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凌源市联合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生 物 一、选择题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前膜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被称为 A. 突触小泡 B. 神经递质 C. 抗原 D. 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故B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式。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B. “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 C. 大脑皮层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脑是人体的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及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小脑是人体的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是人体的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脊髓是人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详解】A.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A正确; B. “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B错误; C. 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C正确; D.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中枢,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D正确。 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但更准确 B. 神经调节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C. 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但更准确 D. 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更迅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但更准确,但作用时间短,更迅速。体液调节正好相反。故本题A选项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教材中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图表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以下哪个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A. 微量、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D.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激素调节特点的理解。明确激素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激素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在动物体内激素含量少,但可以发挥高效的作用,A项正确;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B项正确;激素随体液运到全身,作用范围比较广,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项错误,D项正确。 5.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部位分别是 A. 骨髓、骨髓 B. 脊髓、胸腺 C. 骨髓、胸腺 D 胸腺、骨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正确,A、B、D均错误。 【点睛】理清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的过程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6.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刺激A,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开始合成神经递质然后释放 B. 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的上传导速度比在②处快 C. 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D. 若在④处施加较强电刺激,图中只有⑤能测到兴奋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表示感受器;B表示传入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出神经;E表示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 【详解】神经递质的合成受基因调控,并不是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上时才开始合成,A错误;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的上传导以电信号传导,速度快;而在②处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较慢,B正确;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④处的兴奋仍然能向E处传导,E能产生反应,C错误;若在④处施加较强电刺激,图中有③④⑤能测到兴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判断兴奋传递的方向,再根据题意作答。 7.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8. 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A. 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 解:排尿过程受低级中枢控制,但有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控制. 故选A.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9.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C项是正确的。 10.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 A. 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 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 阻断了传出神经兴奋传导 D. 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痛觉是由于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的。拔牙时注射的局部麻醉药可阻断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从而使神经冲动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也就无法形成痛觉。,故选A. 11.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错误的是 A. 激素是种类多样的信息分子 B. 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C. 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激素一经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答案】C 【解析】 激素是种类多样的信息分子,A项正确;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项正确;激素随体液运输,可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项错误;激素一经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以提高调节的灵活性,D项正确。 12.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 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 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D. 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 1、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 2、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A正确; B、①与③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B正确;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C正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D错误。 故选D。 13.下列不可能是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 酶 B. 淋巴因子 C. 抗体 D. 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①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②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B细胞、T细胞);③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详解】A. 溶菌酶是机体中一些细胞产生的,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不符题意; B. 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的,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不符题意; C.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能够清除抗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不符题意; D. 激素是由某些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特殊物质,激素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14.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 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B.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 由机体初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的,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故选:D。 15.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 C.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形成,如淋巴因子和抗体,或其他细胞产生,如溶菌酶,D正确。 故选C。 【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人体的三道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点睛】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体液中杀菌物质,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般情况下,前两道防线可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16.下列分别属于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三道防线的是 A. 皮肤、吞噬细胞 B. 黏膜、细胞免疫 C. 吞噬细胞、体液免疫 D.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体液免疫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A、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A错误; B、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细胞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B正确; C、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体液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C错误; D、体液中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体液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D错误。 故选:B。 17.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 艾滋病 B. 皮肤荨麻疹 C. 过敏性鼻炎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D 【解析】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A错误;皮肤荨麻疹属于过敏反应,B错误;过敏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C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18.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 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和种子的萌发 C.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 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既受激素调节,也受基因控制,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增高。 【详解】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脱落酸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脱落,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果实发育的主要是生长素,C错误; D、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长高,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明确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识记植物激素的功能。 19.通常看到的雪松、水杉等植物的株形呈宝塔状,如图所示。这主要与某种植物激素的调节有关,这种激素是 A. 生长素 B. 乙烯 C. 赤霉素 D. 脱落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详解】图中的雪松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产生顶端优势,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A正确。 故选A。 20.对燕麦胚芽鞘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详解】云母片使得细胞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故A错误。不透光的纸使得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故B错误。生长素能透过琼脂,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故C正确。