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 ‎ ‎ 一、选择题:(40×1.5=60分)‎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 ‎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 ‎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 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2.下列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某年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 862个孩子,则该年的出生率为1.862‰‎ B.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则种群密度必定减少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其他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差别较大 D.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4.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 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 ‎5.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6.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8.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9.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由图可知(  )‎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1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1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1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和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1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 B.初生演替一般比次生演替进行得慢 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14.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都属于自养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都是真核生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细菌都是分解者 ‎16.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异养型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 B.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C.因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分解者处于捕食链中的最高营养级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17.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  )‎ A. B. C. D.‎ ‎18.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19.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六营养级.‎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0.(31.5分)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B.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一只狼捕食了一只野兔,则该狼获得该野兔约10%~20%的能量 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 ‎21.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羊粪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 C.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20%n ‎22.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草固定的能量相同,则下面哪一条途径,鹰获得的能量最多(  )‎ A. B.‎ C.草→昆虫→青蛙→蛇→鹰 D.草→昆虫→食虫鸟→鹰 ‎23.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兔,来自鼠,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 A.80g B.900g C.800g D.600g ‎24.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 kJ/(m2•a).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E Pg ‎15.9‎ ‎870.7‎ ‎0.9‎ ‎141.0‎ ‎211.5‎ Pn ‎2.8‎ ‎369.4‎ ‎0.3‎ ‎61.9‎ ‎20.1‎ R ‎13.1‎ ‎501.3‎ ‎0.6‎ ‎79.1‎ ‎191.4‎ 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五个Pg之和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D→A→C 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7%‎ D.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 ‎25.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26.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C.物质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循环 D.这里的物质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27.目前地球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出现温室效应,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遭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28.下列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B.在生态系统中,先进行物质循环,后进行能量流动 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 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互依存 ‎29.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巧设食物链,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巧设食物链,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30.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和无机环境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32.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 B. C. D.‎ ‎33.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③ D.①④⑤‎ ‎3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35.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包括物种、群落、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B.一颗大树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C.保护就是禁止开发利用 D.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暂时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6.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 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 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7.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38.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39.在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 B.给予生态瓶一定的光照 C.向生态瓶中添加一些分解者 D.向生态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40.一位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的基本不变 C.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 ‎ ‎ 二、非选择题 ‎41.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  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  (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  .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  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三个方面的功能.‎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  .‎ ‎4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箭头  是不应存在的(填序号).‎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  (填序号).‎ ‎(3)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箭头  .‎ ‎(4)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  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  .‎ ‎(5)图中⑬所指的是  ,E代表的成分是  .‎ ‎(6)④中的能量大约只有③中能量的  .‎ ‎(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3.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  ,碳在C中以  形式存在.‎ ‎(2)图中B代表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碳元素在⑤和⑦中是以  形式流动,在①和⑥中是以  的形式流动.‎ ‎44.