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29/86210cf3d7697702ec749212888c862e/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29/86210cf3d7697702ec749212888c862e/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29/86210cf3d7697702ec749212888c862e/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德阳五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高2017级高二上第二次月考 生物 一、 单选题:(共46分。1-18每题1分,19-32每题2分) 1. 右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上图中育种过程,需从F2开始选育 C.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9 D.选留植株经一代自交留种,即为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 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 个体 B. 群落 C. 细胞 D. 种群 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4、根据下列细胞中物质的吸收峰值,可知紫外线(λ=2700nm)在诱导突变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物质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核酸 D 脂肪 5、当“601”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治疗效果很高;几年后疗效渐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 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 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6、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A. 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 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 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 克隆羊多利 7、下列各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A. 高秆抗病小麦自交得到四种表现型小麦 B. 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 C. 用离体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 D. 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 8、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④提取目的基因 A. ④①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①② 9、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10、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定向改造。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限制性内切酶可用于目的基因的提取 B.运载体和目的基因必须要用同一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运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要鉴定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其适应能力一定越强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改变种群基因频率 D.使用杀虫剂必将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进而形成新物种 12、右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1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 A.3∶3∶1 B.4∶4∶1 C.1∶2∶0 D.1∶2∶1 14、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过度繁殖的结果 15、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 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 16、反兴奋剂工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基因兴奋剂的工作耗费了大量精力,基因兴奋剂是注入运动员体内新的基因,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从变异角度分析此方式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细胞癌变 D.染色体变异 17、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原理为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B. 在同一个显微镜视野内可以同时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 实验过程中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D. 实验中漂洗后可以使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18、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③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⑦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①②③④⑤⑥⑦ A.④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9、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20、依据中心法则,若某生物中的DNA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 A.DNA分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21、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2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3、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病抗倒伏小麦,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原理 B.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D.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 24、人工繁殖的频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频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做合理的是( ) A. 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 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 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 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 25、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2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27、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 HCO3-与HPO42-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剧烈运动出汗很多后,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少 28、如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C B. C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 D C. 图中A处CO2浓度最高 D. 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进入C B C 29、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升高或降低血糖含量 B.通过肺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将代谢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30、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现状,被提名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关于杂交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水稻利用了不同亲本染色体重组的原理 B. 杂交能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 C. 杂交后代表现出优良性状就成为优良品种 D. 该育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 31、生产上培育无籽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②染色体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⑤基因工程 A. ②④③③ B. ①④③③ C. ①④③⑤ D. ①②④② 32、下列关于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 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其PH仍将维持在7.35̴̴̴---7.45之间,与血浆中HCO3-、HPO42-等密切相关 D、在寒冷的室外,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仍将维持在37℃左右 A B C D a b c d 甲 乙 一、 非选择题(共44分) 33、(7分。每空1分)右边甲乙两示意图反映了对物种起源的看法有两种。A、B、C、D和a、b、c、d分别代表各种生物群,据两示图分析: 1) 图 更接近达尔文的观点。在甲图中的每一个分叉处表明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产生了 隔离,形成了两个物种。 2) 古人通过团队协作,捕获了大量的狼。假设这群狼中有500匹基因型为AA,1500匹基因型为Aa,3000匹基因型为aa。其中含A基因数量越多的狼奔跑越快。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该狼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该基因可能是通过A基因发生 而产生的。 ② 人类将这些狼进行养殖,用于看家护院,在多代养殖之后,a基因的频率将 (填空“增大”、“减小”、“不变”)。 ③ 在狼与兔子的捕食关系中,狼和兔子都将进化得越跑越快,说明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 进化。它们进化的方向都是由 决定的。 34、(7分)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 或rrYy 为黄色,rryy 为白色;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 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 1) 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4分) 2) 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为三倍体种子?为什么?(3分) 35.(10分,每空2分)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甲 红二×黄多 红二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黄二 红二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乙 圆单×长复 圆单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长单 圆单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 36、(8分,每空1分)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们把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用图中的标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血浆中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喝入大量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内存在着缓冲物质,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 37、(12分。每空2分)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 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作用于 (填化学键名称)。 2) 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② 将转基因植株与_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卡那霉素敏感型与抗卡那霉素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5DDCCC 6-9ADAC 10. B或D 11-15CCBBD 16-20BCDCC 21-25CADCC 26-30CCBDD 31-32BA 二、非选择题 33、 1) 甲 生殖 2) ① 基因突变 ② 不变 ③ 共同 环境 34、 1) 步骤: ① 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到种子;(2分) ② 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2分) ③ 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乙);(2分) ④ 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2分)(若用遗传图解答题,合理也给分) 2) 不一定。(2分) 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基因型为RrYyMm 或RryyMm 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mm 的二倍体植株。(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5、(1)非同源染色体 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 一对 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2)1∶1∶1∶1 36(1)细胞外液 ②③④ ③ (2)①→③→② 10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血浆 组织液 37 1)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磷酸二酯键 2) 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3) ①非转基因植株 ②1:3 ③10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