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仁智班)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仁智班)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仁智班)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类对基因的认识经历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逐渐积累而得来。直到19世纪,科学家们才开始了解基因是如何工作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基本规律时所用到的“遗传因子”一词,后被约翰逊改称为“基因”‎ B.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 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孟德尔发现遗传两大基本规律时所用到的“遗传因子”,后被约翰逊改称为“基因”,A正确;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了孟德尔当初所说的“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于是他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著名的萨顿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经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过程、采用的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 女儿的X染色体都来自母方 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D. 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人的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22+X的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22+X的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3、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 ‎【详解】人的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A错误;女儿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B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C错误;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明确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明确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 ‎3.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控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果蝇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B. 该果蝇为红眼雄果蝇 C. 该果蝇与红眼异性果蝇交配,后代出现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1/4‎ D. 正常情况下,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是雌果蝇的染色体组型;该果蝇的两对等位基因D(d)和A(a)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由题图可知,该果蝇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是2个,因此该果蝇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2个,A错误;由题图知,对于果蝇的眼色来说,该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由题意知A控制红眼,因此为红眼雌果蝇,B错误;该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二者交配产生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XaY=1/4,C正确;正常情况下,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配子,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图判断染色体组数和性别,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分析题图推理、判断的能力。‎ ‎4.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 将S型菌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 D. R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粗糙,没有毒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A错;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故B错;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S型细菌的DNA,因此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故C正确;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粗糙,没有毒性,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5.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 )‎ A. DNA分子中的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 B. ①②③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当DNA复制时,DNA连接酶催化④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结构,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基、④表示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⑤、⑥、⑦、⑧都表示含氮碱基(⑤是腺嘌呤、⑥是鸟嘌呤、⑦是胞嘧啶、⑧是胸腺嘧啶)。‎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⑤与T配对,5为A,⑥与C配对,⑥是G,⑦与G配对,⑦是C,⑧与A配对,⑧是T,A正确;①②③不能构成一分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②③应该与下一个磷酸构成一分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当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而不是④氢键,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6.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 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 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该基因中含有400个碱基,则A1=T2=20,T1=A2=40,G1=C2=60,C1=G2=80,即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据此答题。‎ ‎【详解】该DNA分子中一个碱基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进而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该基因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60=180个,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则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C正确;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根据题干信息计算出该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数目,再结合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 A. 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 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 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 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若是隐性遗传病母亲是纯合子,子女也是纯合子,若是显性遗传病母亲不一定是纯合子,子女肯定是杂合子,A错误;‎ B、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本题不一定是伴X显性遗传病,因此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不一定高于男性,B错误;‎ C、该病若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遗传系谱图中父亲正常,所以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C正确;‎ D、若该病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父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子代的致病基因一个来自父亲,D错误.‎ 故选:C.‎ ‎8.下图为细胞核内某基因(15N标记)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基因中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基因彻底水解后可生成6种产物 B. 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U占全部碱基的20%‎ C. 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D. 将该细胞置于14N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含15N的子细胞占50%‎ ‎【答案】A ‎【解析】‎ 因为是DNA,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后会产生4种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共6种产物,A正确;该基因中A占20%但一条链上占多少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该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U占全部碱基的20%,B错误;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应是②部位,而D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应是①,C错误;将该细胞置于14N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因为DNA的半保留复制,含15N的子细胞占100%,D错误。