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藻和水绵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B.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在染色体上 C. 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 D. 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1、不同点: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相同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 【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水绵属于真核生物,它们的中细胞都含有核糖体,A正确; B、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的DNA上,B错误;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C正确; D、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相似,都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为单层膜结构,D正确. 故选B。 2.如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 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核糖体 D.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详解】A、甲组中的生物有噬菌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和变形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均没有细胞壁,A正确; 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变形虫和衣藻均有细胞核,均具有核膜,B正确; C、图中生物除了噬菌体都含有核糖体,故甲与乙的分类依据不可以是有无核糖体,C错误; D、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丙组无染色体,丁组有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的相关知识,考生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明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准确判断题干中所涉及生物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3.在马铃薯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是( ) A. C、H、O、N、P、Mn B. K、Ca、Mg、S C. Mn、Mo、Cu、Zn D. K、Ca、Mg、Fe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细胞化学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 【详解】A、P和N题干已经给出,Mn是微量元素,A错误; B、K、Ca、Mg、S属于大量元素,且题干中没有给出,B正确; C、Mn、Mo、Cu、Zn都是微量元素,C错误; D、Fe属于微量元素,不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思路是先判断选项中哪些都是大量元素,然后分析题干中给出了哪些大量元素,没有给出的大量元素是什么,然后进行判断。 4.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细胞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动物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 碳元素的含量能说明有机物是动植物体内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 由表可知,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 C. 测定该动物的某种小分子含C、H、O、N、S,此小分子不可能是氨基酸 D. 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H、O的含量说明植物体内含水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中干重最多的元素是碳,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详解】A、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无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的干重中C元素含量较多,原因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糖类,所以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A项正确; B、由表可知,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B项错误; C、氨基酸的R基当中可能含有S元素,C项错误; D、表中的数据为化学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所以H、O的含量不能说明植物体内含水多,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某些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S。 5.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一定是分泌蛋白; ②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③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其“系统边界”一定是细胞膜 ④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一定含有Mg ⑤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一定能够找到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的分类: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根据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具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细胞外环境分开。 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最终来自无机环境,因此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3、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是脂质的合成场所,高尔基体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发送。 4、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有统一性和差异性,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可以在非生物界找到,但含量与非生物界不一样。 5、所有细胞和大部分的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少量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①溶酶体内的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但不是分泌蛋白,①错误; 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因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②正确; ③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因此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其“系统边界”一定是细胞膜,③正确; ④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叶黄素、胡萝卜素不含有Mg,④错误; ⑤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最终来自无机环境,因此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一定能够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⑤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生物的分类及不同生物的异同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膜的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识记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是解题的关键。 6. 原产热带非洲地区的光棍树,树形奇特,无刺无叶,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蛋白质 B. 无机盐 C. 有机物 D. 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因此,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故选A。 7.下列对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其种类和相对含量都相同 B. Fe、Ca、Zn、Cu、Mo等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组成细胞化学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 3、细胞中的元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中最多的是蛋白质。 4、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是以碳链为骨架,因此多糖、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详解】A、地壳和细胞的化学元素,含量不同,A错误; B、Ca是大量元素,B错误; C、细胞的元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 D、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是以碳链为骨架,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熟记组成各种化合物的元素以及理解C是最基本元素的含义。 8.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C. 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原核生物包括自养型生物(如蓝藻、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和异养型生物(如寄生细菌、腐生细菌等)。 【详解】A、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原子、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细胞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错误; C、原核生物如蓝藻、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都是自养型生物,异养生物如:大肠杆菌,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的概念,明确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明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9.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农作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及农作物抗寒性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能正确描述这种变化的是( ) A. 不变 升高 B. 先升后降 先降后升 C. 升高 升高 D. 降低 升高 【答案】D 【解析】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植物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下降,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随着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下降,农作物抗寒性升高。