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 1.下列物质中,作为储能物质的是 A. 磷脂 B. 脂肪 C. 胆固醇 D. 维生素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详解】磷脂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A错误;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B正确;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D错误。故选B。 【点睛】识记脂质的分类及其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2.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 核糖 B. 葡萄糖 C. 脱氧核糖 D. 半乳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能水解的糖类为单糖。常见的单糖有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其中核糖、脱氧核糖是五碳糖,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是六碳糖。 【详解】核糖是组成RNA的五碳糖,A错误;葡萄糖是六碳糖,B错误;脱氧核糖是组成DNA的五碳糖,C正确;半乳糖为六碳糖,D错误。故选C。 【点睛】识记糖类的分类及其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3.下列几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变形虫 D. 水绵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 1、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如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乙肝病毒等。 2、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原核生物(衣原体、支原体、蓝藻、细菌、放线菌等)。 【详解】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水绵是多细胞植物,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A。 【点睛】准确判断题中各生物的所属类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所以 A. 细胞内有大量的ATP B. ATP与ADP能够快速转化 C. 细胞从外界环境不断吸收ATP D. ATP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于正常细胞,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详解】细胞内只有少量的ATP和ADP,但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很快,A错误,B正确;正常情况下,ATP在细胞中合成,不会从外界环境吸收,C错误;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无专一性,D错误。故选B。 【点睛】理解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及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和中心体 C. 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时,光线太亮应改用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D.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均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或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同时旋转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像更清晰。 【详解】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光圈或转动反光镜,A错误;核糖体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时,光线太亮应改用平面反光镜、小光圈,C错误;转动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均不动,说明异物不在物镜和装片上,因此可推测异物在目镜上,D正确。故选D。 【点睛】熟记并理解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g是微量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B. 土壤和植物根细胞内的元素种类、含量相同 C. 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可有可无 D.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按含量是否超过万分之一,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Fe、B、Cu、Mo、Zn、Mn等。 【详解】Mg是大量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A错误;土壤和植物根细胞内的元素种类相同,含量差异很大,B错误;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C错误;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D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7.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对实验材料和试剂的选择,错误的是 A. 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双缩脲试剂 B. 花生种子——脂肪鉴定——苏丹Ⅲ C. 西瓜汁——还原糖鉴定—— 斐林试剂 D. 白面馒头——淀粉鉴定——碘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选材:为了排除颜色干扰,应选择含还原糖量较高(或脂肪含量较高或蛋白质含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生物组织。 【详解】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且颜色较浅,可作为鉴定蛋白质的材料。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颜色较浅,可作为鉴定脂肪的材料。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正确;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颜色较深,会干扰实验结果,不是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C错误;白面馒头富含淀粉,且颜色为白色,是淀粉鉴定的理想材料,碘液和淀粉混合变蓝色,D正确。故选C。 【点睛】识记“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和选材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核酸是 A. RNA B. DNA C. DNA和RNA D. DNA或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核酸,考查对核酸种类、功能的理解。明确核酸的种类及其在不同生物中的分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动物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选C。 【点睛】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碱基、遗传物质归纳 生物种类 核酸种类 碱基种类 核苷酸种类 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 DNA和RNA 5种 8种 DNA 病毒 DN病毒 DNA 4种 4种 DNA RN病毒 RNA 4种 4种 RNA 9.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 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够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 【详解】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酶无法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蛋白质或RNA),而无机催化剂是无机物,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酶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也不能改变最终的化学反应平衡状态。 10.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为C、H、O B. 动植物细胞中都有葡萄糖 C.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 细胞中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据水解情况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1、不能水解的糖类为单糖。常见的单糖有核糖、果糖、半乳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等。 2、二糖由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常见的二糖包括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等。 3、常见的多糖有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等。 【详解】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为C、H、O,A正确;葡萄糖是最常利用的呼吸作用底物,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B正确;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C正确; 细胞中的糖类不一定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具有支持、保护作用,D错误。故选D。 【点睛】注意: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一般不提供能量。 11.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是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是染色质,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 ③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是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可知,①是核膜,②是染色质,③是核仁,④是核孔。 