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商河县等部分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商河县等部分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植物茎的向光性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B.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促进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合成增多 D.促进生长素在茎尖的横向运输 2.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黑色方框)做的一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原先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空白方框)中含有生长素的是 A.琼脂块A和B B.琼脂块A和D C.琼脂块B和C D.琼脂块B和D 3.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植物激素直接有关的是 A.果树整枝修剪 B.培育多倍体植株 C.培育太空南瓜 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可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可从植物细胞中提取乙烯利来促进果实成熟 D.在某些植物中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乙烯的合成 5.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浆的pH通常为7.33〜7.45 B.脂肪酸、葡萄糖、胆固醇都是血浆中的成分 C.患者打吊针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发挥作用的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1/3 6.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 C.④代表突触前膜 D.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 7.切除垂体后的幼龄小白鼠可能会出现 A.智力发育正常 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C.甲状腺发育正常 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升高 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病菌后的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 B.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可以遗传给后代 C.体液免疫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最初来源于骨髓中的干细胞 D.胸腺受损后,人体免疫功能表现为细胞免疫缺陷,而体液免疫正常 9.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C.艾滋病病毒、结核杆菌都可成为人体的抗原 D.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1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可能是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激素a 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 激素b 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激素c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A.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 B.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 C.胰岛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 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 11.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B.水盐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释放 D.抗利尿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就会持续发挥作用 12.为研究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其根部(如下图所示),测得根的弯曲角度α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此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外源生长素(mg•L-1) NPA(μmol•L-1)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 37 40 31 3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A.根背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向光一侧 B.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C.生长素对小麦根生长的作用不具有两重性 D.一定浓度的NPA溶液可以影响实验中生长素的分布 13.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装置在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不是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在图乙中的t1〜t2时间段,电位的变化主要与Na+内流有关 14.下图甲、图乙分别为种群甲、乙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所属类型分别是 A.增长型和下降型 B.增长型和稳定型 C.稳定型和增长型 D.下降型和增长型 15.下图中可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个体数量增长的是 1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种类和数目一般是不相同的 C.研究群落的结构只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之一 D.群落中的物种,都是随机地聚集在—起的 17.某林场由于管理不慎而发生火灾后,下列情况中将会发生的是 A.初生演替 B.土壤中无机盐含量持续增多 C.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减少 D.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变 18.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是 A.稻田里的水稻和鲤鱼 B.玉米田里的玉米和菟丝子 C.非洲草原上的鳄鱼和斑马 D.草原上的野生黄羊和野兔 19.下图1、图2中的甲、乙两种生物之间反映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A.捕食和竞争 B.竞争和捕食 C.互利共生和竞争 D.互利共生和寄生 20.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与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关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里则不会发生 C.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相对较快 D.人类活动既可以加速群落演替,又可以延缓群落演替 21.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决定的 B.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性别比例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较小 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光、空气等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 C.秃鹫以腐食为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蜣螂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23.下图表示某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B.鼠与鸟的关系既有捕食又有竞争 C.草不是该地区唯一的生产者 D.鹰占有第二或第三营养级 24.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直接有关 ①光合作用 ②蒸腾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一定空间内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部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D.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夏季 2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甲、乙、丙、丁),并构成—条捕食食物链,在某—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乙、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B.丙的种群数量下降,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C.乙、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乙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下降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和无机环境 B.植物激素在对植物生长的调节过程中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二者都有利 28.下列关于物质循环过程相关图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a、b应分别为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 B.图1中c、d应分别为消费者、分解者 C.图2中的食物链是E→F→D→B D.图2中A为分解者,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为生产者 29.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在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会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该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的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A.会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B.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会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以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D.既可来源于生物群落,又可来源于无机环境 3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积极意义 B.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强 C.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31.(8分)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生物体内 雌性激素的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下图1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性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下图2表示研究人员为研究Kp—10(Kp—10是Kp的一种)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的每日产蛋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GnRH神经元可能位于 (填器官)。GnRH作用的靶细胞(或器官)A是 。 (2)由图1可知,在鹌鹑的幼年期,通过过程①的反馈调节,Kp的释放量 ,最终维持鹤鹤体内有较低的雌性激素含量;在鹌鹑的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 (3)据图1可知,雌性激素的调节过程存在 调节和 调节。 (4)综合图1、图2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 调节。 32.(8分)由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称H1N1病毒)裂解疫苗已获批准,投入使用。疫苗注入人体后,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⑧表示细胞,a、b是细胞分泌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上述疫苗后,疫苗将作为 刺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有 (填序号)。 (2)图示免疫过程中,a、b分别由 细胞分泌。 (3)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感染H1N1病毒时,人由于体内已产生记忆细胞和 (填名称)而具有免疫力。 (4)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烧现象。发烧时,由位于 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加速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 (5)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1病毒裂解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 33.(8分)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将菜豆幼苗除去根系和幼芽后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1所示,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主要作用是 。图1中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 (2)由图2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3)在图2所示实验中,分析对比Ⅰ、Ⅱ两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可能会导致B叶 。为证明这一结论,设置的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 。 34.(8分)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30年前因地震而出现山体滑坡)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他们在两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多个样地,收集全部植物,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S1、S2分别代表的是 、 。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伴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 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 的利用率。 (3)恢复群落中植被的总生物量只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的 %,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有科研人员欲调查恢复群落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他取了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这将会导致统计结果 (填“偏小”或“不变”)。 35.(8分)下图1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通过 (生理过程)完成,可用图1中过程 (填序号)表示。 (2)一般图1中过程 (填序号)越复杂,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3)图1中过程④表示 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 。 (4)图2所示生物关系中,若乙种群的能量为1.8×108kJ,丙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戊种群的能量大约为 kJ。 (5)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即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时,由于它具备 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是该能力的基础。 高二期末生物测试参考答案 1-5DBACD 6-10BDCBB 11-15ADBDB 16-20DCDAB 21-25ADCCC 26-30BBDCA 31.(1下丘脑(1分) 垂体(1分) (2)减少(1分) 使Kp的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鹌鹑体内有较高的雌性激素含量(2分) (3)分级(1分) (负)反馈(1分) (4)神经一体液(1分) 32.(1)抗原(1分) ①④(1分) (2)T细胞、浆(效应B)2分) (3)抗体(1分) (4)下丘脑(1分) (5)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或感染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疫苗的免疫强度不够、体内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太少等)(2分) 33.(1)根尖(1分) 促进细胞分裂(1分) 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1分) (2)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2分) (3)生长受抑制(1分)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2分) 34.(1)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的生物量(1分) 恢复群落的生物量(1分) (2)丰富度(或“多样性”)(1分)光能(1分) (3)20(2分) 恢复力(1分) (4)偏小(1分) 35.(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 ①(1分) (2)②(1分) (3)(分解者的)分解(1分) 群落(1分) (4)1.48×107(1分) (5)自我调节(1分) 负反馈调节(1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