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威远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威远中学校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 生 物 试 题 一、单选题(共35小题,1--25小题每小题1分,26—35小题每小题2分,共45分) 1.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 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 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2.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③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④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⑤将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体内治疗基因病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⑤ 3.下图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①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②表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④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⑤表示DNA分子的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4.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的自发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 生物发生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5.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讲,就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疾病。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这里所说的重组与下列哪项本质相同( ) A. 基因工程 B. 太空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③④⑤ 7.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被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 B.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中“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 “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 D. 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 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 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 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9.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图中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a B. 图中a~d中,O2浓度最低的是a C. 在正常情况下,组成A结构的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 D. a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10.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B. 当体温、pH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酶促反应一定加快、细胞代谢一定紊乱 C. 维持血液中的含氧量和血糖含量在正常范围之内,对细胞代谢的影响不大 D.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11.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并非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 ②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③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⑤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⑥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 ⑦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⑧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12.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②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B. 静息状态下无物质进出神经细胞膜 C. 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 D. 完成反射所需时间主要取决于⑥的数量 13.如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 B. 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 C. 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 轴突上兴奋的传导是以电脉冲信号传导,不需要耗能 1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完成反射的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构成 B. 神经元内的K+外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C. 神经元的树突一般比轴突短 D. 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15.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显示的是膜内电位 B. 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cd段 C. a至b段为动作电位 D. 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 16.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电流表①、②的电极均放置在神经纤维表面。a、b为电流表接线的中点,刺激b点后( ) A. 电流表②偏转,电流表①不偏转 B. b点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C. b点兴奋时,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 c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只能由b→c 17.生物学家使用一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进而阻断胰岛素效应的多肽X处理小鼠,获得一种名为β亲菌素的激素,该激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下列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与多肽X结合的受体 B. 被β亲菌素刺激的子细胞可完成DNA复制 C. 用多肽X处理正常小鼠,最初小鼠血糖浓度会降低 D. 注射β亲菌素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糖尿病 18.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B. 糖尿病人必须及时服用胰岛素,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C.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载体并消耗ATP完成的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19.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20.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B. 一般情况下一种激素只选择作用于某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C. 各种激素之间只有拮抗作用,没有协同作用 D.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适应多变的环境 21.下图是雌性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知,雌性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B. 雌性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 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 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DNA 22.下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 a既能传递神经冲动,也能分泌激素 C. 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D. b的分泌物增多,会对a、c产生影响,这是一种反馈调节 23.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⑤④ C. ①③⑤④ D. ①③④⑤ 24.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妇女A的非特异性免疫较妇女B强 B. 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C. 妇女A曾经感染过人乳头瘤状病毒 D. 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妇女A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2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物质,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 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慢,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 26.如图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如图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 A. 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 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 C. 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 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27.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B. 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 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 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28.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生理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受生长素的调节 B. 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在雌蕊柱头上可以得到无子果实 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在棉花植株上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 已知10-8mol/L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若超过这个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 29.