【详解】①是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②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④是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B。 【点睛】识记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组成及其相应的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12.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是群落层次 B. 一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 一片农田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D. 构成生命系统的各结构之间是完全独立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通常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生活在培养皿中的同种生物(大肠杆菌)的一个群体,为种群层次,A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一个变形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一片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和个体两个层次。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B.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D. 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魏尔肖等人发展了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C正确;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D错误。故选C。 【点睛】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和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为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图中的⑤为细胞质基质 B. 图中①具有全透性,②③④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 C. 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可以使细胞恢复实验前的形态 D. 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可能会失去活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质,④是液泡,⑤是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间隙。 【详解】由题图可知,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说明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图中的⑤为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间隙,A错误;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原生质层由②细胞膜、④液泡和③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正确;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使细胞逐渐恢复成实验前的形态,C正确;如果该细胞长时间处于图示状态,持续失水,细胞可能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进而失去活性,D正确。故选A。 【点睛】识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原理便可解答本题。 15. 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 A. 具有NH3及缺氧 B. 具有NH3和氧 C. 具有硝酸及缺氧 D. 具有硝酸和氧 【答案】B 【解析】 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时,需先将环境中的NH3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释放化学能,再利用这部分化学能将H2O和CO2合成为有机物,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名师点睛】1.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故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2.根据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可知硝化细菌适宜生活在富含NH3和氧气的环境中,并且其细胞呼吸的方式应该是有氧呼吸,但其场所不是线粒体。 16.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B.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C. 干种子加热出现在试管壁的水为种子中的自由水 D. 夏季在室外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应多喝纯净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水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的作用:1、良好的溶剂;2、参与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3、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生存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的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解】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A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代谢越强,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高,B错误;干种子加热出现在试管壁的水为种子中的结合水,C错误;夏季酷暑,室外工作的人们在丢失大量汗液的同时,也丢失了无机盐离子,因此需要多饮用淡盐水,D错误。故选A。 【点睛】识记水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 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 细胞膜中的③只与主动运输有关 D. 细胞癌变时膜上的成分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③是蛋白质。 【详解】在细胞膜的外表,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①糖蛋白,故具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②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细胞膜中的③蛋白质除了与主动运输有关外,还与协助扩散等有关,C错误;细胞癌变时膜上的成分会发生改变,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D正确。故选C。 【点睛】识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含有无机盐、糖类、核苷酸等 B.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 C. 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 含有与细胞化学反应有关的所有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质基质呈现胶体状态,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2、细胞质基质中含有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可以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 3、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进行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详解】细胞质基质呈现胶体状态,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A、B正确;细胞质基质是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C正确;细胞质基质含有多种酶,而不是与细胞化学反应有关的所有酶,D错误。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质基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19.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含有多种水解酶 B. 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C. 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D. 对细胞自身的结构无分解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A正确;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正确;吞噬细胞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故其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C正确;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溶酶体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20.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的结构都相同 B. 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的作用,如性激素 C. 鸡蛋清加盐,出现白色絮状物,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D. 