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点睛】对于水的存在形式及两种存在形式的转变与生理特性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①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说明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②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10. 下列属于细胞中结合水的生理功能的是 A. 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 完成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D. 参与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水是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详解】 由于结合水是细胞内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没有其他生理作用,所以ACD错误,故选B。 11.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蓝藻含有④,能进行光合作用 B. 若③是细胞膜的成分,则其不具有物种特异性 C. 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 图乙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4种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还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其不具备物种的特异性,B正确;若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若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 12.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皮肤 ②胃粘膜 ③神经细胞 ④蓝藻 ⑤细胞内的蛋白质 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 ⑨一片森林 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③②①④⑦⑧⑨ C. ⑤②①④⑦⑩⑨ D. ③②①④⑦⑩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详解】①皮肤属于器官层次,②胃粘膜属于保护组织,即属于组织层次,③神经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④蓝藻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⑤细胞内的各种化合物(蛋白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⑥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属于种群层次,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既不属于种群层次也不属于群落层次,⑨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⑦⑩⑨。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辨别能力,考生要识记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化合物和病毒均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并且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13.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 ①、②均属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 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高尔基体可以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是由指可以水解生成2分子单糖的物质,多糖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多聚体。 图中①是单糖,②是二糖,③是多糖,④是纤维素,⑤是肌糖原。 【详解】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 B、②是二糖,其中的蔗糖不是还原性糖,B错误; C、④为纤维素,纤维素只能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贮存能量,C错误; D、④为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在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其形成,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难点是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种类,还原糖有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 14.棉子糖是一种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三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棉子糖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相同 B. 棉子糖是由三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C. 棉子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D. 棉子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是由指可以水解生成2分子单糖的物质,多糖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多聚体。 【详解】A、棉子糖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棉子糖是一种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三糖”可知棉子糖是由三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B正确; C、细胞直接吸收的是单糖,而棉子糖是三糖,C错误; D、棉子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掌握检测还原糖实验的原理。 15.下图所示为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抗寒性能力弱,新陈代谢旺盛 B. 乙中含有的元素最多的是氧,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 C. 晒干和烘烤过程中小麦种子失去的化合物不相同 D. 残留物丙在小麦种子里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答案】D 【解析】 甲为晒干的种子,自由水含量减少,新陈代谢减弱,抗寒性能增强,A错误;乙为烘干种子,含有的元素最多的是碳,由于结合水丧失,在适宜条件也不能萌发,B错误;晒干、烘烤过程使小麦种子失去了相同化合物水,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C错误;残留物丙为无机盐,在刚收获的小麦种子里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正确。 16.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种子形成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B. 种子萌发时,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说明脂肪是种子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C. 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脂肪多于糖 D. 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元素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种子发育过程中,不同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 【详解】A、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含量升高,说明脂肪合成酶活性很高,A错误; B、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不是糖类,糖类中的能量必须通过呼吸作用转移到ATP中才能被利用,B错误; C、单位体积的脂肪储存的能量比糖类多,C正确; D、脂肪不含N元素,所以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不需要N元素,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以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含量的变化,难点是B选项中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7.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B.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根据分析: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对所有细胞进行分类,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点睛】该题只需学生熟悉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意义以及内容。 18.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 磷脂由C,H,O,P四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C.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之一 D. 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 能 储藏脂类 脂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详解】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A正确; B、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错误; C、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如所有细胞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之一,C正确; D、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9.下图为某多肽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多肽的基本单位包含4种氨基酸 B. 该多肽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C.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脱去4分子水 D. 形成该多肽时,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该化合物分子中具有四个肽键,是由五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五肽化合物,构成该化合物的5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2。 【详解】A、根据分析,图中氨基酸的R基有4种,所以共有4种氨基酸,A正确; B、该多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B正确; C、脱水的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5-1=4,C正确; D、形成该多肽时,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2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面列举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及其功能,错误的是( ) A. 抗体--免疫作用 B. 胃蛋白酶--调节作用 C. 血红蛋白--运输作用 D. 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许多蛋白质是结构物质,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胰岛素。 