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五次双周考(2017-12)

‎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 第五次双周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7日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30题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等,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 ‎ ‎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 )‎ ‎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②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 ‎③流入到次级消费者体内 ④流人到分解者体内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解释为( )‎ A.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 B.身强体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独,不群聚 ‎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 ‎5.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 )‎ 营养级 a b c d 能量(×105J·m—2)‎ ‎141.10‎ ‎15.91‎ ‎871.27‎ ‎0.88‎ A. a B.b C.c D.d ‎6.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 ‎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 B.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C.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时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 ‎8.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种群中个体的数量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C.种群中个体间的斗争会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而加剧 D.充裕的食物和生存空间使得种群数量能一直呈“J”型曲线增长 ‎10.下列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 ‎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lm2左右 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方法[]‎ ‎11.假设右图所示食物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得的能量( )‎ A.等于10-1N B.等于10-2N C.小于10-1N D.多于10-1N ‎ ‎12.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深度的海水( )‎ A.温度不同 B.盐度不同 C.含氧量不同 D.光谱成分不同 ‎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14.下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示意图。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一部分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以下对图中“呼吸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指生物在新陈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全部能量 B.指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的全部能量 C.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从生产者和消费者那里得到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15.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107 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下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2800‎ ‎240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有机物总量(g)‎ 甲 乙 丙 丁 ‎17.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 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18.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光照有关 C.研究某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玉米田中玉米的种群密度不随季节发生变化 ‎20.薇甘菊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样方法对当地的薇甘菊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确定样方面积为S0,若选取4个合适的样方,对薇甘菊计数的结果分别为a、b、c、d,则薇甘菊的种群密度为( )‎ A.(a+b+c+d)S0 B.(a+b+c+d)/4 ‎ C.(a+b+c+d)/S0 D.(a+b+c+d)/4S0‎ ‎21.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只,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为1.7%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种群第二年的死亡率可能大于第一年 B.该种群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1.72N0只 C.该种群第二年的增长速率为0.017N0只/年 D.该种群的数量增长为“J”型增长 ‎22.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羊的种群密度可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B.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 C.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D.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后,需等待片刻再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2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观音湖中的所有鱼 ‎③董永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百石绿洲中的全部生物.‎ A. ‎②④③ B.②③④ C.①④③ D.①②③‎ ‎24.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农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除去田间杂草,有利于实现该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 C.增施农家肥能提高产量,是因为促进了该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防治农业害虫,是为了使能量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5.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 )‎ 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属于次级消费者 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26.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B2=A×(10%~20%) B.A=F+B1+C1+D1+E1‎ C.A-(B1+B3)=C1+C2+C3 D.C3=B2×(80%~90%)‎ ‎27.在由“草→鼠→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 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的能量 ‎2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30.下列有关如图所示食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 B.鹰和蛇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C.该食物中共有4条食物链 ‎ D.每一种生物都只占有一个营养级 ‎31.右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32.根据生态学原理,使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损耗最低,应采用的一组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谷物与植物蛋白为主 C.以海洋鱼类为主 D.以禽肉与蛋为主 ‎33.若一只虎的摄入量为100%,其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这只虎的同化量为( )‎ A.16% B.52% C.64% D.84%‎ ‎34.对如图所示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是系统设计的原理 ‎ B. 人和家禽家畜都属于该系统第二营养级 C. 食物链的延长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D. 通过建立沼气池提高了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35.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 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 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 害虫,破坏了⑤‎ ‎[]‎ ‎36.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 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 小于零 C.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37.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比值为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年调查年龄 ‎4 8 10 16 20 时间/年 ‎ ‎ λ ‎2‎ ‎1‎ O 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4~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可能原因是食物的 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8~16年间种群数量 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16~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 呈“J”型曲线增长 ‎38.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为三级消费者,f为 分解者, 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b的种群密度 ‎ B.如果大量捕杀e,则d的数量增加 C.由于长期使用DDT,c类群产生了对DDT的抗药性,c 类群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变异的结果 D.若b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c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进入c的能量一部分通过c的呼吸作用被消耗,一部分传给f ,约有10%—20%的能量传给d ‎39.在如右图食物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鸟要使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y≥90xa+10x ‎ B.y≤20xa+5x C.y≥20xa+5x ‎ D.y≥100xa+10x ‎4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二、非选择题(7+7+10+16=40分)‎ ‎41.(7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 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42.(7分)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 有______________。‎ ‎(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 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l‎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_ kg(2分)。‎ ‎43.(共10分,每空两分)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 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 ‎(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   .‎ ‎(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   只.‎ ‎(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雌信息素诱捕蝗虫通过降低   使种群密度下降.‎ II.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   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终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   .‎ ‎44.(16分,每空2分)下图为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年级的小明同学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査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该实验小明重复了三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用血球计数板(2mmX‎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______个。‎ ‎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 第五次双周练生物答案 DDCDB BBBDD CDCAA DDDCD ‎ BDCDC DBBCB DBCDB BCCCC ‎41.答案:(1)太阳能 热能 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 ‎ (2)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2.答案及解析:‎ ‎15.⑴戊 甲乙丁 ⑵丙 ⑶捕食和竞争 ⑷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⑸3250‎ ‎43.I.(1)N2‎ ‎(2)N01.03t ‎(3)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 II森林(树林) 丙乙甲 ‎44. (1). 出生率或迁入率 (2). 年龄组成 (3). 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4). (λ-1)X100% (5). 偏大 (6). 性别比例 (7). 减小误差 (8). 2X10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