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作业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作业 一、选择题 ‎1.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实验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 B.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C.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各占一半 D.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 答案 D 解析 亲本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这属于实验现象,A错误;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这属于实验现象,观察分析的内容,B错误;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各占一半,由于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相同,所以不能证明假设内容,C错误;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以说明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D正确。‎ ‎2.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B.若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若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 D.表现正常的夫妇,X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 C 解析 女患者如果是杂合子,则女儿和儿子有50% 的患病概率,如果是显性纯合子,女儿和儿子都是患者,A错误;外祖父患病,母亲一定患病,但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所以外孙不一定患此病,B错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儿子是否患病由其配偶决定,C正确;显性遗传病,只要有致病基因,就表现为患病,D错误。‎ ‎3.如图1是某家庭遗传系谱图,Ⅱ4是患者。图2表示图1中4个个体的基因检测结果,字母a、b、c、d分别对应图1中的Ⅰ1、Ⅰ2、Ⅱ3、Ⅱ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 C.Ⅱ3与一正常人婚配,其后代正常的概率是 D.致病基因的长度小于正常基因的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1:Ⅰ1和Ⅰ2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图2:字母a、b、c、d分别对应图1中的Ⅰ1、Ⅰ2、Ⅱ3、Ⅱ4,其中Ⅰ1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为携带者,其与一正常人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是;由图2可知,致病基因的长度(7.0)小于正常基因(9.7)的。‎ ‎4.(2017·江苏,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答案 D 解析 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于母亲怀孕期间受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胎儿的先天性疾病,就不是遗传病,B错误;杂合子筛查对预防隐性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显性遗传病没有作用,C错误;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不同遗传病类型再发风险率不同,D正确。‎ ‎5.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不育,在雌性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配子育性仅为正常的。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 C.子代全是雄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答案 C 解析 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雌配子为XB、Xb,由于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不育,所以雄配子只有Y一种,后代全部为雄株,基因型为XBY、XbY;又因在雌性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配子育性仅为正常的,所以正常育性雌配子中XB∶Xb=3∶‎ ‎1,因此,后代雄株中是宽叶,是窄叶。‎ ‎6.果蝇的黑背对彩背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背纯合子致死;红腹对黑腹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彩背红腹雄蝇和一只黑背黑腹雌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  )‎ A.彩背红腹雄蝇占 B.黑背黑腹雌蝇占 C.雄蝇中红腹和黑腹各占 D.雌蝇中黑背和彩背各占 答案 D 解析 假设黑背、彩背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红腹、黑腹受等位基因B、b的控制,根据题意可知,彩背红腹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黑背黑腹雌蝇的基因型为A_XbXb,又因为黑背纯合子致死,所以黑背黑腹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两只果蝇交配的子代中,雄蝇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全为黑腹,A、C错误;子代雌蝇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全为红腹,B错误;雌、雄蝇中黑背和彩背各占,D正确。‎ ‎7.(2020·河北模拟)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性状由基因B、b控制;并指与正常指由A、a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一对并指色觉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有红绿色盲的儿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B.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手指正常儿子的概率为 C.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多于男性 D.并指男孩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为并指患者 答案 C 解析 并指夫妇能生育手指正常的孩子,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双亲色觉正常生育了患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该夫妇基因型为XBXb、XBY,故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A正确;双亲手指相关基因型均为Aa,生育手指正常儿子的概率为×=,B正确;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只要带有色盲基因即为患者,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时才为患者,因此女性患者少于男性患者,C错误;由题意可知,并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指男孩的双亲至少有一方带有并指基因,表现为并指,D正确。‎ ‎8.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由位于X、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两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BYb,也可能为XbYB B.