【详解】A、抗体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功能,A正确; B、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B错误; C、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C正确; D、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蛋白质功能多样性,识记教材中关于蛋白质功能的相关知识。 21.如图所示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分析甲图: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 2、分析图乙、丙:比较乙、丙两个视野,可知乙中细胞体积小,视野中细胞数目多,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视野;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详解】A、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应选用甲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 B、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 D、由于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在高倍镜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 22.下表中a、b、c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A 脂质 固醇 维生素D B 糖类 多糖 单糖 C 核酸 DNA RNA D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脂质包括固醇,固醇包括维生素D,A正确;糖类包括多糖、单糖和二糖,多糖包括糖原、淀粉、纤维素,B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C错误;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显示的概念关系是a包含b,b包含c,分析选项中的概念,建构科学合理的概念图,然后进行判断。 23.豌豆叶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含有五碳糖的种类、碱基的种类、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 A. 1, 4, 5 B. 2, 5, 8 C. 1, 4, 4 D. 1, 5, 8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中的核酸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详解】人体肌肉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有1种(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有4种(A、T、G、C)、核苷酸有4种(4种脱氧核苷酸)。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在结构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24.下列是对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其具有特异性的重要原因 B. 生物大分子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淀粉和脂肪的水解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D. 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种,蛋白质也可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细胞中的核酸和纤维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物种不同,细胞内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同,但不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 【详解】A、 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所以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构成了其特异性,A正确; B、纤维素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 C、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脂肪的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 D、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并不是都因物质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例如纤维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知识,核酸的多样性,脂肪和糖类的组成物质,需要学生进行识记。 25.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m为胸腺嘧啶,则b是DNA的基本单位,并且a只能是脱氧核糖 B. 乙图说明该蛋白质有两条肽链 C. 丙图中a、b、c三条曲线所指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丁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①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水解需水数 ②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③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3、图甲是核苷酸的基本结构,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A、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若m为胸腺嘧啶,则e是DNA的基本单位,并且a只能是脱氧核糖,A正确; B、羧基总数是17,R基上的羧基是15,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则肽链数是2,B正确; C、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发现分泌蛋白是按照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方向合成、加工和运输的,故丙图中a、b、c三条曲线所指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正确; D、在分泌蛋白质形成后,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则丁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的膜结构分别是内质网膜、细胞膜、高尔基体膜,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柱形图,综合考查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26.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SARS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繁殖 B 单细胞生物体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新陈代谢、繁殖等生命活动 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的 D.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A正确; B、单细胞生物体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 C、多细胞生物体的单个细胞只能完成该细胞的特定功能,不同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C正确; D、对于有细胞形态的生物而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和病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的概念,明确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识记病毒的结构和特点,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7.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B.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C. 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 D. 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核膜上含有核孔,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通道,通过核孔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 B、核膜具有双层膜,每层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共有4层磷酸分子,B错误; C、由题意知,核孔复合物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的结构,因此核孔也具有选择性,C正确; D、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抓住分析中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8.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 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C. 蛋白质加热过程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 D.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图示蛋白质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伸展了,但是并没有断裂,A错误;变性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是仍然具有肽链结构中的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正确;蛋白质加热过程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发生了改变,D错误。 29.下列结构式在,能正确表示RNA基本单位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基团、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核糖组成,其中的碱基包括A、U、G、C,故D正确。 30.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细胞保持活性 B.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也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D.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实验中,NaOH的作用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2、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4、鉴定还原糖的原理是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是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生成紫色物质。 【详解】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实验中,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健那绿染液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同时保持线粒体的活性,A正确;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B错误;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C正确; D、斐林试剂是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等量均匀混合的混合液。双缩脲试剂是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溶液,并且两种试剂不需要混合,先后使用,所以NaOH的作用不相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实验中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在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31.