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40小题每题1.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 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 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 4.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l~2d B.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 C.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相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从70~80℃热泉中分离得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 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6.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7.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无菌技术能对实验操作的空间进行消毒 B.无菌技术能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无菌技术不能防止操作者自身携带微生物污染实验 D.无菌技术包括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的接触 8.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 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 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9.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芽孢 B.灭菌是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C.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可用酒精进行灭菌 D.实验操作者的手可采用干热灭法消毒 10.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 ) 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 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 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 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 11.下列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12.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 A.棉花 B.亚麻 C.秸秆 D.木材 13.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14.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中酵母膏能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①碳源 ②氮源 ③生长因子 ④无机盐. A.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下列叙述中,属于防止杂菌污染的是( ) ①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温水清洗后再消毒 ②配制卤汤时加入适量酒精(12%左右) ③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④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6.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避免杂菌污染,缩短生产时间 B.免除配制卤汤,保证一次成形 C.缩短生产时间,保证腐乳质量 D.避免杂菌污染,保证腐乳质量 17.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18.人们对纤维素分解酶的筛选,用的方法是( ) A.刚果红染色法 B.革兰氏染色法 C.伊红一美蓝染色法 D.平板划线法 19.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分别用于处理( ) A.接种针、培养基 B.高压锅、接种针 C.手、接种针 D.培养基、手 20.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21.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 B.细菌繁殖形成 C.人工加配料形成 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 2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 A.无机盐、水、维生素 B.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 23.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包括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不同,但都需要( ) A.防止杂菌感染 B.保证营养需要 C.不要划破培养基 D.保证适宜的温度 24.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 )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D.病毒 25.在制作腐乳时,如果没有加盐,结果会怎样( ) A.豆腐腐败 B.腐乳口味极好 C.腐乳成形好 D.发酵时间延长 26.腐乳制作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主要是毛霉在豆腐上的生长,后期发酵则加入了多种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的进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后期发酵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是( ) A.适量的盐 B.12%左右的酒 C.香辛料 D.以上全部 27.在微生物中,将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的培养基叫( )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琼脂培养基 28.毛霉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下列哪些措施与其需氧有关( ) A.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 B.控制温度为15℃~18℃ C.用塑料袋罩住发酵盘时不要太严 D.与上述A、C项措施都有关 29.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菌落数目的时候,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 A.多 B.少 C.相等 D.不确定 3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1.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32.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A.榨汁机只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33.下列关于灭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B.对不同的生物材料,应当采取不同的灭菌方法 C.培养基一般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最终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 34.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 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 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 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 35.制备各种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 ) ①待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 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⑥等待平板冷却5~10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A.①③④⑤ B.④⑤⑥ C.③⑤ D.①②④⑥ 36.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37.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 )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O2 糖类 糖类 CO2 氮源 NH3 N2 N2 NO3﹣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A.硝化细菌与乳酸菌 B.乳酸菌与根瘤菌 C.根瘤菌与衣藻 D.硝化细菌与衣藻 38.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39.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40.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和 . (2)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本的平板置于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 ,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多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填“高”或“低”). (4)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应当怎样操作? . (5)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用于筛选耐 的真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 . 41.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以使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 和 .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笼屉中的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在一定的 . (2)发酵完成后,需装瓶加盐腌制,瓶子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其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盐还能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卤汤.卤汤是由 及各种 配制而成的 (3)封瓶的时候,需要把瓶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原因是 . (4)含水量高的豆腐不适合用来做腐乳一般含水量为 的豆腐最佳. 42.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进行酒精发酵,请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在葡萄糖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主要是附着在皮上的 .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左图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 (3)上图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 .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 (填“前”或“后”)进行的. (4)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这时,乳酸菌 (填“能”或“不能”)将乳酸分解成CO2和水. 43.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 ;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 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 (2)微生物培养时,选取 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 . (3)若要对分离的细菌做进一步的鉴定,还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 ,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 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 ,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4)在105稀释度下求出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40小题每题1.