如图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 ‎(2)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 ‎(3)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假设鹰的食物来源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g.‎ ‎(4)该生态系统中受污染程度最严重的营养级生物是  .‎ ‎45.阅读下面这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数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可以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故称为信息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外激素,在防治害虫上,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国外应用“迷向法”防治森林害虫舞毒蛾是比较成功的.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试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99%以上,交配率和铃害均下降20%左右.‎ ‎(1)材料一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  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使害虫种群的  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 ‎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40×1.5=60分)‎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 ‎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 ‎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 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数学模型是用来描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表达式、曲线、表格等.‎ ‎【解答】解: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则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a×(80%×400)2,三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80%×400=a×(80%×400)3,以此类推,m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m=a×320m.‎ 故选:C.‎ ‎ ‎ ‎2.下列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某年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 862个孩子,则该年的出生率为1.862‰‎ B.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则种群密度必定减少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其他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差别较大 D.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解答】解:A、如某年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 862个孩子,则该年的出生率为1.862%,A错误;‎ B、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则种群密度不一定减少,因还要看种群的出生率的大小,B错误;‎ C、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等,和其他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差别较大,C正确;‎ D、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迁出率大于迁入率,D错误.‎ 故选:C.‎ ‎ ‎ ‎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开始下降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试管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 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则初始阶段时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曲线增长,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 ‎【解答】解:A、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A错误;‎ B、由于中培养液中营养、空间等因素,所以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B正确;‎ C、试管Ⅱ、Ⅲ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不同,故二者的K值不同,C正确;‎ D、试管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试管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D正确.‎ 故选:A.‎ ‎ ‎ ‎4.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 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 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D点之前,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B点最大)后减小,最后为0(D点),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大,食物和空间相对减少,导致和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要合理利用该动物资源,应使种群密度维持在增长速率最大的B点;该种群的最大环境容纳量为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 ‎【解答】解:A、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种群呈S型增长,故A错误;‎ 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大,食物和空间相对减少,导致和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故B正确;‎ C、要合理地利用该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B点时的水平,种群增长率最大,数量恢复比较快,故C错误;‎ D、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数量为,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达到K值,故D错误.‎ 故选:B.‎ ‎ ‎ ‎5.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1﹣10年λ>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10﹣20年λ<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20﹣30年λ=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A、1﹣5年λ>1,而且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A错误;‎ B、第5年到10年之间λ>1,野兔种群数量持续增加,B错误;‎ C、15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C错误;‎ D、20~30年之间λ=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种群增长率为0,D正确.‎ 故选:D.‎ ‎ ‎ ‎6.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据图分析,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 ‎2、“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3、“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处种群增长率最大.‎ ‎【解答】解:A、到达e点后,种群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故增长率为0,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b点之后,B错误;‎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C错误;‎ D、c点为处,种群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200,D错误.‎ 故选:A.‎ ‎ ‎ ‎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密度和遗传病的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解:A、标志脱落可能导致重捕数统计量的减少,与实际比较,应偏大,A错误;‎ B、正常统计时,血球计数板的框格边缘都统计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如果只统计方格内菌体会偏小,B正确;‎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会偏大,C错误;‎ D、只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调查遗传病时,发病率比实际值大,D错误.‎ 故选B.‎ ‎ ‎ ‎8.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率最大;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图乙由于老年个体占得比例较大,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而超过D点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年龄组成才属于衰退型;维持在B点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维持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 ‎【解答】解:A、图乙由于老年个体占得比例较大,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图甲C点时增长率大于零,为增长型,A错误;‎ B、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B错误;‎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 D、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即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D正确.‎ 故选:D.‎ ‎ ‎ ‎9.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由图可知(  )‎ 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等 ‎【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从组成种群的个体角度看,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原因是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斗争,每一个体均需占有一定的生存资源,包括对实物、空间和配偶的争夺,使得在个体数量达到一定值斗争加剧,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发生改变.