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生 物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体液及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由所有体液组成 B. —种细胞只能生活在一种细胞外液中 C. 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相互的 D. 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三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的参与 C. 如果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D. 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并不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3. 下列关于内环境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中的物质不能再回到组织液中 B. 组织液中所含物质的种类、含量与细胞内液基本一致 C. 血浆和组织液在物质上的差异主要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 D. 尿素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需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到体外 4. 如图1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Ⅱ处为神经元B的轴突末梢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小体 B. 刺激②、③都能引起①产生反应而形成反射 C. 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肯定会产生反应 D. I与II之间的液体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素 5. 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无机盐离子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显著差异 B. 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导致膜外侧的钾离子含量多于膜内侧 C. 兴奋产生时,钠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ATP D. 在一次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双向传导的 6. 图2甲表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M和N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的电流计;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共包含3个突触 B. 刺激A点,M、N均只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b、c间的突触功能异常 C. 图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D. 神经元受到相应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可变为内正外负 7. 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 B. 大脑皮层具有对外部世界感知的能力 C.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 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都需要建立新的突触 8.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内分泌腺只能分泌一种激素 B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种类少 C.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在某些突触中传递信息 D. 所有激素的合成都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9.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3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控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B.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C. 图示过程能体现反馈调节过程,同样可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过程无反馈调节机制 D. 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10. 人体血液化验结果中,健康人的甲状腺激素正常范围为3〜14ag/dL,某人的甲状腺激素测定值为19ag/dL,据此检验结果对该患者作出的合理推测是 A. 日常饮食中缺少碘元素 B. 细胞代谢的速率减慢,行动迟缓 C. 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一定比正常人高 D. 体内可能有异常抗体与TSH受体结合,替代TSH作用 11.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激素、酶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都能在人体内重复使用 B.神经递质和消化酶的分泌方式相同 C.浆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分泌抗体 D.酶和抗体的合成单位相同 12. 夏天喝冰水后,感觉凉爽的时间非常短暂,过后反而会有更明显的燥热出现,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 内脏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了产热 B. 喝冰水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散热量减少 C. 喝冰水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D. 乍冷又热的对比使机体产生了错觉 13. 如图4为正常人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和0. 9%NaCl等渗溶 液后的尿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A、B曲线分别代表的是饮用0. 9%NaCl和清水后的尿量变化 B. 正常人大量饮用0. 9%NaCl等渗溶液后,尿量不会增加 C.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 泌增多 D. 图示A曲线排尿率的变化与下丘脑的活动有关系 14.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变形虫、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其体内不存在神经调节 B. 人体中神经细胞遍布全身,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比体液调节更广 C. 体液调节过程中的激素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时间短暂 D. 神经调节过程中没有信号分子的参与,体液调节过程中有信号分子的参与 15. 如图5表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 d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mRNA →蛋白质 B. b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C. a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可发挥作用 D. d与c密切接触导致c裂解死亡,此现象属于细胞凋亡 16.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同种抗原便快速增殖、分化出相应的浆细胞 B. 淋巴因子和抗原在体液免疫过程中都起到了信息分子的作用 C. 体液免疫中抗原刺激浆细胞不断分裂并产生抗体 D. 浆细胞分泌抗体是通过胞吐完成的 17.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有关艾滋病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相同 B. HIV能摧毁特异性免疫,感染者体内检测不到相应抗体 C. 艾滋病疫苗研制困难可能与HIV的核酸结构有关 D. 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措施主要是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18. 2018年8月,浙江有一女孩因食用被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污染的黑木耳而中毒,出现脏器衰竭。实验研究中,给从未接触过米酵菌酸的受试者皮下注射微量的米酵菌酸后,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此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体内含有足量的该毒素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该受试者对米酵菌酸过敏 B. 