后代出现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是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C.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 D.亲本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某一细胞中同时含有2个基因B和2条Y染色体的情况 答案 C 解析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不可能为XbYB,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A项错误;后代出现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是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B项错误;亲本雌果蝇(XBX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2条X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的复制导致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b加倍,即X染色体上的基因b有2个,因此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C项正确;据题意判断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只能为XBYb,亲本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某一细胞中同时含有2个基因B或同时含有2条Y染色体的情况,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不存在某一细胞中同时含有2个基因B和2条Y染色体的情况,D项错误。‎ ‎9.黑腹果蝇X染色体存在缺刻现象(染色体缺少某一片段,用“-”表示)。缺刻红眼雌果蝇(XRX-)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F2。已知F1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2∶1,雄性全部为红眼,雌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 X—与Xr结合的子代会死亡 B. F1白眼的基因型为XrXr C. F2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 D. F2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为4∶3‎ 答案 D 解析 果蝇后代理论比应为1∶1,根据F1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2∶1,可判断的雄性个体死亡,即X—与Y结合的子代会死亡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A项错误;F1中白眼的基因型为XrX-,B项错误;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RXr、XrX-,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RY,雌雄个体杂交,则F2中雌性个体都是红眼,雄性个体中红眼∶白眼=1∶2,所以F2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C项错误;F2雄性个体中致死比例为×=,雌雄个体数量比为4∶3,D项正确。‎ ‎10.某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成年个体有白色、浅黄色和深黄色三种颜色。‎ 体色的遗传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基因组合 A和ZB共同存在(A_ZB_)‎ A存在而无ZB(A_Zb_)‎ A不存在(aa_ _)‎ 体色 深黄色 浅黄色 白色 A.该昆虫群体,与体色有关的基因型种类雄性多于雌性 B.不考虑变异,白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体色均为白色 C.AaZBW和AaZBZb杂交,子代雄性个体中双杂合子占 D.深黄色亲本杂交后代若出现三种颜色,则亲本基因型为AaZBW、AaZBZb 答案 ABD 解析 该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ZW为雌性,ZZ为雄性,则与体色有关雌性有A_ZBW、A_ZbW、aaZBW、aaZbW,雄性有A_ZBZB、A_ZBZb、A_ZbZb、aaZBZB、aaZBZb、aaZbZb,A正确;从题表可知,含有aa基因的均为白色个体,白色个体杂交只能得白色子代,B正确;若AaZBW和AaZBZb杂交,子代雄性个体中双杂合子占:×=,C错误;只有深黄色亲本基因型为AaZBW、AaZBZb时,杂交后代才出现三种颜色,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 ‎①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DY),母亲患红绿色盲(XdXd),‎ 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请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病为________遗传病。假设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_________遗传病,若Ⅲ9与Ⅲ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____条染色体进行测序;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②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③母亲减数分裂正常,形成Xd卵细胞;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最终形成XDY精子;XDY精子与Xd卵细胞结合形成XDXdY的受精卵 (2)常染色体显性 伴X染色体隐性  (3)24 男性白细胞携带人类的全套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并且采样非常方便 解析 (1)①图1中实线代表多基因遗传病,明显看出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②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因此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③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DY),母亲患红绿色盲(XdXd),生育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则母亲减数分裂正常,形成Xd卵细胞;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形成XDY精子;XDY精子与Xd卵细胞结合形成XDXdY的受精卵,才会生出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2)确定遗传病类型:由Ⅱ7、Ⅱ8生出无病的Ⅲ11,可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由Ⅱ7患病、Ⅲ11正常,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Ⅱ3、Ⅱ4生有患病的Ⅲ10,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确定Ⅲ9与Ⅲ12的基因型:由Ⅲ9、Ⅲ10、Ⅱ3、Ⅱ4关于乙病的表现型可推出Ⅱ3、Ⅱ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所以Ⅲ9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由Ⅲ11知Ⅱ7、Ⅱ8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所以Ⅲ12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最后计算概率:先分析每对基因,患甲病的概率为+×=,患乙病的概率为×=,则生育的子女中不患病的概率为(1-)×(1-)=,所以患病的概率=1-=。