同种生物之间因资源而发生的斗争属于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因资源而发生的斗争属于种间斗争.‎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图a中物种1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部分比较少;同样物种3自身单独能利用资源比较多,与物种2共用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a中种间竞争比较弱,种内斗争比较激烈;对图b分析发现物种1、2、3中互相间共用资源比较多,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比较少.因此在图b中种间竞争激烈,种内斗争较弱,其中物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与物种1、物种3相比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 故选A.‎ ‎ ‎ ‎1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类型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基质与环境条件 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 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森林阶段 杂草阶段→灌木阶段阶段→森林阶段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影响因素 实例 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 ‎【解答】解:A、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常成为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弃耕农田形成森林还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A错误;‎ B、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物种的替换,B正确;‎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六个阶段,C错误;‎ D、人类活动可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 故选:B.‎ ‎ ‎ ‎1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优势群落代替另一个优势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演替.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和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 ‎【解答】解:大火使森林大面积的烧毁,破坏了原来的群落,导致原来的物种消失了,在以后的时间依次出现一些新的物种(杂草地→阔叶林→针叶林),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该过程称为群落演替.‎ 故选:C.‎ ‎ ‎ ‎1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和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物种之间的关系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互利共生是指同生共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如猫和老鼠;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解答】解:A、稻田中青蛙以稻飞虱作为食物,两者为捕食关系,故A选项正确;‎ B、水稻和青蛙并未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故B选项错误;‎ C、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 D、水稻和病毒V之间是寄生的关系,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 ‎ ‎1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 B.初生演替一般比次生演替进行得慢 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属于初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属于次生演替.‎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程度增加,即群落中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A正确;‎ B、初生演替是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演替,进行的速度慢,B正确;‎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为群落演替,即演替过程中是优势取代,C正确;‎ D、弃耕农田比如一些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充足,或者农田本身就是由森林开垦而来的,可能经过长期的演替,恢复到森林状态,而在一些缺水的地区,比如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萨好勒地区的农田,本身就是开垦草场而来的,再怎么恢复,也只能恢复到草原状态,还有可能退化成荒漠,D错误.‎ 故选:D.‎ ‎ ‎ ‎14.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 ‎2、营养结构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 ‎【解答】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故选:A.‎ ‎ ‎ ‎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都属于自养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都是真核生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细菌都是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物群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 解者 自养 异养 异养 营养方式 主要生物 绿色植物 动物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地位 生态系统的基石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作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解答】解:A、生产者都属于自养生物,但不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不都是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A错误;‎ B、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B错误;‎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能将有机物分解形成无机物,C正确;‎ D、细菌不都是分解者,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可能是消费者(如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可能是分解者(如营腐生的细菌),D错误.‎ 故选:C.‎ ‎ ‎ ‎16.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异养型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 B.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C.因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分解者处于捕食链中的最高营养级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 构成 作用(主要生理过程)‎ 营养方式 地位 非生物 成 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热、水、土,气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成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 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用)‎ 自养型 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 动物、寄生微生物、‎ 根瘤菌 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 异养型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分解者 腐生微生物、蛔虫 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解答】解: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异养型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消费者,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B正确;‎ C、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C错误;‎ D、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也可能是蚯蚓、屎壳郎等动物,D错误.‎ 故选:B.‎ ‎ ‎ ‎17.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  )‎ A. B. C. D.‎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据图分析,A曲线中两种生物是非同步变化关系,属于捕食关系,其中物种Ⅱ先增加者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物种Ⅰ后增加者后减少表示捕食者;B是互利共生;C是寄生;D表示捕食关系,物种Ⅰ是被捕食者,物种Ⅱ是捕食者.‎ ‎【解答】解:A、曲线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物种Ⅰ后增加者后减少表示捕食者,物种Ⅱ先增加者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A正确;‎ B、曲线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B错误;‎ C、曲线图中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错误;‎ D、曲线图中一种生物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表示捕食关系,但物种Ⅰ是被捕食者,物种Ⅱ是捕食者,D错误.‎ 故选:A.‎ ‎ ‎ ‎18.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 ‎【分析】根据食物网简图,可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据此解答.‎ ‎【解答】解:A、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A正确;‎ B、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B错误;‎ C、根据食物网简图,可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C正确;‎ D、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处于第四和五营养级,D正确.