熟鸡蛋比生鸡蛋易消化,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肽键的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肉蛋白;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胃蛋白酶。 【详解】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的结构均为-CO-NH-,A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后,会出现白色絮状物,加水后絮状物消失,此过程蛋白质结构没发生变化 ,C错误;鸡蛋高温煮熟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后,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水解,所以吃熟鸡蛋更易消化,高温没有使肽键结构被破坏,D错误。 故选A。 2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欧文顿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内容相同 C. 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D. 人细胞和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科学家从红细胞中分离得到膜,并分析其化学组成成分,发现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可得,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成连续的两层。 4、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有暗-明-暗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6、1970年,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详解】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内容: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为静态的统一结构。因此,两种模型的内容不相同,B错误;当年科学家对生物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的现象产生疑问,开始探索生物膜结构的,C正确;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故选B。 【点睛】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的A代表腺苷 B. ATP中的能量只能来源于光能 C. ATP中有3个高能磷酸键 D.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语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T表示其数量为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详解】ATP中的A代表腺苷,A正确;ATP中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或光能,B错误;ATP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错误。故选A。 【点睛】熟记ATP分子的结构以及ATP与化学反应的联系便可解答本题。 23.某同学在研究苹果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苹果,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苹果碎屑,并充入N2,安装成如图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说明苹果碎屑产生了CO2 C. 实验前可以将苹果碎屑煮沸消毒 D.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2、二氧化碳及其量的检测: ①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溴麝香草酚蓝: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进行检验(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详解】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使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说明苹果碎屑产生了CO2,B正确;实验前应对苹果碎屑消毒,消除苹果碎屑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但煮沸苹果碎屑会杀死苹果细胞,故不能采用这种方法消毒,C错误;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可判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石灰水,D正确。故选C。 【点睛】识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下列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正确的是 A. 将蔬菜、水果放在无氧环境,可长期保持新鲜 B. 定期给农田松土透气,是为了改善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 C. 水稻根系适于在水中生长,需保证水长期淹没根系 D.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需氧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蔬菜和水果应放置在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的条件下,其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和保持新鲜度。 【详解】将蔬菜、水果放在无氧环境,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或乳酸,酒精或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无法长期保持新鲜,A错误;经常松土可改善作物根部的氧气供应,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进而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水稻淹没根系,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导致水稻烂根,C错误;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是依靠血液运输氧气到组织实现的。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厌氧致病菌,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25.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到下的颜色顺序为橙黄、黄、黄绿、蓝绿 B. 层析液没过滤液细线,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C. 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 D. 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原理 1、绿叶中的色素溶于无水乙醇,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3、叶绿素提取后易被破坏,可加入CaCO3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 【详解】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A错误;层析液没过滤液细线,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无法得到色素带而使实验失败,B正确;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C正确;绿叶中的色素溶于无水乙醇,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正确。故选A。 【点睛】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便可解答本题。 26.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夜间给蔬菜大棚适当降温可减少有机物消耗,提高产量 B. 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为农作物提供更多CO2 C. 蔬菜大棚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膜做顶,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D. 农业生产中“正气行、通其风”是为了提高二氧化碳的供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光质、CO2浓度和温度等。 【详解】蔬菜大棚适当降温,可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A正确;土壤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农家肥时,产生CO2和无机盐。因此,可为农作物提供更多CO2和无机盐,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B正确;蓝紫色塑料膜只能透过蓝紫光,红色塑料膜只能透过红光,而白色塑料膜能透过所有的可见光,因此选用白色塑料膜做顶时,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最高,C错误; 农业生产中“正气行、通其风”确保通风,提高二氧化碳的供应,从而提高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D正确。故选C。 【点睛】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原理,结合生产实例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将一组小麦培养于含C18O2的空气中,将另一组小麦培养于含18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两组最先出现含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 ) A. 葡萄糖和CO2 B. C3和水 C. C5和水 D. C3和丙酮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追踪光合作用反应和呼吸作用反应中氧元素的去路。 【详解】C18O2作为反应物进入暗反应阶段,首先参与CO2的固定反应,与1分子的C5化合物反应生成C3,因此,第一组最先出现放射性的化合物为C3化合物;而18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与前两个阶段反应产生的24[H]反应,生成12分子的H218O,因此,第二组最先出现含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为水,故选B项。 