(3)人类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但由于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同,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进行测序;男性白细胞携带人类的全套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并且采样非常方便,因此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 ‎12.(2019·嘉兴质检)1910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他做了下面的实验: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多只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为红眼,然后他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 且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回答下列问题(设相关基因用R、r表示):‎ ‎(1)上述果蝇眼色中,该雄果蝇的白眼性状最可能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2)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假设1),且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解释,并设计了测交方案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从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在一起。有同学认为设计的测交方案应为用F2中的白眼雄果蝇与F1中的多只红眼雌果蝇回交(测交1)。请你根据假设1写出测交1的遗传图解。‎ ‎(3)根据果蝇X、Y染色体的结构特点和摩尔根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当初关于果蝇该眼色遗传还可以提出哪一假设(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一假设,有人认为测交1不足以验证假设1的成立,请你补充测交方案,并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补充测交方案(测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交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基因突变 红眼 一 符合 ‎(2)遗传图解如下 ‎(3)假设2:控制果蝇白眼和红眼的基因同时位于X和Y染色体上 测交2:用测交1得到的白眼雌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雄果蝇杂交 测交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假设1成立 ②后代雌雄果蝇全为红眼,则假设2成立 解析 (1)由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中全为红眼果蝇,可以推断出红眼为显性性状。又由F2中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可推知该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红眼和白眼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由于白眼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故亲本中的红眼雌果蝇都为纯合子,让其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中红眼雌果蝇均为杂合子,其基因型是XRXr,F2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rY,据此写出遗传图解。‎ ‎13.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2n=44)体色和眼色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 A(a)、B(b)控制,‎ 两对基因都不在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灰体红眼雌性与一只黑体红眼雄性杂交得F1。取F1灰体红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如下:‎ 项目 灰体 红眼♀‎ 黑体 红眼♀‎ 灰体 红眼♂‎ 黑体 红眼♂‎ 灰体白眼♂‎ 黑体白眼♂‎ F1表现型及比例 ‎0‎ ‎0‎ ‎0‎ F2表现型及比例 ‎(1)据结果可判断基因A(a)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B(b)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学上将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体,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单体可用于进一步判断基因A(a)所处的染色体的编号,因为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会导致胚胎无法发育。研究人员最多要准备_____个不同的黑体单体品系与F1的灰体白眼雄性杂交得到F2′,F2′中灰体个体再相互交配得到F3′。若以2号染色体单体为亲本时,其F3′中灰体个体占________,则说明A(a)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答案 (1)常 X 自由组合 AAXBXb aaXBY ‎(2)染色体数目变异 20  解析 (1)单独分析体色,F1中雌雄昆虫全为灰体,说明灰体对黑体为显性;F2雌雄昆虫均为灰体∶黑体=3∶1,说明体色遗传与性别无关,其控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由此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单独分析眼色,F1中雌昆虫全为红眼,雄昆虫红眼∶白眼=1∶1,说明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其控制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此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2)根据单体的定义可知,单体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昆虫只有21对常染色体,所以要确定A/a在几号常染色体上,至少需要准备20种黑体单体。如果A/a在2号常染色体上,其黑体单体的基因型为aO,与F1的灰体雄性(Aa)杂交得到F2′,F2′中灰体个体的基因型为Aa和AO两种,各占,再相互交配,交配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均为A∶a∶O=2∶1∶1,得到F3′的类型为AA∶Aa∶AO∶aa∶aO=4∶4∶4∶1∶2(其中OO类型在胚胎时致死),所以F3′中灰体个体占(4+4+4)÷(4+4+4+1+2)=。‎ ‎14.某种果蝇的体表生有直刚毛和分叉毛两种类型的体毛,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亲本 F1‎ F2‎ 杂交组合一 直刚毛雌蝇×分叉毛雄蝇 全为直刚毛 直刚毛雌蝇∶直刚毛雄蝇∶‎ 分叉毛雄蝇=2∶1∶1‎ 杂交组合二 直刚毛雄蝇×分叉毛雌蝇 全为直刚毛 直刚毛雌蝇∶分叉毛雌蝇∶直刚毛雄蝇=1∶1∶2‎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品系果蝇体毛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体毛的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联会后存在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从两个杂交组合的统计结果来看:‎ ‎①D、d不会位于Ⅲ区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d也不会位于Ⅰ区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杂交组合一的F2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直刚毛与分叉毛个体的比值为____。‎ 答案 (1)F2中直刚毛、分叉毛的性状分离比符合3∶1 (2)F2中体毛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3)①若位于Ⅲ区段,则F1中的雄蝇均与父本性状相同 ②若位于Ⅰ区段,则正、反交(即杂交组合一、二)的F1结果不同 (4)13∶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