‎ 故选:B.‎ ‎ ‎ ‎19.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六营养级.‎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草是生产者,兔、狐、昆虫、鸡均为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食物网含有2条捕食食物链,即草→兔→狐、草→昆虫→鸡→狐.‎ ‎【解答】解:①根据分析可知,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链,①正确;‎ ‎②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其与狐之间没有捕食和竞争关系,②错误;‎ ‎③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因此其不占有营养级,③错误.‎ 故选:B.‎ ‎ ‎ ‎20.(31.5分)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B.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一只狼捕食了一只野兔,则该狼获得该野兔约10%~20%的能量 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外,还有人工输入的能量;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之比,不是个体之间而是群体之间;次级生产量是指异养型生物从生产者获得同化的总能量减去它们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若B获得的能量越多,按照传递效率10%~20%计算,C、D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 ‎【解答】解: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A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错误;‎ B、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群体中同化量之比,即下一营养级中所有生物的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所有生物的同化量之比,B错误;‎ C、B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传给C和传给分解者,由于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整体上看B同化的能量等于BCD的呼吸量加三者传给分解者的能量,所以B的同化量大于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C正确;‎ D、若B获得的能量越多,按照传递效率10%~20%计算,C、D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D错误.‎ 故选:C.‎ ‎ ‎ ‎21.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羊粪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 C.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20%n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未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已知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m,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m,则羊同化的能量为n﹣36%n=64%m.‎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64%n是羊同化的能量,A正确;‎ B、羊粪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B正确;‎ C、羊同化的能量为64%n,其中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因此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不是64%﹣48%=16%,C正确;‎ D、羊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因此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小于16%n,D错误.‎ 故选:D.‎ ‎ ‎ ‎22.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草固定的能量相同,则下面哪一条途径,鹰获得的能量最多(  )‎ A. B.‎ C.草→昆虫→青蛙→蛇→鹰 D.草→昆虫→食虫鸟→鹰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答】解:A、鹰处于第三营养级;‎ B、鹰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C、鹰处于第五营养级;‎ D、鹰处于第四营养级;‎ A中营养级最低,散失的能量少,获得的能量最多.‎ 故选:A.‎ ‎ ‎ ‎23.如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兔,来自鼠,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 A.80g B.900g C.800g D.600g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解答】解: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需最少能量应按÷20%计算.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兔,来自鼠,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根据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20%÷20%=200g;‎ 根据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20%÷20%=200g;‎ 根据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费植物×20÷20%÷20%÷20%=500g.综合以上可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200+200+500=900g.‎ 故选:B.‎ ‎ ‎ ‎24.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 kJ/(m2•a).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E Pg ‎15.9‎ ‎870.7‎ ‎0.9‎ ‎141.0‎ ‎211.5‎ Pn ‎2.8‎ ‎369.4‎ ‎0.3‎ ‎61.9‎ ‎20.1‎ R ‎13.1‎ ‎501.3‎ ‎0.6‎ ‎79.1‎ ‎191.4‎ A.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五个Pg之和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D→A→C 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7%‎ D.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消费者随营养级的升高,能量越来越少.根据题意已知E为分解者.ABCD四种生物的能量最多的是B,所以B是生产者,其次是D为初级消费者;然后是A,为次级消费者;最后是C,为三级消费者.‎ ‎【解答】解:A、根据分析已知B为生产者,所以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B的Pg,A错误;‎ B、由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含分解者,所以可表示为B→D→A→C,B正确;‎ C、第三、四营养级的生物分别是A和C,它们同化固定的能量分别是15.9、0.9,所以第三、四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0.9÷15.9≈5.7%,C正确;‎ D、根据表中Pg、Pn和R的数值可知,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被生物的呼吸所消耗,D正确. ‎ 故选:A.‎ ‎ ‎ ‎25.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不断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 ‎【解答】解:植物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吸收二氧化碳,将大气中的碳的碳元素固定在有机物中,使得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而动植物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将有机物分解,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所以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故选:B.‎ ‎ ‎ ‎26.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C.物质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可循环 D.这里的物质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反复的循环运动,具有全球性.‎ ‎【解答】解:A、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A正确;‎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B正确;‎ C、以碳元素为例,碳元素在该生物群落内部,物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的,碳元素的物质循环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双向进行的,C错误;‎ D、这里的物质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D正确.‎ 故选:C.‎ ‎ ‎ ‎27.目前地球大气中CO2浓度增高,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出现温室效应,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遭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大气物质对近地气层的增温作用,其增温原理与上述原理4相似,即随着大气中CO2等增温物质的增多,使得能够更多地阻挡地面和近地气层向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从而使地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解答】解: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因此导致CO2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故选:B.‎ ‎ ‎ ‎28.下列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B.