下列实验的选材或方法不合适的是( )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C. 制备细胞膜可以选择新鲜的鸡红细胞稀释液 D.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甲基绿可以将DNA染成绿色,吡啰红可以将RNA染成红色; 2、细胞器的分离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3、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而涨破,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4、、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详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需要的实验材料是含有DNA和RNA的,颜色浅的组织,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符合上述条件,A正确; B、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B正确; C、鸟类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其它具膜细胞器,故不能用于提取细胞膜,C错误; D、叶绿体含有色素,是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实验、观察DNA分布、提取细胞膜和还原糖的检测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实验材料的选择,需要学生结合实验原理实际考虑实验材料的选择合理与否。 3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 蛋白质鉴定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C. 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 观察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时,甲基绿将DNA染成红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绿色 【答案】C 【解析】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都含有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A错误;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B错误;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而花生油的颜色正好是橘黄色,如果使用苏丹Ⅲ,就会出现颜色重复的现象,不容易分清,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C正确;甲基绿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D错误;故选C。 33.有关细胞膜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支架是静止的,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 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比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C. 红细胞表面积是从红细胞膜中提取的脂质单分子层面积的2倍 D. 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破坏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和作用: 成分 所占比例 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 脂质 约50% 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 约4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 糖类 约2%~10%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2、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A错误;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利用了相似相容的原理,B错误; C、如果红细胞中含有细胞器和细胞核,则从红细胞膜中提取的脂质单分子层面积大于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C错误;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膜可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破坏,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掌握细胞膜的基本组成及结构,特别是C选项中只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其他红细胞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34.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 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 ⑤内存在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图中①④⑤都是自养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眼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②为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为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④为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A、细胞类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A正确; B、①②③属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核仁,B正确; C、⑤是蓝藻,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④为大肠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异养生物,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准确判断图中各生物的类型;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35.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将大量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现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则说明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B. 利用红墨水处理正常玉米种子和煮熟的玉米种子,对比观察处理后的两种种子的胚细胞的颜色变化,该实验可用于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果脯的制作说明细胞膜主动吸收蔗糖,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 有些病菌、病毒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说明细胞膜的功能具有相对性 【答案】C 【解析】 将大量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现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说明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膜可以相互识别,A正确;利用红墨水处理正常玉米种子和煮熟的玉米种子,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正常玉米种子不会被染成红色,而煮熟的玉米种子会被染成红色,B正确;果脯的制作过程中,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使得细胞过度失水死亡,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进而蔗糖分子进入细胞,C错误;有些病菌、病毒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是相对的,D正确。 36.下列生物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 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生物膜,但只有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 C. 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 D. 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囊泡而增大膜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A正确;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生物膜,但由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因此只有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B正确; C、细胞壁不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C正确; D、高尔基体产生囊泡后,高尔基体膜面积减小,整个生物膜系统的面积基本不变,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有关知识,D选项可以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生物膜面积的改变进行解答。 37.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游走到炎症部位,吞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这一事实说明(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具有糖蛋白 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只有白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能够体现流动性的常见的实例:1、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2、白细胞吞噬细菌;3、胞吞和胞吐;4、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5、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6、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7、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的变形;8、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变形;9、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中长出芽体;10、人--鼠细胞的杂交试验;11、变形虫的切割试验;12、质壁分离和复原试验。 【详解】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说明变形虫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运动,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和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流动性实例判断依据--看细胞膜的形态、大小是否发生了改变。 38.下图说明细胞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 A. 具有细胞核 B. 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 C. 具有细胞质 D. 具有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ATP和酶、核苷酸、等细胞核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细胞核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去核的细胞质移入细胞核后,并能生存并能进行分裂,由此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关系,细胞是一个整体,必须要结构完整才可能完成相应的功能。 