机体对米酵菌酸的免疫必须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完成 C. 米酵菌酸抗体的首次产生需要米酵菌酸刺激B细胞 D. 若受试者注射米酵菌酸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 19.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史,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生长素 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云母片传递 C. 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 D.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20. 为研究单侧光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如图6所示实验:图甲所示为A、B、C、D四组实验,其中琼脂块、玻璃片及锡箔放置于胚芽鞘尖端不同位置;图乙所示实验为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整体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用单侧光照射(如图①所示),经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匀速转动、仅胚芽鞘尖端及琼脂块匀速转动、整个装置同时匀速转动,然后把分别经上述三种方法处理过的琼脂块E、F放在三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口(形态学上端) 上(如图②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实验中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处理方式 B图甲所示实验中可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A、B、C三组 C. 图乙所示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左弯曲生长 D. 图乙所示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21. 如图7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某器官生长的影响示意图,其中m和n浓度下生长速率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i表示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 则该茎可背地生长 B. 如果m表示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则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n C. 如果n表示顶芽生长素浓度,则第一 侧芽生长素浓度小于i,大于n D. 如果n表示向地生长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小于n 22. 羊草是防沙治沙、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牧草品种。为研究外源植物激素及其施用时间对羊草穗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在羊草返青期和分蘗期喷施高、低两种浓度的赤霉素(GA)、生长素(IAA)和激动素(KT),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中生长素对穗长的作用表现出了两重性 B. 赤霉素和生长素促进穗细胞伸长的作用效果相同 C. 为获得长穗,分藥期喷施KT时应选择高浓度,返青期则应选择低浓度 D. 由图分析,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对穗长的促增长作用不超过20% 23. 如图9表示小麦种子发育过程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情况以及种子含水量、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BA可以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 B. IAA可能与种子发育期营养物的运输有关 C. CK在种子发育期首先发挥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D. 种子萌发期GA可能会促进淀粉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种子萌发 24.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 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C. 根的向地生长能说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脱落酸能够促进细胞分裂,抑制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5. 近年来,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等高原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原反应可能还包括呼吸、心跳加速 B. 因高原反应出现水肿时人组织液增多 C. 高原反应的产生是因为机体丧失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 D. 高原反应的产生可能与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26.如图10所示为人体内某些调节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号分子②是胰岛素, 其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和肌肉细胞 B. 信号分子①、⑤都为神经递质,胰岛B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都是效应器的一部分 C. 细胞B是效应T细胞,它分泌的信号分子④是抗原 D. 信号分子⑥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水的重吸收,增大尿量 27. 据统计,我国约有10%的人口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 B.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环境中迅速增殖 C. 接种疫苗的人感染该病毒后,效应T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 B细胞经乙肝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与抗原结合并形成细胞集团 28. 如图11为探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B均向右弯曲生长 B. 如果A向右弯曲生长,B不弯曲生长,则证明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C. 如果A和B均向左生长,则证明生长素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A和B的生长方向 29.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 B. 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 激素分泌后可以定向运至靶细胞 D.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30. 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遗传疾病,患者丧失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下列对该病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 患者体内的浆细胞数量可能减少,抗体水平也较低 B. 可通过定期补充正常人的适宜血清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C. 因为患者免疫力不全,所以需避免接种活性太强的疫苗 D. 患者的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1)将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制成悬浮液,置于白光下,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发现有 放出,若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短时间内C5的含量 会 (填“上升”或“下降”)。在水稻植株进行了一段时间光合作用后,对水稻进行遮光,短时间内水稻体内依旧能产生 (CH2O), 其原因是 (2)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在 环境中,根容易变黑和腐烂。在夜间给水稻提供18O2,在其呼吸作用产生的水中 (填“能”或“不能”)检测到18O。 (3) 欲用温室栽培水稻,以研究某高产水稻品种可达到的最大产量,研究人员首先进行了实验以确定水稻苗期温室栽培应设定的温度,测量了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消耗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相对值,结果如图12所示: 假设实验过程中植物可正常生长,请在图中标出表示呼吸作用产生量的曲线及光合作用消耗量的曲线,并推测出温室栽培应设定的温度范围 (用图中数据表示)。 