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染色体变异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染色体变异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染色体变异 作业 一、选择题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丁4种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丁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B.图甲、乙、丁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C.图甲、乙、丁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图乙、丙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B [图甲属于倒位,图乙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丙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表示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属于易位,A项错误,图甲、乙、丁中的变化可出现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C、D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B项正确。]‎ ‎2.(2019·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②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③三倍体无子西瓜无法产生后代,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④‎ 基因突变后,若碱基对增添或缺失则基因数也增加或减少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解析:D [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可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①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若未经过受精作用,即直接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无论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均称为单倍体,②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形成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为可遗传的变异,③错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等位基因,基因数目不变,④错误。]‎ ‎3.(2019·西安中学模拟改编)下列有关变异、育种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D.长期使用同一品牌的农药会诱导害虫发生定向基因突变,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解析:‎ A [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前者可因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后者可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重组,A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只不过有三个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时发生紊乱,从而不能正常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是将各种花粉(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多种单倍体幼苗,再对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后,才进行筛选,C错误;害虫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先有基因突变后有农药的选择作用,D错误。]‎ ‎4.(2019·河南八市第一次联考)实验发现,利用X射线等多种射线综合处理某植物的花蕊,细胞内出现了少量的染色体碎片,一段时间后该染色体碎片消失。上述过程中该植物最不可能发生(  )‎ A.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多 B.染色体的易位或缺失 C.遗传信息的改变 D.子代生物性状的改变 解析:A [少量染色体碎片消失,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或者是碎片被降解了,则可能会导致染色体缺失,但不会引起染色体数目增多,A错误、B正确;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子代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D正确。]‎ ‎5.(2019·河南省百校联盟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的数目为奇数 C.多倍体可以由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产生 D.香蕉属于三倍体,不可育的原因是无法联会 解析:‎ C [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A.错误;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数目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B.错误;通过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处理,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得到多倍体,C.正确;香蕉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联会紊乱导致不育,D.错误。]‎ ‎6.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解析:A [秋水仙素可诱导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上的基因也应“加倍”,不会出现一个“a”的情况。]‎ ‎7.甲、乙两果蝇品系有六对相对性状的差异,经多次品系间杂交实验发现,绝大多数杂交组合产生的F1表现与甲相同,表明乙品系上述6种性状均为隐性性状。但有一组杂交后代F1中出现了4显2隐的情况,若六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六对等位基因控制,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果蝇发生染色体加倍 B.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 C.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 D.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 解析:D [有六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甲、乙两果蝇品系间经多次杂交实验发现,绝大多数杂交组合产生的F1表现与甲相同,说明甲品系上述6种性状均为显性性状,乙品系上述6种性状均为隐性性状。若六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六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果蝇无论是发生染色体加倍还是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则在理论上甲乙两品系杂交后代F1都表现为6种显性性状,A、B错误;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易位,则在理论上甲乙两品系杂交后代F1都表现为6种显性性状,C.错误;若六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果蝇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且缺失片段上含有两个显性基因,则甲乙两品系杂交后代F1中就会出现4显2隐的情况。D.正确。]‎ ‎8.已知某DNA片段上有基因A、无效片段和基因B,其分布如图所示,现将某外来DNA片段(m)插入位点a或b,下列关于变异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B.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重组 D.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解析: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若m为无效片段则m不是基因,插入无效片段中的位点a,不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会造成基因B发生改变,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若m为有效片段,则m具有遗传效应,插入位点a后,无效片段有了遗传效应,则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若m为有效片段,插入位点b后,导致基因B失去原有的遗传效应,并且m也具有遗传效应,则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D.错误。]‎ ‎9.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出现了以下情况。下列对相应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 对相应情况的分析 A AB∶ab=2∶2‎ 这两对等位基因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AB∶Ab∶aB∶ab=1∶1∶1∶1‎ 这两对等位基因必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AaB∶b=2∶2‎ 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 AB∶aB∶ab=1∶1∶2‎ 可能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 解析:D [根据减数分裂的结果分析,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四个精子,但基因型可能为2种(不发生交叉互换),也可能是4种(发生交叉互换)。所以当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为AB∶ab=2∶2,可能是A与B、a与b连锁在一起,也可能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恰好自由组合在一起,A.