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 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 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30.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与植物激素有类似化学结构和作用的化合物,葡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的作物之一。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压条时,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促其生根 B.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喷布或蘸果穗,可使葡萄提前成熟 C.赤霉素可诱导葡萄无核化,故可诱导葡萄形成无籽果实 D.萘乙酸在葡萄不同生长时期使用,对植物的调节效果基本相同 31.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3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花粉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加 B.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远低于7.35~7.45 C.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33、下图表示神经元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在Ⅰ、Ⅱ、Ⅲ任何一个部位给予适宜的刺激都可产生兴奋 C.当Ⅱ处兴奋时,该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若该神经元处于离体状态,刺激Ⅱ处,则其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只能向前传导 34、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35、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3种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菌 B.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④的周期缩短 D.细胞②和③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共45分) 1.(8分)如图为人体体液调节中的物质交换示意图,①~⑥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体细胞生活在图中的甲、血浆和乙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中,此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在细胞外液甲和乙中,代表淋巴(液)的是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体液乙中的某些成分到达细胞内液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名称加箭头来表示) (3)人体中,毛细血管的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据此可推测:毛细血管的管壁细胞生活在管内和管外两种细胞外液中,这两种细胞外液分别是血浆和__________。 (4)骨骼肌收缩需要能量,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有氧呼吸,O2通过____________(填写一种细胞外液名称)直接进入肌细胞。 (5)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过程③中的水分回渗相对____________(填写“增加”或“减少”),引起组织水肿,影响身体健康。 2.(16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所示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方式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乙所示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当人体内环境的________升高时,会促进其释放信号分子B。 (3) 图丙所示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免疫,信息分子C是________,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________的共同作用。 (4) 图中的A、B、C释放之后会进入血浆的有________。 3.(11分)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图甲中c细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物质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原必须经过________的吞噬处理,才能被细胞b识别。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________内分化成熟。 4. (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右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根的向重力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2分) (5) ____________________ 2. (1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 3. (11分) (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2分) (2)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2分) (4)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4. (10分) (1)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答案】C【解析】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太空育种,其原理为基因突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属于无性生殖,应用的原理是细胞核的全能性。 3.【答案】C【解析】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时间和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生态系统多样性。 4.【答案】C 5.【答案】A【解析】不同类型的病毒重组实质是病毒间的基因转移和拼接,与基因工程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基因重组,只是基因工程是人为操作的,病毒之间的基因重组是自发的。 6.【答案】B【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的基因不能进行交流,在各自环境的选择下朝着不同的方向改变着各自种群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当这种改变突破了物种的界限时,产生了生殖隔离,便形成了两个新的物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7.【答案】B【解析】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不断淘汰不耐药的病菌,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不断上升。 8.【答案】D【解析】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内环境稳定,A错误;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CO3/NaHCO3构成的缓冲体系,B错误;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成分和理化性质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细胞内液中K+含量高,细胞外液中Na+含量高,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故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9.【答案】C【解析】A、B、C分别表示的结构为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细胞,a、b、c、d分别表示的体液为细胞内液、组织液、 淋巴和血浆。 a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O2浓度最高处为血浆,O2浓度最低处为细胞内液,B正确;在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C错误;a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10.【答案】D【解析】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实现的,A错误;当温度和pH等改变时,酶促反应会由于条件的改变而变慢,B错误;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这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错误;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正确。 11.【答案】A【解析】皮肤表皮细胞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O2,必需通过内环境获取,①错误;过氧化氢酶、载体为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抗体、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稳态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③错误;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恒定不变,④错误;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⑤正确;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有可能得遗传病等,⑥ 错误;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这属于正常的血糖调节,⑦错误;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中,⑧错误。 12.【答案】B【解析】②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A正确;静息状态时K+通透性增大,K+外流,导致膜内外表现为外正内负,B错误;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兴奋经过突触时需要借助体液的运输,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突触数目越多,所需的时间越长,D正确。 13.【答案】A【解析】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为动作电位,此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A正确;③与④之间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时钠离子的通道关闭,钾离子外流,B错误;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是一个耗能过程,D错误。 14.【答案】D【解析】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所以完成反射的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构成,A正确;神经元内的K+外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Na+内流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B正确;神经元的树突一般比轴突短,C正确;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D错误。 15.