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 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 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腐乳的制作 1、原理 (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流程 3、注意的问题 (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 ①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黑色孢子. ②消毒:将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③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 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 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 提醒:腐乳制作过程中盐、香辛料、酒精均可起到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由于越接近瓶口,微生物污染越重,故豆腐加盐时,越近瓶口处盐用量越多. 【解答】解: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正确; 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8℃,B错误; 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C正确; 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 【解答】解:A、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毛霉,其中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错误. B、果酒制成后除需转移到温度较高环境外,还需醋酸杆菌且需在有氧环境中才可制作果醋,B错误. C、腐乳制作过稃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D错误. 故选:C. 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 A.先减少后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少 C.逐渐增加 D.逐渐减少 【考点】K8:制作泡莱. 【分析】泡菜制作过程中,在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很低,随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含量会随天数增多逐渐升高;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 故选:B. 4.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l~2d B.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 C.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相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l~2d,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解答】解:A、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l~2d,A正确; B、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B正确; C、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C正确;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D错误. 故选:D.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从70~80℃热泉中分离得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 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考点】I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L3: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分析】1、Taq 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栖热菌yT1株分离提取的•yT是 一种嗜热真细菌,能在70~75℃生长•该菌是1969年从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火山温泉中分离的. 2、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 【解答】解:A、PCR是体外DNA扩增技术,该技术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需要耐高温Taq聚合酶,A正确; 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以各组平均值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B错误; 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C正确; 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营养丰富,条件更适宜微生物生长,D正确. 故选:B. 6.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无菌操作技术有消毒和灭菌,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解答】解:①实际操作者的双手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用酒精擦拭双手; ②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 ③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干热灭菌; ④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 ⑤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用于牛奶及其制品的消毒,不会破坏其营养成分. 故选:A. 7.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无菌技术能对实验操作的空间进行消毒 B.无菌技术能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无菌技术不能防止操作者自身携带微生物污染实验 D.无菌技术包括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的接触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解答】解:A、无菌技术能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A正确; B、为获得纯净的培养物,保证不被杂菌污染而采用的无菌技术,应将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进行灭菌,B正确; C、无菌技术除了能防止操作者自身携带微生物污染实验外,也可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C错误; D、周围物品可能会含有杂菌,为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的接触,D正确. 故选:C. 8.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 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 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1、用盐腌制时,注意盐都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2、豆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 3、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解答】解: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A正确;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得厚一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B错误; 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C正确; 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正确. 故选:B. 9.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芽孢 B.灭菌是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C.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可用酒精进行灭菌 D.实验操作者的手可采用干热灭法消毒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消毒和灭菌 比较项目 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 消灭微生物的数量 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 消毒 较为温和 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 不能 灭菌 强烈 全部微生物 能 【解答】解:A、消毒和灭菌的结果不完全相同,消毒只能杀灭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不能杀死孢子和芽孢,而灭菌能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孢子和芽孢,A错误; B、灭菌是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正确; C、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C错误; D、实验操作者的手可采用酒精消毒,D错误. 故选:B. 10.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 ) 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 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 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 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解答】解: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A正确; B、果酒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8~25℃,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的适宜温度是15~18℃,B错误; C、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果醋发酵过程都是有氧发酵,C错误; 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最后减小,D错误. 故选:A. 11.下列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考点】I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分析】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不能分解尿素获得氮源的细菌不能生长,而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利用尿素作氮源,将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将变红.此培养基既属于选择培养基,又属于鉴别培养基. 【解答】解:A、酚红指示剂只能用来检测尿素分解菌,A正确; B、二苯胺试剂常用来进行DNA的鉴定,B错误; C、苏丹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脂肪,C错误; D、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12.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 A.棉花 B.亚麻 C.秸秆 D.木材 【考点】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答】解: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的纤维素含量接近100%,为天然的最纯纤维素来源. 故选:A. 13.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考点】I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蛋白质作为唯一氮源,从而使该菌变成优势种,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故选:B. 14.