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钦州市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理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在同一时期发生的是 ( ) A. DNA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B. 染色体数目加倍和姐妹染色单体形成 C.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 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答案】A 【解析】 【详解】A、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复制都发生在分裂间期,A正确; B、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分裂间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B错误; C、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前期,C错误; 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分裂末期,D错误。 故选A 【点睛】理清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2.下图为植物细胞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显微照片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料,方便观察 B. 图丙中的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均与图戊相同 C. 图丁中的染色体比图戊更为分散,更便于观察 - 26 - D. 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从甲依次进入丙、戊、丁、乙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细胞处于分裂末期,丙细胞处于分裂前期,丁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戊细胞处于分裂中期。 【详解】A、用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A错误; B、图丙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图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两个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相同,B正确; C、观察染色体应选择中期,C错误;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同时结合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全能性是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弱,A错误;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增殖失控,B正确; C、人是多细胞生物,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会导致个体衰老死亡,C错误; D、幼年个体生长的过程需细胞增殖分化,成年后也需细胞增殖分化,D错误。 故选B。 4.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6 - A. 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 甲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C. NaHCO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 D.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A正确; B、甲组织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穿过一层膜,两层磷脂分子,B正确; C、血浆中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C正确; D、C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由肝细胞→甲→乙,因此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肝细胞>甲>乙,D错误。 故选D。 【点睛】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找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理利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5.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 Na+浓度 B. 渗透压 C. K+浓度 D. O2 浓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Na+浓度比组织液低,A错误; B. 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与组织液接近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形态,B正确; C.人体组织液细胞的细胞内液K+浓度比组织液高,C错误; D. 人体组织液细胞的细胞内液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低,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 - 26 - 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B. 兴奋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必然引起下一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A正确;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即由兴奋部位向非兴奋部位传导,B错误;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型和抑制型,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 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B 【解析】 - 26 -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错误;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正确;反射完成的两个条件:反射弧和一定强度的刺激,C错误;反射是生理过程,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它们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8.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详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这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此时并没有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这是高级中枢的作用,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B错误;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这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与低级中枢无关,因此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C错误; - 26 - D、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而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意识丧失的病人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控制,D正确。 故选D。 9.反馈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有关反馈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此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B. 害虫与其天敌食虫鸟的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总是使系统趋向于稳态 D. 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时都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3、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详解】A、由分析可知,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此过程为负反馈调节,A正确; B、害虫与其天敌食虫鸟的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B错误; C、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总是使系统趋向于稳态,而正反馈的结果正好相反,C正确; D、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在人体中都存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时都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B。 10.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6 - A. 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C. 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D. 结构A代表大脑皮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2、分析图形:激素Ⅰ是胰岛素,Ⅱ是胰高血糖素,Ⅲ是肾上腺素。 【详解】A、Ⅱ是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血糖,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是胰岛素,A错误; B、Ⅲ是肾上腺素,其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 C、Ⅰ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Ⅱ是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之间有拮抗作用,C错误; D、结构A代表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血糖调节过程图解,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及其具体功能,掌握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激素或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 26 - 1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指标 正常仔鼠 甲减仔鼠 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 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 20.42 5.90 15.92 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 3.12 9.29 4.97 心肌重量(mg) 68.27 41.29 65.66 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TSH 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 补充甲状腺激素后 TSH 的分泌减少 C.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 D. 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由垂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正常人的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同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可以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反之,则促进其分泌。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正常仔鼠是对照组,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是实验组,根据数据情况分析可知,甲减仔鼠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由于甲状腺激素较少,因此甲减仔鼠组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意图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且甲减仔鼠组心肌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综上所述,可见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以用于治疗甲减。 【详解】A、TSH(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错误; B、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B正确; C - 26 - 、由表可知,正常仔鼠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心肌重量都比甲减仔鼠的重,所以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C正确; D、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D正确。 故选A。 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 皮肤、粘膜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2、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详解】A、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A错误;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 C、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D。 13.如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6 - A. 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是T细胞 B. 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a、b、d C. d可在细胞内外起作用,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a为T细胞,b为记忆细胞,c为浆细胞,d为抗体。 【详解】A、图中免疫过程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T细胞,A正确;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 C、图中d为抗体,分布在血液或内环境中,不能在细胞内起作用,C错误; 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浆细胞,D正确。 故选C。 14.如下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 B. 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 C. 