切去尖端,胚芽鞘即不生长也不弯曲;故D错误。 21.植物的茎生长具有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刺激下 A.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 D.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详解】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浓度高,生长速度快;向光侧浓度低,生长速度慢,故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 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 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初生演替: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3、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弃耕地中保留了土壤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繁殖体,在此基础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D正确;由“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可知,该演替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正确;弃耕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错误。选B。 23.下列种群的数量特征中,最基本的是 A. 种群密度 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性别比例 D. 年龄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故A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识记理解层次。 24.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 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C. 长白山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 D. 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群落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详解】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属于生态系统,A错误;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长白山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属于种群,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都正确区分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 25.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出螳螂和蝉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A. 寄生 B. 竞争 C. 捕食 D. 互利共生 【答案】C 【解析】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所以反映出螳螂和蝉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故选C。 26.下图为一个湖泊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分层现象是由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B. 表水层的温度和氧气量相对较大,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C. 夏季斜温层的湖水温度和氧气量变化比较大 D. 底泥层是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3、时间结构: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昼夜变化、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详解】A、由图中曲线数据可知,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光的穿透性,A错误; B、表水层的温度和氧气量相对较大,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B正确; C、由图中曲线数据可知,夏季斜温层的湖水温度和氧气量变化比较大,C正确; D、底泥层是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A。 【点睛】群落结构特征的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群落是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 27. 人体内血细胞、肌细胞、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 血浆、体液、体液 B. 血液、体液、淋巴 C.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血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C正确。 故选C。 28.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 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C.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正确; B.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B错误; C.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C正确;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稳态。 29. 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 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 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 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不是内环境稳态的意义,A错误; B、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B错误; C、内环境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是内环境稳态的内容,C错误; D、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D。 30.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乳酸被NaHCO3中和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血浆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NaHCO3是内环境中缓冲物质,乳酸被NaHCO3中和,以维持pH值的稳定,应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 D、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下列液体的名称A液______________;B液_____________;C液__________, 其中A液与B和C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 (3)写出图2中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________,⑤为________。 【答案】 (1). 血浆 (2). 淋巴 (3). 组织液 (4). 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 (5). 血浆和组织液 (6). 消化系统 (7). 呼吸系统 (8). 氧气和养料 (9). 二氧化碳等废物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1:图示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是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是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是组织细胞。 2.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为消化吸收,②为气体交换,③为泌尿与汗液分泌,④为养料和氧气,⑤为CO2等废物。 【详解】(1)图1中A、B、C表示的液体依次为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其中A血浆与B淋巴和C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 (2)图中1代表的细胞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3)图2中:①为消化吸收,代表的系统是消化系统;②为气体交换,代表的系统的呼吸系统。 (4)养料和氧气可以通过内环境进入细胞,细胞可以将CO2等废物排到内环境,故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⑤为CO2等废物。 【点睛】易错点: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但并不是血浆含蛋白质最多。 32.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体液运输 (3). 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4).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5). 等于 (6).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7). 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8). 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示增加产热量的方式有骨骼肌战栗和甲状腺激素调节,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图示增加产热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即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高温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 (5)体温上升期,由于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因此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判断图中两种激素的名称以及各自的作用,明确任何条件下只要体温恒定,则产热量一定与散热量相等。 33.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______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 (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______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吞噬细胞 B. T细胞 C. 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4)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⑦表示某物质,则是________,主要分布于中________,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并由________最终将抗原消灭掉。 (6)病毒进入体内先由________免疫发挥作用,若进入宿主细胞,则由________免疫消灭掉。 (7)康复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 (2). 淋巴因子 (3). A (4). E (5). BCDF (6).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7). 抗体 (8). 血清(或血浆) (9). 抗原 (10). 吞噬细胞 (11). 体液 (12). 细胞 (13). 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能够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体液免疫;图中①②⑧⑨⑩表示细胞免疫;图中虚线表示二次免疫;图中某物质是由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 【详解】(1)虚线中,抗原直接指向记忆细胞,应该是指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所引起的二次免疫反应。 (2)图中“某物质”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增强B细胞的免疫功能。 (3)A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并呈递抗原;E浆细胞(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其余所有的细胞都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4)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5)若⑦表示某物质, 则应该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或血浆)中,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6)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过程予以消灭。 (7)由于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能够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所以康复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 【点睛】熟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34.如图所示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mol·L-1,生长素的这一浓 度对根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 (2)A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效应是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_____,同一浓 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_____ 。 (5)生长素的浓度在10-10~10-1mol/L范围内时,对植物各器官的作用总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0-8 (2). 无明显促进作用 (3). 促进生长 (4).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5). 不同 (6). 不同 (7). 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1)由图可知,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10-8mol/L,而这一浓度对会抑制根的生长。 (2)A点所对应生长素浓度是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茎的生长,也不抑制茎的生长。 (4)由图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也不同。 (5)从图中看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各器官促进作用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浓度如果再增加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 查看更多