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中酵母膏能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①碳源 ②氮源 ③生长因子 ④无机盐. A.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I9: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分析】酵母膏是以新鲜啤酒酵母 乳液经(酶解)分离、浓缩得到的纯天然制品,富含均衡的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核甘酸、多肽及微量元素,是各种微生物所必需的生长元素. 【解答】解:酵母膏是由酵母细胞水溶液提取物浓缩而成,富含B类维生素,也含有机氮化物和糖类.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中酵母膏能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碳源、氮源、生长因子,C正确. 故选:C. 15.下列叙述中,属于防止杂菌污染的是( ) ①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温水清洗后再消毒 ②配制卤汤时加入适量酒精(12%左右) ③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④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无菌技术:消毒和灭菌 消毒 灭菌 概念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方法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适用对象 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 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 【解答】解:① 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温水清洗后再消毒,这属于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①正确; ②酒精能杀菌,因此配制卤汤时加入适量酒精(12%左右)属于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②正确; ③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这属于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③正确; ④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是为了给酵母菌发酵提供适宜的条件,不属于防止杂菌污染,④错误. 故选:B. 16.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避免杂菌污染,缩短生产时间 B.免除配制卤汤,保证一次成形 C.缩短生产时间,保证腐乳质量 D.避免杂菌污染,保证腐乳质量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可以防止其他菌种的污染,而且能保证腐乳的风味. 【解答】解: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在起作用,但主要是毛霉.现代腐乳生产接种优良的毛霉菌种,不仅可以防止其他杂菌的污染,而且能保证腐乳的风味,保证腐乳质量. 故选:D. 17.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考点】I9: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分析】通过鉴别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筛选,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实验,并且进行纤维素酶的测定,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解答】解: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故选:B. 18.人们对纤维素分解酶的筛选,用的方法是( ) A.刚果红染色法 B.革兰氏染色法 C.伊红一美蓝染色法 D.平板划线法 【考点】I9: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分析】实验原理: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解答】解: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故选:A. 19.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分别用于处理( ) A.接种针、培养基 B.高压锅、接种针 C.手、接种针 D.培养基、手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和巴氏消毒法,此外也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等. 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等)、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 【解答】解: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 火焰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环等金属用具. 故选:C. 20.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属于真核细胞中的真菌,适宜生存的温度条件是18~25℃,酵母菌能在pH值为3.0﹣7.5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 值为pH4.5﹣5.0. 在酿酒过程中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解答】解:A、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在冲洗过程中,杂菌和酵母菌被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A错误; B、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B错误;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C正确;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但同时也会抑制自身的生长,D错误. 故选:C. 21.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 B.细菌繁殖形成 C.人工加配料形成 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毛霉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解答】解: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毛霉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故选:D. 2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 A.无机盐、水、维生素 B.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步骤: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解答】解: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 故选:C. 23.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包括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等,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不同,但都需要( ) A.防止杂菌感染 B.保证营养需要 C.不要划破培养基 D.保证适宜的温度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平板划 线分离法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不能计数 适用于好氧菌 稀释涂布 平板法 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适用于厌氧,兼性厌氧 【解答】解:A、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均需要避免杂菌污染,因此在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方法接种时均需要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在接种过程中不一定保证营养的需要,但是在培养过程中需要,B错误; C、穿刺接种也是一种接种方法,但是穿刺接种时需要划破培养基,C错误; D、在接种过程中不需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但是培养过程中需要,D错误. 故选:A. 24.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70%~90%是( )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D.病毒 【考点】I9: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 【分析】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土壤中尤以细菌最多,约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土壤中不同类型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有的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合成细胞中的蛋白质;有的能够分解农作物的秸杆,它们大多是异养菌.除了细菌以外,土壤中数量较多的其它微生物是放线菌(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和真菌,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较少.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解答】解: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 故选:A. 25.在制作腐乳时,如果没有加盐,结果会怎样( ) A.豆腐腐败 B.腐乳口味极好 C.腐乳成形好 D.发酵时间延长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作用是: (1)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2)给腐乳必要的咸味; (3)盐能杀菌,防止豆腐腐败变质; (4)浸提出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解答】解:A、盐能杀菌,制作腐乳时,如果没有加盐,会导致豆腐腐败,A正确; B、盐能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若制作腐乳时没有加盐,会影响腐乳的口味,B错误; C、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使腐乳成形,若不加盐则会使腐乳不易成形,C错误; D、在制作腐乳时,如果没有加盐,会导致豆腐腐败,这样就不会涉及发酵时间延长的问题,D错误. 故选:A. 26.腐乳制作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主要是毛霉在豆腐上的生长,后期发酵则加入了多种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的进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后期发酵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是( ) A.适量的盐 B.12%左右的酒 C.香辛料 D.以上全部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腐乳制作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让豆腐上长出毛霉的主要条件是温度保持在15~18℃;加盐腌制时,为防止污染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大约8d以后,豆腐因水分大量被析出而变硬;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解答】解:腐乳制作时后期发酵中适量的盐、12%左右的酒和香辛料等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故选:D. 27.在微生物中,将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的培养基叫( )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琼脂培养基 【考点】I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分析】培养基按功能分: 种类 制备方法 特征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培养基 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物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解答】 解: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其中选择培养基是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故选:C. 28.