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自招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自招班)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自招班)‎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 B.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C.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D.病毒不是生命系统 ‎2.噬藻体是一种能感染蓝藻的病毒。它能在蓝藻细胞中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藻体。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化合物的种类完全相同 B.噬藻体和蓝藻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C.噬藻体的核酸中只有4种核苷酸 D.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3.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只在动物细胞中能找到 B.甲图中③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则蓝藻细胞的③为DNA和RNA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氢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4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最多有6种 ‎4.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的细胞核 B.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均有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 C.T2噬菌体内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没有生物膜系统的细胞不可能是真核细胞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 )‎ ‎①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②糖脂除参与细胞识别外,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的细胞表面的糖脂还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 ‎③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④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 ‎⑤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 ‎⑥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⑦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6.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番茄组织样液 斐林试剂 乙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琼脂块 NaOH、酚酞 丙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人口腔上皮细胞 盐酸、蒸馏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丁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酶溶液 A.甲 B.乙 C.丙 D.丁 ‎7.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的装置,培养液中含葡萄糖,如果装置一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二中红色液滴向右移,证明酵母菌( )‎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只进行无氧呼吸 C.可能死亡 D.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直接来自细胞呼吸 B.可用酸性重铬酸钾鉴定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方式 C.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既无C02产生又无能量生成 D.细胞中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都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9.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 A .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 B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 →④ → ③ →②‎ C .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 6 个 DNA 分子 ‎ D .图③细胞内含有12个染色单体 ‎10.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均发生变化 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11.下列有关“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 B.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C.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是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完成的 ‎12.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B.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C.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1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14.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长穗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自交、测交、杂交 D.测交、测交、自交、杂交 ‎15.Y( 控制黄色)和y(控制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的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种蝴蝶中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16.现有甲乙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灰身个体与黑身个体交配,子代只表现为灰身。据以上现象判断( )‎ ‎①灰身为显性,黑身为隐性 ②黑身为显性,灰身为隐性 ③甲为乙的亲本 ④乙为甲的亲本  ⑤甲中的灰身为纯合体   ⑥乙中的灰身为纯合体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7.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18.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推断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 )‎ A.9,1:4:6:4:1 B.3,3:1 C.9,15:1 D.9,9:3:3:1‎ ‎19.古比鱼尾形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相关基因、酶以及尾形关系如图示,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型相同的杂合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少3种、最多27种 C.圆尾鱼与扇尾鱼杂交,子—代中圆尾:扇尾:三角尾数量比可能出现2:1:1‎ D.让圆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它尾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基因重组所致 ‎20.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 B.A+、A和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 D.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 ‎2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由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2:1 B.8:1 C.4:1 D.9:1‎ ‎2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B.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两种卵细胞 C.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3.人体的精原细胞(2N=46)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46 和 23‎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核 DNA 数分别是 92 和 46‎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都有两条 Y 染色体 ‎24.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三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25.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可在上一时期的细胞中观察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 二、非选择题 ‎26.Ⅰ.下图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表明,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____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若图甲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填序号);若图甲细胞能合成胰岛素,则该激素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 ‎(填序号)。动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和______(填序号和名称)。 ‎ ‎(3)若图甲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用某种药物处理后,发现该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碘等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这说明该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请在图中方框①、②中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_______、_______。‎ ‎(2)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E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 ‎(3)⑥过程为____________,若b的平均分子质量为r,通过⑥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 ‎27.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的曲线。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图丙为光合作用的有关过程(假设有机物全为葡萄糖)。请据图回答:‎ ‎(1)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有机物净积累量为_________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_______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35℃,图中c点将向_______移。‎ ‎(2)乙图中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 ‎(4)图乙中线段Od长度的生物学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丙中,过程C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28.某观赏鱼的尾鳍分为单尾鳍、双尾鳍两种类型。单尾鳍鱼观赏性差;双尾鳍鱼尾鳍宽大漂亮,观赏性强。研究表明,尾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 ‎)控制,雌性个体均为单尾鳍,雄性个体有单尾鳍、双尾鳍。用不同类型的此观赏鱼做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①‎ 实验②‎ 亲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 单尾鳍雌性×双尾鳍雄性 子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4:3:1‎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1:1‎ ‎(1)此观赏鱼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只在雄性中表达出相应性状。‎ ‎(2)实验①中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子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若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双尾鳍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_;若用实验②中子代单尾鳍雌性个体与双尾鳍雄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 ‎29.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稻籽粒的细长形和椭圆形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纯合的椭圆形籽粒植株甲、乙与纯合的细长形籽粒植株丙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P F1‎ F1自交产生F2‎ 一 甲×乙 椭圆形籽粒 全为椭圆形籽粒 二 甲×丙 细长形籽粒 细长形籽粒:椭圆形籽粒≈3:1 ‎ 三 乙×丙 细长形籽粒 细长形籽粒:椭圆形籽粒≈9:7‎ ‎①控制水稻籽粒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实验组二中,F1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组三中,F2的椭圆形籽粒植株共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F2中全部椭圆形籽粒植株的自交子代均不发生性状分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的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色;后者的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有杂合的水稻植株,若不通过杂交方法,仅利用该植株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下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曲线变化图,横坐标上的区段a、b、c代表细胞分裂方式或受精作用,据图分析。‎ ‎(1)图示中a段表示_________,b段表示________,c段中LM表示_________,MQ表示___________。‎ ‎(2)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填完整)。‎ ‎(3)减Ⅰ后期染色体的行为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段的某个时期在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4)如果该生物为雄性,则能够发生图示a和b过程的器官是________‎ ‎“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自招班)‎ ‎1~5. CCDBA 6~10. BDCBD 11~15. BDBBA 16~20. BBADD 21~25.BADCC ‎26.Ⅰ(1)蛋白质 (2)③ ① ⑦高尔基 ‎ ‎(3)体抑制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活性 Ⅱ(1)NP N (2)氨基酸( b )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核糖体 ‎ ‎(3)脱水缩合反应 (e-rm)/(r-18)‎ ‎27.(1)0 30℃ 左 (2)光补偿点 ‎ ‎(3)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缺少任何一个不给分)‎ ‎(4)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c时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没答光强大于或等于c时不给分)‎ ‎(5)叶绿体基质 ‎28.(1)dd ‎ ‎(2)Dd DD、Dd、dd ‎ ‎(3)1/8 单尾鳍雌鱼:单尾鳍雄鱼:双尾鳍雄鱼=2:1:1‎ ‎29.(1)①分离和自由组合 AABb或AaBB ‎ ‎② 5 F2中椭圆形籽粒植株至少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的,其自交子代不会同时出现两个显性基因 ‎(2)①实验思路是:随机取该植株的花粉若干,用碘液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蓝色和橙红色花粉的数量。‎ ‎②预期实验结果:若两种颜色花粉数量之比约为1∶1,则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30.(1)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 ‎(2)CD、IJ、NO ‎(3)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体 ‎ ‎(4)睾丸/精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