错误;若是两对等位基因连锁在一起且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可能得到精子的种类及数量比为AB∶Ab∶aB∶ab=1∶1∶1∶1,B.错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要分离,若没分离就会造成染色体数多一条或少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从结果上看AB∶aB∶ab=1∶1∶2,ab占2份,‎ 可能的原因是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D.正确。]‎ ‎10.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AXA)与白眼雄果蝇(XaY)为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的出现由环境改变引起 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的出现由基因突变引起 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aO 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aY,由基因突变引起 解析:C [若W的出现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则其基因型为XAY,XAY(白眼)×XaXa→XAXa(红眼)、XaY(白眼),A.错误;若W的出现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其基因型为XaY,XaY(白眼)×XaXa→XaXa(白眼)、XaY(白眼),有子代产生,B、D错误;若W的基因型是XaO,则其不育,无子代产生,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图1表示对雌果蝇眼型的遗传研究结果,由图分析,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是由于____________导致的,其中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d,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在纯合(XdBXdB、XdBY)时能使胚胎致死。若棒眼雌果蝇(Xd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F1果蝇的表现型有三种,分别为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________________,其中雄果蝇占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Xb频率为________。‎ ‎(3)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导致个体胚胎期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用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实验设计:选该白眼雌果蝇与多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统计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之比。‎ 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引起的。‎ ‎②若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__________,则是由于缺失造成的。‎ 解析:(1)根据图1分析可知,XB基因的出现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某区段重复导致的,所以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导致的,其中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 Y。(2)棒眼雌果蝇(Xd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眼雌果蝇(XdBXb)∶正常眼雌果蝇(XbXb)∶死亡(XdBY)∶正常眼雄果蝇(XbY)=1∶1∶1∶1,其中雄果蝇占;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即F1棒眼雌果蝇(XdBXb)∶正常眼雌果蝇(XbXb)=1∶1,产生的雌配子为XdB∶Xb=1∶3;F1正常眼雄果蝇(XbY)产生的雄配子为Xb∶Y=1∶1,则产生的F2代基因型及比例是XdBXb∶XbXb∶XdBY∶XbY=1∶3∶1∶3,其中XdBY个体死亡,存活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BXb∶XbXb∶XbY=1∶3∶3,F2代中Xb频率为(1+3×2+3×1)÷(1×2+3×2+3×1)=。(3)根据题意果蝇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原本子代中的雌性都应该为XAXa,应该表现为红眼,如果缺失1条含XA基因的染色体后会表现为白眼,要验证是因为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的,可以用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如果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1∶1(或雌果蝇∶雄果蝇=1∶1)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2∶1(或雌果蝇∶雄果蝇=2∶1),则是染色体缺失引起的。‎ 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 XBY ‎(2)正常眼雌果蝇   ‎(3)①1∶1 ②2∶1‎ ‎12.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简化环节,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序____________处理即可。‎ ‎(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_,使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3)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受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受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4)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则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受粉留种,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________,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而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作物,因此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简化环节,在开花前直接给雌、雄花去雄、套袋处理即可。(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分离,使F2‎ 出现一定比例隐性纯合子所致。(3)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杂种优势。甲组实验中自然状态受粉,进行的是随机交配,因此不管种植多少年,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均为A1A1、A1A2、A2A2,只有A1A2表现为杂种优势,因此衰退率为;乙组人工控制自交受粉,第3年种植时就是自交产生的子二代后代分别为A1A1、A1A2、A2A2;则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4)分析题意可知,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子一代中就会出现的衰退率;而大穗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5)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受粉留种,如先考虑一对等位基因,A1A2自交后代有A1A1、A1A2、A2A2,即衰退率为,要所有等位基因均纯合,因此第二年种植时(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杂种优势性状F1基因型的杂合等位基因对数越多,F2中衰退率越低。‎ 答案:(1)去雄、套袋 (2)基因分离 (3)  ‎(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5) 杂种优势性状F1基因型的杂合等位基因对数越多,F2中衰退率越低 ‎13.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 表示处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最常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是否为可遗传的变异?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倍体无子西瓜不产生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该方法外,能获得无子果实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 解析:(1)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无子西瓜属于三倍体,因此该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2)多倍体育种过程中最常用的试剂为秋水仙素,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3)三倍体无子西瓜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即遗传物质已经发生改变,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三倍体无子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不产生种子。(4)除该方法外,能获得无子果实的方法还有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 答案:‎ ‎(1)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2)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是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减数分裂联会紊乱 (4)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