毛霉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下列哪些措施与其需氧有关( ) A.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 B.控制温度为15℃~18℃ C.用塑料袋罩住发酵盘时不要太严 D.与上述A、C项措施都有关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腐乳的制作 1、原理 (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流程: 3、注意的问题 (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 ①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黑色孢子. ②消毒:将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③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 【解答】解:A、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这与毛霉是需氧型有关; B、毛霉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与毛霉需氧无关; C、用塑料袋罩住发酵盘时不要太严,以保证氧气供应,这与毛霉需氧有关; D、由A、C可知,D正确. 故选:D. 29.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菌落数目的时候,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 A.多 B.少 C.相等 D.不确定 【考点】I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分析】统计细菌数量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采用(平板划线、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培养细菌.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细菌,但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试剂数目低,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另一种方法是直接计数法,这种方法要借助显微镜,且统计的数目也包括死亡的细菌. 【解答】解: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目时,有些细菌靠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这样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故选:B. 30.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 蛋白质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解:A、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先密封后通入空气,A正确; B、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防止发酵液溢出,B正确;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为30﹣35℃,C错误; D、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排出果酒制备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正确. 故选:C. 31.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本题考查平板划线操作方法.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边进行. 【解答】解:A、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的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故A正确; B、接种环必须冷却后,才可以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否则会烧伤或烧死微生物,故B正确;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故C正确; D、划线时要避免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线连. 因为最后一区是细菌最稀少的,而第一区是细菌最致密的,如果连在一起则有可能影响单个菌落的分离效果,故D错误. 故选:D. 32.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 A.榨汁机只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本题是对发酵过程中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操作方法的考查,回忆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具体操作方法,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榨汁机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A错误;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B错误; C、先去除枝梗再冲洗葡萄,会使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C正确;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D错误. 故选:C. 33.下列关于灭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B.对不同的生物材料,应当采取不同的灭菌方法 C.培养基一般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最终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1、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条件 结果 常用的方法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煮沸消毒法(如在100℃煮沸5﹣6分钟可杀死微生物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 【解答】解:A、灭菌是指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细胞,包括芽孢和孢子,A错误; B、对不同的生物材料,应当采取不同的灭菌方法,例如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用干热灭菌,B正确; C、培养基一般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法,C正确; D、高压蒸汽灭菌法最终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D正确. 故选:A. 34.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 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 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 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K8:制作泡莱. 【分析】1、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参与果酒的制作. 2、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毛霉等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成小分子物质. 4、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解答】 解: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是毛霉;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中酵母菌、毛霉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故选:D. 35.制备各种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 ) ①待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 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⑥等待平板冷却5~10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A.①③④⑤ B.④⑤⑥ C.③⑤ D.①②④⑥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倒平板操作的步骤: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这样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分滴到培养基上造成培养基的污染. 【解答】解:①待培养基冷却至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①错误; 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②错误; ③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③正确; 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④错误;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⑤正确; ⑥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⑥错误. 故选:C. 36.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腐乳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1、用盐腌制时,注意盐都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2、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3、在豆腐乳的腌制过程中,盐的作用:盐不仅能防止豆腐腐败,还可与分解形成的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使豆腐乳味道鲜美. 4、豆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 5、在豆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能防止杂菌生长,利于后期成熟的因素:腌制中的盐,卤汤中的酒、香辛料以及对坛子消毒、装坛密封时用酒精灯火焰处理坛口等,都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解答】解:A、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则豆腐块整齐排放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有利于毛霉的生长,A正确; B、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装瓶时,要分层摆放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加盐量也增加,B错误;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防止杂菌的污染,C正确;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或质量,D正确. 故选:B. 37.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 )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碳源 CO2 糖类 糖类 CO2 氮源 NH3 N2 N2 NO3﹣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A.硝化细菌与乳酸菌 B.乳酸菌与根瘤菌 C.根瘤菌与衣藻 D.硝化细菌与衣藻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型微生物,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根瘤菌能固定N2,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衣藻是光能型生物,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解答】解:(1)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NH3释放的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正确; (2)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氮气,且能量来源为糖类,错误; (3)根瘤菌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错误; (4)衣藻是低等植物,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正确. 所以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硝化细菌和衣藻. 故选:D. 38.