【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从图乙看,没有刺激前测出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为70 mV,即ab段为静息电位,显示的是膜外电位,故A、C错误;给以刺激后细胞兴奋,大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膜电位的变化发生在bc段,cd段是恢复到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大量外流,B错误;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不变,即未受到刺激时外正内负,受刺激时外负内正,D正确。 16.【答案】C【解析】由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点为电流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所以刺激b点电流表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又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流表①也不偏转,A错误;b点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上Na+通道打开,所以对Na+通透性增大,B错误;b点兴奋时,膜外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传导,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正确;c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可以说明兴奋能由b→c,但不能说明兴奋只能由b→c,D错误。 17.【答案】C【解析】多肽X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而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受体,所以肝脏、肌肉等细胞膜上有与多肽X结合的受体,A正确;β亲菌素能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增殖,即胰岛B细胞的增殖,B正确;多肽X与胰岛素受体结合,阻断胰岛素效应,则血糖浓度升高,C错误;胰岛B细胞增殖,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则注射β亲菌素有助于治疗某些糖尿病,D正确。 18.【答案】B【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A正确;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不起作用,B错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ATP,C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够升高血糖,它们共同调节血糖平衡,D正确。 19.【答案】A【解析】低血糖会出现晕倒现象,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就能恢复,因此为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然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看小鼠的反应,故A正确。如果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有可能使血糖降到正常水平,看不到小鼠的症状,故B错误。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注射生理盐水不能让其恢复,故C错误,D错误。 20.【答案】C【解析】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A正确;一般情况下一种激素只选择作用于某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B正确;各种激素间既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C错误;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适应多变的环境,D正确。 21.【答案】D【解析】从图示看出,雌性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激素—受体”复合体,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并作用于核内DNA,即该复合体穿过0层膜进入核内,D错误。 22.【答案】D【解析】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间接支配的腺体,a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A错误;b是垂体,只能分泌激素,不能传递神经冲动,B错误;c是下丘脑,既能传递神经冲动,也能分泌激素,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错误;若b为甲状腺,若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对a、c产生影响,这是一种反馈调节,D正确。 23.【答案】C【解析】感应阶段,大多数抗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以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①正确;感应阶段,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②错误;感应阶段,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③正确;效应阶段,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④正确;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能产生抗体,⑤正确;因此正确的是①③④⑤,其顺序为①③⑤④。 2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为免疫调节。图中表示抗体含量变化,与非特异性免疫没有联系,A错误;4月之后A、B两人都有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产生,说明其机体中有抗原进入,B正确;由图中可知,A妇女在1月中旬后有一次抗体的产生,同时在4月感染病毒后其抗体产生迅速且大量,说明为二次免疫,C、D正确。 25.【答案】C【解析】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6.【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胚芽鞘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因此生长素在左侧分布多,即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A>B;①去尖端的胚芽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右弯曲;②去尖端的胚芽鞘放在转盘上,匀速旋转,仍然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左弯曲;③由于胚芽鞘尖端去掉,不能感受单侧光照,仍然弯向B生长,即向左弯曲。 27.【答案】A【解析】曲线FC段均能促进生长,CD段抑制生长。根向重力性的产生是由于重力作用,引起近地侧(b)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细胞生长;背地侧(a)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细胞生长,从而使根向下弯曲生长。在太空中,无重力作用,a、b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根水平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浓度仍适用于根的生长。 28.【答案】D【解析】10-8mol/L是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超过这个浓度一定范围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并不会抑制芽的生长,浓度过高的时候才会抑制芽的生长。 29.【答案】B【解析】样方法应做到随机取样,常采用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的方式,A项正确;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对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采用样方法,对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则采用标志重捕法,故对蛇应采用标志重捕法,B项错误;标志重捕法是一种对种群密度的估算,与现实有一定的偏差,C项正确;根据两次捕获鹿群中标记个体所占的比例相等:=可得该鹿群的总数,D项正确。 30.【答案】D【解析】适宜浓度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故A正确。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故B正确。赤霉素可诱导葡萄无核化和促进果实发育,故诱导葡萄形成无籽果实,故C正确。萘乙酸在葡萄不同生长时期使用,对植物的调节效果不相同,故D错。 31.【答案】D【解析】1870年,S基因频率为10%,s基因频率为90%,所以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90%=81%,A错误;1900年至1960年,S基因频率在不断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该物种发生了进化,B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C错误;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32.答案 B解析 人剧烈活动后,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仍保持在7.35~7.45。 33.答案 D解析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正确;在Ⅰ、Ⅱ、Ⅲ任何一个部位给予适宜的刺激都可产生兴奋,B正确;当Ⅱ处兴奋时,Na+内流,该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正确;在离体条件下,神经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在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 34.答案 D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器官甲分泌的激素a为胰岛素,激素b为胰高血糖素,因此甲为胰岛,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则乙为肝脏,A项错误;激素a(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即能够促进过程①和过程②,B项错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够升高血糖,因此激素b(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C项错误;血糖平衡调节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完成的,激素b(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当血糖升高到正常范围,反过来会减少激素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项正确。 35.答案 B解析 图中可以特异性识别病菌的细胞是细胞②(T细胞)和细胞③(B细胞),A错误;物质Ⅰ是淋巴因子,物质Ⅱ是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细胞④是浆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错误;细胞③(B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细胞②(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错误。 二、填空题: 1、(8分) (1)内环境 乙 (2)乙→血浆→甲→细胞内液(2分) (3)组织液 (4)组织液(2分) (5)减少 2. (16分) (1) 体温调节中枢 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 (2) 垂体 渗透压 (3) 体液 淋巴因子 抗原和信息分子C(或抗原和淋巴因子) (4) B、C 3. (11分) (1)体液 骨髓中造血干细胞(2分)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2分) (2)吞噬细胞 (3)⑥→⑧→⑨(2分) (4)b 胸腺(2分) 4. (10分) (1)①生长素。 ②生长素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 (2)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不含生长素 ③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未答到“近地侧”不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