32. (10分)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 用若干红花雌株和若干红花雄株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二4 : 3 :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群体中雌株均表现为红花,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子代红花雌株的基因型有 种。 (2)若控制花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 ;让F1雌、雄株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花植株出现的概率为 (3)若已知控制花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且雌株只开红花。现有基因型为XBXB的红花雌株以及白花雄株和红花雄株若干,怎样通过杂交培育出基因型为XbXb的红花雌株?(写出基本思路即可) 33. (10分)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人的情绪是由位于脑干的“奖励中心”和位于大脑的“反奖励中枢”——外侧缰核(LHb)共同调控的。研究人员发现正常小鼠的外侧缰核神经元为单次放电,而抑郁症模型小鼠表现为簇状放电(爆发式放电),簇状放电使LHb神经元向“奖励中心”发送信号增强,导致LHb对“奖励中心”的抑制作用增强,使小鼠无法感受到快乐而产生抑郁。如图13为小鼠LHb区细胞模式图及部分相关作用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神经元放电与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其离子基础主要是膜外高浓度的 和膜内高浓度的 (2) LHb神经元向“奖励中心”发送信号的过程中,信号的转变过程为 (3) 簇状放电情况下,星胶质细胞Kir4. 1通道蛋白数量 ,导致细胞外的K+浓度 ,也会使LHb神经元的NMDAR、T-VSCCs通道 ,从而影响LHb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4) 科学家研究发现,可通过抑制簇状放电来治疗抑郁症,可用作药物治疗的靶点分子 是 (答出两项即可)。 34. (10分)如图14为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的体液,ADH表示抗利尿激素。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②代表 。图中“刺激”可能是指失水过多、 或 (2) “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直接来源于 (填细胞器),而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重吸收过程属于 (填物质运输方式)。 (3) 分析图形可知,ADH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机制是 (答出两项即可)。 (4)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假设尿崩与ADH有关,请说出引起尿崩的两个原因: ① ;② . 云天化中学2020届高二教学质量评估(二) 生物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C B D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D C C C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A C B A B C D 【解析】 2.内环境的稳态不仅指三种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还包括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的稳定,故A错误。 3.淋巴起源于组织液,淋巴管中的液体是单向流动的,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和组织液之间仍可以进行物质的交换,如水分子等,A错误。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物质含量差异很大,如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糖原只存在于细胞内,B错误。血浆与淋巴、组织液的主要差异是蛋白质,在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淋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低,C正确。尿素是体内含氮物质(如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需要通过血液运输排到体外,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4.根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④代表感受器,③代表传入神经,②代表传出神经,①代表效应器。Ⅱ处通常表示神经元B的细胞体,不能表示突触小体,A错误。刺激②、③会引起①产生反应,但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B错误。大多数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有的反射活动不受大脑皮层控制(如缩手反射),题中并未明确此反射弧所完成的反射名称,故无法判断其活动是否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错误。Ⅰ与Ⅱ之间的液体为突触间隙的液体,而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所以其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素,D正确。 5.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但种类相同,A错误。细胞膜内钾离子显著多于细胞膜外,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但钾离子浓度仍是细胞膜内多于细胞膜外,B错误。细胞膜外钠离子显著多于细胞膜内,兴奋时,钠离子顺浓度梯度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消耗ATP,C正确。在一次反射发生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上总是单向传导的,D错误。 6.图甲中共包含3个突触,刺激图甲的A点,若神经冲动从a传到b,M、N均只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指针偏转,则可以是b、c间突触功能正常,且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B错误。静息电位是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而图乙装置电流表的两个指针都接于细胞膜外,所以该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C正确。神经元受相应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可变为内正外负,D正确。 7.大脑皮层具有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A正确。大脑皮层具有对外部世界的寒冷、炎热等感知的能力,B正确。听、写、读和说的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正确。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瞬时记忆和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无关,D错误。 8.有的内分泌腺能分泌多种激素,例如下丘脑,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组织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B错误。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在某些神经突触中传递信息,C正确。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全是蛋白质,如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因此激素的合成不一定需要核糖体的参与,D错误。 9.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下丘脑分泌CRH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进而控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A正确。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胰岛素可降低血糖,两者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B正确。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抑制垂体分泌ACTH、下丘脑分泌CRH的过程体现了反馈调节,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反过来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该过程也存在反馈调节,C错误。结合图示可知,下丘脑中有接受神经递质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正确。 