39.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B. 细胞膜上的d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C. a在细胞膜的外侧 D. d既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又影响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a表示糖蛋白,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磷脂分子,d表示蛋白质。 2、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允许脂溶性物质通过,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A错误; B、d表示蛋白质,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B正确; C、a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C正确; D、d表示蛋白质,既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作为载体可以影响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识别图中生物膜的成分,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40.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A. 相邻细胞膜间的接触 B. 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C. 细胞内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D. 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相互识别、融合并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A不符合题意;相邻两细胞间形成通道如:玉米植株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交流信息,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细胞内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C符合题意;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甲状腺细胞形成的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进行识别,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1.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 B. 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 ②是蛋白质,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 D.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糖蛋白,②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的功能为细胞识别,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详解】A、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可以判断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A正确;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进行细胞识别,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B正确; C、②是蛋白质,可能是载体蛋白,可与物质运输有关,C正确; D、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大部分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判断细胞膜的内外,同时识记D选项中的解析,是容易忽略的知识。 42. 下列与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据图分析,甲细胞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b表示受体。 【详解】图示甲细胞产生的某种物质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图中甲细胞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B正确;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如激素,C正确;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受体,其成分是糖蛋白,而细胞间信息交流还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还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不都通过受体结合,D错误;故选D。 【点睛】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43.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 细菌和蓝藻都具有细胞壁 C.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 细胞壁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正确; B、细菌和蓝藻都具有细胞壁,但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不同,B正确; C、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C正确; D、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D。 【点睛】注意本题B选项中区分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 44.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 图中b是指细胞质,c是指细胞膜 C. 图中e是指叶绿体基质或线粒体基质 D. 图中f除g、h外,还应有多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为细胞结构概念图,其中a为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e)(呈胶质状态)和细胞器(f);b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为细胞膜,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g 是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h是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详解】由以上分析知,图中b为细胞核,e为细胞质基质,图中f为细胞器,除了g(叶绿体)和h(线粒体)外,还有多种例如核糖体、内质网等,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以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为载体,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即可解答。 4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的各种色素都分布在生物膜表面上 B. 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硅肺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 C.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采用的“染色排除法”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D.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有具有选择透过性,即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3、叶绿体: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色素和酶.许多类囊体叠合而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4、液泡:单膜,成熟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详解】A、细胞内的各种色素有的分布在叶绿体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有的分布在液泡中,A错误。 B、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硅肺是由于溶酶体内分解硅尘的酶导致溶酶体破裂引起肺部细胞受损产生的,B正确; C、科研上常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这种“染色排除法”利用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 D、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6.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C. 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组成 D. 呈透明的胶质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详解】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正确; B、活细胞内,细胞质基质是呈不断流动的状态,B错误; C、细胞质基质是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C正确; D、细胞质基质呈透明的胶质状态,也称为细胞溶胶,D正确。 故选B。 47.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导管、木纤维和花粉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 B. 胃蛋白酶、甲状腺素、抗体等物质都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成功意味着病毒可构成一个生命系统 D. 被污染的培养基上长出的各种细菌、真菌等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群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植物的导管、木纤维是死细胞,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胃蛋白酶、甲状腺素、抗体等物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被污染的培养基上长出的各种细菌、真菌等,包含了该培养基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群落,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而分子、原子、化合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48.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是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 结构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C. 结构③是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D. 结构①和④中都含有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和叶绿体,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详解】A、结构①为椭球形粒状小体,是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 B、结构②呈棒状、具有双层膜,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B正确; C、结构③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C正确; D、①是核糖体,不含有DNA,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识别图中结构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49.某科研人员用适当方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器甲可能是叶绿体 B. 