‎ ‎9.下列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A. 甲图所示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甲图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 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需要DNA聚合酶 D. 甲图和乙图所示过程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甲图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分析乙图:乙图为转录过程,其中DNA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酶是RNA聚合酶。‎ ‎【详解】甲图所示为翻译过程,每个核糖体都会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因此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B正确;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需要RNA聚合酶,C错误;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甲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T-A、C-G、G-C,D错误;故选B。‎ ‎10.关于密码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种 B. 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 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D. 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答案】A ‎【解析】‎ 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所以每种密码子并不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A错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而密码子有64种,所以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与之相对应的遗传密码,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通用性,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所以信使RNA上的同一种密码子在人细胞中和小猴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C正确;密码子是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肯定没有T碱基,所以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D正确。‎ ‎【考点定位】密码子 ‎【名师点睛】遗传信息的翻译 ‎1、概念: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样的3个碱基成为1个密码子。‎ ‎3、反密码子:tRNA上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 ‎4、tRNA:翻译过程中,将游离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的RNA。‎ ‎5、翻译 ‎(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主要)‎ ‎(2)模板:mRNA ‎(3)原料:20种氨基酸 ‎(4)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关系:3个碱基(1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 ‎(5)搬运工:tRNA(有反密码子)‎ ‎(6)过程 第一步: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俸结合,携带甲硫氨酸的tRNA通过与密码子AUC配对进入位点1。‎ 第二步:携带另一种氨基酸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 第三步:甲硫氨酸与另一种氨基酸形成肽键而转移到位点2上的tRNA上。‎ 第四步:核糖体移动到下一个密码子,原来占据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占据位点2的tRNA进入到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重复步骤二、三、四,直到核糖体读取 mRNA的终止密码后,合成才停止。肽链合成后,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承担各项职责。‎ ‎(7)产物:多肽(蛋白质)‎ ‎11. 某种具有逆转录功能的病毒侵入哺乳动物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合成的某种蛋白质能诱导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该蛋白质在病毒的核糖体上合成 B.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RNA蛋白质 C. 该蛋白质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细胞的凋亡 D. 逆转录过程需要的逆转录酶、核糖核苷酸、ATP等都来自上皮细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X蛋白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RNA→DNA→RNA→蛋白质,B错误;从题干信息知,X蛋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细胞的凋亡,C正确;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脱氧核糖核苷酸、ATP等都来自上皮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 关于基因突变是否可以遗传,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B.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C. 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D. 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 ‎【答案】B ‎【解析】‎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配子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A正确。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是不能遗传的,植物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遗传,B错误。如果发生在人体体细胞中有可能会成为癌细胞,C正确。如果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因为只有男性有Y染色体,D正确。‎ ‎1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调查和优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 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对其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C. 线粒体DNA的缺陷引发的遗传病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B ‎【解析】‎ 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要在随机的人群中调查;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B错误;‎ 线粒体DNA的缺陷引发的遗传病属于细胞质遗传病,由于发育成后代的受精卵内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亲,所以该类遗传病是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正确;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正确。‎ ‎1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B. 三倍体无子西瓜无法产生后代,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 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D.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与染色体组数目无绝对的对应关系,而精子或卵细胞只能说是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详解】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为单倍体,不管其细胞含几个染色体组,A错误;三倍体无籽西瓜由于没有种子,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但是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B错误;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C错误;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D正确;故选D。‎ ‎15.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③到④的育种方法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 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 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8‎ D. 由①②③到⑦的过程就是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①和②为两个亲本,③是杂合子F1,④是通过诱变处理的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③④是诱变育种,⑤是F1代,⑩是自交产生的F2植株,③⑤⑩是杂交育种,⑥是秋水仙素处理产生的多倍体植株,⑧是⑤⑥杂交产生的杂种植株,③⑥是多倍体育种,⑦是单倍体幼苗,⑨是正常的纯合体,③⑦⑨是单倍体育种。‎ ‎【详解】由③到④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由⑤×⑥到⑧是杂交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若⑤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产生的⑥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1/2=1/4,C错误;③⑦⑨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该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D错误;故选B。‎ ‎16.