在生态系统中,先进行物质循环,后进行能量流动 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 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互依存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1、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2、能量流动是指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得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得物质能够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解答】解:A、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但能量不能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A错误;‎ B、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直接往复循环动力是能量,没有先后之分,B错误;‎ 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随着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单向流动、不循环,C错误;‎ 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D正确.‎ 故选:D.‎ ‎ ‎ ‎29.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巧设食物链,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巧设食物链,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考点】生态农业工程.‎ ‎【分析】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 ‎【解答】解:A、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 B、巧设食物链,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错误;‎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得到充分利用,C错误;‎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D正确.‎ 故选:D.‎ ‎ ‎ ‎30.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和无机环境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答】解: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A错误;‎ 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的信息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B错误;‎ C、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 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和无机环境,D正确.‎ 故选:D.‎ ‎ ‎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解答】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弱,D错误.‎ 故选:ABC.‎ ‎ ‎ ‎32.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 B. C. D.‎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解答】解: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越强,即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故选:C.‎ ‎ ‎ ‎33.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③ D.①④⑤‎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解答】解: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①正确;‎ ‎②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②错误;‎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否则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③正确;‎ ‎④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弱,④错误;‎ ‎⑤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不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⑤错误.‎ 所以,①③正确.‎ 故选:A.‎ ‎ ‎ ‎3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考点】人工湿地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中所包含的化学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的稳定性.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答】解:A、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中所包含的化学能,A正确;‎ B、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中随地势高低分布属于水平结构,B错误;‎ C.绿藻、黑藻只能利用污水中的无机盐、水等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D错误.‎ 故选:A.‎ ‎ ‎ ‎35.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包括物种、群落、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B.一颗大树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C.保护就是禁止开发利用 D.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暂时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欣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科学价值),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潜在价值.‎ ‎【解答】解:A、包括物种、基因、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A错误;‎ B、一颗大树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B正确;‎ C、保护就是合理开发利用,C错误;‎ D、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 ‎ ‎36.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 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 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考点】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若a、b、c、d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则a是个体,b是种群,c是群落,d是生态系统.‎ ‎【解答】解: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外延依次增大,与题图模型不相符,A错误;‎ 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B错误;‎ C、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发展的趋势,C正确;‎ D、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D错误.‎ 故选:C.‎ ‎ ‎ ‎37.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能量金字塔就是依据在单位时间不同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绘制而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热能就越多.‎ ‎【解答】解:A、A、B、C、D表示处于营养结构上的第一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A正确;‎ B、图中营养级是指食物网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而不是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B错误;‎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C正确;‎ D、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取的能量越少,D正确.‎ 故选:B.‎ ‎ ‎ ‎38.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解得X=14000只/140hm2,所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4000÷140=100只/hm2.‎ ‎【解答】解:A、鹰是鼠的天敌,鹰的数量肯定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00只/hm2,B正确;‎ 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但并未灭绝,C错误;‎ 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D正确.‎ 故选:C.‎ ‎ ‎ ‎39.在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 B.给予生态瓶一定的光照 C.向生态瓶中添加一些分解者 D.向生态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解答】解:A、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会减少生态瓶的分解者,降低物质循环,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A正确;‎ B、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需要能量输入,给予一定的光照会增加稳定性,B错误;‎ C、添加一些分解者会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 D、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供生态系统的生物利用,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故选:A.‎ ‎ ‎ ‎40.一位同学要探究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 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的基本不变 C.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 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1、生物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2、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a组高压灭菌,没有微生物,b组不灭菌,存在土壤微生物,所以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解答】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的有无土壤微生物,而敌草隆的使用量和培养条件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所以应向a、b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A正确;‎ B、a组土壤经过高压灭菌,不含微生物,不能将“敌草隆”分解,预计a的“敌草隆”基本不变,b组不灭菌,存在土壤微生物,可能将“敌草隆”分解,预计b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错误;‎ C、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C错误;‎ D、本实验是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对农药“敌草隆”具有分解作用,若不喷入“敌草隆”,则不能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此种作用,D错误.