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 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D. 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是甲和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甲细胞器为线粒体;乙的脂质含量不为0,说明乙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的脂质含量为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 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由于该生物为动物,不含叶绿体,A错误;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细胞器乙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而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无关,B错误; C、细胞器丙是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合成分泌蛋白的场所,因此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C正确; D、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各细胞器的可能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0. 如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示结构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 B. 此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C. ①、③都含有磷脂分子 D. 此细胞不可能是蓝藻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其中结构1起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2为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结构3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结构4为高尔基体;结构5为细胞核。 【详解】A、该图能够看到核糖体,是亚显微结构,所以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此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B错误; C、结构3为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C错误; D、此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示意图,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结构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5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细胞中的一个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仍为逆时针 B. 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 C. 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 若滴加适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减弱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叶绿体位于右下角,细胞质呈逆时针流动,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叶绿体实际位于左上角,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实际上就是逆时针。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仍为逆时针,A正确; B、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运动,B正确; C、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正确; D、若滴加适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细胞因失水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升高,使其吸水能力增强,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材料是否适宜,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2.下图展示了四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关于这四种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三种细胞器都参与了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 B. ②和脂质的合成有关,性腺中②的含量非常丰富 C. ①④都与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有关 D. 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养料制造厂及动力车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不同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图中①是线粒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③是叶绿体,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④是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详解】A、②④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活动,该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①线粒体提供,A正确; B、脂质合成的车间是④内质网,B错误; C、④是内质网,与能量转化无关,C错误; D、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养料制造厂,细胞的动力车间是线粒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及场所,识记细胞结构的模式图结合功能进行解答。 53.生命科学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则图1~3可分别表示( ) A. 多肽、RNA、淀粉 B. DNA、RNA、纤维素 C. DNA、蛋白质、糖原 D. 蛋白质、核酸、糖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每个小单位可认为是单体,然后由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即图中三种物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其中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氨基酸约有20种;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构成DNA的单体是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RNA的单体是4种核糖核苷酸;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糖糖。 【详解】图1中,单体具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单体只能表示20种氨基酸,因此图1可能表示蛋白质或者是多肽;图2中,有圆形、方形、六边形、三角形四种不同的单体,并且该有机物是单链的,因此它可以表示RNA分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或者表示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图3中,只有圆形一种单体,最可能表示的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只有淀粉和纤维素。综合三幅图,图1~3可分别表示蛋白质或多肽、RNA或DNA、淀粉或纤维素,故B、C、D错误,A正确。 5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B. 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氨基酸等物质 C. 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D.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都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场所,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液泡由液泡膜和膜内的细胞液构成,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 B、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主要对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起调节作用,B正确; C、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正确; D、核糖体有些附着于内质网上,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5.下列关于核酸、核苷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结核杆菌核糖体的合成与其核仁有关 B. 核酸在细胞核中呈双链结构,在细胞质中呈单链结构 C. 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将流感病毒水解,可产生4种核苷酸 D. 生物体的核苷酸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质; 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详解】A、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核仁,A错误; B、核酸中DNA是双链,RNA是单链,与存在的位置无关,B错误; C、病毒只含有1种核酸,所以彻底水解后可产生4中核苷酸,C正确; D、遗传信息是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6.下列有关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组成成分相同 B. 染色质是丝状的,染色体是圆柱状或杆状的 C. 染色体和染色质都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颜色 D. 染色体和染色质在细胞中存在时期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详解】A、染色质和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A正确; B、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B正确;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C正确; D、染色质存在于分裂间期,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和染色质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 57.现有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图1表示这两种物质透过半透膜的情况,图2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 图1体现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B. 图2甲中水柱a先上升后下降 C. 图2乙中水柱b先上升后不变 D. 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可知,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 【详解】人工制成半透膜,如玻璃纸没有生物活性,不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水柱a表现为先上升后保持不变,B错误;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水柱b表现为先上升,后由于葡萄糖透过半透膜浸入清水中,水柱b将下降,C错误;根据B、C选项可知,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分析与综合,最后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58.