10.由题意可知,该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测定值超出正常范围,而日常饮食中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B错误。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但该患者处于异常状态,因此不能确定其促甲状腺激素与正常人相比是高还是低,C错误。 甲状腺激素水平高有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病,机体产生的异常抗体与受体结合,起到了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D正确。 11.神经递质和消化酶的分泌方式都是胞吐。 12.喝冰水后,内脏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了产热,A 正确。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会导致产热增加,B错误。喝冰水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错误。该现象中确实发生了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所以该现象不是机体产生的错觉,D错误。 13.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为了使渗透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机体排尿量会增加,结合图可知,A、B曲线分别代表的是饮用清水和0.9%NaCl后的尿量变化,A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在大量饮用0.9%NaCl等渗溶液后尿量出现了一定量的增加,B错误。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C错误。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正确。 14.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存在神经调节,A正确。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B错误。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时间长,C错误。神经调节过程中有神经递质这一信号分子的参与,D错误。 15.a为受刺激的T细胞,b为B细胞,c为靶细胞,d为效应T细胞。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其流动方向有DNA→DNA和DNA→RNA→蛋白质,没有 RNA→DNA,A错误。b为B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错误。a为T细胞,其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16.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同种抗原时,便快速增殖、分化出相应的浆细胞,A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并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和抗原共同作用,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抗原和淋巴因子在该过程中都起到了信息分子的作用,B正确。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不能识别抗原,不能接受抗原刺激,C错误。抗体属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浆细胞通过胞吐分泌抗体,D正确。 1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流动包括逆转录、转录和翻译; T2噬菌体是DNA病毒,其遗传信息流动与HIV不同,A错误。HIV侵入人体后,最终能摧毁患者的几乎全部特异性免疫,但机体在感染HIV的初期会产生体液免疫应答,感染者体内能检测到相应的抗体,B错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结构,具有极大的变异性,导致疫苗的研制十分困难,C正确。艾滋病是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有三种,除控制传染源(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外,还包括切断传播途径(如严格检验血液制品等)和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18.据题干信息,该受试者首次接触米酵菌酸,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该受试者对米酵菌酸无免疫力,而不是对米酵菌酸过敏,A错误。米酵菌酸是一种外毒素,并非病毒或胞内寄生性细菌,不进入细胞,所以机体对其进行的免疫没有细胞免疫,B错误。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进而分泌抗体的过程需要抗原的刺激,即米酵菌酸抗体的首次产生需要米酵菌酸刺激B细胞,C正确。若受试者接触米酵菌酸时没有对其的免疫力,经过一段时间机体能产生一定量的抗体,下次注射时机体可能产生足量抗体,不考虑过敏反应,机体不会再出现红肿,D错误。 19.“生长素”是由温特发现并命名的,达尔文认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A错误。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传递,而不是云母片,B错误。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C错误。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进入琼脂块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的,D正确。 20.图甲所示实验中都用右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但是对胚芽鞘尖端不同位置用琼脂块、玻璃片和锡箔进行了不同的处理,A正确。 21.一般情况下,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若i表示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该浓度的生长素对茎近地侧的生长表现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表现为促进生长,则该茎无法背地生长,A错误。若m表示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而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小于背光侧,且背光侧生长较快,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小于n,B错误。顶芽生长素浓度小于侧芽,侧芽生长受抑制,若n表示顶芽生长素浓度,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应大于i,C错误。若n表示向地生长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而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且远地侧生长快,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m,小于n,D正确。 22.和对照组相比较,无论在哪种浓度下,生长素在返青期都表现为促进穗伸长作用,在分蘖期都表现为抑制穗伸长作用,本实验中生长素的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A错误。由图可知,在分蘖期,高低浓度的赤霉素都促进了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抑制了细胞的伸长,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分蘖期喷施KT时应选择低浓度,返青期则应选择高浓度,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在返青期和分蘖期施用三种激素,穗长增长最明显的一组促增长作用也不超过20%(约为18%),D正确。 23.由图可知,ABA发挥作用后,种子含水量降低,可推知ABA可促进种子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休眠,抑制细胞分裂,A错误。由图可知,种子发育期开始后一段时间,有机物积累量逐渐增多,此时GA和IAA发挥作用,说明GA和IAA可能与有机物的运输与积累有关,B正确。从图可以看出,种子发育期开始时首先起作用的是CK,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C正确。小麦种子中贮藏有大量淀粉,种子萌发期开始时赤霉素开始发挥作用,种子中的营养物质积累量逐渐下降,可能是GA促进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 24.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A正确。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产生顶芽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并不是顶芽与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导致的,B错误。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的衰老和脱落,D错误。 25.