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素养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课后分层检测案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新素养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课后分层检测案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

课后分层检测案 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 【合格基础练】 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解析:生物进化中发生改变的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单位是种 群,故改变的是种群的特征,而非个体;自然选择、迁入、迁出 等只要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就能引起生物进化;变异是不定向的, 并具有多害少利的特征,此处的“害”与“利”即指能否适应所 生存的环境。 答案:B 2.[江苏卷]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 结果显示 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 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 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解析:抗生素不能诱导细菌突变,而是对不同耐药性的细菌 进行选择;细菌本身就存在耐药性与非耐药性两种类型,所以即 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将会导致体内的致病菌数量增加, 但不会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 未能对该类细菌产生免疫力,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但 不会导致耐药菌形成。 答案:B 3.腕足类动物海豆芽,从 4亿年前出现至今面貌基本没变, 又没有灭绝,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自然选择对其不发生作用 B.海豆芽在漫长的年代中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变化 C.海豆芽很少变异,适应性强 D.海豆芽的生活环境基本没有改变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该生物的“面貌基 本没变”,说明其生存环境基本没变,基因频率也基本没变,所 以性状基本没变。 答案:D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解析: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故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 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 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 答案:C 5.如果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说明 ( ) 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能传递给子代 B.该种群的全部个体为纯合子 C.该种群的繁殖速度加快 D.该性状对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解析: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说明该 基因控制的性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传递给子代,A 错误; 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该种群的全部个体 都成为纯合体,B 错误;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的增加对种群 的繁殖速度的影响是不清楚的,C 错误;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 率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条件具 有较强的适应性,D正确。 答案:D 6.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总数的 24%,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总数的 72%,基 因型为 aa的个体占总数的 4%,那么,基因 A和 a的基因频率分 别是( ) A.24%和 72% B.36%和 64% C.57%和 43% D.60%和 40% 解析:根据一对等位基因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 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可知,基因 A的基因频率为 24%+1/2×72%=60%,a的基因频率为 1-60%=40%。 答案:D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 的改变。可以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 D.迁移 解析: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自然选择。 答案:C 8.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唯一的原材料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正确;自 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 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答案:D 9.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 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些突变 类型的昆虫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 例说明( )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有翅昆虫突变成残翅或无 翅类型,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变异类型因不能飞行,活动范围小, 在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这一特定环境中, 残翅或无翅类型的昆虫因不能飞行而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更容 易活下来。这一事例说明,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 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C 10.“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 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 )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它为定向 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虽对绝大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繁殖,会导致物种绝灭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不能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少数 有利的变异通过积累可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A正确。 答案:A 11.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 蝇约有 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 107个个体,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 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 中的_______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可遗传的________, 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10-5,那么在该种群 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约是________。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 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为 AA(灰身) 的个体 35只,基因型为 Aa(灰身)的个体 60只,基因型为 aa(黑身) 的个体 5只,则 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 基因的基因频 率为________。 (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 进 化 的 基 本 单 位 是 ________ , 生 物 进 化 的 实 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 因库;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其产生的原 因是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了基因重 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 料,但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由于每个 个体含有约 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 10-5,而整个种 群中含有的个体数约为 107,所以基因突变数目约为 2×104×10- 5×107 = 2×106( 个 ) 。 (3)A% = 2AA+Aa 2AA+Aa+aa ×100% = 2×35+60 2×100 ×100%=65%,由于 A与 a两者基因频率之和为 1,所 以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35%。(4)生物进化的实质即为种群基因频 率的改变。 答案:(1)基因库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变异 不定向的 原材料 (2)2×106个 (3)65% 35% (4)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等级提升练】 12.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为世界罕见的动物基因库,其中白鹇由 80年代初的几百只增加到 现在的一万多只,该保护区白鹇数量上升一定会导致( ) A.种群基因库增大 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基因产生定向突变 解析:种群数量增多,种群的基因库将增大,A 正确;基因 突变具有低频性,其突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和种群数量无关, B错误;种群数量增大,在外界环境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定向改变,C 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 性,D错误。 答案:A 13.在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 100只受伤的麻雀,并把 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 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 体比较大、变异类型特殊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特殊的变异类型都是不利的 D.不产生变异的生物才能生存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不决定进 化的方向,A错误;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 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可能是有利的,也 可能是有害的,利与害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C 错误;变异是 普遍存在的,产生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产生不利变异的个 体会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D错误。 答案:B 14.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 的基因型分别为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 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 30%、20%、20%、10%、10%、10%。则 Y和 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 A.55%和 45% B.45%和 55% C.27.5%和 22.5% D.22.5%和 27.5% 解析:基因频率是该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数的比率,而与非 等位基因无关,由题中数据可知,YY占 40%,Yy占 30%,yy占 30%,所以 Y的基因频率为 40%+30%×(1/2)=55%,y的基因频 率为 45%。 答案:A 15.在一个海岛中,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 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海龟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 海龟游泳能力较弱。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 0.5,当 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 后,W的基因频率变为 0.2,w的基因频率变为 0.8。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________,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杂合子占分趾 海龟的比例为________。 (2)该种群中海龟多种多样的类型来源于可遗传的变异,但由 于变异是________的,因此变异只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进 化的方向则由________决定。 (3)该海龟种群_____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 的基因库;由题意可知,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后,WW的基因型频 率=0.2×0.2×100%=4%,ww的基因型频率=0.8×0.8×100%= 64%,Ww的基因型频率=1-64%-4%=32%,因此杂合子占分 趾海龟的比例为 32%÷(4%+32%)=8/9。(2)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 多样的类型,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但由于 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进化的方向是 由自然选择决定的。(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该海龟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因此海龟发生了进化。 答案:(1)基因库 8/9 (2)不定向 自然选择 (3)是 种群基因频率已经改变 【素养养成练】 16.某地大白菜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 R 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害虫, 下图是几年中蜗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若用其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出 现,则蜗牛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 R使用________(填“前”或 “后”)。若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变异产生于杀虫 剂 R 使用______(填“前”或“后”),杀虫剂起____________作 用。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蜗牛从 A 点到 B 点发生了进化,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__点开始,农民开始放养青蛙控制害虫。 (3)蜗牛还能被一些鸟类捕食。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 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 A和 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 1 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 统计,得到的数据如下。 有条纹(显 性) 无条纹(隐 性) 合计 存活个体 数 178 211 389 空壳数 332 279 611 合计 510 490 1 000 在这 1 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如果 Aa的 基因型频率为 32%,则 a 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由表中数据可 推断,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________(填“有条纹”或“无条 纹”)基因的频率将会增大。 解析:(1)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若用其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变异的产生, 则是杀虫剂的使用使蜗牛产生了抗药性,即在杀虫剂使用后出现 了抗药性;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则认为,抗药性的变异产生 于杀虫剂使用前,杀虫剂起自然选择作用。(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图形分析,A 点到 B 点杀虫剂 R的使用 使蜗牛种群密度下降,大部分抗药性个体保留了下来,故抗药性 基因频率上升,蜗牛种群发生了进化。分析图形,C 点后蜗牛种 群数量开始下降,因此应是从 C 点开始放养青蛙。(3)无条纹为隐 性性状,基因型为 aa,由表格信息可知,aa 的基因型频率为(211 +279)÷1 000×100%=49%,如果 Aa的基因型频率为 32%,则 a 的基因频率=49%+1/2×32%=65%。由表中信息可知,有条纹的 蜗牛空壳数相对较多,因此有条纹基因的频率会逐渐降低,无条 纹基因的频率会逐渐上升。 答案:(1)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后 前 自然选择 (2)从 A 点到 B 点杀虫剂 R的使用会使蜗牛种群中抗药性基因 频率上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3)49% 65% 无条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