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固定并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 【答案】D - 26 -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因此单侧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不会向光弯曲生长;b生长素可以穿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胚芽鞘无尖端,单侧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d若果只转动盒子,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 【详解】A、在单侧光下,b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在尖端发生了横向运输,c胚芽鞘没有尖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A错误; B、a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因此单侧光照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直立生长,b生长素可以穿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B错误; C、d若果只转动盒子,胚芽鞘只有在小孔和光源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才能接收到来自右侧的光照,因此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 D、d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D正确; 故选D。 15.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的形态结构要简单得多。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自然就不如动物灵敏。以下有关植物体对自身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B. 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这与动物明显不同 C.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以小便浸之,凡十余次则根生体现了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 D. 红柿摘下未熟,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指氧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落果等。 2. - 26 - 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 3.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叫做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由分析可知,胚芽鞘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A错误; B、植物体内没有专门分泌激素的腺体,而动物体内有专门的内分泌腺,B正确; 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以小便浸之,凡十余次则根生体现了尿液中的生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C错误; D、红柿摘下未熟,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指乙烯,D错误。 故选B。 16.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 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 C. 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种群数量变化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该种群呈S型增长。 【详解】A、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 B、由于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B正确; C、cd段围绕最大值上下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C正确; 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D正确。 - 26 - 故本题选A。 1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着垂直结构 C. 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2、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3、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4、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详解】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需要随机取样,A错误; B、不同高度的喜鹊属于种群,垂直结构描述的是群落的特征,B错误;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种猛禽若是不同种生物,则可能是捕食关系,也可能是竞争关系,若是同种生物则可能是种内斗争关系,C错误;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三北防护林相比较,其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D正确。 故选D。 18. 冰岛是一个岛国,由火山活动形成,拥有35座活火山以及由此而来的丰富的地热资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冰岛形成后,岛上最初出现植被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 岛上某处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就没有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了 C. 冰岛人的活动会使该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 有效利用岛上的地热资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 26 -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冰岛最初由火山活动形成,没有被植物覆盖,因此在冰岛形成后,岛上最初出现植被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项正确; B、岛上某处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仍然存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但它们不属于优势种,B项错误; C、冰岛人的活动会使该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项正确; D、有效利用岛上的地热资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D项正确。 故选B。 考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环境的保护 【点睛】本题以“冰岛”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群落演替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建立联系。 19.有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若Ⅰ为突触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 若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若Ⅰ为免疫系统,则ll、Ⅲ、IV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D. 若Ⅰ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则II、Ⅲ、IV表示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 - 26 -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若Ⅰ为突触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A正确;若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误;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故Ⅰ为免疫系统,则ll、Ⅲ、IV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故若Ⅰ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则II、Ⅲ、IV表示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D正确。 【点睛】熟悉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突触的结构组成、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20.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B.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 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 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有八条食物链,分别是;桉树→甲虫→蜘蛛→蜥蜴→蛇、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蜥蜴→蛇、合欢树→叶状虫→蜜雀→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蜜雀→百劳鸟→袋鼬,据此分析。 【详解】A. 据食物链可知,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A正确; B.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错误; C.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含有的能量最多,C错误; D. 图中有八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D错误。 - 26 - 21.下表为一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数值[单位:J/(h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A. 田鼠摄入的能量中未同化的有3.00×108J/(hm2·a) B. 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3% C. 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不到5% D. 该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 【详解】A、田鼠未同化能量=摄入量-同化量=1.05×109-7.50×108=3.00×108 J/(hm2•a),A正确; B、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2.25×107÷7.50×108×100%=3%,B错误; C、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2.25×107-2.18×107÷2.25×107×100%=3.1%,C正确; D、根据表格分析,食物链为植物→田鼠→鼬,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如田鼠多,则草少,草少则田鼠由于缺少食物而减少,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22.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 - 26 - 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双向传递 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 C. 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 D. 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分析图解: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表示物质和能量的输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表示能量和物质的输入;物质的输入明显大于输出,说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加强,稳定性也提高。 【详解】A、甲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丙是生产者,碳循环在甲、乙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而乙传向丙以无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而丙传向乙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消耗CO2是为了将吸收的光能和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B正确; C、B、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往往较低,而释放量往往较高,C正确; D、由图示关系看出,CO2消耗量大于CO2释放量总量,因此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增加,即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D正确。 故选A。 23.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 A. 萤火虫通过发光来识别同伴 - 26 - B. 植物通过开花吸引蜜蜂来采蜜 C. 含羞草在声音刺激下,小叶合拢,叶柄下垂 D. 豪猪遭遇敌害时,将其体刺竖直,赶跑敌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作用,其中,信息传递具有重要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我们将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详解】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A、B、C都属于物理信息;豪猪遇敌竖起体刺属于行为信息,D正确。 故选D。 2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依赖于A B. 一般而言,A、B、C的种类越多,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C. 图中的反馈调节是抵抗力稳定性的基础 D. 当某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图中的输入等于输出 【答案】C 【解析】 【分析】 - 26 -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反馈信息与输入的信息起相同作用,使得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是正反馈;反馈信息与输入的信息起相反作用,使得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是负反馈; 3.