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度10月月考 高一年级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 1.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肝脏 ②血液 ③神经元 ④蓝藻 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羊 ⑧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 ⑨一片森林 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⑧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③②①④⑦⑩⑨ 2.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核酸含32P标记的子代病毒 C.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D.病毒能进行增殖,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生命形式 3.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关于这两句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孤村、芳草、斜日、杏花都属于系统 B.诗中叙述的场景中孤村、杏花两项属于生命系统结构的不同层次 C.诗中叙述的场景中有两项属于生命系统 D.诗中叙述的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②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③不同生物所具有的DNA和RNA有差异 ④DNA与RN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⑥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⑥ 5.豌豆叶肉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 A.1种五碳糖 B.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6.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生长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基础的 B.多细胞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C.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龟的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身各项生命活动 7. 在显微镜视野正中央观察到一只草履虫,欲将该草履虫移至视野的右上方,应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8.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真菌、病毒都属于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 D.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9.下列概念依次与图中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 ) A.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B.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病毒 C.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群落 D.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菌 10.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GFAJ—1细菌而言,砷元素在其体内虽然含量极少,但作用很大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是因为砷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GFAJ—1细菌的核酸水解产物含有砷元素 D.该细菌的发现,延展了在宇宙中其他地方寻找生命的可能性 11. 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D.丙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1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油脂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B.常用番茄、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煮熟的鸡蛋时,仍然能看到紫色现象出现 D.油脂鉴定中50%的乙醇溶液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13. 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的,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 ) A.特殊活性蛋白质 B. 微量元素 C.大量元素 D.核酸 14. 下表是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元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施肥, “―”表示未施肥)。请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对于农作物A来说,其生长发育不需要N元素 B.对农作物A来说,施肥时最重要的是施加P肥 C.对农作物B来说,三种元素中K最重要 D.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N、P、K的需求量基本相同 15.近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C.用低倍镜看清物像后,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16. 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完全脱水的细胞,则此时细胞里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乙 B.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图2中的甲、乙、丙元素 C.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化合物中不含图2中的乙 D.图2若为细胞干重情况下元素含量,则 甲、乙、丙依次表示碳、氧、氢 17.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至少含有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形成这些短肽所需的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A. 20、42、9 B.9、50、8 C.9、42、8 D.9、42、42 18. 如图表示某蛋白质(无环状肽)中氨基酸和相关基团的数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共有2条肽链 B.共有124个肽键 C.形成此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250 D.R基中共含有15个氨基 19.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 A.a+b,40 B.a+b,20 C.小于a,20 D.大于a,20 2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断裂 B.某肽的分子式为CxHyOzN3,则该肽不一定是三肽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D.婴儿奶粉中需要添加8种必需氨基酸 21. 现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3种氨基酸,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以及包含3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分别最多有( ) A.9种,9种 B.27种,3种 C.18种,6种 D.27种,6种 22. 某蛋白质由n条多肽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a,如果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氨基酸个数为c个,则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 A.[a+18(c-n)]/c B.[a-18(c-n)]/c C.[a-18(c-n)]/a D.a+18(c-n)a 23. —条由1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74H110N19O26S。这条多肽链经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则水解产物中苯丙氨酸和丙氨酸个数分别是( ) A.1和2 B.2和3 C.3和4 D.以上都不对 24.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碳原子,3的种类约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碳原子,2表示肽键,3不能表示H原子 C.若该图为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为DNA单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25.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③若m 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④在人体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内b都有8种 ⑤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四种 ⑥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⑦幽门螺杆菌体内含有的化合物m共五种 A.—项 B.两项 C.三项 D.都不对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 26、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⑤所指元素为________ 。 (2)人体中a和b的种类分别有_________种。 (3) 由X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Y条多肽,其中Z条为环状肽,形成这个蛋白质过程中产生水分子 个。 (4) 大分子A与另外一种核酸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a的种类不同。 (5) E的功能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具有多样性,从b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生物。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图所示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这是因为在其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结构判断,C生物是病毒,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A代表的生物代谢类型是____(a自养、b异养、c有自养也有异养)。(填字母) (4)如果以D细胞(无颜色)为材料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实验中分别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进行染色 B.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染成绿色的DNA分子和染成红色的RNA分子 C.实验中完成水解步骤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D.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5)下面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配方中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Ca(NO3)2 1.0 g KCl 1.2 g MgSO4 0.25 g FeCl3 0.005 g KH2PO4 0.25 g H2O 1 000 mL 28、某研究小组测定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干重的百分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在6~20天内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研究小组进行了还原性糖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初步的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还原性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描述),颜色深浅与还原性糖含量成正比。 (4)实验步骤: ①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至6、12、18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性糖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三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该外毒素是在细胞中由 种氨基酸经过_________过程而形成的;一分子肉毒类毒素含有 个氨基。 (2) 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现测定某多肽链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做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请回答: 该多肽分子中的O原子数是________,共由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参与该多肽形成的氨基酸的种类与数目为 。 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度10月月考 高一年级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D A D B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B D D C C C B 21 22 23 24 25 D A B C C 非选择题每空2分 26、 (1)N、P ; (2) 4 、 20; (3) X-Y+Z; (4)五碳糖和碱基; (5) 结构多样性; 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27、(1)B; 藻蓝素、叶绿素; (2)无细胞结构; (3) C ; (4) D ; (5)H、O、N、P、S、K、Ca、Mg; H、O、N; 28、 (1)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2)还原糖不断转化成淀粉 ; (3)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4)等量且适量的现配的斐林试剂; (5)A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深,其次是B试管,C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浅(合理即可) 29、 (1)5 ; 脱水缩合; 0; (2)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3) 5; 4; 2个半胱氨酸、1个苯丙氨酸、1个亮氨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