【点睛】识记有氧呼吸分步反应式和光合作用具体反应式是解答此类元素追踪问题及物质含量变化问题的关键。 28.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检测通常不是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一般说来,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A. 肽键 B. 游离的氨基 C. 游离的羧基 D. R基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即一CO一NH一,因此蛋白质的氮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详解】A. 肽键是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肽键中,A正确; B. 游离的氨基上含有N,但是一条肽链一般只含一个氨基,B错误; C. 游离的羧基的中不含N,C错误; D. R基中可能有N,也可能不含N,D错误。 29.如果把细胞比作微型工厂,细胞器就是工厂中的车间。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B. 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功能相同 C.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相同 D. 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名称 功能 双层膜细胞器 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 单层膜 内质网 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细胞器 高尔基体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液泡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坚挺 溶酶体 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无膜细胞器 核糖体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中心体 一般认为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详解】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错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相同,均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正确;并非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如根细胞,D错误。故选C。 【点睛】注意: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 30.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将pH由4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 B. 不同温度下实验,酶A的最适pH不同 C. 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 D. 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 1、酶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更显著地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在适宜的条件下,酶活性最强。例如:最适pH或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而高温、过酸或过碱等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无法恢复。 【详解】由题图可知, pH为4时,对于酶B属于过酸的环境,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即使调至6,酶的活性无法恢复,A错误;不同温度下实验,酶A的最适pH相同,B错误;酶B和酶A均具有高效性,C错误; 由题图可知,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D正确。故选D。 【点睛】识记酶的特性,结合曲线图分析便可解答本题。 31.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_____;哺乳动物出现抽搐等症状是因为血液中_____的含量太低。 (2)生物大分子以______为骨架,多糖、蛋白质和核酸是由许多______连接成的多聚体;核酸是______的携带者,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前,将烘干的载玻片用8%盐酸处理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______。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______千差万别;检测蛋白质的实验中,向试管中滴入双缩脲试剂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 (1). C (2). 钙离子 (3). 碳链 (4). 单体 (5). 遗传信息 (6). 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 (7). R基 (8). 空间结构 (9). 先滴入A液,摇匀后再滴入B液 【解析】 【分析】 1、按含量是否超过万分之一,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Fe、B、Cu、Mo、Zn、Mn等。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其中最基本元素是C,基本元素是C、H、O、N。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详解】(1)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所以C是最基本元素。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2)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故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8%盐酸处理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检测蛋白质的实验中,向试管中滴入双缩脲试剂的顺序是先注入A液1mL,摇匀后再滴入B液4滴。 【点睛】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32.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使某些植物叶片呈现紫色的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中;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中具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 (2)人的心肌细胞中[ ]_______的数量明显多于口腔上皮细胞;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胰蛋白酶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中经过的具膜结构依次有________(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该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_______。 (3)一般来说,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成受精卵,这与[ ]_______的_______功能有关。区分动植物细胞最佳的结构依据是[ ]________,其成分是_______。 【答案】 (1). 细胞核 (2). 8液泡 (3). 5核糖体 (4). 3线粒体 (5). 4→6→1 (6). 一定的流动性 (7). 1细胞膜 (8). 信息交流 (9). 14细胞壁 (10). 纤维素和果胶 【解析】 【分析】 对题图分析可知,序号对应的结构为:1—细胞膜,2—细胞质,3—线粒体,4—内质网,5—核糖体,6—高尔基体,7—中心体,8—液泡,9—核仁,10—核膜,11—染色质,12—核孔。 【详解】(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植物叶片呈现紫色的色素主要存在于8液泡中。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其细胞质中只有5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心肌细胞的代谢更旺盛,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口腔上皮细胞。胰蛋白酶是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5)中合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4)腔中进行加工,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内质网出芽形成分泌小泡,包裹着较成熟的蛋白质移向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6)中进行修饰,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胰蛋白酶。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分泌小泡,包裹着胰蛋白酶移向细胞膜,分泌小泡与细胞膜(1)融合,将胰蛋白酶分泌到细胞外。因此,胰蛋白酶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中经过的具膜结构依次4→6→1。 (3)一般来说,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成受精卵,这与1细胞膜的功能有关。动植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14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点睛】识别图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细胞核的名称,理解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以及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分泌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下图甲是细胞呼吸示意图,①―⑤表示不同反应阶段,A是一种中间产物。图乙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a、b、c表示其不同结构。请回答: (1)甲图中物质A是_______,催化①过程的酶存在于_______;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是_______。 (2)①―⑤中各个阶段的反应,能在酵母菌细胞内发生的有______,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_____,发生在乙图________(填小写字母)结构。 (3)运动员短跑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现象,主要原因是肌细胞进行______(图中序号)过程所致,现代健身提倡有氧运动,请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并说明此运动类型的优点:______。 【答案】 (1). 丙酮酸 (2). 细胞质基质 (3). 葡萄糖、水 (4). ①③④⑤ (5). ⑤ (6). c (7). ② (8). 如慢跑、太极拳、有氧操等,优点是不至于使细胞因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痛乏力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第二阶段:2C3H4O3+6H2O6CO2+20[H]+能量(少) 第三阶段:24[H]+6O212H2O+能量(多)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C6H12O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第二阶段: 2C3H4O3(丙酮酸)+4[H] 2C2H5OH+2CO2+能量(少) 或2C3H4O3(丙酮酸)+4[H]2C3H6O3(乳酸) +能量(少) 【详解】(1)甲图中物质A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故A表示丙酮酸。因此,①过程表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故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由分析中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2)由题图可知,葡萄糖经过①③过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所以①③过程表示无氧呼吸。葡萄糖经过①②过程,生成乳酸,所以①②过程表示无氧呼吸。葡萄糖经过①④⑤过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①④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故在其细胞内发生的有①③④⑤。其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⑤)释放能量最多,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乙图c结构)。 (3)运动员短跑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现象,主要原因是肌细胞进行②过程所致。现代健身提倡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慢跑、太极拳、有氧操等,其优点是不至于使细胞因厌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使肌肉酸痛乏力。 【点睛】熟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4.图甲是某植株在适宜C02浓度下,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图乙是植株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改变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测量光合作用强度。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图甲中的光合速率是指________(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n时,该植株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 P点时,植物在25℃条件下比在15℃条件下光合速率高,原因是_______。 (2)图乙中ab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c点时,增强光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的原因是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 增多,有利于暗反应的进行。 (3)通过以上信息可知,大棚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_______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答案】 (1). 总光合速率 (2).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增强 (4). CO2浓度 (5). [H]和ATP (6). 增大光照强度、提高C02浓度、适当升高温度 【解析】 【分析】 对图甲分析可知: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最后达到平衡状态。在25℃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明显大于15℃条件下的。对图乙分析可知,a点是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a~b段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在b点时光合作用达到最大;b~c段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二氧化碳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c点改变环境条件后,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加,直到再次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1)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速率为0,因此图甲表示光照强度对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故图甲中的光合速率是指总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n时,该植株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P点时,植物在25℃条件下比在15℃条件下光合速率高,原因是温度为25℃时,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较强。 (2)图乙中ab段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因此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c点时,增强光照,光反应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有利于暗反应的进行。 (3)通过以上信息可知,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光照强度、提高CO2浓度、适当升高温度等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点睛】根据题中的曲线图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结合题意进行解答便可。 35.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 (1)人饮酒时,酒精通过图_______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决定酒精进入细胞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去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对图_______的运输方式有影响;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 (2)若对植物施用某种毒素,结果K+吸收量显著减少,而Ca2+、NH4+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可能原因是_______。如果环境温度超过50℃,随温度的升高,植物根系吸收Ca2+、K+、NH4+的速率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导致细胞内ATP供应不足,从而使离子的吸收量下降。 【答案】 (1). 甲 (2). 浓度差 (3). 乙 (4). 细胞膜上有无该种离子的载体 (5). 该毒素抑制K+载体的活性 (6). 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降低了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呼吸作用下降 【解析】 【分析】 甲曲线中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与浓度差成正比,表示自由扩散。乙曲线中在一定氧气浓度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增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加快。当氧气浓度到达一定浓度后,由于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不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因此,乙曲线表示主动运输。 【详解】(1)人饮酒时,酒精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即图甲表示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决定酒精进入细胞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差。图甲表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图乙表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去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对图乙的运输方式有影响。不同的矿质离子运输时需要不同的载体蛋白,因此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根细胞膜上运输相应矿质离子的载体蛋白的有无。 (2)若对植物施用某种毒素,Ca2+、NH4+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说明能量的供应没有受到影响。最可能是毒素抑制了K+载体蛋白的活性,使K+吸收量显著减少。如果环境温度超过50℃,随温度的升高,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酶的活性降低,使呼吸作用下降,导致细胞内ATP供应不足,从而使离子的吸收量下降。 【点睛】理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准确判断图甲和图乙的运输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