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详解】A、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依赖于生产者A固定的能量,A正确; B、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正确; C、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错误; D、当某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时,能量的输入等于能量的输出,D正确。 故选C。 2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B. 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人其天敌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C.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 D. 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出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会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的问题。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孩”政策的最终结果是调节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 【详解】A、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等,雾霾不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A错误; B、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敌,引种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B错误; C、大量开垦森林、草地,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 D、一孩政策调整为二孩政策,提高了人口出生率,使幼年个体增多,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调节年龄组成,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D正确。 故选D。 - 26 - 二、非选择题 26.下列是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图示。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甲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段,对应于图乙中的图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有_________________,分别对应图甲0~e中的____________段。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乙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 (3)图甲中cd段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e-j或o-e (2). ab或fg (3). B (4). B和C (5). B对应ab或fg段,C对应bc和gh段 (6). 间 (7).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 (8). 保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其中oa段和ef段表示分裂间期;ab段和fg段表示前期;bc段和gh段表示分裂中期;cd段和hi段表示分裂后期;de段和ij段表示分裂末期。 分析乙图: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处于后期。 【详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即甲图中e-j或o-e;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即ab段或fg段,对应图乙的B图。 (2))图乙中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即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和C,B是前期,对应ab和fg段,C是中期,对应bc和gh段,图乙缺少间期的细胞。 (3)cd - 26 - 段是细胞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 (4)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分裂图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7.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小时以上的极限运动,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会发生改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员长跑时,机体的总需氧量是600L,实际摄入量是589L,这说明马拉松运动员的主要供能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血液中乳酸略有增加,由________中和维持酸碱平衡。 (2)出发后,运动员的体温逐渐升高,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加。此时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_________________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_________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在_________________产生渴觉;同时,下丘脑分泌并通过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尿量减少,从而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g/L左右,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答案】 (1). 有氧呼吸 (2). HCO3-,HPO42-(缓冲物质) (3). 毛细血管舒张 (4). 产热和散热 (5). 细胞外液(血浆)渗透压 (6). 渗透压感受器 (7). 大脑皮层 (8). 抗利尿激素 (9).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10). 神经-体液 【解析】 【分析】 1、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详解】(1)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员长跑时,机体的总需氧量是600L,实际摄入量是589L,这说明马拉松运动员的主要供能方式是有氧呼吸。血液中乳酸略有增加,由HCO3-,HPO42- - 26 - (缓冲物质)中和维持酸碱平衡。 (2)出发后,运动员的体温逐渐升高,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此时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从而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8.下图甲表示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图乙表示中华蟾蜍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分析,青城山中华蟾蜍年龄组成的类型属于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乙分析,在a~c时间内,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若在某个时间,蟾蜍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该数值的含义是_________,该数值在乙图中对应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在b时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青城山中华蟾蜍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30只中华蟾蜍,其中有标记的中华蟾蜍有10只,在该调查范围内中华蟾蜍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只。若在调查过程中部分中华蟾蜍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数量的估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 增长型 (2).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大 (3). S (4).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 c (6). K/2 - 26 - (7). 120 (8). 偏大 【解析】 【分析】 据图甲分析可知,中华蟾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因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据图乙分析可知,a~b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b时,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b~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因此该图反映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因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不断增大,故年龄组成的类型属于增长型。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代表的种群在在a~c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种群的K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的含义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乙图中对应的时间点c时为K值,据此推测,在b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约为K/2。 (3)根据标志重捕法,在一定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该种群密度是40×30÷10=120只。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总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并被标记的个体数目偏低,进而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及其特点,把握S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特点,理解K值的含义,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图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增长曲线的类型。把握标志重捕法的操作过程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该方法计算的种群数量的误差原因和结果。 29.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26 -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若①~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温室效应的成因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________________;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产者和分解者 (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 ①<②+④+⑤ (4). 增多 (5). 调节种间关系 (6). 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 (7). 热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8).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捕食关系,④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 分析图乙,表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共有3条食物链。 分析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Ⅰ表示生产者,Ⅱ、Ⅲ、Ⅳ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W1、W2分别代表太阳能和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详解】(1)若图甲所示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2)图甲中,①应该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若①一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由于①<②+④+⑤,即植物吸收的CO2小于释放的CO2的总量,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温室效应”。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D主要以B - 26 - 为食,营养级降低获得能量更多,所以一段时间后数量增加;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l表示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W2表示热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意义,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正确分析题图,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30.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2). 不能 (3). 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 (4). 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反之就为10mg/L 【解析】 - 26 - 【分析】 根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切根平均长度,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其余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均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详解】(1)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本实验只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由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以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反之就为10mg/L。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柱形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柱形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柱形图降低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柱形图降低就代表抑制作用。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