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科试卷(理科)‎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出题人:陈灵艳 审题人:周愉翔 一、单项选择题(第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A. 喝牛奶,进入胃中 B.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 口服抗菌药物 D. 肌肉注射青霉素 ‎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3.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 ‎ C.    D. ‎ ‎4.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 ‎ A. 反射 B. 反射弧 ‎ ‎ C. 感受器 D. 神经中枢 ‎5.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  )‎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 ‎ A. 双向传递 B. 单向传递 C. 终止传递 D. 反向传递 ‎7.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D. 反射一定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 ‎8.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 脊髓、大脑、大脑 B. 脑干、脊髓、大脑 C. 大脑、脊髓、大脑 D. 脊髓、脊髓、脑干 ‎9.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级中枢可以调控低级中枢 B. 上课憋尿是高级中枢的调控行为 C. 打针时大脑对脊髓产生抑制 D. 婴儿尿床是由于膀胱发育不完善 ‎10.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 A. 运动言语区 B. 书写言语区 C. 视觉言语区 D. 听觉言语区 ‎11.下列激素中含碘的是(  )‎ A. 生长激素 B. 雄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雌激素 ‎12.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 A. 胰高血糖素 B. 肾上腺素 C. 甲状腺激素 D. 胰岛素 ‎13.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作用属于(  )‎ A. 协同作用 B. 拮抗作用 C. 反馈调节 D. 以上三项都不是 ‎14.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  )‎ A. 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 B. 前者是垂体,后者是甲状腺 C. 两者都是下丘脑 D. 两者都是垂体 ‎15. 下列哪种腺体功能退化后,其他腺体的功能也随之减退(  )‎ ‎ A. 垂体 B. 甲状腺 C. 性腺 D. 肾上腺 ‎16.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 冷觉感受器兴奋 B. 温觉感受器抑制 C.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17.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 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却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J。说明了激素具有(  )‎ A. 通过体液运输 B. 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 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D. 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18.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特定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B.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立即转换并再次发挥作用 C. 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但能维持动态平衡 D. 激素能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 ‎19. 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 A. 骨髓 B. 胸腺 C. 扁桃体 D. 小脑 ‎20. 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 ( )‎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A 作用途径 体液运输 反射弧 B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C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D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1. 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①代表的激素名称是( )‎ A.促甲状腺激素 ‎ B.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 D.性激素 ‎2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3.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 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D. 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24.吞噬细胞不参与(  )‎ A. 非特异性免疫 B. 体液免疫 ‎ C. 细胞免疫 D. 合成并分泌抗体 ‎25. 在特异性免疫中,不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的细胞是(  )‎ A. 记忆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浆细胞 D. B淋巴细胞 ‎26. 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 ‎ ‎27. 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在生产中应用的实例(  )‎ A. 使用乙烯利使草莓提前成熟 B. 用赤霉素溶液处理种子能解除休眠 C.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保花保蕾 D. 无籽西瓜的培育 ‎28.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 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29. 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  )‎ A.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 B. 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C. 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 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30.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B. 影响因素不同 C. 起始条件不同 D. 演替过程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6分)‎ 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会形成痛觉。‎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____,直接促进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 ‎32.(16分)‎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曲线的来历:材料培养→用某种溶剂配置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测量、记录→‎ 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去除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图中的三条曲线呈现出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A、B、C三点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的活性实现的。‎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________。‎ ‎(4)农业上棉花“打顶”有利于增产,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3.(8分)‎ Ⅰ. 下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 ‎ ‎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__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 ‎(3)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________。‎ ‎(4) 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5)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垂直/水平)结构,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6)此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子有关?________。‎ ‎(7)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竞争。‎ 湘南中学2018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学科答案(理科)‎ ‎1-10: DACBB BCBDC ‎11-20: CDBBA DDBDA ‎21-30: ADBDC CDBAC ‎31.(16分)‎ ‎(1)传入神经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2)大脑皮层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2. (16分) ‎ ‎(1)自身生长素 两重性 ‎ ‎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2)抑制 酶 ‎(3)吲哚乙酸 不影响 ‎(4)去除顶端优势 ‎33. (8分)‎ ‎ (1)“S” d (2)b (3) b ‎ ‎(4)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种内斗争等 ‎(5)垂直  (6)光照 (7)食物和栖息场所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