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 B. 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清水冲洗2次 C. 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 D. 做装片步骤: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 ‎【详解】通过显微镜观察的时候细胞已近死亡,故不可以看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A错误;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B错误;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C正确;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二、填空题 ‎17.以下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丁细胞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存在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在甲图中如果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上图中的__________。‎ ‎(5)图中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第一)极体 (2).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 甲和丙 (4). 甲 (5). 4和8 (6). 丙 (7). 乙和丙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1)根据丙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雌性动物,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离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丙。‎ ‎(2)只有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因此图中可能存在多个细胞周期的是甲。‎ ‎(3)A和a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在甲图中如果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则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4和8号染色体含a基因。‎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丙细胞所处的时期。‎ ‎(5)由以上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乙和丙。‎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8.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野生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过程①是_______阶段,mRNA从_______进入细胞质,完成②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 ‎(2)野生青蒿生长受地域性限制,体内生成的青蒿素极少,科学家考虑采用______________(育种方法),利用酵母细胞大量获得青蒿素.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 ‎(3)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物通常茎秆粗壮,叶片较大,推测青蒿素的含量也高,故尝试用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方法处理二倍体青蒿,该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到四倍体青蒿.‎ ‎(4)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__________(“是”或“不是”)同一物种.‎ ‎【答案】 (1). 转录 (2). 核孔 (3). 核糖体 (4). 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或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5). 基因重组 (6). 低温处理 (7). 秋水仙素处理 (8). 抑制纺锤体形成 (9). 不是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实线方框中表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青蒿素的合成需要FPP合成酶、ADS酶和CYP71AV1酶。虚线方框表示酵母细胞合成FPP合成酶及固醇的过程,酵母细胞只能合成FPP合成酶,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因此其不能合成青蒿素。‎ ‎【详解】(1)图中①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过程②表示翻译,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2)野生青蒿生长受地域性限制,体内生成的青蒿素极少,科学家考虑采用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或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细胞大量获得青蒿素.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低温或者水仙素处理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不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得到四倍体青蒿。‎ ‎(4)野生型青蒿是二倍体,与四倍体青蒿结合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三倍体高度不育,故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不是同一物种。‎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工程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19.完成下列填空。‎ ‎(1)用纯种的灰身果蝇(B)与黑身果蝇(b)杂交,得到F1,让F1相互交配后,将F2中的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F2中的所有灰身果蝇再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BB 、Bb、bb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 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为________种。‎ ‎(3)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时,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理论上讲后代中的表现型比例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___________。‎ ‎【答案】 (1). 4:4:1 (2). 5 (3). YyRr×yyRr (4). 15:5:3:1 (5). 7∕9‎ ‎【解析】‎ ‎【分析】‎ ‎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纯种灰身果蝇(BB)与黑身果蝇(bb)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Bb,F1再自交产生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 ‎2、由题意可知A、B控制花色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花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花色最深为深红色;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花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花色最浅为白色。‎ ‎3、由柱形图可知,杂交子代中圆粒:皱粒=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基因型是Rr×Rr,杂交子代的黄色:绿色=1:1,相当于测交实验,亲本基因型是Yy×yy,因此亲本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去除F2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 1/3 、Bb占 2/ 3 ,则B的基因频率为 2 /3,b的基因频率为 1/3 ;让F2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中BB所占的比例为 2/ 3 × 2 /3 = 4 9 、Bb占2× 2 /3 × 1 /3 = 4/ 9 、bb占 1 /3 × 1 /3 = 1/ 9 ,所以F3中BB 、Bb、bb=4:4:1。‎ ‎(2)若一深红色牡丹(AABB)与一白色牡丹(aabb)杂交,后代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AaBb);让这些个体自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是3×3=9种。同时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1个或0个,所以子代可产生五种表现型。‎ ‎(3)由分析可知,亲代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子代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YyRr,前者占 1 /3 ,后者占 2 /3 ,Yy×Yy→Y_(黄色):yy(绿色)=3:1,rr(皱粒)= 2 /3 × 1/ 4 = 1 /6 ,圆粒:皱粒=5:1,因此,若将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理论上,后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5:3:5:1。‎ ‎(4)由题意可知,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获得的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既有大穗和小穗,也有抗病和不抗病,因此该大穗不抗病的小麦为双杂合子,大穗和不抗病为显性,假设大穗由A控制,不抗病由B控制,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又由题意可知,将大穗抗病的小麦进行了连续两代的自交,根据基因的分离规律,亲代中AA占 1/3,Aa占2/3,F1中AA=( 1/3+ 2/3× 1/4)÷( 1/3 +2/3×1/4+2/3×1/2)= 3/5,Aa= 2/5,F2中AA=(3/5+ 2/5×1/4)÷(3/5+2/5×1/4+2/5×1/2)=7/9。‎ ‎【点睛】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亲本的基因型,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对相关的概率进行计算,准确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概率计算是本题的重点。‎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