‎ ‎(1)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运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_________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表1是对雌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由表1可知,X染色体上某区段重复导致果蝇眼 ‎ 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 ‎ 基因d,在纯合(XdBXdB、Xd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1所示。若棒眼雌果蝇(Xd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进行杂交,则F1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雌果蝇占___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正常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_。‎ ‎34.(11分)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翅和正常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现用一些纯合亲本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F2表现型及比例 ‎1‎ 红眼♀×白眼♂‎ 红眼♀:红眼♂=1:1‎ 红眼♀:红眼♂:白眼♂=2:1:1‎ ‎2‎ 缺刻翅♀×正常翅♂‎ 正常翅♀:缺刻翅♂=1:1‎ 请回答:‎ ‎ (1)缺刻翅和正常翅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 ‎(2)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组别2的F1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缺刻翅雌果蝇。出现该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请你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方案,依据翅型判断出现该缺刻翅果蝇的原因,并预期实验结果。(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雄性个体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时胚胎致死。)‎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预测: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1-5DADAA 6-10 BDCBC 11-15 BDDBD 16-20 DCCCC 21-25 DCCBB ‎ ‎26-30BCACB ‎31.(共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次级精母细胞 ‎ ‎(2)乙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丙(2分)‎ ‎(3)50%或100% (2分) (4)0、1、2(2分)‎ ‎32.(共10分,每空2分)‎ ‎(1)核孔 氨基酸 ATP tRNA 核糖体(四者中任填3个)‎ ‎(2)ADS酶基因 CYP71AV1酶基因 ‎(3)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 ‎33.(共10分,每空2分)‎ ‎(1)假说-演绎法 (2)染色体结构变异 ‎ ‎(3)3 2/3 6/7‎ ‎34. (共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正常翅(2分】‎ ‎ (2)不遵循【1分】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2分】‎ ‎ (3)让这只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翅型及其比例【2分】‎ ‎ ①若正常翅:缺刻翅=1:1/正常翅♀:缺刻翅♂=1:1【2分】,则为基因突变。‎ ‎ ②正常翅:缺刻翅=2:1/正常翅♀:缺刻翅♂=2:1【2分】,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