‎ 故选:A.‎ ‎ ‎ 二、非选择题 ‎41.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 生产者 固定的太阳能,图中A代表 呼吸作用 .‎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 2.5 (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 竞争 .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 标志重捕 法.‎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垂直结构 .‎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信息传递 三个方面的功能.‎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体现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实现了对能量的 多级利用 .‎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中,A表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各营养级的同化能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 ‎【解答】解:(1)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除最高营养级外,每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别用于自身呼吸消耗、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量又可分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根据每营养级的能量分配可知,A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2)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故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0.05+0.25+5.1+2.1﹣5=2.5[J/(cm2•a)].‎ ‎(3)草鱼和白鲢之间有共同的食物来源,所以两者之间为竞争关系.草鱼活动范围比较大,应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4)不同鱼类的食物主要分布在不同水层,这种空间结构称为垂直结构.‎ ‎(5)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6)生态农业通过多级利用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 ‎(2)2.5‎ ‎(3)竞争 标志重捕 ‎ ‎(4)垂直结构 ‎ ‎(5)信息传递 ‎ ‎(6)多级利用 ‎ ‎ ‎4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箭头 ⑪ 是不应存在的(填序号).‎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① ,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 ⑤ (填序号).‎ ‎(3)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箭头 ⑫ .‎ ‎(4)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 四 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 C .‎ ‎(5)图中⑬所指的是 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 ,E代表的成分是 分解者 .‎ ‎(6)④中的能量大约只有③中能量的 10%~20% .‎ ‎(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B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①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⑤⑥⑦⑬为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解答】解:(1)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所以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箭头是⑪.‎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所消耗的能量是⑤.‎ ‎(3)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的过程属于(12),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4)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A、B、C、D4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C.‎ ‎(5)图中⑬表示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A、B、C、D都指向E,则E代表分解者.‎ ‎(6)根据能量传递效率,④中的能量大约只有③中能量的10%﹣20%.‎ ‎(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 ‎(1)⑪‎ ‎(2)①⑤‎ ‎(3)⑫‎ ‎(4)四  C ‎(5)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  分解者 ‎(6)10%~20%‎ ‎(7)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 ‎43.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 生产者 ,碳在C中以 有机物 形式存在.‎ ‎(2)图中B代表 分解者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等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 ‎(3)碳元素在⑤和⑦中是以 CO2 形式流动,在①和⑥中是以 有机物 的形式流动.‎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其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④⑥表示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③代表光合作用,②⑤代表呼吸作用,⑦代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答】解:(1)根据碳循环的过程可以判断,图中A代表生产者,C表示消费者,碳在消费者中以有机物形式存在.‎ ‎(2)图中B代表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等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3)碳元素在消费者B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A的分解者作用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在生产者C流向分解者A和消费者B流向分解者A的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有机物 ‎ ‎(2)分解者 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等中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 ‎(3)CO2 有机物 ‎ ‎ ‎44.如图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 ‎(2)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鹰与蛇 .‎ ‎(3)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假设鹰的食物来源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875 g.‎ ‎(4)该生态系统中受污染程度最严重的营养级生物是 鹰 .‎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1、分析图解:图示为简单的食物网,共含有3条食物链,即植物→兔→鹰,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解答】解:(1)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鹰与蛇.‎ ‎(3)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按20%,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量为15×÷20%÷20%+15×÷20%÷20%+15×÷20%÷20%÷20%=875g.‎ ‎(4)鹰的营养级最高,生物富集作用导致其体内的污染物浓度最高.‎ 故答案为:‎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鹰与蛇 ‎(3)875‎ ‎(4)鹰 ‎ ‎ ‎45.阅读下面这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数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可以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故称为信息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外激素,在防治害虫上,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国外应用“迷向法”防治森林害虫舞毒蛾是比较成功的.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试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99%以上,交配率和铃害均下降20%左右.‎ ‎(1)材料一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 化学 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使害虫种群的 出生 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答】解:(1)材料一中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为化学物质,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的,故属于化学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故不是物理信息.‎ ‎(2)材料一中为性外激素的作用,对昆虫的繁殖有重要作用,故说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3)“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从而使害虫种群的出生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故答案为:‎ ‎(1)化学 ‎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出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