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 B. 不同生物体内无机盐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当 C.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所含元素都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水分,同时丢失大量无机盐,因此会导致人体水盐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来补充,A正确; B、不同生物体内无机盐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B错误;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C错误; D、无机盐不都是微量元素组成的,如钙离子、镁离子都是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成和作用,考查学生对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和识记。 59.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Mg2+、Ca2+、SiO44-的培养液中,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增高,表明水稻细胞向培养液中排出Mg2+、Ca2+ B. 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不同,可以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 与番茄相比,水稻吸收Mg2+、Ca2+少,表明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求不同 D. 该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 1、水稻吸收Ca2+、Mg2+、Si4+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是:v(Si4+)>v(Mg2+)>v(Ca2+); 2、番茄吸收Ca2+、Mg2+、Si4+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是:v(Ca2+)>v(Mg2+)>v(Si4+); 3、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 、植物对矿质元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属于主动运输,而对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则植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详解】A、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说明水稻吸水多于吸收Mg2+、Ca2+,A错误; B、水稻吸收SiO44-多,吸收Mg2+、Ca2+少,说明了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 C、水稻吸收SiO44-多,吸收Mg2+、Ca2+少,番茄吸收Mg2+、Ca2+多,吸收SiO44-少,表明不同物种对同种离子的需求不同,C错误。 D、此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即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载体的种类和数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图中纵坐标的含义,离子浓度越高说明吸收越少。 60.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中含有152个—NH—CO— B. 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的R基有氨基和1个氨基酸的R基有羧基 C. 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残基含硫 D.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为蛋白质分子结构式,该蛋白质由15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1个二硫键。 2、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详解】A、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153-1=152 个,但由于肽链在折叠时又形成一个肽键,因此共有153个肽键,A错误; B、肽链之间形成一个肽键,说明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中分别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因此即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氨基酸的R基含1个羧基,1个氨基酸的R基含1个氨基,B错误; C、肽链折叠过程中形成1个二硫键,说明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残基含硫,C正确;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因此该多肽彻底水解最多可得到20种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蛋白质分子结构图,考查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掌握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根据图中信息计算该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氨基数和羧基数等,特别是该肽链中间形成了一个肽键和一个二硫键。 二.填空题 61.根据下表所列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梨匀浆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及复原 C 花生种子 苏丹Ⅲ染液等 脂肪颗粒 (1)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____(填实验组别字母)。 (2)A组实验中,组织样液最终的颜色是_________,斐林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B组实验时,绘制如下两图。 ①一般情况下,该实验需要进行________次显微观察,出现图b所示实验结果的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a 中的原生质层是由_________(填数字序号)构成的,它相当于渗透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a中的5是___________颜色。 【答案】 (1). B、C (2). 砖红色 (3). 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4). 洗去浮色 (5). 三 (6).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7). 2、4、5 (8). 半透膜 (9). 无 【解析】 【分析】 1、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鉴定脂肪使用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或使用苏丹Ⅳ染液将脂肪染成红色。 2、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l)鉴定还原性糖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和鉴定脂肪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故选BC。 (2)A组中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需要现配现用,C组实验脂肪的鉴定中酒精的作用为洗去浮色。 (3)①一般情况下,该实验需要进行3次显微观察,第一次时正常细胞的观察,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细胞的观察,第三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观察,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即出现图b所示实验结果。 ②图a中的原生质层是由2细胞膜、4液泡膜和5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它相当于渗透系统中的半透膜。图a中的5是无色的细胞质基质。 【点睛】本题考查还原性糖的鉴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关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2.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 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与叶肉细胞相比,图1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细胞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因而被称为生物膜系统。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HIV与图1中结构__________(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噬菌体与图1中结构__________(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4)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体,请写出其在合成、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若细胞核内结构________被破坏,上述抗体的合成阶段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其与______(填序号)的形成有关。 (5)图2中①为信号分子,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①与②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经化学分析,信号分子①的化学成分是由一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已知其分子式CxHyOzNdSe(z、d、e为已知数,x,y为未知数),水解得到ABCD四种氨基酸,它们的R基依次是—CH2-NH2、—CH2-SH、—CH2-OH、—H。若测得一分子该多肽含A氨基酸m个,则C氨基酸为_____________个。(结果用已知数的字母表示) 【答案】 (1). 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2). 2核膜 (3). 5细胞膜 (4). 流动镶嵌模型 (5). 4 (6). 8 (7). 3,7,5 (8). 核仁 (9). 4 (10). 糖蛋白 (11). 信息交流 (12). z+m-d-1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图1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10依次是线粒体、核膜、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高尔基体、染色质。 分析图2:①表示信号分子,②表示受体。 【详解】(1)图1细胞是高等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2)5细胞膜、2核膜和细胞器膜被称为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 (3)HIV是RNA病毒,含有RNA和蛋白质,和核糖体4结构相似,噬菌体是DNA病毒,含DNA和蛋白质和8染色质类似。 (4))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抗体在产生、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膜结构3,7,5;细胞核中核仁与4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若被破坏则不能合成抗体。 (5)图2中结构②的名称是受体,受体的组成成分是糖蛋白,信号分子和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根据只有B氨基酸含有S可知:B的数目为e个,A的R基上含有一个N原子,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A氨基酸数,则肽键数=d-m-1,氨基酸总数=d-m,C的R基上含有1个氧原子,氧原子=肽键数+2×肽链数+C,C=z+m-d-1。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分泌蛋白的合成,蛋白质相关的计算等知识,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