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定远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实验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所吸收的光能全部用来合成ATP C. 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 细胞连续分裂过程时,ATP的含量逐渐降低 ‎2.下列与下图所示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探究的是Fe3+与H202酶的催化效率 B. 该实验的因变量可以是溶液中气泡的产生速率 C. 该实验中①号试管是对照组,②号试管是实验组 D. ②号试管中气泡的数量要比①号试管中的多 ‎3.呼吸作用是生命的基础代谢之一。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全部形成了ATP,直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 C. 氧气在线粒体内与还原氢结合生成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 D. 葡萄糖在动物细胞内经呼吸作用可以产生CO2和H2O或者酒精和CO2‎ ‎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②植物的叶绿体产生的ATP,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对多数需氧型生物而言,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⑥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⑦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 “A”表示相同物质 A. ①②⑥⑦ B. ①②③④ C. ⑤⑥⑦⑧ D. ③④⑤‎ ‎5.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甲 乙 丙 步骤1‎ 可溶性淀粉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步骤2‎ 淀粉酶溶液 ‎ 麦芽糖酶制剂 ‎0.5淀粉酶溶液 0.5麦芽糖酶制剂 步骤3‎ 适宜温度下保温至反应完成 A.温度、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 B.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的只有乙试管 C.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在甲试管和丙试管 D.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蓝色 ‎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细胞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也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 B.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质壁分离现象可能不会再发生 C. 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 当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7.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 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X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a C. 条件Y下,在线粒体中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 D. 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8.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氢酶可保存在低温、pH为7的环境中 B. 实验一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加入的H2O2的浓度,因变量是氧气产生量 C. 实验二中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温度不同 D. 实验一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新鲜肝脏研磨液,O2产生总量不变 ‎9.下图是细胞中ATP与ADP的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量1与能量2的来源和用途均不同 B. 物质X、Y都是磷酸 C. 酶1与酶2的空间结构不同 D. ATP与ADP的转化不能同时发生 ‎10.氧的浓度会影响细胞呼吸。在a、b、c、d条件下,底物是葡萄糖,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b、c、d条件下,细胞呼吸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a条件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细胞中有[H]的积累 C. b、c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 d条件下的结果表明植物种子不可能是花生种子 ‎11.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叶绿体基质中水光解加快 B. t2→t3,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速率,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 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 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含量升高 ‎12.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 水在光下分解为[H]和氧气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 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 ‎13.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适宜浓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的萌发 B. 钙和硼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不同 C. 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速率 D. 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 ‎14.下列有关制备细胞膜的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有( )‎ ‎①利用鸡血和生理盐水制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 ‎②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③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调节显微镜,使物像淸晰 ‎④将临时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 ‎⑤在高倍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脂肪具有保温和缓冲减压的作用 C. 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 D. 性激素只含C、H、O三种元素,它可以促进生物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产生 ‎16.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 B. 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 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实现自我更新 D. 膜蛋白比膜脂更容易移动 ‎17.如图a和b是两种细胞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两种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相同 B. b细胞器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C. a、b细胞均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D. a与合成多糖有关,b与合成DNA有关 ‎18‎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 人的肝细胞 B. 蛙的红细胞 C. 酵母菌细胞 D. 大肠杆菌细胞 ‎19.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 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 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 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D. 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20.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〇代表跨膜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 a中以主动运输方式跨膜的物质是甲 C. 由图中a可知主动运输可以不消耗能量 D. 三种主动运输方式都需要载体 ‎21.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①—④为细胞学说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 事件,正确的时间排序是 ‎①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②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小室”,并把“小室”命名为“细胞”‎ ‎③比利时的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④德国的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22.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胰岛细胞,来研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测定放射性物质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  )‎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B.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 核糖体、髙尔基体、内质网 D.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2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 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4.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来自图甲的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的1、2、3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 细胞内图乙分子只存在于细胞膜中,A部为亲水端 C. 图甲中4与细胞膜的选择性吸收有关,1、2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3、4有关,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25.如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遗传物质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 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成 C. 蓝藻的线粒体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 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0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图2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1中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最佳组合为_________,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 ‎⑵ 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__。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_____个。‎ ‎⑶ 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2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⑷ 图2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⑸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27. (22分)下面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 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 , .‎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 ‎(3)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 ‎(4)若进行图2所代表的实验时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请在图2中,利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 ‎(5)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为什么 .‎ ‎(6)酶的作用原理 ,酶的本质 . .‎ ‎28. (18分)甲、乙两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的模式图;坐标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请回答问题:‎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模型,此模型认为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 如图,与乙相比,甲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___________,主要由细胞的动力车间___________提供;甲乙两种运输方式都需要细胞膜上的_________蛋白。‎ ‎(3)坐标图是细胞对四种离子的吸收情况,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的功能特点。细胞膜____________侧分布着糖被,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D 6.D 7.D 8.B 9.D 10.D 11.D 12.D 13.C 14.B 15.A ‎16.D 17.C 18.D 19.C 20.C 21.D 22.B 23.B 24.B 25.D ‎26. b和c 600 d 6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D B、C 核糖体 细胞 B、D ‎27.(1)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酶和Fe3+) 过氧化氢浓度 PH值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4)如图 ‎(5)不能 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观测 ‎(6)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大部分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28. 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 流动性 能量 线粒体 载体(通道) 选择透过性 外 识别(信息交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