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考点】I8:以尿素为氮源,测定能生长的细菌的数量;I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分析】筛选目的微生物时,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需要使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尿素分解菌是异养型的细菌. 【解答】解:A、该培养基配方有尿素分解菌生活必须的营养物质,且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属于选择培养基,A正确; B、该培养基的配方缺少氮源,尿素分解菌是异养微生物,不能生活在该培养基上,B错误; C、尿素分解菌是异养型的细菌,该培养基的配方缺少碳源,尿素分解菌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C错误; D、该培养基是普通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大多数细菌都能够在该培养基上生存,没有选择作用,不能筛选出尿素分解菌,D错误. 故选:A. 39.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解答】解:加刚果红进行染色时,可在倒平板时加入,也在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时加入. 故选:C.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40.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氮源 和 碳源 . (2)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本的平板置于 恒温培养箱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无菌水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 菌落 ,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多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高 (填“高”或“低”). (4)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稀释涂布平板法 ,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平板划线法 .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 ,应当怎样操作? 增大稀释倍数(或严格无菌操作,原因与操作要对应) . (5)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用于筛选耐 青霉素 的真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 选择培养基 .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解答】解:(1)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维生素、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氮源;淀粉是糖类,在培养基中主要作为碳源. (2)要想使微生物快速的繁殖,就要置于适宜的条件,特别是温度,所以要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为了使结果更可靠,应进行对照实验,即同时取一个空白培养基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放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3)不同细菌形成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不同,因此如果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多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高. (4)图A中菌落均匀分布,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图B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应当增大稀释倍数(或严格无菌操作). (5)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用于筛选耐青霉素的真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选择培养基. 故答案为: (1)氮源 碳源 (2)恒温培养箱 无菌水 (3)菌落 高 (4)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 增大稀释倍数(或严格无菌操作,原因与操作要对应) (5)青霉素 选择培养基 41.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毛霉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以使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 肽 和 氨基酸 .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笼屉中的温度应控制在 15~18 ℃,并保持在一定的 湿度 . (2)发酵完成后,需装瓶加盐腌制,瓶子一般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煮沸消毒法 ,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其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盐还能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卤汤.卤汤是由 酒 及各种 香辛料 配制而成的 (3)封瓶的时候,需要把瓶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原因是 防止瓶口被微生物污染 . (4)含水量高的豆腐不适合用来做腐乳一般含水量为 70% 的豆腐最佳. 【考点】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分析】1、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2、含水量过大时腐乳不易成形,进行腐乳制作所选豆腐含水量不宜超过70%. 【解答】解:(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毛霉适宜温度为15℃~18℃,因此笼屉中的温度应控制在15~18℃,并保持在一定的湿度. (2)发酵完成后,需装瓶加盐腌制,瓶子一般采用煮沸消毒法;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其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盐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卤汤.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3)封瓶的时候,为了防止瓶口被微生物污染,需要把瓶口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 (4)含水量高的豆腐不适合用来做腐乳一般含水量为70%的豆腐最佳. 故答案为: (1)毛霉 肽 氨基酸 15~18 湿度 (2)煮沸消毒法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酒 香辛料 (3)防止瓶口被微生物污染 (4)70% 42.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和果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回答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进行酒精发酵,请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在葡萄糖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主要是附着在皮上的 野生型酵母菌 . (2)制作果酒时可选用左图的装置.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 先打开后关闭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既可以放气,又可以防止污染 . (3)上图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其中冲洗的目的是 洗去浮尘 .樱桃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冲洗 后 (填“前”或“后”)进行的. (4)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重铬酸钾 溶液来鉴定.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 不能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这时,乳酸菌 不能 (填“能”或“不能”)将乳酸分解成CO2和水. 【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分析左图:图乙是制作果酒的装置,加入原料后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弯管起排气和防止污染的作用. 分析右图:图丙为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为防止被微生物污染,应在冲洗水果后再去除果柄. 【解答】解:(1)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在葡萄糖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主要是附着在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为适当提高果酒的生产速率,进气口应先打开让酵母菌进行繁殖,然后关闭可以发酵产生酒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既可以放气,又可以防止污染. (3)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除去果柄应在冲洗之后,以防止被微生物污染. (4)酒精的检测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进行检测,如果出现灰绿色说明有酒精的产生;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因为是厌氧条件而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此时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成醋酸;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将乳酸分解CO2和水. 故答案为: (1)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野生型酵母菌 (2)先打开后关闭 既可以放气,又可以防止污染 (3)洗去浮尘 后 (4)重铬酸钾 不能 不能 43.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 表层土 ;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 纤维素丰富 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 (2)微生物培养时,选取 菌落数目稳定 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 (3)若要对分离的细菌做进一步的鉴定,还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酚红 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 升高 ,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 刚果红 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 透明圈 ,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4)在105稀释度下求出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6.3×107 .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pH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升高,指示剂变红. 【解答】解:(1)分析题意可知,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一定要铲去表层土壤;要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2)微生物培养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3)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升高,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刚果红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4)在105稀释度下求出3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63÷0.1×105=6.3×107个. 故答案为: (1)表层土 纤维素丰富 (2)菌落数目稳定 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3)酚红 升高 刚果红 透明圈 (4)6.3×10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