高原反应是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机体会通过提高呼吸、心跳频率,促进对氧气的吸收和运输,A正确。人发生水肿时,水分大量进入组织间隙,使组织液增多,B正确。高原反应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引起机体内环境的改变超过了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是机体丧失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C错误。因为缺氧,机体可能进行更强的无氧呼吸功能,从而产生更多的乳酸,引起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不适的生理反应,D正确。 26.信号分子②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细胞,不是只有肝细胞和肌肉细胞,A错误。高浓度血糖会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B细胞,体温调节时,骨骼肌是效应器,信号分子①、⑤都是神经递质,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胰岛B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都是效应器的一部分,B正确。病菌侵入,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 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④为淋巴因子,C错误。信号分子⑥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使尿量减少,D错误。 27.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对病原体进行识别、摄取、处理,A正确。乙肝病毒营胞内寄生生活,不会在内环境中增殖,B错误。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为浆细胞,C错误。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不能与抗原结合并形成细胞集团,D错误。 30.由题干信息“患者丧失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可推出,患者体内的浆细胞数量可能减少,抗体水平也较低,A正确。血清中存在各种抗体,定期补充正常人的适宜血清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免疫力,B正确。因为患者免疫力不全,活性太强的疫苗容易使患者进一步患病,所以需避免接种活性太强的疫苗,C正确。患者丧失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故B细胞可能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氧气 下降 遮光后短时间内,光反应已经产生的[H]和ATP还能继续用于C3的还原(2分) (2)缺氧 能 (3)(2分) 25~30℃(2分) 【解析】(1)如果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会释放氧气,若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光反应减弱,产生还原氢和ATP的速率减慢,三碳化合物还原减慢,而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增加,五碳化合物含量减少;遮光后短时间内,光反应已经产生的[H]和ATP还能继续用于C3的还原,所以植物体内依旧能产生(CH2O)。 (2)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会造成根细胞缺氧,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C2H5OH;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O2与[H ]反应生成水,所以在呼吸作用生成的水中可以检测到18O。 (3)由题意知该植物可正常生长,则净光合速率大于0,上方曲线应为光合作用消耗量,下方曲线应为呼吸作用产生量,上方曲线和下方曲线的差值与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呈正相关。由图可知,苗期温室栽培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 32.(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Bb、Bb(1分) 3(1分) (2)XBXB、XBXb 5/64 (3)以基因型为XBXB的红花雌株和白花雄株为亲本杂交得Fl,让Fl的红花雌株再与白花雄株杂交得F2(1分),最后让F2的红花雌株再分别与白花雄株杂交得F3,观察F3中雄株的表现型(1分),若某杂交组合的F3中雄株均表现为白花,则该组合的F3雌株及其亲本雌株均为基因型为XbXb的红花雌株(2分) 【解析】(1)若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群体中雌株均表现为红花,只能通过子代雄株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基因型的推导。由于子代中红花雄株∶白花雄株=3∶1,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性状分离比,说明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雌株均表现为红花,其基因型包括BB、Bb和bb,共3种。 (2)若控制花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由红花(XBY)∶白花(XbY)=3∶l可知,亲本雌株的基因型包括XBXB、XBXb,且二者各占1/2。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XBY,则F1雌株的基因型为3/4 XBXB、1/4XBXb,Fl雄株的基因型为3/4XBY、1/4XbY,让F1雌、雄株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白花(XbXb、XbY)的概率为1/4×1/4×1/4+1/4×3/4×1/4+1/4×1/4×1/4 =5/64。或利用配子法进行计算,亲本雌株产生配子XB的概率为3/4、Xb的概率为1/4,亲本雄株产生配子XB的概率为1/2、Y的概率为1/2,F1雌株产生配子XB的概率为7/8、Xb的概率为1/8,F1雄株产生配子XB的概率为3/8、Xb的概率为1/8、Y的概率为1/2,F1雌、雄株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出现的概率为1/8×1/8+1/8×1/2=5/64。 (3)欲获得基因型为XbXb的植株,可选择基因型为XBXB的雌株与基因型为XbY的雄株杂交,产生的子代雌株再与XbY雄株杂交;又因为雌株只开红花,故雌株的基因型需要通过子代雄株的表现型来判定。 33.(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Na+ K+ (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分) (3)增加 降低 打开 (4)Kir4.1、NMDAR、T-VSCCs(答出两项即可,2分) 【解析】(1)神经元放电与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其离子基础主要是神经元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2)LHb神经元向“奖励中心”发送信号的过程中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3)分析图形可知,簇状放电情况下,星胶质细胞Kir4.1通道蛋白数量增加,K+流入星胶质细胞而使细胞外液的K+浓度降低,同时LHb神经元的NMDAR、T-VSCCs通道打开,Ca2+内流。 (4)比较图中正常小鼠和抑郁小鼠LHb区细胞的不同,可推知可用作药物治疗抑郁症的靶点分子是Kir4.1、NMDAR、T-VSCCs。 34.(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组织液 饮水不足 吃的食物过咸(合理即可,后面两个可互换顺序) (2)高尔基体 协助扩散 (3)激活相关酶,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与细胞膜融合(答出两项即可,2分) (4)①抗利尿激素(ADH)分泌量不足 ②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ADH)受体,从而使抗利尿激素(ADH)不能发挥作用(2分) 【解析】(1)分析图形可知,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图中“刺激”最终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说明“刺激”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故“刺激”可能是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等。 (2)图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的去向是与细胞膜发生融合,说明该囊泡直接来源于高尔基体,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重吸收过程应属于协助扩散。 (3)由图可知,ADH可以激活相关酶,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同时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 (4)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若尿崩症仅与抗利尿激素有关,则其原因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